1.關于“關愛”的故事 短點
這也是愛
奚悅
上學期,我去胡晨馨家玩。路上,胡晨馨向我推薦了一個電臺:103.5。這是一個全新的電臺,播放的全是我喜愛的潮流歌曲,我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電臺,一路上都在豎起耳朵聽。
回了家,我迫不及待地沖到收音機前,看準數字,調到了3和4的中間。本以為熟悉的聲音會出現,可是,這卻是兩個人在講相聲。我再調,還是不對,再調,還是不對。我折騰來,又折騰去,把所有的電臺都試了一遍,也沒有找到我最最喜愛的電臺。
我有些氣餒了,再一想:對了!我的手機上不是有收音機這個功能嗎?我趕緊打開手機,翻出耳機,一找。嘿!還真有103.5!我聽著聽著,著了迷,連作業也忘了寫了。直到媽媽的轟天大炮響起,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寫字臺旁,心里卻還惦記著這個潮流電臺。
寫完了將近一半的作業,偷偷打開門,只見媽媽還在洗菜,水聲嘩啦啦地響著,真是個機會!我躡手躡腳地來到專門放耳機的柜子里,一點點拉開柜子,輕輕地取出耳機,趕緊“開溜”地回到了桌子旁。
我快速地調好頻率,把耳機繩順了順,把手機放進口袋里,開始做作業了。誰知“天公不作美”,媽媽的耳朵像是裝了探測器似的,居然聽到了我走路的聲音,朝我大喊:“奚悅,干嘛去了呀?”我支支唔唔地回答道:“去……去拿了一本課課通。”“哦。”沒安靜了一會兒,媽媽又朝我大喊了起來:“奚悅!你給我過來!”我只好很不情愿的走了過去。“看你做的好事,看看!”我一看,傻了眼:柜子里的東西全被倒了出來!媽媽氣勢洶洶的朝我叫了起來:“還有,耳機呢!你膽子真不小哇,又撒謊,又偷拿東西!”我見狀,只好又把耳機給脫了下來,乖乖的回去做作業了。
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唯獨今天,媽媽竟然沒有發現!我正好聽到了一個互動節目,我正好會這個題目,發了個信息過去,結果,還真好中獎了!我高興的跑出門,對著媽媽喊:“耶!我中獎了!”可媽媽依舊虎著臉,陰沉沉地說:“看看你的數學作業本。”我瞟了一眼,不禁大吃一驚:啊!竟然錯了兩道題!媽媽又叫了起來:“就知道聽音樂,眼睛都壞了,還想再做一個聾子啊!”我無言以對,可我真的喜歡聽呀!媽媽不由分說地扯下了我的耳機,扔到了垃圾桶里。我憤怒地關上門,朝著媽媽吼道:“你就是要管我!我就不聽,就不聽!”
第二天,媽媽紅著眼說:“悅悅啊,媽媽確實不對,可是你真的不能再聽了呀!有些大人,耳朵都聽聾了呀!”我轉念一想,是呀,就算我聽壞了耳朵,媽媽也不會因此有任何損失呀!
在一瞬間,我懂得了,批評是關心的一個極限,雖然,我們會受傷,但受傷中,包含著父母對我們深深的愛。
2.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故事 既感人又簡短
【1】現實生活中常常會給人帶來喜悅或煩惱,帶幸福或悲傷,帶來順利或困難,帶來成功或失敗,無論處于何種境地,人都需要別人給予相應的理解和關心。
你的父母應該是很關心你的。也許天天向你噓寒問暖;你生病了,主動侍候;你有困難,主動幫助你;丟三落四時,父母是保姆;提筆忘字時,父母是老師;盡情高興時,父母是小伙伴;心情煩燥時,父母是心理醫生。他們的關心就在一點一滴中,你發現了嗎?
那你關心你的父母了嗎?你記得他們的生日嗎?你在他們勞累時沏過一杯熱茶嗎?你為他們洗過腳嗎?你有靜靜傾聽他們的心聲嗎?……?……?……?……?……?這些你的父母做到了,你呢?做到了嗎?
除了父母,你關心過被兒女拋棄的老人嗎?關心過可憐的乞丐嗎?你關心過一只受傷的小鳥嗎?你關心過……
如果沒有,那就從現在開始吧!學會關心,關心父母;關心老人;關心乞丐;關心……,關心一切需要關心的生物。我們需要別人的關心,別人同樣需要我們的關心。只要你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你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人都需要你去關心。
我認為如果想要得到幸福,那就應該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得到他人的關心是一種幸福,關心他人更是一種幸福。 讓我們一起去關心他人,并因此得到幸福。
是呀!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們的家園才會更加溫馨美好。 【2】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華強北買東西,媽媽讓我和爸爸在下面等她,她到女人世界上面去買衣服,我和爸爸坐在下面等,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她長得蠻漂亮的,還穿著舊校服,但她沒有胳膊,靠雙腳寫字來乞討,她面前擺著墨、紙還有一個裝錢的小紅桶,腳趾間夾著一支毛筆,沾了沾墨水,開始寫字,她在紙上寫了四個大字:雞年快樂。字還很不錯哦!我覺得她好可憐啊!我毫不猶豫地就走過去在那個小紅桶里投了五元錢,隨后路過的人都紛紛獻出了愛心,可讓人氣憤的是總有一些抱著孩子的父母看了一眼就走了,沒有一點愛心,這讓那些孩子們從小就受到了不良的影響,不利于培養愛心。這個小女孩沒有健康的身體,沒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更沒有快樂地在學校讀書,她多么需要我們的一顆顆愛心、和一雙雙溫暖的雙手啊!
在此我真誠呼喚全世界的朋友們,關愛別人,關愛自己!讓自己和身邊所有的人都充滿愛!讓人間充滿愛!讓世界充滿愛!
關愛,關愛,愛在身邊,無處不在!!!
如果世界是一間小屋,關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關心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盞明燈。被人關心是一種美好的享受,關心他人是一種高尚美好的品德。
【3】人的本質是愛的相互存在。人的生活是與他人的相互交往構成的。關心他人,就是要求人們善于理解他人的處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隨時準備從道義上去支持別人,從行動上去關心幫助別人。 記得那天中午,我在少兒頻道的“新聞袋袋酷”中看到了一個小男孩已經拾了4年的飲料瓶了。他不是家里窮,也不是為零花錢少,而是為了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在著4年里,他歷盡風風雨雨,先后捐出7000多元,800多本書。這一舉動引起了社會和媒體的關注,大家對他贊不絕口。
看完后,我對這個男孩產生了敬佩之情。他這么小,竟能做出如此之舉,這不的不使許多人對他發出由衷的感嘆。在這些年中,他遭受了許多人的歧視,也受到了許多人的贊揚,他并沒在歧視和贊揚之間徘徊,而是意志堅定地辛苦了4年,他不怕臟不怕累,為祖國挑起了重擔,為人民做出了貢獻,這是與他同齡孩子做不到的。
對于他的這種行為,有許多人對他指指點點,認為他是白癡、是傻子,把這么多錢捐給別人。可對他來說這無所謂,他認為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
他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他的人格值得我們尊重,他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我們是跨世紀的少年,我們是21世紀的小主人,我們要懂得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好好的為人民、為社會做出貢獻,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3.關愛他人的小故事 (50字內)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的,我們的世界需要愛;愛,編織了我們這個繽紛多彩的大千世界。
關愛他人,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有一則感人肺腑的故事:古代有兩位農夫兄弟,共同耕種一塊土地,糧食豐收后各自分取一半兒。
當時,做哥哥的已成婚有子,可弟弟還沒有成家,一天晚上,弟弟在想:哥哥結婚有了孩子,家庭負擔重,他應該多接濟哥哥一些糧食,于是他起身把自己的一些糧食挪到他哥哥的倉庫里,在同一個晚上哥哥卻在想:我已經有家,現在有媳婦關心我,將來有孩子照顧我,而弟弟還是單身,他應該為今后多存一些糧食,為此他起床把許多糧食挪到了弟弟的倉庫里。在第二天早上他們發現,自己的糧食都沒有減少。
于是到了第二天晚上他們也同樣這樣做了;第三天晚上也是一樣;就在第四天晚上他們卻碰了面,這時他們才發現,他們彼此在對方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關愛之情是多么的深沉。
4.關于關愛他人的事例
提起關愛,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一位老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年輕的女士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進去后才放開手。
老奶奶向她道謝時,那位女士對老奶奶說:“我的媽媽也和您的年紀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 一位阿姨生病去醫院輸液。
年輕的小護士為她扎了兩針也沒有扎進血管里,眼見針眼泛起了青包。疼痛之時她正想抱怨幾句,卻抬頭看到了小護士額頭上布滿了密密的汗珠,那一刻 她突然想到了她的女兒,于是阿姨安慰小護士說:“不要緊,再來一次!”第三針果然成功了。
小護士終于嘆了口氣,她連聲說:“阿姨,對不起。我真的感謝您讓我扎了三針。
我是來實習的,這是我第一次給病人扎針,太緊張了,要不是您的鼓勵,我真不敢給您扎了。”阿姨告訴小護士,阿姨也有一個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兒,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有她的第一個患者,她希望女兒第一次扎針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多點將心比心的感悟,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懷有一份憐愛,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少一些計較和猜疑。 是啊!將心比心學會關愛,我們都愛自已的親人,我們也希望親人在困難的時候得到關愛。
不是只我們愛親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一樣都是深厚的。他們也愛自己的父母以及家人。
可是如果人們都只想讓自己以及家人困難時候得到關愛,而自己卻不去關愛別人,如果人們都這樣想,何來關愛他人呢?我們不能只奢求別人給予關愛,而自己卻不在別人困難的時候給予關愛。只有我為人人,才有人人為我。
我們應該學會關愛,當別人遇到了困惑的時候,希望我們的關懷像流水一樣流進她的心田。我們都曾有美好的童年,也將會有白發蒼蒼的暮年。
難道你希望像幼年時就算跌倒了,坐在那里哭哭啼啼也沒人理你嗎?難道你不希望在你白發蒼蒼的時候,幾乎走不動路,有人扶你過馬路嗎?文明是靠大家共同維護的,不是靠個人完成的。不是有一首歌嗎?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親愛的朋友們,不要吝嗇你的愛。獻出你的一份關愛,讓我們共同手拉手走向美好的明天,我相信,在愛心的世界里,有你、有我、有她(他)。
下面的是本人寫的 難忘的一記耳光 在生活中,都一份關愛,少一份猜疑,這個世界才會贏此而美好。 ————題記 母親一向是不打人的。
但是這個記錄在我八歲那年打破了。那一記耳光讓我從童年的自私自利中成長過來。
那是我第一次體驗母親的一記耳光,這一耳光不僅是打在我臉上更打在我心上。 八歲那年我上二年級。
幼時家境不好,父親把用來過年的錢交給母親,整整二百元。我那天起得很早,恰好去客廳時,無意間看到母親把錢放在枕頭下,我也沒有在意,只是飛快的跑開去和伙伴跑玩去了。
剛吃過早餐,我感覺到頭昏,母親便讓我再去睡一會兒,養足精神。過了不到十分鐘,住在樓下的張阿姨慌慌張張的跑上來,泣不成聲的手,他兒子從手腳架上摔了下來,頭部受了重傷,問我母親現在有沒有錢。
出于我的自私和不懂事,或許是我也沒有想太多,我便偷偷地把母親放在枕頭下大大小小的錢“轉移了陣地”。那么多大小不一堆成小山的錢一會兒就換好了地方。
我暗暗地匿笑。 母親小跑過來,在枕頭底下摸著——下面什么也沒有了。
母親奇怪的說,“可能是她爸把錢換了地方, 你先送他去醫院我等會兒把錢給你送過去, 二百元整。”張阿姨點點頭,又飛快地跑了下去。
母親又回到家里找錢。我心里很是得意,神秘兮兮的告訴母親經過, 并把錢交給她。
我當時對自己的做法很是得意。 誰知母親奪過錢并狠狠地打了我一記耳光,沒容我多說,便以最快的速度沖下了樓,只留我一個人呆在家里。
母親的一記耳光打得我小腿站不穩, 臉上像被烙傷一般火辣辣的疼, 整個臉全部紅了,我整個人跌倒在地上。 父親知道后,并沒有安慰我,反而說,打得好,欲知世事理,將人比自己。
母親的一記耳光把我從年少無知,自私自利的歧途中挽救了出來。失去愛,天地黯然失色;擁有愛,就擁有了世界。
雖然,這是我整個童年中體驗最深刻的一次;也很不光彩,但是我仍然感謝母親,感謝母親給我的這一記耳光。 這一記耳光不僅打疼了我,打醒了我,更打清了我的良心。
耳光固然很痛,但是它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它會使我時刻銘記這次教訓。
因為愛,生命才絢麗。視他人之樂為己樂的人,能贏得朋友,不愿聞他人榮譽的人,就會感到孤獨。
感謝母親的這一記耳光把我引入正道。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太陽,你的生命照亮和溫暖著別人,同時也被人溫暖和照亮著。
寫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阿姨生病去醫院輸液。年輕的小護士為她扎了兩針也沒有扎進血管里,眼見針眼泛起了青包。
疼痛之時她正想抱怨幾句,卻抬頭看到了小護士額頭上布滿了密密的汗珠,那一刻 她突然想到了她的女兒,于是阿姨安慰小護士說:“不要緊,再來一次!”第三針果然成功了。小護士終于嘆了口氣,她連聲說:“阿姨,對不起。
我真的感謝您讓我扎了三針。我是來實習的,這是我第一次給病人扎針,太緊張了,要不是您的鼓勵。
5.關愛的事例,200字左右,急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句歌詞說的好,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很多事情都完不成的。
比如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如果光靠一個人捐錢、捐物是毫無作用的。同樣在這個世界上,光靠一個人去關愛別人,整個地球就都會變得冷冷清清。
在2002年的一個冬天,小區花園里新搬來一戶人家。那家人一個個都穿著不是很保暖的衣服,最引我注目的是那戶人家的小孩,大概跟我差不多同齡,這個小孩叫楊西雅。
她的臉被刺骨的寒風吹的煞白、吹的冰涼冰涼的,感覺不到一絲的暖氣。楊西雅的身上穿著露棉花、破爛不堪、很舊的一件小棉襖。
她的站立之處正是風刮的最大的地方,她站在那里,兩條細細的小腿一直在發抖。很顯然她們家比較貧窮。
到了夜晚,我們幾個小伙伴照例下到樓下去玩。楊西雅看見我們在樓下玩,她也跟著我們下來了。
“我可不可以跟你們一起玩游戲呢?”楊西雅害羞地問。還沒有等我們反應過來,一個熱心又急性子的伙伴爽快地答應了。
于是我們就一起玩了起來。那天夜里,烏云密布,天空中看不見月亮和星星,可以說是“伸手不見五指”。
一個叫陳思雅的伙伴頭望著天空自言自語到:“看來很快就要刮臺風了。”陳思雅突然冷不丁地說了這樣一句話,把我們正津津有味玩著游戲的小伙伴都嚇了一大跳,但我們都沒有把陳思雅的話放在心上,因為畢竟是這么小的孩子嘛,怎么可能會有先知呢!我們正玩的起勁呢,突然,一陣狂風吹來。
因為我們都穿著暖暖的棉襖,所以只有楊西雅一個人哆嗦。陳思雅看不過去了,心想:楊西雅家里好像很窮似的,好像沒有錢買棉襖,嗯我要幫助她,見死不救可不是我陳思雅的風格。
正想著,陳思雅把楊西雅的手牢牢牽住,把她牽回了家。從自己的衣柜里拿出了一件嶄新的、很保暖的棉襖,毫不猶豫地遞給了并幫她穿上了這件暖暖的棉襖。
現在楊西雅是穿在身上,暖在心里。“啪嗒!”一聲楊西雅的一顆眼淚從眼眶里掉了出來。
陳思雅望著楊西雅沉默了。接著又是一連串的“啪嗒……”幾聲過后,陳思雅這才明白這是感激的淚水。
楊西雅開心的笑了,陳思雅望著她,嘴角隱約閃現出一絲的笑容。到了第二天早上,陽光明媚,幾個小伙伴在一起幸福快樂地笑了。
是啊!關愛別人是一種美德,你也會開心,被關愛的人也會開心。
6.互相關心的事例(簡述),簡單的說,就是父母關心我,我關心父母
我們生活在這個千姿百態的世界里,是誰給予我們點點滴滴的教誨,是誰讓我們在揚帆前進的道路上少受挫折,是誰在我們哭泣、苦惱時帶來輕輕的安慰?是我們的父母,他們的眼睛總是無微不至的關注著我們的一切!母愛無聲,母愛如玉。
母愛是偉大的!世界上誰不擁有母親的愛呢?在刮風下雨的時候,你在溫暖的雨傘里,可曾想到那個在你身后,為你遮風擋雨的人。在夏日炎炎的時候,你在涼爽清風下安恬入睡,又可曾記得守在你身邊,為你遮寒避暑的人。
母親的愛是默默無聞的,母親的愛是柔滑如玉的,是纖細、無聲的。父愛無言,父愛似金。
父愛在你眼中是沉默的,沉甸甸的壓在了我們心頭。父愛似金,在父親剛強外表里裝滿了愛。
父愛無聲,卻深如海,細如微雨。我們是父親之海的一葉小舟,在他的默默注視下,才能堅強的昂首前行。
父母的愛如樹一般。在你年幼的時候,對樹說:“樹呀!請讓我坐在你身上!”在你上學之后,對樹說:“樹呀!請讓我拿走你的樹葉!”在許多年后,你成家立業之后,又對樹說:“請把你的樹身給我!”在你年邁的時候,又看見了樹,那時,它只是一個枯萎的樹根了!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樹就是我們的父母!母愛如玉,父愛似金!父母的愛是偉大的!父母的愛“世上只有媽媽好”,這句歌詞已經傳唱了幾十年,它伴隨著一個個可愛的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它反映了一個母親對自己兒女的愛。
其實,不僅是母親,父親也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都友愛自己的父母親,特別是在情況危急的時候,更能體現出父母對你的愛。
我也有這樣的父母,他們給我的愛也是無限的。記得有一次,我因為天氣無常而感冒了,一直發高燒,體溫高達41度左右,吃退燒藥也無濟于事,體溫一直降不下來,爸爸媽媽都急壞了,束手無措,想要帶我去醫院看病,但是我要上課,他們怕耽誤我的學習。
所以,爸爸又忙忙去各哦班主任老師打電話為我請假。想帶我去醫院了,但是想到醫院很擠,要排很長時間的對才能掛帶鹽水,怎么辦呢?于是,爸爸帶我帶了一個私人門診部,這個門診部里人呀不少,好不容易輪到我了,我要先在屁股上打一針退燒,很疼,爸爸鼓勵我:“要學會堅強。”
我聽了,真的不那么疼了。在我掛鹽水的時候,爸爸不能一直在我身旁陪我,他要去上班。
媽媽就一直坐在我身旁,一會兒給我到水喝,一會兒又給我扇扇子。當我獨自餓了的時候,她就去給我買東西吃,當我手疼的時候,她就給我講笑話,她的笑話,讓我忘記了疼痛。
在爸爸媽媽的精心呵護想,我的病很快就好了。其實,父母的愛有時不一定體現在溫柔上面,而是體現在嚴厲上面的。
我的父母就是這樣的。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逛商場,我記得那是個節假日,商店里人很多,擠得水泄不通。
我和媽媽本來是手拉手的,可是我的注意力被那兒一個小玩具非吸引了,我不由自主地松開媽媽的手,向賣玩具的地方走去,當我擺弄完玩具去拉媽媽的手時,我才發現我的身邊都是陌生人,我嚇得哭了出來。不只過了多久,我忽然看見了爸爸媽媽,,但并不是我想象中的,他們并沒有輕聲細語地安慰我,而是大罵我:“你怎么不早點丟了。”
我一聽,哭得比剛才更厲害了。父母這樣愛我們,我們有要懂得感激他們。
有時,我們會感受不到父母多我們的愛,其實,他們的愛盡在不言中。書上說世界上是最偉大的人是父母,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無私、最深沉、最博大的。
父母的愛無微不至、無所不在。在我的書架上有好多本影集,那都是過生日時爸爸、媽媽帶我去拍的寫真集。
爸爸媽媽說過,如果給我買好玩的玩具、漂亮的新衣、美味的食品。在玩過、穿過、吃過后就沒有了,他們更愿意送我值得回味的禮物。
當我長大后。翻閱那一本本影集,就好像又經歷了一次成長的歷程,童年的一幕幕會給我帶來多少回憶啊,影集成為了記錄我成長中每一個歡聲笑語、每一個煩惱哭泣的書。
我想,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我翻開這些影集的時候,父母的愛會更深地印在我心靈深處。春秋季節,我總是嫌天氣冷、嫌天氣熱而不及時地添減衣物,感冒發燒馬上就纏上了我。
每當這時,媽媽總是狠狠地責備我不聽話,有時還會給我幾個白眼,但轉眼又會帶我去醫院,陪我去打針、吃藥,看到我難受的樣子,媽媽總是說:“還不如我生病好了。”夜晚,我踢掉被子,媽媽一直管我,徹夜未眠。
直到我好了,她那充滿血絲的雙眼才恢復往常的神采來。我知道,媽媽那責備其實是對我的愛意,她是希望我能更好地照顧自己,媽媽愛我,愛在心里。
我深深地愛我的父母,將來,我會更好地孝敬他們,讓他們每一天都過得開開心心。父母的愛哈吉;阿布巴卡;伊芒曾經說過:“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
父母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最后一位老師,他們用盡畢生的精力,教會了我們許多人生道理,但他們卻從不求回報。無私的愛——就像成了天下間每一位父母所特有的標志。
在小的時候,懵懂的我們只知道父母是我們的“保護者”,可是,現在長大了,我們卻認為父母很羅嗦,整天對我們說一些關于學習和人生的大道理,很煩。但是,尚未成熟的我們又。
7.關愛他人的典型事例
留守家庭的聯絡員 映朋飛從小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他的父母在外打工多年,因此他對爸爸媽媽感情不是太深,提起爸爸媽媽他總是一臉漠然。
關懷理事馬洪全在得知小朋飛家的情況后,及時與朋飛的父母取得聯系,講述了孩子的情況,提醒他們不要因工作而忽視家中孩子,不要用錢來代替父母之愛。并希望小朋飛的家長做到每周打一個電話,每月寫一封信,每月與老師聯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現在每逢節假日,孩子的父母就會想辦法和他見面,平時也盡量想辦法通過電話或者QQ等形式和他溝通、聯絡感情。通過大家的努力,現在他對父母已經慢慢有了感情,提起爸爸媽媽,他的小臉上洋溢著幸福的表情。
募捐獻上關愛心 2008年7月,建陽坪村12歲的學生黃麗因患白血病因無錢治療生命垂危,村關懷理事會得知后立即上門慰問,并在全村組織了愛心募捐活動。為動員更多的人力所能及的獻一點愛心,村關懷理事會成員包片、包屋場院子,不怕丟面子、不怕碰釘子,挨家挨戶進行動員。
同時,該村關懷理事會積極向鎮黨委反映了這一情況,在團委、婦聯等部門協助下,通過電視向全鎮發出了倡議,短短一星期就籌集到愛心捐款3萬多元,減輕了患者及家庭的壓力,在心理上增強了患者及家庭戰勝病魔、走出困境的信心。千里之行維民權 水月寺鎮南對河村通過建立"黨支部+關懷理事會"模式聯系和服務群眾,建立進城務工農民流向哪里,黨組織聯系和服務就跟蹤到哪里的機制,切實維護老百姓的合法權益,當好外出打工者的維權者。
2007年8月25日,南對河村村民簡幫青在廣州一家彈簧廠送完貨返回廠里的途中不幸發生車禍死亡。村關懷理事會接到情況匯報后,立即召開理事會,咨詢相關法律法規,研究處理辦法。
理事長簡錦等人代表家屬前往廣州與廠方交涉安葬及賠償事宜,經過艱苦的談判,廠方答應以工傷處理按政策賠償28萬元。簡錦以村黨支書、理事長名義請求廠方考慮到簡幫青在廠期間的表現和家庭情況要求提高賠償金,最終廠方在28萬元的基礎上再追加了17萬元精神撫慰金。
峽口鎮石家壩村村民舒德儀于2009年7月到甘肅打工,工作剛三天就在一次安全事故中不幸身亡。其家屬都從未出過遠門,也不懂相關的法律知識和政策。
在萬般無奈之下找到村黨支部,尋求幫助。村黨支部書記、關懷理事會理事長舒化憲帶領理事會的兩名成員及其2名家屬,又從鎮司法所請了一名精通法律、經驗豐富的司法干部,一行6人到甘肅處理善后事宜。
村關懷理事會在外地克服重重困難,據理力爭,將死者的補償款從20萬爭取到了29萬,有效維護了死者家屬的合法利益,并妥善處理好了死者的善后事宜。兩次建房安置低保戶 2008年6月,普安村二組低保戶彭家芹家的房屋在一次地質滑坡中受損嚴重,村關懷理事會得知情況后,迅速組織人員將彭家芹一家轉移到安全地段,幫助她搭建了簡易棚,并向鎮民政反映情況后爭取到了3000元的救助款。
2009年一場突入其來病魔又無情的降臨到她身上,為了治病花光了她所有的積蓄,還借了2000多元。關鍵時刻,又是關懷理事會站了出來,在關懷理事會理事長的帶領下籌集了1.5萬元資金,不僅為她支付了醫藥費,還組織村民無償幫助她修建了一間2層磚木結構的房子,徹底解決了她的住房難題。
細致周到服務促搬遷 今年九月下旬,石家壩村高速公路房屋拆遷工作進入了尾聲,然而,李德發一家遲遲沒有行動,村關懷理事會理事長舒化憲帶領幾名理事來到了他家,詳細詢問情況,原來李德發因幫別人拆房不小心砸傷了腿,而妻子因常年多病,導致房屋拆遷遲緩。經過關懷理事會和施工班子的多次協調,李德發拿到了補償資金,同時還為李德發在漆樹坪村爭取了一塊地皮,并組織關懷理事會成員無償幫助他新建了房屋,安全轉移了財物,使他一家得到了安置,順利完成了全村的房屋拆遷工作。
救災先鋒隊 南對河村黨支部、關懷理事會在災難險情面前實施生產生活關懷,在重大任務前考驗黨員、理事。2007年5月31日,暴雨引發泥石流,南對河村18戶民房被2米深的淤泥圍困,村支書簡錦趕赴現場,迅速組織黨員、關懷理事會理事沖在最前面,冒雨排險。
當時,所參與排險的黨員、理事自家洋芋地和高粱田也被暴雨和泥石流沖毀,但他們心中只想到村民安危,不顧自家損失,全力投身抗災搶險。在受災最嚴重的周功安和宋洪全家,黨員、理事積極幫助他們加固維修房屋,前后持續6天,直到險情全部排出,兩家人安全進屋居住后才安心離開。
"我是理事,我來照顧你!" 家住龔家橋村四組的病人秦紅銀因牙周炎引起面癱,在高橋鄉衛生院住院五天,病人一家三口,兒子長期患病不僅不能做事還需要人照顧,媳婦一個人忙里忙外,既要照顧兩個病人,又要做家里的農活和家務,龔家橋村關懷理事會理事朱永瓊得知這個情況后,對病人秦紅銀說"讓你媳婦安心回家忙去吧。我是理事,讓我來照顧你。
"在秦紅銀住院期間,朱永瓊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熱情、細致、周到、耐心地照顧著他,直到他完全康復,還跑東跑西為他辦理好了出院手續。出院時秦紅銀握住理事朱永瓊的手感激地說"你為我們全家省了心,也省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