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田芳評書的《三國演義》共幾回
共有三個版本;《三國演義》125回廣播原版。《三國演義》85回拼接版。《三國演義》80電視版。
鏈接: 下面是文字: 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 卻說袁尚自斬史渙之后,自負其勇,不待袁譚等兵至,自引兵數萬出黎陽,與曹軍前隊 相迎。
張遼當先出馬,袁尚挺槍來戰,不三合,架隔遮攔不住,大敗而走。張遼乘勢掩殺, 袁尚不能主張,引軍奔回冀州。
袁紹聞袁尚敗回,又受了一驚,舊病復發,吐血數斗,昏倒在地。劉夫人慌救入臥內, 病勢漸危。
劉夫人急請審配、逢紀,直至袁紹榻前,商議后事。紹但以手指而不能言。
劉夫 人曰:“尚可繼后嗣否?”紹點頭。審配便就榻前寫了遺囑。
紹翻身大叫一聲,又吐血斗余 而死。后人有詩曰:“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氣自縱橫。
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萬 兵。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
更憐一種傷心處,家難徒延兩弟兄。”袁紹既死, 審配等主持喪事。
劉夫人便將袁紹所愛寵妾五人盡行殺害;又恐其陰魂于九泉之下再與紹相 見,乃髡其發,刺其面,毀其尸:其妒惡如此。袁尚恐寵妾家屬為害,并收而殺之。
審配、逢紀立袁尚為大司馬將軍,領冀、青、幽、并四州牧,遣使報喪。此時袁譚已發兵離青州, 知父死,便與郭圖、辛評商議。
圖曰:“主公不在冀州,審配、逢紀必立顯甫為主矣。當速 行。”
辛評曰:“審、逢二人,必預定機謀。今若速往,必遭其禍。”
袁譚曰:“若此當何 如?”郭圖曰:“可屯兵城外,觀其動靜。某當親往察之。”
譚依言。郭圖遂入冀州,見袁 尚。
禮畢,尚問:“兄何不至?”圖曰:“因抱病在軍中,不能相見。”尚曰:“吾受父親 遺命,立我為主,加兄為車騎將軍。
目下曹軍壓境,請兄為前部,吾隨后便調兵接應也。” 圖曰:“軍中無人商議良策,愿乞審正南、逢元圖二人為輔。”
尚曰:“吾亦欲仗此二人早 晚畫策,如何離得!”圖曰:“然則于二人內遣一人去,何如?”尚不得已,乃令二人拈 鬮,拈著者便去。逢紀拈著,尚即命逢紀赍印綬,同郭圖赴袁譚軍中。
紀隨圖至譚軍,見譚 無病,心中不安,獻上印綬。譚大怒,欲斬逢紀。
郭圖密諫曰:“今曹軍壓境,且只款留逢 紀在此,以安尚心。待破曹之后,卻來爭冀州不遲。”
譚從其言。即時拔寨起行,前至黎陽,與曹軍相抵。
譚遣大將汪昭出戰,操遣徐晃迎 敵。二將戰不數合,徐晃一刀斬汪昭于馬下。
曹軍乘勢掩殺,譚軍大敗。譚收敗軍入黎陽, 遣人求救于尚。
尚與審配計議,只發兵五千余人相助。曹操探知救軍已到,遣樂進、李典引 兵于半路接著,兩頭圍住盡殺之。
袁譚知尚止撥兵五千,又被半路坑殺,大怒,乃喚逢紀責 罵。紀曰:“容某作書致主公,求其親自來救。”
譚即令紀作書,遣人到冀州致袁尚,與審 配共議。配曰:“郭圖多謀,前次不爭而去者,為曹軍在境也。
今若破曹,必來爭冀州矣。 不如不發救兵,借操之力以除之。”
尚從其言,不肯發兵。使者回報,譚大怒,立斬逢紀, 議欲降曹。
早有細作密報袁尚。尚與審配議曰:“使譚降曹,并力來攻,則冀州危矣。”
乃 留審配并大將蘇由固守冀州,自領大軍來黎陽救譚。尚問軍中誰敢為前部,大將呂曠、呂翔 兄弟二人愿去。
尚點兵三萬,使為先鋒,先至黎陽。譚聞尚自來,大喜,遂罷降曹之議。
譚 屯兵城中,尚屯兵城外,為掎角之勢。 不一日,袁熙、高干皆領軍到城外,屯兵三處,每日出兵與操相持。
尚屢敗,操兵屢 勝。至建安八年春二月,操分路攻打,袁譚、袁熙、袁尚、高干皆大敗,棄黎陽而走。
操引 兵追至冀州,譚與尚入城堅守;熙與于離城三十里下寨,虛張聲勢。操兵連日攻打不下。
郭 嘉進曰:“袁氏廢長立幼,而兄弟之間,權力相并,各自樹黨,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爭; 不如舉兵南向荊州,征討劉表,以候袁氏兄弟之變;變成而后擊之,可一舉而定也。”操善 其言,命賈詡為太守,守黎陽;曹洪引兵守官渡。
操引大軍向荊州進兵。 譚、尚聽知曹軍自退,遂相慶賀。
袁熙、高干各自辭去。袁譚與郭圖、辛評議曰:“我 為長子,反不能承父業;尚乃繼母所生,反承大爵:心實不甘。”
圖曰:“主公可勒兵城 外,只做請顯甫、審配飲酒,伏刀斧手殺之,大事定矣。”譚從其言。
適別駕王修自青州 來,譚將此計告之。修曰:“兄弟者,左右手也。
今與他人爭斗,斷其右手,而曰我必勝, 安可得乎?夫棄兄弟而不親,天下其誰親之?彼讒人離間骨肉,以求一朝之利,原塞耳勿聽 也。”譚怒,叱退王修,使人去請袁尚。
尚與審配商議。配曰:“此必郭圖之計也。
主公若 往,必遭奸計;不如乘勢攻之。”袁尚依言,便披掛上馬,引兵五萬出城。
袁譚見袁尚引軍 來,情知事泄,亦即披掛上馬,與尚交鋒。尚見譚大罵。
譚亦罵曰:“汝藥死父親,篡奪爵 位,今又來殺兄耶!”二人親自交鋒,袁譚大敗。尚親冒矢石,沖突掩殺。
譚引敗軍奔平原,尚收兵還。袁譚與郭圖再議進兵,令岑璧為將,領兵前來。
尚自引兵 出冀州。兩陣對圓,旗鼓相望。
璧出罵陣;尚欲自戰,大將呂曠,拍馬舞刀,來戰岑璧。二 將戰無數合,曠斬岑璧于馬下。
譚兵又敗,再奔平原。審配勸尚進兵,追至平原。
譚抵擋不 住,退入平原,堅守不出。尚三。
7.《三國演義》評書每一回的名稱是什么
評書《三國演義》的回目: 1 鞭督郵劉備走代州 2 豎宦作亂董卓進京 3 殺丁原認賊做父 4 謀董卓孟德獻刀 5 中牟縣陳宮捉放曹 6 討董卓曹操詔群英 7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8 藏玉璽孫堅背盟約 9 起內訌討賊成泡影 10 王司徒巧使美人計 11 董卓伏誅萬民同慶 12 治國失策王允墜城 13 報父仇曹操戰徐州 14 呂奉先濮陽燒曹操 15 敗呂布孟德平山東 16 張翼德醉酒失徐州 17 孫伯符江東戰劉繇 18 破劉繇孫策定江東 19 呂奉先射戟救劉備 20 失小沛劉備投曹操 21 戰宛城曹操失愛將 22 呂奉先徐州勝袁術 23 曹孟德初戰袁公路 24 下邳城曹操戰呂布 25 困呂布水淹下邳城 26 呂奉先命喪白門樓 27 許田圍獵曹操僭越 28 藏血詔董國舅遇險 29 巧試探煮酒論英雄 30 離虎穴劉備誅袁術 31 斬車胄劉備得徐州 32 彌正平裸衣罵曹操 33 借刀計黃祖殺彌衡 34 吉太醫下毒泄機關 35 失徐州劉備投袁紹 36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37 愛英才曹操收關羽 38 關公長矢志忠劉備 39 救白馬關公斬顏良 40 誅文丑劉備訪云長 41 掛印封金關羽尋兄 42 辭曹操灞橋挑袍 43 東嶺關刀劈孔秀 44 展神勇連闖三關 45 過五關千里走單騎 46 汝南尋兄義收關倉 47 斬蔡陽兄弟釋疑 48 古城會張飛賠罪 49 殺許貢孫策捐命 50 招賢納士仲謀守業 51 官渡陳兵袁曹備戰 52 審時設事龍爭虎斗 53 棄袁紹許攸投曹操 54 許攸獻計火燒烏巢 55 錯用計袁紹失官渡 56 十面埋伏血戰倉亭 57 失汝南劉備投劉表 58 決漳河曹操得冀州 59 追窮寇曹操征鳥桓 60 平北方興造銅雀臺 61 伊籍傳信玄德脫險 62 進襄陽劉備再遇難 63 馬躍檀溪劉備訪賢。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三國演義評書單田芳簡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