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今中外有哪些善有惡報惡有惡報的故事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想法雖然不錯,但是說實話,概率比較低,更多的是善沒善報,甚至善有惡報。我在古今中外各舉一個例子:
古:孟珙救張柔。孟珙是南宋后期的第一名將,在他手里開封被收復,雖然是和蒙古軍一起打的。但這次滅金還有一個副產品,那就是在一次戰斗中,孟珙救下蒙古軍漢將張柔,倆人關系還不錯,后來還結拜了兄弟。這位張柔后來生了不少兒子,其中有一個,叫張弘范,后來在崖山滅南宋的主將。
今:越南和北韓。這倆國家有多惡心,我覺得不用多說,尤其是79年的事情很多人肯定記憶深刻。
中:荷蘭人奪臺灣。荷蘭人第一次來到臺灣島的時候,向當地百姓請求給他們一張“牛皮大的”土地來晾曬貨物。結果這些人把牛皮割成細條,然后圍成邊界,在其中構筑城堡,不久后吞并了福摩薩島,也就是臺灣島。
外:印第安人和殖民者。五月花號到達美洲的時候,基本是個一窮二白的狀態。是當地的印第安人幫助他們獲取生產資料,并且在這里生存下去。而當他們站穩腳跟以后,對印第安人只有血腥的屠殺和掠奪。
2.有關善人有善報惡人有惡報的小故事
《挑燈集異》記載了一個善有善報的故事,原文如下:
“明初沈萬三微時,見漁翁持青蛙百余,將事銼剞,以鏹買之,縱于池中。嗣后喧鳴達旦,貼耳不能寐,晨往驅之,見蛙俱環踞一瓦盆,異之,將歸以為浣手器。萬三妻偶遺一銀釵于盆中,銀釵盈滿,不可數計,以錢銀試之亦如是,由是財雄天下。”
翻譯成現代漢語如下:
明朝初年,沈萬三還是很窮酸的時候,有一次,見到一個漁翁拿著百多只青蛙,準備殺了做菜,沈萬三就掏出銅錢買下來這百多只青蛙,帶到水池里放了。晚上睡覺時,老是聽到青蛙在叫,叫了一夜,搞得沈萬三一夜沒睡著。天亮后,他準備到水池把那些青蛙趕走,發現那些青蛙們全部聚集在一個瓦盆周圍,沈萬三很奇怪,就把這個瓦盆拿回家,準備做洗手的盆子。一次,沈萬三的老婆無意中自己的銀釵掉落在這個瓦盆里,這個盆里立即就生出了一滿盆的銀釵。沈萬三于是用銅錢扔到盆里試驗,也是同樣生出滿盆的銅錢,用金子也是如此……從此,沈萬三很快就成為首富。
3.有沒有惡人做善事的事例
凈空法師---一生造作惡業的人,他沒有受到惡報,不是沒有因果,我們凡夫只看到一世
報應這個道理跟事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古大德常給我們講,「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一生造作惡業的人,他沒有受到惡報,不是沒有因果,我們凡夫只看到一世,如果你看到他過去世,看到他未來世,那你就沒話說了。過去生中他修的是大善大福,這一生他造作許多的惡業,但他這一生享受的是過去生中的福報。造作惡業對他過去生中的福報有沒有打折扣?有,虧損了很多,但是還有余福。譬如用錢財做比喻,大家比較容易理解。他前生所修的有千億的財富,這一生廣造一切惡業,他還有百億的財富,千億到百億已經虧損十分之九,還有一分,他還沒享完。有報,不是沒報,因為他過去修得太大了。他這一生福報享完,來生苦報就現前,這一生所造的惡業來生受報。我們不知道他過去生,以為造作惡沒有受報,這是肉眼凡夫看不到三世因果,所產生的誤會。
還有看到修福的,人真是好人,心善、念頭善、行為善,可是他一生潦倒,受盡了苦難折磨,這什么原因?跟前面例子恰相反,這個人前世造作很重的罪業,這一生當中修福,有沒有替他消災?有,他本來受的苦比這個要超過很多倍,現在已經是重罪輕報了,這是事實真相。他的罪報報完了,福報就現前。因果通三世,我們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心就平了,知道這個事情決定不是假的。
4.明辨是非善惡的故事
宋國有個小人得到一塊璞玉,獻給本國的大夫子罕。
子罕不受。于是這個小人說:“這是寶玉呀,最適宜給君子做用具,留給我們地位低下的人是不合適的。”
子罕回答:“爾以玉為寶,我以不受子 玉為寶。我們何不各守其寶?” 小人以“璞玉”為寶,子罕以“不貪”為寶。
許多人聽了這個故事以后,都鄙小人而贊子罕。其實仔細想想,這個小人之語也不無道理。
“不貪”是寶,“寶玉”也是寶。“不貪”是“精神之寶”,而“寶玉”則是“物質之寶”。
按照常理來說,人們既需要“精神之寶”,也需要“物質之寶”。而且在很多人眼里,“物質之寶”比“精神之寶”更為重要。
子罕的可貴,不在于他鄙視寶玉,而在于他能夠分清。
5.善有善報有 關善有善報的名言或故事有嗎
有。
1、看修行福緣善慶,論因果是禍因惡積。——明 湯顯祖《還魂記-道覡》
白話譯文:災禍是作惡多端的結果,福祿是樂善好施的回報。
2、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東晉 葛洪《肘后方》
白話譯文:善良最為寶貴,一輩子由此得到的福澤無窮無盡;培養一顆善良的心,子孫后世代代受益。
3、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寧,為善事者子孫興。——明 方孝孺《遜志齋集》
白話譯文:交良友有利于培養自己的好品德,存心善良能使家庭和睦安寧,做好事會使子孫興旺。
4、韓信的回報
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滌絲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說:“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
大娘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韓信功成回到楚國后,召見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賞賜她千金。
5、結草報恩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魏武子有個非常寵愛的小妾。魏武子剛生病的時候囑咐兒子魏顆說:“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
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對魏顆說:“我死之后,一定要讓她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顆沒有把那愛妾殺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給了別人。
魏顆說:“人在病重的時候,神智是昏亂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據父親神智清醒時的吩咐。”后來,魏顆與秦將杜回交戰,兩軍正在激戰之時,戰場上突然出現了一位老人,他用地上的草打成了許多結把杜回絆倒,魏顆因此活捉了杜回,秦軍大敗。
當天夜里,魏顆做了一個夢,夢見白天的那個老人對他說:“我是你所嫁的那個婦人的父親,特來戰場上結草報恩。”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善惡有報的簡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