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簡單的故事配圖話
1、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松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系好。等到弟子轉身后,又蹲下來將鞋帶解松。有個旁觀者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么又要將鞋帶解松呢?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行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帶松開了。那你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松了,并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于為什么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說啊。
(說明:人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點,才是真正的人才。)
2、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只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200元一只。另一只鸚鵡前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400元。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結果突然發現一只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800元。這人趕緊將老板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店主說:不。這人奇怪了:那為什么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都叫這只鸚鵡老板。
(說明: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得放權,懂得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于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業務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3、曾經有個人小國的人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的人同時出了一個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請來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泱泱大國,不會被這點小問題難倒吧?最后,有位退休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個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里直接掉出來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里,什么響動也沒有了。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說明: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上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于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2.有什么好看的繪本
《猜猜我是誰》系列這套書色彩豐富,文字簡單押韻,挖洞設計吸引寶寶來猜小洞中藏著什么動物。
每本書的最后,都有一面鏡子,猜著猜著,寶寶就看到了自己,真是絕妙的設計。就是在這樣的游戲中,寶寶學會了認識各種動物。
此外,這是套紙板書,而且只有寶寶手掌大小,不容易被撕破,寶寶自己玩起來也游刃有余。亮麗精美觸摸書系列《小兔比利》觸摸是寶寶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這套觸摸書用仿真材質模擬出動植物的表皮。
「毛絨絨」的鴨子,「滑溜溜」的魚磷片,「粗糙」的樹皮……在和爸爸媽媽一起讀這本書的時候,寶寶都可以用手指去感受。1~3 歲可以反復看的書一歲左右是語言的發展期,簡單有韻律且不斷重復的語言,最適合這個階段的兒童。
因此,這個階段選書可以選一些朗朗上口的童謠、兒歌,以及情節簡單、不斷重復的簡短故事。《手指童謠》游戲書文字(左):小瓢蟲,七個點兒。
一個點兒,肚子上;一個點兒,后背上;一個點兒,在手上;一個點兒,在腳上;一個點兒,胳臂上;一個點兒,耳朵上;最后一個很聰明,它就停在鼻尖上。文字(右):游戲小貼士 家長一邊讀書,一邊用食指在孩子身體的不同部位輕輕地點,最后把手輕輕地放在孩子的鼻尖上。
每首兒歌的內容,都是小寶寶身邊能見到的事物和小寶寶熟悉的場景。朗朗上口的內容配上手指游戲,這樣的游戲閱讀不僅能促進兒童的語言發展,也能幫助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
這套叢書的作家是德國人,掌握書中的親自互動技巧后,家長還可以帶孩子一起讀《中國童謠》。《手套》文字(左):老公公到森林里散步,小狗跟在后頭。
老公公走著走著,掉了一只手套。文字(右):小老鼠跑了過來,鉆進手套里說:「我要住在這里。
」給這個階段孩子看的故事繪本,情節要簡單,最好能選在不斷重復中循序推進的,比如像《拔蘿卜》這樣的故事,情節不斷重復,但故事中的角色在不斷增加。烏克蘭民間故事《手套》也是類似的很好選擇。
一只掉落在森林中的大手套,不斷有動物住進來。這樣的故事,孩子在閱讀過程中會很有安全感,又對新成員的不斷加入感到欣喜。
《小熊寶寶》系列涵蓋了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吃飯、睡覺、上廁所的生活細節,到問好、交朋友的社交體驗。書中情節在單一圖景的擴展中推進,語言不斷重復,能讓小齡孩子在認知和學習技能的同時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猜猜我有多愛你》愛是兒童期重要的情感體驗,繪本是親子關系的良好媒介,如果又是以愛和親情為主題的繪本,一定能給大人和孩子帶來雙倍的愉悅體驗。《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經典繪本,不僅可以讀給孩子聽,還可以和孩子學書中的兔子媽媽和寶寶,把愛用具象的方式表達出來。
《母雞蘿絲去散步》在尋找繪本閱讀的意義時,樂趣始終不能被忽視。因此,要多多給孩子尋找能帶來愉悅體驗和幽默的繪本。
這本《母雞蘿絲去散步》是不能錯過的選擇:悠然自得在散步的母雞,不知道身后有一只想吃她的狐貍鬧翻了天;同時,這也是一本圖文完美結合,圖傳達出更豐富信息的經典之作。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讀圖,將文字沒有敘述的情節一起講出來。
3~6 歲孩子的繪本這個階段的繪本選擇就寬泛得多,可以是情節稍微復雜的故事,也可以是各種漲知識的科普讀物。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的性別、個性、經歷等選擇繪本。
1. 融四季、自然于故事的繪本《14 只老鼠》文字:月亮又圓又大,掛在夜晚的天空上。這是一個大系列,共有 12 本,面世 30 多年,魅力不減。
繪本講述的是由老鼠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十只小老鼠組成的大家庭的故事。自給自足、生活在大自然的老鼠一家真讓人羨慕,作者用大幅的跨頁畫面和很少的文字表現它們的生活。
讀這個系列繪本的一大樂趣便是「尋找」。在豐富的畫面里,不僅能找到自然中的各種生物,還能把圖中的十只老鼠從老大到老十一個個分辨出來,真的樂趣無窮。
2. 無字書無字書要以純粹的圖畫語言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孩子在看無字書的時候,一定會喃喃自語地把故事講出來。《夢幻大飛行》《雪人》《海底的秘密》《七號夢工廠》因為沒有固定的文本,無論是親子共讀還是兒童獨自閱讀,隨著圖中更多的細節被發現,每次講出來的故事也不會是固定的版本,這本身就是練習語言表達的很好嘗試。
《夢幻大飛行》的作者大衛 · 威斯納就認為,無字書能做到下面這些事:為圖畫書留下神秘;讓想象力有奔馳的空間;讓讀者更接近這些插畫,并能隨心所欲地參與其中,用自己內在的聲音創作自己的故事。3. 情緒認知繪本《野獸國》(又名「野獸出沒的地方」)文字:當他到了野獸國,野獸們發出可怕的吼聲,露出可怕的牙齒,轉動可怕的眼睛,伸出可怕的爪子。
這本書被形容為「美國第一本承認孩子具有強烈情感的圖畫書」,適合 4~6 歲的孩子讀。故事男主人公麥克斯因為遭到媽媽的懲罰,開始用自己狂野的幻想來進行反抗、來發泄。
憤怒、恐懼是孩子心中需要馴服的「野獸」,這本書或許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認識并平衡自己的情緒,也能讓大人正視、接納孩子可能表現出來的種種情緒。《花婆婆》文字:獻給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每一個人。
3.帶圖片的童話故事(簡單點)
跌倒
有三個旅行者早上出門時,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另一個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個旅行者什么也沒有拿。
晚上歸來,拿傘的旅行者淋得渾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滿身是傷,而第三個旅行者卻安然無恙。于是,前兩個旅行者很納悶,問第三個旅行者:“你怎么沒有事呢?”第三個旅行者問拿傘的旅行者:“為什么你淋濕了而沒有摔傷呢?”拿傘的旅行說:“下雨的時候,我很高興有先見之明,撐開傘在雨中大膽地走,衣服還是濕了不少;泥濘難行的地方,因為沒有拐杖,所以小心翼翼,就沒有跌跤。”然后,他又問拿拐杖的旅行者:“你為什么沒有淋濕而摔傷了呢?”拿拐杖的說:“下雨的時候,我因為沒有雨傘,便找能躲雨的地方,所以沒有淋濕;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便用拐杖拄著走,卻不知為什么常常跌跤。”第三個旅行者聽后笑笑說:“這就是為什么你們拿傘的淋濕了,拿拐杖的跌傷了,而我卻安然無恙的原因。當大雨來時我躲著走,當路不好時我細心地走,所以我沒有淋濕也沒有跌傷。你們的失誤就在于你們有憑借的優勢,有了優勢便少了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