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短的寓言故事(含道理)
三人成虎
魏國大夫龐恭和魏國太子一起作為趙國的人質,定于某日啟程赴趙都邯鄲。臨行時,龐恭向魏王提出一個問題,他說:“如果有一個人對您說,我看見鬧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當然不信。”龐恭又問:“如果是兩個人對您這樣說呢?”魏王說:“那我也不信。”龐恭緊接著追問了一句道:“如果有三個人都說親眼看見了鬧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還不相信?”魏王說道:“既然這么多人都說看見了老虎,肯定確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龐恭聽了這話以后,深有感觸地說:“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問題就出在這里!事實上,人虎相怕,各占幾分。具體地說,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還是虎怕人,要根據力量對比來論。眾所周知,一只老虎是決不敢闖入鬧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顧及情理、不深入調查,只憑三人說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鬧市還遠的邯鄲,您要是聽見三個或更多不喜歡我的人說我的壞話,豈不是要斷言我是壞人嗎?臨別之前,我向您說出這點疑慮,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輕信人言。”
龐恭走后,一些平時對他心懷不滿的人開始在魏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時間一長,魏王果然聽信了這些讒言。當龐恭從邯鄲回魏國時,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見他了。
看起來,謠言惑眾,流言蜚語多了,的確足以毀掉一個人。隨聲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會被說成黑的,真是叫做“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所以我們對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2.三個寓言小故事簡短道理
還俗和尚
一個和尚因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還俗去了。
不一個月,因為耐不得塵世的口舌,又上山了。
不一個月,又因不耐寂寞還是去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對他說,你干脆也不必信佛,脫去袈裟;也不必認真去做俗人,就在廟宇和塵世之間的涼亭那里設一個去處,賣茶如何?
這個還俗的人就討了個小娘,支起一爿茶店。
老僧的指引很對,半路子的人只能做半路子的事。
和尚與小偷
以前住在舊居,每次上下班總要經過一個路口,路口邊有一棵不知名的大樹,挺拔屹立,濃蔭蔽天。
不論晴天或風雨,不論早晨或黃昏,我總看到一位年輕和尚默默地站在大樹下托缽化緣。盡管路口霓虹閃爍,車馬喧囂,他總是緊閉雙目,紋絲不動地佇立著,他的神態與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
樹下常有兩三位蓬頭垢面、敝衣襤褸的小孩在追逐嬉戲。有一次,我無意中發現小孩竟公然竊取和尚缽里的緣金,而和尚卻視若無睹。
往后經我仔細觀察,小孩的偷竊行為并非“偶然”,而是一種“習慣”。和尚的緣金竟成了他們固定的一種收入。我氣憤已極,真想將小孩繩之以法。但幾經思量,最后還是成全了和尚的慈懷。
不久我遷了新居,就未曾再經過那個路口,以上的小事也就逐漸在腦海里淡忘。前天,我無笭常蒂端酈得墊全叮戶意中又經過了那個路口,發現那位和尚仍然默默地站在那兒化緣,但旁邊多了兩位小沙彌。當我邁前仔細一看,發覺竟是那兩位偷竊緣金的小孩,驟然間,我若有所悟。
儒家講求“有教無類”,刑法追求“有期徒刑”,佛教主張“普渡眾生”,無形中,我又上了一課。
正誤“真訣”
一位云游的和尚晚上到了半山腰,見一小屋內放光,暗喜有緣遇到有功夫之人,于是推門入室,見一老叟盤坐于炕上,打過招呼便問:“施主練的什么功?”老叟答曰:“菩薩咒。”和尚更為高興,自思自己出家40年,尚未聽過有菩薩咒,忙向老叟請教。老叟說:“我練此咒60余年,尚未傳授過一人,就是6個字:聽唵、嘛、呢、叭、咪、牛。”老叟把“吽”錯念成“牛”。和尚一聽笑了,告以此咒非菩薩咒,乃6字大明神咒,并指出最后一個字念“吽(hong)”而不念“牛”。
和尚走后,老叟按更正的去念,總是繞口念不好。3個月后,和尚又來到半山,心想老叟把“牛”改正念“吽”后,功夫當更高了,不料屋內一點光也沒有,進門一看,老叟正念大明神咒,最后“吽”總念不好。和尚滿腹疑團,為何老叟念“牛”有光,念“吽”反而無光,回廟后求教于方丈,方丈說:“你出家40年,為何不懂此理?念咒是把心定位,心定后身體的三昧真火出來,便有光了。老叟按他的念法念了60年,念的一心不亂,三昧真火出來了。你讓他改念,心亂了,三昧真火便出不來了。”
3.三個動物寓言小故事簡短道理
1、從前,有一只驢很貪玩。
有一次,它掉進了一口枯井里,它掙扎著,往外爬,又滑了下去,它撕心裂肺地叫著,希望有人來救它,它的主人看見了,想救它,可是救不出來,他就找了幾個鄰居來把它埋了。驢子像突然遭到了晴天霹靂。
它終于想出了一辦法,它用力一抖,把泥土抖了下來,然后跳上去,就這樣反復地抖、跳。驢子離井口越來越近了,然后,它猛地一跳,跳出了枯井,然后離開了主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要把災難化成功的階梯。2、有一只老鼠很餓,它爬到一個桌子上,倒了下去,醒來后,它發現自己在一個米缸里,它以為這是一場夢,它咬了一口米,居然是真的。
從此,它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然后,它慢慢接近缸底。最后,它已經在缸底了,出不來了,原先的米缸成了它的墳墓,它哭也來不及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面對誘惑,我們必須考慮事情的后果,否則就會大難臨頭。3、明朝萬歷年間,皇宮中出現了一只大老鼠,像貓一樣大,危害非常劇烈。
宮廷為了除掉這只大老鼠,派人到民間各處尋找最好的貓來制服它。可是每次將最好的貓捉來放到皇宮里,都被大老鼠吃掉了。
皇宮上下,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恰好外國使臣貢獻了一只貓,叫“獅貓”。
這“獅貓”長一身白毛,一根雜色毛也沒有,渾身上下一片白,像一團雪。人們抱著它丟進那有大老鼠的屋子里,把門窗都關上,于是躲在外面偷偷地觀看。
只見獅貓蹲在屋子里的地上一動也不動。過了好久,那只惡老鼠探出洞口,先是猶豫不決、要出不出的樣子,過了一會兒,才慢慢地從洞里爬了出來。
它一發現獅貓,便大怒,惡狠狠地向貓撲過去。獅貓迅速地避開了它,跳到桌子上和茶幾上,大老鼠也跟著跳到桌子上和茶幾上。
獅貓再次避開它,跳到地上。就這樣反反復復、跳上跳下總有100多次。
大家在外面看著都以為這只獅貓膽小害怕,是只沒有能耐、無所作為的下等貓。過了不多久,人們看見老鼠敏捷迅速的跳躍漸漸慢了下來,挺著的大肚子在那里一起一伏,仿佛是喘息不已,匍匐在地上好像是要稍稍休息片刻似的。
這時只見獅貓飛快地從案幾上跳下來,迅速地伸出兩只利爪,狠狠揪住老鼠頭頂上的毛,接著一口咬住了老鼠的腦袋。那只大老鼠拼命掙扎,獅貓狠狠逮住它下放。
就這樣獅貓同老鼠扭成一團,獅貓一陣“嗚嗚”地叫著,老鼠不停地發出凄厲的“啾啾”聲。過了一會兒,老鼠凄厲的“啾啾”聲沒有了。
大家急忙打開門一看,原來老鼠的腦袋早已被獅貓嚼碎了。這時人們才明白,獅貓避開老鼠,并不是膽怯害怕,而是要消耗老鼠的體力,等待老鼠疲憊的時再向老鼠撲過去。
那老鼠奔過來它就避開,老鼠跑開了它又去挑逗。獅貓就是用這種智謀逮住老鼠的。
這篇故事的寓意是:要取得斗爭勝利,就要注重斗爭的策略。只憑一時勇氣,不講斗爭的策略,是無法戰勝強大對手的。
4、傳說,猩猩這種動物非常喜歡喝酒。那些住在山里的人經常擺放好裝滿甜酒的酒壺,旁邊放上大小不一的酒杯。
有的人還編好草鞋,并且把草鞋彎彎曲曲地編在一起,也一并放在路邊。猩猩瞧見這些東西,知道這是用來引誘它們的。
它們居然還能知道放酒人的祖宗姓名,一條一條地列出放酒人的罪狀破口大罵。一只猩猩對它的同伴說:“我們怎么不稍稍嘗一丁點呢?只要我們小心一點,不多喝就不會有事的”。
話一說完,其他猩猩就拿起小酒杯喝上兩口,喝完了便罵罵咧咧地走開。過一會兒,它們忍不住,又拿起大一些的酒杯來喝。
三口兩口喝完之后,它們又邊罵邊走。這樣往往返返好幾次,猩猩們實在忍受不住嘴唇上的香甜,干脆拿起最大的酒杯,咕咚咕咚開懷痛飲,根本記不得這樣會酩酊大醉。
漸漸地猩猩們都喝醉了,它們打打鬧鬧,把草鞋穿在腳上。這時在隱蔽處觀察了猩猩們半天的山里人都跑出來抓猩猩。
猩猩們嚇得四散奔逃,可鞋子都編在一起,它們你踢我,我踩你,一個也跑不掉。后來有些猩猩明明知道這是喝酒的結果,可總是忍不住,還是落得同樣的下場。
其實,猩猩們都十分聰明,它們知道人們是在誘惑它們,也憎恨人們的誘惑。可它們每一次都因為貪心,最終難免被捉。
5、有只蚊子飛到獅子那里,說:“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強多少”。蚊子吹著喇叭,猛沖上前去,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
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最后終于要求停戰。蚊子戰勝了獅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在空中飛來飛去,不料卻被蜘蛛網粘住了。
蚊子將被吃掉的時候,悲嘆道:“我已戰勝了最強大的動物,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所消滅”。這故事是說,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擊敗過比自己強大的人,也會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擊敗。
4.一些非常簡短的寓言故事
《 膽 小 鬼 》
有一個人,膽子很小,生活條件不好,卻很貪財,總想得到不勞而獲的財物。做事一定要果斷,不能拖拖拉拉的。否則,什么事情都變的很糟糕的。有一句話說的好,“效率就是金錢”。
做事要講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么事情也辦不好了。這就叫做“一事無成”。
《 炭 人 與 漂 布 人 》
燒炭人在一所房子里經營,看見有一個漂布人搬遷到他的旁邊來住時,滿懷高興地走上去勸他與自己同住,并解釋說這樣彼此更親密,更方便,還更省錢。漂布人卻回答說:“也許你說的是真話,但完全不可能辦到,因為凡我所漂白的,都將被你弄黑。”
這故事說明,不同類的人難相處。
5.短篇寓言故事 要能告訴我們道理的
穿井得人①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②,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③,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
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
井中也。”
【字詞注釋】
①選自《呂氏春秋》。②溉汲:取水。③穿井:挖井。
【詩文翻譯】
宋國有一戶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水井,要到外邊去取水,所以總有一個人
在外邊奔波。后來他家挖了一口井,于是對人說:“我挖了一口井,家里就
多了一個人。”有人聽見這話,就向另外的人傳話說:“丁家挖了一口井,
井里出來一個人。”于是全國的人都爭相傳播這樣一條奇聞。消息傳到了宋國國君那里。國君派人到丁家去查問。丁家的人回答說:“我們是說挖井之后多出一個人的勞力可供使用,不是說從井里挖出一個人來。”
啟發:這個故事從丁氏的穿井引出傳話的出入,說明傳言易訛,凡事須親自調查,這樣才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文言文最簡單
6.短小 經典 寓言故事 50字以下
1:一只烏鴉坐在樹上,整天無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見烏鴉,就問:“我能象你一樣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嗎?”烏鴉答道:“當然啦,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樹下,開始休息。突然,一只狐貍出現了。 狐貍跳向兔子……并把它給吃了。
狐貍和葡萄
饑餓的狐貍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小男孩與蝎子
有個小孩在城墻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只蝎子,他以為也是蚱蜢,便著兩手去捕捉他。蝎子舉起他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蜢也會統統失掉。”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別對待他們。
7.一些非常簡短的寓言故事
1、有一只黃鼠狼愛上了一個相貌英俊的年輕人,因而她祈求愛神把她變成一個女人。愛神被她的熱情打動,出于對她的憐憫,就把她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少女。
就這樣,那個青年對她一見傾心,于是就將她領到自己家里。他們在屋里坐下后,愛神想弄明白隨著黃鼠狼身體外形的改變,她的生活習性是否也跟著改變了,于是便把一只老鼠放到屋中央。
黃鼠狼由于忘記了自己的情境,于是就從床上站起來,拼命追捕那只老鼠,想吃掉它。愛神見了非常生氣,就立刻將她變回了黃鼠狼原來的樣子。
2、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于是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它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希望自己能夠最美麗,紛紛跑到河邊去梳洗打扮。
寒鴉心里很焦急,它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但是它也希望自己能被選上。它來到河邊,發現眾鳥脫落下很多羽毛,于是它靈機一動,撿起所有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
終于到了指定的日期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放眼望去,看見寒鴉的羽毛花花綠綠的,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于是準備立它為王。
眾鳥一看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于自己的羽毛。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鴉。
3、森林里有一只很壞的狼。一天,他正在吃一只羊羔。突然一根骨頭卡在他的喉嚨里了。“哎呀,一根骨頭卡在我的喉嚨里了。”他趕忙去看醫生, “請幫幫我吧。”
醫生熊貓先生說:“很抱歉,我幫不了你。骨頭卡在里面。”“我該怎么辦啊?”狼傷心。后來他遇到一只鶴。“親愛的鶴小姐,請救救我吧,一根頭卡在我的喉嚨里了。我會給你報酬的。”
“好吧。我試試看。”鶴小姐說。她用她的長嘴把骨頭拉了出來。“現在我要走了。記住你的話,你該給我報酬的。”“好的,給你報酬。”狼突然說,突然咬住鶴的長脖子,把她吃了。
4、野兔,是非常膽小的一種動物,哪怕是一個影子的移動,一個無關緊要的聲音的想起,總之任何的小的動靜都會讓讓它們猶如驚弓之鳥,飛快的逃跑。
為此,它們非常煩惱!有一天,一群野兔在經過一個池塘的時候,突然一群青蛙慌慌張張的從蘆葦叢中跳到了水里。“你們看,原來還有動物連我們也怕!”一只兔子哭笑不得的說。
5、一天,一個牧羊人發現了一頭豬跑到了他的牧場里,于是他用極快的速度抓住了它,往市場走去。豬害怕極了,怎么辦?落到他的手里這下死定了。
恐懼使它尖叫不止,并拼命的掙扎,可是不管它怎么努力都于是無補,牧羊人那粗壯而有力的手臂死死的勒著它!我為什么要跑到他的地盤呢?
如果我沒有到這里來,是不是就不會被逮到了呢?是不是就可以逃脫死亡的命運了呢?牧場里的羊看到豬的行為覺的驚訝又好笑。“是什么原因讓你尖叫成這樣呢?
我們經常會被逮起來,不過當你發現他只是想剪掉你的毛之后,你就不會這樣小題大做了。”其中的一只羊說道,善良的小羊們啊,我和你們的命運不同,我只要被抓到,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拿到屠宰場去殺掉!羊聽了之后沉默了。
8.請給我一些簡短的寓言故事
宙斯與眾神 宙斯與普羅米修斯與雅典娜創造萬物時,宙斯創造了牛,普羅米修斯創造了人,雅典娜 創造了房子。
他們選舉莫摩斯來評判他們的杰作。莫摩斯卻嫉妒他們的創造物,便說宙斯犯 了錯誤,應該把牛的眼睛放在角上,讓牛能看見撞到什么地方。
接著,他又說普羅米修斯也 做錯了,沒有把人的心掛在體外,好讓各人心里的所有想法都能表露出來,使壞人無法偽 裝。最后他說雅典娜應該把房屋裝上輪子,若有壞人作鄰居,便很容易搬遷。
宙斯對莫摩斯 無端的誹謗十分氣憤,便把他轟出了奧林匹斯山。 這故事說明,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完美無缺的東西。
-------------------------------------------------------------------------------- 樵夫與赫耳墨斯 有個樵夫在河邊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里,被河水沖走了。他坐在河岸上失聲痛 哭。
赫耳墨斯知道了此事,很可憐他,走來問明原因后,便下到河里,撈起一把金斧子來, 問是否是他的,他說不是;接著赫耳墨斯又撈起一把銀斧子來問是不是他掉下去的,他仍說 不是;赫耳墨斯第三次下去,撈起樵夫自己的斧子來時,樵夫說這才是自己所失掉的那一 把。赫耳墨斯很贊賞樵夫為人誠實,便把金斧、銀斧都作為禮物送給他。
樵夫帶著三把斧子 回到家里,把事情經過詳細地告訴了朋友們。其中有一個人十分眼紅,決定也去碰碰運氣, 跑到河邊,故意把自己的斧子丟到急流中,然后坐在那兒痛哭起來。
赫耳墨斯來到在他面 前,問明了他痛哭的原因,便下河撈起一把金斧子來,問是不是他所丟失的。那人高興地 說:“呀,正是;正是!”然而他那貪婪和不誠實的樣子卻遭到了赫耳墨斯的痛恨,不但沒 賞給他那把金斧子,就連他自己的那把斧子也沒給他。
這故事說明,誠實人會得到人們幫助,狡詐的人必遭到人們唾棄。 -------------------------------------------------------------------------------- 鵝 與 鶴 鵝與鶴一起在田野上覓食。
突然獵人們來了,輕盈的鶴很快飛走了。身體沉重的鵝,沒 來得及飛,就被捉住了。
這故事是說,一無所有的人無牽無掛一身輕;而那些擁有萬貫家財的人財富卻成了他們 的負擔。 -------------------------------------------------------------------------------- 蜜蜂與宙斯 蜜蜂不愿把自己的蜂蜜給人類,便飛到宙斯面前,請求給他強大的力量,可以用針刺死 那些接近蜂窩的人。
宙斯對他的惡意十分氣憤,便使蜜蜂只要刺一回人,蜂針就斷了,自己 也隨之死了。 這故事適用于不懷好意、自食惡果的人。
-------------------------------------------------------------------------------- 獅子與驢子合作打獵 獅子與驢子聯合,一起外出打獵。他們來到野羊居住的山洞。
獅子守在洞口監視著,驢 子則跑進洞里,亂喊亂跳,嚇唬野羊,把他們趕出去,守候在洞口的獅子捕捉了許多野羊。 之后,驢子跑出洞來,問獅子他是否很勇敢,野羊都被轟趕出來了。
獅子答道:“是呀!如 果我不知道你是野驢子,我也許會害怕你。” 這是說,那些在能人和行家面前自吹自擂的人,自然會被世人譏笑。
-------------------------------------------------------------------------------- 山羊與牧羊人 很多山羊被牧羊人趕到羊圈里。有一只山羊不知在吃什么好東西,單獨落在后面。
牧羊 人拿起一塊石頭扔了過去,正巧打斷了山羊的一只角。牧羊人嚇得請求山羊不要告訴主人, 山羊說:“即使我不說,又怎能隱瞞下去呢?我的角已斷了,這是十分明顯的事實。”
這故事說明,明顯的罪狀是無法隱瞞的。 -------------------------------------------------------------------------------- 擠牛奶的姑娘 一個農家擠奶姑娘頭頂著一桶牛奶,從田野里走回農莊。
她忽然想入非非:“這桶牛奶 賣得的錢,至少可以買回三百個雞蛋。除去意外損失,這些雞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雞。
到雞價漲得最高時,便可以拿這些小雞到市場中去賣。那么這樣一年到頭,我便可分得很多 賞錢,用這些錢足夠買一條漂亮的新裙子。
圣誕節晚宴上,我穿上漂亮迷人的新裙子,年青 的小伙子們都會向我求婚,而我卻要搖搖頭拒絕他們。”想到這里,她真的搖起頭來,頭頂 的牛奶倒在地上。
她的美妙幻想也隨之消失了。 這是說,想入非非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實惠。
-------------------------------------------------------------------------------- 牛和屠夫 有一天,許多牛想殺死宰牛的屠夫,因為屠夫從事屠殺他們的職業。他們聚集在一起, 商討辦法,磨礪他們的角,準備戰斗。
有一頭耕過許多田地的老牛說:“屠夫們確實宰殺我 們,但他們是用精巧的手藝來殺我們,減少了我們的痛苦。如果沒有這些手藝高明的屠夫, 而讓其他人來宰殺,我們便更加痛苦了。
你們要知道,雖然屠夫可以殺死,但人們總是要吃 牛肉的。” 這是說如果災難和死亡是不可避免時,就要勇敢地面對它,與其痛苦而死,不如痛快而 死。
-------------------------------------------------------------------------------- 偷東西的小孩與他母親 有個小孩在學校里偷了同學一塊寫字石板,拿回家交給母親。母親不但沒批評,反而還 夸他能干。
第二次他偷回家一件大衣,交給母親,母親很滿意,更加夸獎他。隨著歲月的流 逝,小孩長大成小伙子了,便開始去偷更大的東西。
有一次,他被當場捉住,反綁著雙手, 被押送到劊子手那里。他母親跟在后面,捶胸痛。
9.常見的十則寓言故事一定要簡短
燒炭人與漂布人 燒炭人在一所房子里經營,看見有一個漂布人搬遷到他的旁邊來住時,滿懷高興地走上去勸他與自己同住,并解釋說這樣彼此更親密,更方便,還更省錢。
漂布人卻回答說:“也許你說的是真話,但完全不可能辦到,因為凡我所漂白的,都將被你弄黑。” 這故事說明,不同類的人難相處。
-------------------------------------------------------------------------------- 風與太陽 北風與太陽兩方為誰的能量大相互爭論不休。他們決定,誰能使得行人脫下衣服,誰就勝利了。
北風一開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緊緊裹住自己的衣服,風見此,刮得更猛。行人冷得發抖,便添加更多衣服。
風刮疲倦了,便讓位給太陽。太陽最初把溫和的陽光灑向行人,行人脫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陽接著把強烈陽光射向大地,行人們開始汗流浹背,漸漸地忍受不了,**了衣服,跳到了旁邊的河里去洗澡。
這故事說明,勸說往往比強迫更為有效。 -------------------------------------------------------------------------------- 戀愛的獅子與農夫 獅子愛上了農夫的女兒,向她求婚。
農夫不忍將女兒許配給野獸,但又懼怕獅子,一時無法拒絕,于是他急中生智,心生一計。獅子再次來請求農夫時,他便說,他認為獅子娶自己的女兒很適合,但獅子必須先拔去牙齒,剁掉爪子,否則不能把女兒嫁給他,因為姑娘懼怕這些東西。
獅子利令智昏,色迷心竅,很輕易地接受了農夫的要求。從此,那農夫就瞧不起獅子,毫不懼怕他。
獅子再來時,農夫就用棍子打他,把他綁起來。 這故事說明,有些人輕易相信別人的話,拋棄自己特有的長處,結果,輕而易舉地被原來恐懼他們的人擊敗了。
-------------------------------------------------------------------------------- 瞎子和小野獸 一個瞎子精于用手觸摸各種動物,什么動物只要他一摸,便能分辨出來。有個人帶來一條小狼,請他摸一摸,說出是什么東西。
他摸了摸這個小野獸后說:“這是一條狐貍,還是一條狼,我不大清楚。不過有一點我卻十分明白,讓這種動物進羊欄總是不安全的。”
這故事是說惡劣的習性在年小時便可得知。 -------------------------------------------------------------------------------- 一只眼睛的鹿 有頭瞎了一只眼的鹿,來到海邊吃草,他用那只好的眼睛注視著陸地,防備獵人的攻擊,而用瞎了的那只眼對著大海,他認為海那邊不會發生什么危險。
不料有人乘船從海上經過這里,看見了這頭鹿,一箭就把他射倒了。他將要咽氣的時候,自言自語地說:“我真是不幸,我防范著陸地那面,而我所信賴的海這面卻給我帶來了災難。”
這故事是說,事實常常與我們的預料相反,以為是危險的事情卻倒很安全,相信是安全的卻更危險。 -------------------------------------------------------------------------------- 口渴的烏鴉 烏鴉口渴得要命,飛到一只大水罐旁,水罐里沒有很多水,他想盡了辦法,仍喝不到。
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氣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來,而大水罐卻推也推不動。這時,烏 鴉想起了他曾經使用的辦法,用口叼著石子投到水罐里,隨著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 漸地升高了。
最后,烏鴉高興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這故事說明,智慧往往勝過力氣。
-------------------------------------------------------------------------------- 狐貍和葡萄 饑餓的狐貍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 狼與鷺鷥 狼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奔走,尋訪醫生。
他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他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里,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里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么還要講報酬?” 這故事說明,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
-------------------------------------------------------------------------------- 小男孩與蝎子 有個小孩在城墻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只蝎子,他以為也是蚱蜢,便著兩手去捕捉他。
蝎子舉起他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蜢也會統統失掉。” 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別對待他們。
-------------------------------------------------------------------------------- 掉在井里的狐貍和公山羊 一只狐貍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論他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貍在井下,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狐貍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靜下來,極力贊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勸山羊趕快下來,與他痛飲。
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他咕咚咕咚痛飲完后,就不得不與狐貍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貍早有準備,他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
你用前腳扒在井墻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議,狐貍踩著他的后腳,跳到他背上,然后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
10.非常簡短的寓言故事
青年和羊
從前,有一位年輕人,他走在前面,后面用能夠繩子牽著一只羊,有人開玩笑說:“這只羊之所以跟著你跑,是因為你的一條繩子束縛了它,而不是它真心跟隨著你,你也不是真心喜歡它的!”這個青年聽了之后,馬上就松開了拴羊的繩扣,拋開羊就徑直向前走去,并時不時地改變方位。那羊呢,雖然沒有了繩子的束縛,卻仍然寸步不離的跟在青年的后面跑,絲毫沒有要離開青年的意思。開玩笑的人感到很奇怪,又問:“年輕人,這是為什么呢?青年停下來說道:“因為我供給它飼料,并且精心的照顧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真心對待你的朋友,他們回報給你的也將會是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