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生肖(牛)的來歷
牛在十二生肖中居次位,與十二地支配屬“丑”,故一天十二時辰中的“丑時”--夜間一點至三點又“牛時”。易卦為“坤為子母牛”。
古時,牛正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時常往返于天宮和大地之間。有一天,農夫托牛給玉帝傳個口信,說是人間寸草不生,大地光禿禿的,太難看,請玉帝帶點母草籽給人間,把人間打扮得好看些。玉帝聽了,覺得有道理,便問殿下眾神誰愿去人間撒草種。
“玉帝,我愿去人間撒草種。”牛王自告奮勇地說。
“你是個粗心大意的家伙,恐怕不行吧。”玉帝不放心地說。
“玉帝放心,這點小事我都辦不好,甘愿受罰。”牛王堅持要去。
玉帝同意了牛王的請求,屬咐牛王到人間后,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王帶著草籽,走出天宮,在跨出南天門時,不小心跌了一跤,附下人間后,頭腦暈乎乎的,誤以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于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
第二年,野草叢生,農夫根本無法種莊稼了。
他們托灶神告訴玉帝,野草太多,莊稼無法生長。玉帝知道壞事了,召來牛王一問才知道粗心的牛王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好事辦壞了。
“你這粗心的老牛,弄得人間遍地里草,當初你怎么保證的?從今 以后,你和你的子子孫孫都只準吃草,幫助農夫除草,同時,祖祖輩輩是幫助農夫干活兒。”玉帝說完,怒氣未消,飛起一腳踢向老牛,牛王一個筋斗從天上落到人間,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于是,牛從此便一輩子給農夫當苦力,并且人未停止啃青草。直到今天,它的那排上牙也還沒有長出來。
但是,牛是個知過即改的好動物,它任勞任怨,勤懇踏實,拉車犁田從不松套,為農夫做了不少工作,博得人們的好評。在排生肖的時候,人們一至推舉他為生肖。如果不是投機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搶先得了頭名,牛王肯定還會當上生肖首領呢。
牛憑自己對人類的貢獻當上了人類的生肖。
2.十二生肖牛的來歷
1、牛的來歷
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是古人依據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活動特點來安排的,即每一種動物為一個時辰。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牛當然也是如此。農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農家的大事。丑時(一點至三點),農家自會起身喂牛。牛與丑時聯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2、各個生肖來歷
夜深人靜時是觀天象的最佳時機,當繁星滿天的時候,那就是子夜時分(二十三點至一點)。古人(天文學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聽得周圍有細碎的聲音,低頭一看,原來是老鼠在活動。天長日久,古人發現鼠類出沒頻繁的時刻是子時。于是,子時便與鼠聯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屬相的第一位。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牛當然也是如此。農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農家的大事。丑時(一點至三點),農家自會起身喂牛。牛與丑時聯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三點至五點,晝伏夜行的虎最兇猛,農家常常會在此時聽到不遠處傳來虎嘯聲。于是,虎與寅時相聯系,有了“寅虎”。
五點至七點,天亮了,兔子跑出窩,去吃帶著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與卯時相聯系,便有了“卯兔”。
七點至九點,是容易起霧的時刻。據說龍能騰云駕霧,大霧之中才會“神龍見尾不見首”。不過龍是傳說中的動物,或者說是人用幾種動物的“零件”拼湊起來的“人造動物”,在現實中看不到,只有大霧蒙蒙之中,人們才會產生龍的幻象。如此,龍才會在辰時的霧中“出現”。龍和辰時相聯系,便有了“辰龍”。
九點至十一點,大霧散去,艷陽當空。體溫不恒定的蛇從洞穴中爬出來曬太陽。無論有毒還是沒有毒的蛇,都是可怕的,蛇最活躍的時刻,便是“巳時”。在造字時,“巳”被畫成了一條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聯系在一起的。
十一點至十三點,烈日當頭。這“烈”,使人想到了人類“得力助手之一”的馬。紅鬃烈馬是良駒,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時的太陽一樣火烈。馬與午時相聯系,就有了“午馬”。
十三點至十五點,未時,驕陽已把草上的露珠曬干,可別忘了這正是放羊的好時光。于是,“未羊”應運而生。
十五點至十七點,申時,太陽偏西,或者雨過天晴,天氣顯得清爽起來。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在樹林里玩耍啼叫,人們聽到了,記在心里,便把這一時刻與猴子聯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十七點至十九點,酉時,太陽快落山了,家養的雞該回窩了;再不回窩,天一黑就會找不見。農婦著急了,四處呼喚著,轟雞入窩。這吃飯喝酒的時刻,也與家雞入窩相連,于是就有了“酉雞”。
十九點至二十一點,戌時,人們在臨睡之前要巡視一番;跟隨他們的,是人類的另一個“助手”—狗。巡視的時刻與狗聯系起來成為“戌狗”,恰到好處。
十一點至二十三點,深夜可以聽到肥豬拱槽的聲音,主人很高興。不過要想豬長得肥壯,還得起身為它添食。亥時,自然與豬相連,于是有了“亥豬”。
所以,表示十二時辰的十二個字與十二生肖相結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十二個組合。
3.生肖牛的來歷 生肖牛的來歷
古時,牛正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時常往返于天宮和大地之間。
有一天,農夫托牛給玉帝傳個口信,說是人間寸草不生,大地光禿禿的,太難看,請玉帝帶點母草籽給人間,把人間打扮得好看些。玉帝聽了,覺得有道理,便問殿下眾神誰愿去人間撒草種。
“玉帝,我愿去人間撒草種。”牛王自告奮勇地說。
“你是個粗心大意的家伙,恐怕不行吧。”玉帝不放心地說。
“玉帝放心,這點小事我都辦不好,甘愿受罰。”牛王堅持要去。
玉帝同意了牛王的請求,屬咐牛王到人間后,走三步撒一把草籽。牛王帶著草籽,走出天宮,在跨出南天門時,不小心跌了一跤,附下人間后,頭腦暈乎乎的,誤以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
于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第二年,野草叢生,農夫根本無法種莊稼了。
他們托灶神告訴玉帝,野草太多,莊稼無法生長。玉帝知道壞事了,召來牛王一問才知道粗心的牛王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好事辦壞了。
“你這粗心的老牛,弄得人間遍地里草,當初你怎么保證的?從今 以后,你和你的子子孫孫都只準吃草,幫助農夫除草,同時,祖祖輩輩是幫助農夫干活兒。”玉帝說完,怒氣未消,飛起一腳踢向老牛,牛王一個筋斗從天上落到人間,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
于是,牛從此便一輩子給農夫當苦力,并且人未停止啃青草。直到今天,它的那排上牙也還沒有長出來。
但是,牛是個知過即改的好動物,它任勞任怨,勤懇踏實,拉車犁田從不松套,為農夫做了不少工作,博得人們的好評。在排生肖的時候,人們一至推舉他為生肖。
如果不是投機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搶先得了頭名,牛王肯定還會當上生肖首領呢。牛憑自己對人類的貢獻當上了人類的生肖。
4.十二生肖的由來, 短一點
十二生肖的選用與排列,是根據動物每天的活動時間確定來的。我國至遲從漢代開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記錄本一天的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于兩面三刀個小時,夜晚十一時到凌晨一時是子時,此時源老鼠最為活躍。凌晨一時到三時,是丑時,牛正在反芻。三時到五時,是寅時,此時老虎到處游蕩覓食,最為兇猛。五時到七時,為犯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掛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藥正忙。上午七時到九時,為辰時,這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光。九時到十一時,為巳時,蛇開始活躍起來。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陽bai氣正盛,為午時,正是天馬行空的時候。下午一時到三時,du是未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下午三時到五時,為申時,這時猴子活躍起來。五時到七時,為酉時,夜幕降臨,雞開始歸窩。晚上七時到九時,為戌時,狗開始守夜。晚上九時到十一時,為亥時,此時萬籟俱寂,豬正在鼾睡。
關于十二生zhi肖的排列,還有各種傳說,這類故事,或似開心解悶的笑談,或似貶惡揚善的寓言,文學成分較濃。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決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種,也許dao只有四五個,也許曾有過超額的局面,后來優勝劣汰,定額定員并定位了
5.誰知道12生肖“牛”的起源
生肖文化的起源,有許多種說法。
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我國的民間故事講,軒轅黃帝要選十二種動物擔任宮廷侍衛。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選上,從此與老鼠結為冤家。
大象也來報名,被老鼠鉆進象鼻子里,把大象趕跑了。剩下十二種動物,原本推舉牛居首位,老鼠跳到牛背上,豬跟著起哄,結果老鼠排第一,豬排為倒數第一。
龍和老虎也不服,被封為海中之王和山中之王,排在了老鼠和牛的后面。兔子不服,與龍賽跑,這樣兔子又排在了龍的前面。
狗在旁邊看著不服氣,就咬了兔子尾巴一口,結果狗被罰到了后面,而兔子的尾巴從此就變短了。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才一一排定了先后位置。
6.十二生肖的來歷(要簡短)以及古詩
十二生肖也被稱為十二年獸。在中國的歷法上有十二只年獸依次輪流當值,所以我們的中國年就有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和豬應用在歷法上?
十二生肖始于紀元前六世紀,初期跟地支一組的數字互相應用,到后來才變成的紀年的年號.
其實,民間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話說當年,佛陀召集了所有的動物出席群獸大會,最早到的十二頭野獸將作為十二個年號
群獸大會當天,老鼠最早到,所以獸年中它排行最大,接著是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和狗。豬最后一個才到,因此十二年獸中它排行最后.
這個故事的另外一章講述的是貓鼠為何成仇人。當時,貓和鼠原是好朋友,在赴群眾大會前,它們一起睡并約好誰先醒就叫醒誰.
豈知,老鼠第二天起得早,竟然靜悄悄地獨自赴會,不理會貓。等貓醒來趕赴大會時,佛陀已經將十二年號分配好了。貓和鼠便從此結下深仇.
當然傳說歸傳說,民俗學者郭立誠氏的看法則較可獲得歷史記載的應證。人們是為了便于記住天干地支名歲,而將代表十二辰的動物來稱呼它們。
十二生肖詩
十二生肖詩
子.鼠
子夜闌珊獨醒時
一天喜樂我先知
早聞洞外乾坤大
莫誤機緣舉步遲
丑.牛
眾生得福我為牛
耕遍山原萬里疇
力盡筋疲終不悔
臥欄望月盼豐收
寅.虎
一聲長嘯谷生風
獨步山林蓋世雄
莫笑狡狐威假借
尊容常見掛堂中
卯.兔
搗藥勤工拜月華
迷離撲朔兩無差
性靈識就存三窟
智比群英堪自夸
辰.龍
化石何曾似畫龍
騰云駕霧本無蹤
點睛能使飛天外
要辨真容問葉公
已.蛇
蛇本純頑性獨聰
庸人自擾影杯弓
千年修得靈珠現
倒海翻江躍巨龍
午.馬
馳騁沙場百戰威
鐵騎闖破萬重圍
功成歸放南山日
猶憶當年草上飛
未.羊
柔順生知跪乳恩
裘毛獻奉歲寒珍
咩聲喚起三陽泰
大地春回遍綠茵
申.猴
金睛看透宦沉浮
可惱人間冠沐猴
漫道天庭曾弼馬
為官多是稻糧謀
酉.雞
紅冕錦衣本自來
竹籬茅舍獨徘徊
平生未許輕言語
金口一啼萬戶開
戌.狗
可恨人間事事昏
忠誠反落丑名冤
來年得道升天去
張口敢將日月吞
亥.豬
小豕拱爬大豕眠
凡塵萬事食為天
家肥屋潤丁財旺
六畜排行我最前
7.十二生肖的由來,簡單點
這算是一個傳說:當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鉆進鼻子,給趕跑了,其余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哄 ,于是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后.虎和龍不服,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了龍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了兔子,為此被罰在了倒數第二.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
8.牛的來歷
牛在十二生肖中居次位,與十二地支配屬“丑”,故一天十二時辰中的“丑時”--夜間一點至三點又“牛時”。
易卦為“坤為子母牛”。 古時,牛正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時常往返于天宮和大地之間。
有一天,農夫托牛給玉帝傳個口信,說是人間寸草不生,大地光禿禿的,太難看,請玉帝帶點母草籽給人間,把人間打扮得好看些。玉帝聽了,覺得有道理,便問殿下眾神誰愿去人間撒草種。
“玉帝,我愿去人間撒草種。”牛王自告奮勇地說。
“你是個粗心大意的家伙,恐怕不行吧。”玉帝不放心地說。
“玉帝放心,這點小事我都辦不好,甘愿受罰。”牛王堅持要去。
玉帝同意了牛王的請求,屬咐牛王到人間后,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王帶著草籽,走出天宮,在跨出南天門時,不小心跌了一跤,附下人間后,頭腦暈乎乎的,誤以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
于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 第二年,野草叢生,農夫根本無法種莊稼了。
他們托灶神告訴玉帝,野草太多,莊稼無法生長。玉帝知道壞事了,召來牛王一問才知道粗心的牛王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好事辦壞了。
“你這粗心的老牛,弄得人間遍地里草,當初你怎么保證的?從今 以后,你和你的子子孫孫都只準吃草,幫助農夫除草,同時,祖祖輩輩是幫助農夫干活兒。”玉帝說完,怒氣未消,飛起一腳踢向老牛,牛王一個筋斗從天上落到人間,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
于是,牛從此便一輩子給農夫當苦力,并且人未停止啃青草。直到今天,它的那排上牙也還沒有長出來。
但是,牛是個知過即改的好動物,它任勞任怨,勤懇踏實,拉車犁田從不松套,為農夫做了不少工作,博得人們的好評。在排生肖的時候,人們一至推舉他為生肖。
如果不是投機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搶先得了頭名,牛王肯定還會當上生肖首領呢。 牛憑自己對人類的貢獻當上了人類的生肖。
9.誰知道牛的由來
十二生肖由來 十二生肖源于何時,今已難于細考。
長期以來,不少人將《論衡》視為最早記載十二生肖的文獻。《論衡》是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的名著。
《論衡·物勢》載:"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
……午,馬也。子,鼠刀。
酉,雞也。卯,兔也。
……亥,豕也。未,羊也。
丑,牛也。……巳,蛇也。
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種生肖,所缺者為龍。
該書《言毒篇》又說:"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這樣,十二生肖便齊全了,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的配屬如此完整,且與現今相同。
生肖為何取數十二? 《周禮·春官·馮相氏》載:"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時 間的分割以十二累進,一紀十二年,一年十二個月,一日十二時辰。
《國語·晉語四》載:"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說,《后漢書·荀爽傳》:"故天子娶十二婦,天之數也;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 近年,在神農架地區發現了漢族創世史詩《黑暗傳》。其中有一個講述干支來歷的故事:"開天辟地之初,玄黃騎著混沌獸遨游,遇到女媧。
女媧身邊有兩個肉包,大肉包里有十個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個女子。玄黃說:'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來治理乾坤的。
'于是,為他們分別取名,配夫妻,成陰陽。男的統稱天干,女的則為地支。
"這一創世神話故事,講干支,講玄黃神、女媧神,講乾坤陰陽,將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遠。 天乾地坤,古代歷來以天為主、地為從。
十天干又叫十母,對應的十二地支則別稱十二子。漢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橈采五行之情,占斗綱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支。
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橈是黃帝時代的大臣,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數。
干與支按順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為第六十對,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開始,這一循環稱為一個甲子。其中,每個天干出現六次,每個地支出現五次。
十二生肖的產生,有著天文學的背景。在原始時代,先民們體驗著寒暑交替的循環往復。
宋代洪皓《松漠紀聞》載:"女真舊絕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紀年,問則曰'我見青草幾度矣',蓋以草一青為一歲也。"宋代孟珙《蒙韃備錄》也記:"其俗每草青為一歲,有人問其歲,則曰幾草矣。
"年又有觀天者發現月亮盈虧周期可以用來丈量歲的長短,發現十二次月圓為一歲,這一發現,是初期歷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視為傳達天意的"天之大數"。天干需地支為伴,日月相對,天地相對,就非"十二"莫屬了。
子鼠丑牛……戌狗亥豬。天下動物很多,古人為何選擇了這十二種動物為屬相? 清代劉獻《廣陽雜記》引李長卿《松霞館贅言》:"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于子,不耗則其氣不開。
鼠,耗蟲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
地辟于丑,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丑屬牛。人生于寅,有生則有殺。
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
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犯屬兔。
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巳者,四月之卦,于時草茂,而蛇得其所。
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
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羊嚙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羊。
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本者,月出之時,月本坎體,而中含水量太陽金雞之精,故本屬雞。
于核中,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另一種說法,十二生肖的選用與排列,是根據動物每天的活動時間確定的。
我國從漢代開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記錄一天的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于兩個小時,夜晚十一時到凌晨一時是子時,此時老鼠最為活躍。凌晨一時到三時,是丑時,牛正在反芻。
三時到五時,是寅時,此時老虎到處游蕩覓食,最為兇猛。五時到七時,為犯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掛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藥正忙。
上午七時到九時,為辰時,這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光。九時到十一時,為巳時,蛇開始活躍起來。
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陽氣正盛,為午時,正是天馬行空的時候。下午一時到三時,是未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
下午三時到五時,為申時,這時猴子活躍起來。五時到七時,為酉時,夜幕降臨,雞開始歸窩。
晚上七時到九時,為戌時,狗開始守夜。晚上九時到十一時,為亥時,此時萬籟俱寂,豬正在鼾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