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顏真卿的故事50字
顏真卿的故事:御史雨、劾罷縣令、不屈權貴、剛正遭嫉、歷職撫湖。
1、御史雨
顏真卿擔任監察御史時,曾巡查至五原。當地有冤獄很久沒有斷案,天又干旱,顏真卿平反冤獄后,天降大雨,五原的百姓稱此為“御史雨”。
2、劾罷縣令
顏真卿巡查河東時,上書唐玄宗李隆基,彈劾朔方縣令鄭延祚在母親死后三十年還未將其下葬,李隆基詔令終身不錄用鄭延祚。聽聞此事的人都感到害怕。
3、不屈權貴
酷吏吉溫因為私怨,曾陷害御史中丞宋渾,使其被降至賀州任職。顏真卿說:“怎能因一時氣憤就想害宋璟(唐玄宗初年名相)的后代呢?”
安史之亂時,任御史大夫的顏真卿仍遵守禮法,彈劾武部侍郎崔漪、諫議大夫李何忌及廣平王府都虞候管崇嗣等人,使百官因此奉法守禮。晚年因剛正直言而相繼得罪于宰相元載、楊炎、盧杞等人,最終因此遇害。
4、剛正遭嫉
顏真卿因剛正而得罪宰相楊炎,被改為太子少師,仍兼禮儀使。到奸相盧杞掌權后,更加厭惡顏真卿的剛正,改授他為太子太師,罷免其禮儀使一職。盧杞還多次派人探聽哪一個方鎮方便些,準備把他排擠出京都。
5、歷職撫湖
顏真卿掌管太廟的事務,說祭器沒有整治,元載認為他誹謗朝廷,將其貶為峽州別駕,后改任吉州司馬。大歷三年(768年)四月,顏真卿改任撫州刺史。后任湖州刺史。
2.顏真卿的故事50字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bai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瑯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
唐朝du名臣、書法家,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顏真卿登進士第,歷zhi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后因得罪權臣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率義軍對抗叛軍。
后至dao鳳翔,被授為憲部尚書。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
興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曉諭叛將李希烈,內凜然容拒賊,終被縊殺。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軍將士皆為之痛哭。
追贈司徒,謚號“文忠”。
3.誰有關于顏真卿的小故事啊 越短越好 不然不給分呦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
為了學習書法,顏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學習,后來又拜在張旭門下。張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各種字體都會寫,尤其擅長草書。
顏真卿希望在這位名師的指點下,很快學到寫字的竅門,從而一舉成名。但拜師以后,張旭卻沒有透露半點書法秘訣。
他只是給顏真卿介紹了一些名家字帖,簡單地指點一下字貼的特點,讓顏真卿臨摹。有時候,他帶著顏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趕集、看戲,回家后又讓顏真卿練字,或看他揮毫疾書。
轉眼幾個月過去了,顏真卿得不到老師的書法秘訣,心里很著急,他決定直接向老師提出要求。 一天,顏真卿壯著膽子,紅著臉說:“學生有一事相求,請老師傳授書法秘訣。”
張旭回答說:“學習書法,一要‘工學’,即勤學苦練;二要‘領悟’,即從自然萬象中接受啟發。這些我不是多次告訴過你了嗎?” 顏真卿聽了,以為老師不愿傳授秘訣,又向前一步,施禮懇求道:“老師說的‘工學’,‘領悟’,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現在最需要的是老師行筆落墨的絕技秘方,請老師指教。”
張旭還是耐著性子開導顏真卿:“我是見公主與擔夫爭路而察筆法之意,見公孫大娘舞劍而得落筆神韻,除了苦練就是觀察自然,別的沒什么訣竅。” 接著他給顏真卿講了晉代書圣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練字的故事,最后嚴肅地說:“學習書法要說有什么‘秘訣’的話,那就是勤學苦練。
要記住,不下苦功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 老師的教誨,使顏真卿大受啟發,他真正明白了為學之道。
從此,他扎扎實實勤學苦練,潛心鉆研,從生活中領悟運筆神韻,進步很快,終成為一位大書法家,為四大書法家之首。
4.顏真卿的生平事跡
顏真卿的生平事跡如下唐中宗景龍三年(709年),顏真卿生于京兆府萬年縣敦化坊。
顏氏家族本籍瑯玡臨沂,但自顏真卿的五世祖顏之推起,顏氏家族已徙居京兆長安。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創新代表人物,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
行書遭勁舒和,神彩飛動。他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了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幅,稱為“顫體”。
顏真卿的一生一半的時間在朝廷中度過,一半在書房度過,他的書法對后世書法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擴展資料: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瑯玡臨沂(今山東臨沂)。
唐朝名臣、書法家,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
初學褚遂良,后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后世影響很大。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并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
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顏真卿在書學史上以“顏體”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書學境界。他的書法既以卓越的靈性系之,境界自然瑰麗;既以其堅強的魂魄鑄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豐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闊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顏真卿。
5.顏真卿故事40字
顏真卿自幼喪父,家境貧寒。但他勤奮好學,不懈練字。為了學習書法,顏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學習,后來又拜在張旭門下。張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各種字體都會寫,尤其擅長草書。顏真卿希望在這位名師的指點下,很快學到寫字的竅門,從而一舉成名。
但拜師以后,張旭卻沒有透露半點書法秘訣。他只是給顏真卿介紹了一些名家字帖,簡單地指點一下字貼的特點,讓顏真卿臨摹。有時候,他帶著顏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趕集、看戲,回家后又讓顏真卿練字,或看他揮毫疾書。
轉眼幾個月過去了,顏真卿得不到老師的書法秘訣,心里很著急,他決定直接向老師提出要求。
一天,顏真卿壯著膽子,紅著臉說:“學生有一事相求,請老師傳授書法秘訣。”
張旭回答說:“學習書法,一要‘工學’,即勤學苦練;二要‘領悟’,即從自然萬象中接受啟發。這些我不是多次告訴過你了嗎?”
顏真卿聽了,以為老師不愿傳授秘訣,又向前一步,施禮懇求道:“老師說的‘工學’,‘領悟’,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現在最需要的是老師行筆落墨的絕技秘方,請老師指教。”
張旭還是耐著性子開導顏真卿:“我是見公主與擔夫爭路而察筆法之意,見公孫大娘舞劍而得落筆神韻,除了苦練就是觀察自然,別的沒什么訣竅。”
接著他給顏真卿講了晉代書圣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練字的故事,最后嚴肅地說:“學習書法要說有什么‘秘訣’的話,那就是勤學苦練。要記住,不下苦功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
老師的教誨,使顏真卿大受啟發,他真正明白了為學之道。從此,他扎扎實實勤學苦練,潛心鉆研,從生活中領悟運筆神韻,進步很快,終成為一位大書法家,為四大書法家之首。
6.關于顏真卿的典型事例
興元元年(784年),李希烈攻陷汝州時,盧杞竟建議派顏真卿做使者到李希烈軍中去傳達朝廷旨意,德宗同意。
朝臣為此大驚失色。宰相李勉也秘密上奏,堅決要求留下他。
河南尹鄭叔則也勸他不要去,顏真卿回答說:“圣旨能逃避嗎?”顏真卿到后,李希烈想給他一個下馬威。在見面的時候,叫自己的部將和養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廳堂內外。
顏真卿剛開始宣讀圣旨,那些人就沖上來,手里拿著明晃晃的尖刀,圍住顏真卿又是謾罵,又是威脅,顏真卿面不改色。李希烈才用身子護著他,命眾將退下,讓真卿住進驛館。
李希烈逼顏真卿寫信給德宗來洗刷自己罪行,顏真卿不聽,李希烈就借他的名義派顏真卿侄子顏峴與幾個隨從到朝廷繼續請求,德宗沒有答復。顏真卿每次給兒子寫信,只告誡他們嚴謹地敬奉祖宗,撫養孤兒,從未有其他的話。
李希烈派李元平勸說他,顏真卿斥責元平說:“你受國家委任為官,不能報答國家,想我沒有兵殺你,還來誘說我嗎?”李希烈請來他的同黨,設盛會,喚來顏真卿,并指使戲子們借唱戲攻擊和侮辱朝廷。真卿憤怒地說:“您是皇帝的臣子,怎么能這樣做!”起身拂衣離去。
希烈非常慚愧。當時朱滔、王武俊、田悅、李納等藩鎮的使者都在座,對李希烈說:“很早就聽說太師的名望高,品德好,您想當皇帝,太師來了,選人當宰相誰能超過太師?”顏真卿斥責說:“你們聽說顏常山沒有?那是我的兄長,安祿山反叛時,首先起義兵抵抗,后來即使被俘了,也不住口地罵叛賊。
我將近八十歲了,官做到太師,我至死保持我的名節,怎么會屈服于你們的脅迫?!”眾人面盡失色。李希烈最終將顏真卿逮捕,用甲士看守著。
在庭院中挖了一丈見方的坑,傳言說要活埋他,顏真卿約見李希烈說:“死生有命,何必搞那些鬼把戲!”張伯儀兵敗時,李希烈命令把張伯儀的儀仗和頭顱送給顏真卿看,他悲痛地哭倒在地。恰逢李希烈同伙中的周曾、康秀林想偷襲殺掉李希烈,尊顏真卿為帥,事情泄露,周曾被殺死,李希烈就把顏真卿押送到蔡州。
顏真卿估計自己一定會死,于是寫了給德宗的遺書、自己的墓志和祭文,指著寢室西墻下說:“這是放我尸體的地方啊!”李希烈稱帝時,派使者問登帝位的儀式,顏真卿回答說:“老夫年近八十,曾掌管國家禮儀,只記得諸侯朝見皇帝的禮儀!后來,朝廷的軍隊又強大起來,叛賊料想形勢會變,派將領辛景臻、安華到顏真卿住所,在庭院里堆起干柴說:“再不投降,就燒死你!”顏真卿起身跳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與朱泚叛亂被殺,李希烈因而發怒,于興元元年八月初三(784年8月23日)派宦官前往蔡州殺害顏真卿,說:“有詔書!”顏真卿拜了兩拜。
宦官說:“應該賜你死。”顏真卿說:“老臣沒有完成使命,有罪該死,但使者是哪一天從長安來的?”宦官說:“從大梁來。”
真卿罵道:“原來是叛賊,何敢稱詔!”顏真卿于是遭縊殺,享年七十六歲(一作七十七)。嗣曹王李皋聽到顏真卿死節的消息,流下眼淚,三軍為之都痛哭。
7.顏真卿的故事70字
黃泥習字 顏真卿三歲的時候,父親病死了。
母親只好帶著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顏真卿的外祖父是位書畫家,母親也是個知書達理的人。
他們見顏真卿很聰明,就教他讀書寫字。顏真卿練起字來很專心,一筆一劃從不馬虎,一寫就是大半天。
母親見兒子練字這樣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兒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愁的是家境不寬裕,哪有余錢買紙供他練字呢?顏真卿很懂事,見母親為沒錢買紙的事犯愁,就悄悄地自己琢磨開了。
一天,顏真卿高興地對母親說:“我有不花錢的紙筆了,您別發愁了!” “傻孩子,紙筆哪有不花錢的呢?” “您瞧,這不是嗎?”顏真卿手里舉著一只碗和一把刷子,歡快地說,“這只碗是硯,這把刷子當筆,碗里的黃泥漿就是墨!” “那……紙在哪兒呢?”母親又問。 顏真卿用手指了指墻壁,認真地說:“這就是紙。
不信,我寫給您看!” 說完,他拿起刷子,在碗里蘸滿了泥漿,走到墻壁前揮筆寫了起來。等到墻上寫滿了字,他又用清水把字跡沖洗掉,然后又重新寫起來。
看到兒子有了不花錢練字的好法子,母親高興地笑了。 由于顏真卿刻苦好學,長大以后,他不但練就了一手好字,而且也成了一個博學多才的青年人。
8.顏真卿故事
唐中宗景龍三年(709年),顏真卿生于京兆府萬年縣敦化坊。
顏真卿坐像顏真卿三歲時喪父,母親殷氏親自教育他。長大后,學問淵博,擅長寫文章,侍奉母親非常孝順。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中進士,登甲科。天寶元年(742年),中文詞秀逸科,被任命為醴泉縣尉。
經兩次提升,任監察御史,奉命巡查河東、隴州。當時五原有冤獄很久沒有斷案,天又干旱,顏真卿平反冤獄后,天降大雨,五原的百姓稱為“御史雨”。
又巡查河東郡,上書玄宗,彈劾朔方縣令鄭延祚在母親死后三十年還未將其下葬,玄宗詔令終身不錄用鄭延祚。聽聞此事的人都感到害怕。
天寶九年(750年),顏真卿升任殿中侍御史,當時御史吉溫因為私怨陷害御史中丞宋渾,使其降職至賀州任職。顏真卿說:“怎能因一時氣憤就想害宋璟的后代呢?”宰相楊國忠討厭他,暗示御史中丞蔣冽奏請玄宗任真卿為東都(洛陽)采訪判官,再轉任武部員外郎,楊國忠始終想排擠他,于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將顏真卿調離出京,擔任平原太守。
平原郡屬安祿山轄區,當時安祿山謀反的跡象已顯露出來,顏真卿便假托陰雨不斷,暗中加高城墻,疏通護城河,招募壯丁,儲備糧草。表面上每天與賓客駕船飲酒,以此麻痹安祿山。
安祿山果真認為他是個書生,不足憂慮。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
河北郡縣大都被叛軍攻陷,只有平原城防守嚴密,顏真卿派司兵參軍李平騎快馬到長安向玄宗報告。玄宗初起初聽到安祿山反叛的消息,嘆息說:“河北二十四個郡,就沒有一個忠臣嗎?”等到李平到京,玄宗大喜,對左右的官員說:“我不了解顏真卿的為人,他做的事竟這樣出色!”當時平原郡有三千靜塞兵,又增招士兵一萬人,派錄事參軍李擇交統領,任用刁萬歲、和琳、徐浩、馬相如、高抗朗等人為將領,分別統領軍隊,在城西門盛大地犒勞士兵,顏真卿慷慨陳詞,淚水直流,全軍都感奮。
饒陽太守盧全誠、濟南太守李隨、清河長史王懷忠、景城司馬李〈目韋〉、鄴郡太守王燾各領軍來歸附他。朝廷命北海太守賀蘭進明率領五千精銳士兵渡河援助。
叛軍攻下東都洛陽,派段子光送李憕、盧奕、蔣清的頭到河北示眾。顏真卿擔心大家害怕,哄各位將領說:“我一向認識李憕等人,這些頭都不是他們的。”
于是殺了段子光,把三顆頭藏起來。過了些時候,用草編個人體,接上頭,裝殮后祭奠,設靈位哭祭他們。
人物評價李隆基:朕不識顏真卿形狀何如,所為得如此!李萼:聞公義烈,首唱大順,河朔諸郡恃公為長城。盧杞:顏真卿四方所信,使諭之,可不勞師旅。
李適:器質天資,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屬賊臣擾亂,委以存諭,拘肋累歲,死而不撓,稽其盛節,實謂猶生。
書法境界顏真卿在書學史上以“顏體”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書學境界。顏魯公書法既以卓越的靈性系之,境界自然瑰麗;既以其堅強的魂魄鑄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豐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闊大。
第一境界:立堅實骨體,求雄媚書風。第二境界:究字內精微,求字外磅礴。
第三境界:臻神明變化,與生命爛漫。要采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