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烏蘇的地理環境
烏蘇地處準噶爾盆地西南部,跨準噶爾盆地和北天山山地兩大地貌單元,由北而南隨海拔程度的升高,氣候地貌的地帶性差異很大,垂直分帶明顯,地貌類型多樣。
北部的準噶爾盆地主要由沖積平坦平原構成,其中相當部分為半沙漠;中部為盆地到山地的過渡帶,由沖積洪積傾斜平原和干燥剝蝕低山構成;南部為北天山山地,由干燥剝蝕中山、侵蝕剝蝕中山和冰緣、冰川作用高山構成。境內天山山地為北天山中段北坡的一部分,包括依連哈比爾尕山西段北坡和婆羅科努山東段北坡。
準噶爾盆地由南部的沖積洪積傾斜平原和北部的沖積平坦平原兩大部分構成,平坦平原內有一部分為干燥剝蝕平原,已形成半沙漠。 烏蘇大地構造屬于天山—興安地槽區準噶爾—天山褶皺系的一部分。
南部山區為古生代地層,中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紀地層沿山前陸續分布,第四紀廣泛分布于平原地區。在地層分區上,烏蘇市境內所出露的地層屬于北天山地層區依連哈比爾尕小區和瑪納斯小區。
占全市面積三分之二的平原地區均為第四紀覆蓋,無基巖出露。 境內巖石除各紀地層中大量沉積巖夾火山碎屑巖和少量淺變質巖外,其余為巖漿巖。
巖漿巖以酸性為主,在空間上嚴格受不同性質結構面控制,隨深度不同,粒度亦不同。散見于山區各處的巖脈有:石英閃長巖脈、角閃輝長巖脈、輝綠巖脈、長英巖脈等。
全境的大地構造包括兩個二級構造單元:平原區的北部屬于準噶爾坳陷中的車排子鎮隆起,平原區南部及北天山地區屬于北天山優地槽褶皺帶中的烏魯木齊山前坳陷、依連哈比爾尕復向斜和婆羅科努復背斜。 2012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6.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1年增長8.6%。
其中種植業產值35.37億元,增長9.7%;林業產值0.43億元,下降30.5%;畜牧業產值10.58億元,增長7.5%;漁業產值0.09億元,下降2.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45億元,增長3.1%。種植 農作物播種面積127.48萬畝,下降1.2%。
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2.48萬畝,增長11.5。小麥14.46萬畝,下降4.9%;玉米16.73萬畝,增長32.6%。
棉花80.6萬畝,增長1.8%。油料2.01萬畝,下降41.1。
番茄3.5萬畝,下降55.4。糧食作物產量22.71萬噸,增長17.6%。
其中小麥6.36萬噸,下降7.1%;玉米15.48萬噸,增長33.4%。棉花10.54萬噸,增長7.2%。
油料0.45萬噸,下降40.9%。番茄29.05萬畝,下降53.5%。
畜牧 2012年末牲畜存欄達78.82萬頭(只),增長8.9%。其中牛4.77萬頭,增長3.7%;豬4.12萬頭,下降0.7%;羊68.64萬頭,增長10%;家禽59.52萬只,增長13.3%。
牲畜繁殖成活數達42.86萬頭(只),增長5%。全年總產肉量3.57萬噸,增長5.9%。
羊毛產量1462噸,與上年持平。禽蛋產量3057噸,增長5.2%。
奶類產量1.36萬噸,增長34.3%。 工業 工業生產持續增長。
全市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011585萬元,增長46.3%。全部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25700萬元,增長45.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6478萬元,增長52.7%。
受市場需求等因素影響,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升有降。烏蘇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額83.03億元,比2011年增長 46.1%;負債總額59.42億元,增長55.1%;主營業務收入91.82億元,增長75.3%;利稅總額3.16億元,增長2.5%;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1.41億元,下降24.8%。
建筑業 烏蘇市2013年建筑業增加值14.55億元。建筑業企業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32.7萬平方米,比2011年增長3.2倍。
固定資產2012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94億元,比2011年增長35.5%,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94億元,增長61%;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7.51億元,下降33.3%;農村集體投資完成0.67億元,增長8.2%;農村私人投資完成0.82億元,增長15.9%。從產業投向看,第一產業投資3.31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投資41.39億元,增長40.9%,其中工業投資33.06億元,增長13.9%;第三產業投資15.23億元,增長23.8%。
交通運輸 客貨運輸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625萬人,比上年增長18.7%,客運周轉量161715萬人公里,增長21.1%;公路貨運量485萬噸,增長22.5%,貨運周轉量84528萬噸公里,增長20.9%。
郵電通訊2012年完成郵政業務收入1568萬元,增長26.6%。完成通訊業務收入11632萬元,下降4.8 %。
2012年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達3.93萬戶,增長11.6%。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3.11萬戶,下降12.7%。
互聯網用戶1.57萬戶,增長112.7%。商貿旅游 烏蘇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6億元,增長14.6%,其中城市零售額4.65億元,增長15.6%;市以下零售額5.81億元,增長13.7%。
各行業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8.42億元,增長14.5%;住宿餐飲業零售額2.04億元,增長14.9%。2012年累計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16億元,旅游接待人次76萬人(次),旅游基礎設施投資總額1.14億元,與2011年相比分別增長54.97%、24.59%和61%。
2.中國最東邊陲哨卡
東方黑龍江省撫遠縣烏蘇鎮,位于東經134度40分,北緯48度15分。烏蘇鎮哨被稱為我們偉大祖國的“東方第一哨”,是大陸最靠近東方的哨所, 是祖國大陸最早見到日出的哨所,被稱作中國“太陽最先升起的地方”,每天戰士們在這里把太陽迎進祖國。
最西邊的哨卡
紅其拉甫哨卡
帕米爾高原的紅其拉甫達坂位于祖國的西部邊陲,這里冬季天寒地凍,氣候條件異常惡劣。蘭州軍區某邊防團紅其拉甫邊防連前哨班就駐守在這里,他們不畏嚴寒,以苦為樂,用忠誠守衛著祖國邊境。
紅其拉甫達坂積雪平均深度在35厘米以上,給前哨班官兵的巡邏執勤帶來了諸多不便。該邊防連前哨班官兵沒有受惡劣氣候條件影響而放松要求,他們為加大邊境管控力度,確保春節期間的邊境安全,組織人員對邊境防區實施徒步巡邏。在積雪較厚的地段,巡邏分隊克服了重重困難,充分發揚團隊“扎根帕米爾,忠誠戍邊關”的“紅其拉甫精神”,安全圓滿地完成了抵邊巡察、邊防設施維護等任務,確保了邊防安全穩定。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我國烏蘇鎮哨所的環境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