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新聞時事政治簡潔二十條
5月1日,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最后一座隧道——“世界高鐵第一高隧”祁連山1號隧道打通,由此實現全線貫通。
這是我國首條在高海拔地區修建的高速鐵路,連接蘭州和烏魯木齊,設計時速200多公里。為樹立和宣傳當代青年的優秀典型,引導和激勵全國廣大青年樹立崇高理想追求,立足本職成長成才,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日前決定,授予王紅兵等30名(組)同志第十八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71426部隊88分隊等2個青年集體“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授予孔令媛等7名同志第十八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提名獎。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的信息,我國貧困地區農民增收呈現良好勢頭。2013年全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519元,同比增加787元、增長16.6%,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長13.4%,比全國農村平均水平高4.1個百分點。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貿易部長會議5月18日在青島閉幕。本屆貿易部長會議主席、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會后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本次會議圍繞“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主題,并發表了《2014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會議青島聲明》和《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單獨聲明》。
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6月5日將在北京舉行。本屆部長級會議適逢中阿合作論壇成立10周年,雙方將就中阿關系、加強中阿各領域務實合作進行全面、深入的探討。
2.從2010年1月16日起的新聞,要100條,只要簡短的新聞,最多10個字
自己概括一下吧: 以下是1月1日到2月14日的新聞(每天一條): 1月1日,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 貿易區正式啟動。
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 貿易區,是全球第三大自由 貿易區,也是由發展中 國家組成的最大自由 貿易區。 1月2日,伊朗外 交 部長穆塔基1月2日說,伊朗已經向西方國 家發出“最后通牒”,要求它們在一個月內接受伊朗提出的核燃料交易提議。
1月3日,由于受到來自極地寒流的襲擊,加拿大多倫多市政府3號發出極度嚴寒預警,多倫多當天氣溫低于零下13攝氏度,再加上每小時30到50公里的強風,給人帶來的寒冷程度如同零下26攝氏度。 1月4日,日本首 相鳩山由紀夫1月4日上午在首 相官邸舉行新年記者會時強調,2010年是實施既定政策的關鍵一年,“必須避免日本經濟二次惡化”。
1月5日,菲律賓1月5日首次開庭審理去年11月發生的震驚世界的大屠殺案,但此案主要嫌犯、前達都溫賽市市長小安達爾·安帕圖安拒絕認罪。 1月6日,美國宇航局1月6日公開了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132億年前的宇宙照片,距離宇宙大爆炸之后僅6億年,這是迄今為止最早的宇宙照片。
1月7日,朝鮮勞動黨 中 央機關報《勞動新聞》1月7日發表文章稱,朝鮮愿意與敵對國家改善關系,前提是這些國家放棄敵視政策,尊重朝鮮。 1月8日,西班牙和歐盟領 導人1月8日晚在馬德里的皇家劇院舉行歐盟輪值主 席國交接儀式。
1月9日,140萬人參加了1月9日開始舉行的2010年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考試將于11日全部結束。今年報考人數創下2001年以來最高紀錄,比上年增長13%,而招生規模將與去年大致持平,去年約為46.5萬名。
1月10日,印度媒體1月10日報道稱,印度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預計于今年年底下水,預計2014年前后開始服役。 1月11日,俄羅斯 總 統梅德韋杰夫1月11日會見了達吉斯坦共和國總 統阿利耶夫,雙方討論了達吉斯坦的社會經濟形勢以及安全保障和打擊有組織犯罪等問題。
1月12日,海地當地時間1月12日下午,一場里氏7.3級地震突襲海地,首都太子港受損嚴重,電力、交通、通訊等基本癱瘓,導致外界無法查看地震后整個國家的受損狀況和人員傷亡情況。 1月13日,德國聯邦統 計局1月13日宣布,根據初步統計結果,德國經濟2009年比上一年萎縮5%,為二戰后德國出現的最大跌幅。
1月14日,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外 長非正式會議、第三次東盟政治安全共同體理事會會議和東盟協調理事會會議1月14日在越南峴港舉行。 1月15日,據朝鮮中 央通訊社1月15日報道,朝鮮國 防委員 會發言人當天就韓國制訂名為《非常統治計劃—復興》的計劃發表聲明稱,如果韓國當局敢于實施這項計劃,今后將被徹底排除參與有關改善北南關系、維護半島和平與安定等一切對話和協商。
1月16日,以“生態文明、綠色崛起”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海南)生態文化論壇在海口舉行。 1月17日,烏克蘭1月17日舉行總 統選舉。
這是該國自1991年獨立以來的第五次、也是2004年底發生“橙色革命”以來首次的總 統選舉。 1月18日,為期4天的第三屆世界未來能源峰會1月18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開幕。
1月19日,由于嚴重虧損,日本航空公司1月19日下午向東京地方法 院申請適用《公司更生法》,進行破產保護,政府和民間共同出資組建的“企業再生支援機構”已決定向日航提供援助。 1月20日,韓國國 防 部長官金泰榮1月20日表示,如果朝鮮出現對韓實施核攻擊的明顯跡象,韓國將對朝鮮采取先發制人的打擊,韓國軍隊在這一問題上立場不會變化。
1月21日,英國著名的科學雜志《自然》1月21日發表封面文章,介紹中國科學家有關“大熊貓基因組”研究取得的成果,并配有兩頭嬉戲的中國大熊貓的圖片。 1月22日,韓國統 一 部發言人千海成1月22日表示,韓國政府正在慎重考慮朝鮮上周提出進行工作接觸的提議。
1月23日,圍繞日本民主黨干事 長小澤一郎的資金管理團體“陸山會”購買土地的收支報告作假一案,東京地方檢察 廳1月23日下午在東京對小澤進行了傳訊調查。 1月24日,據朝鮮中央通訊社24日報道,朝鮮人民軍 總參謀 部發言人當天發表聲明,警告韓國當局不要輕舉妄動,否則朝鮮將予以嚴厲懲罰。
1月25日,一架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波音737-800型客機今天從貝魯特起飛后不久在地中海墜毀, 1月26日,德國 總 理默克爾1月26日在首都柏林宣布,德將向阿富汗增派850名士兵。默克爾當天將此決定向聯邦 議 會各黨派領袖進行了通報。
1月27日,為期5天的2010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1月27日晚在瑞士山城達沃斯開幕,全球90多個國家的2500多位來自商業、政治、教育、文化等各界人士濟濟一堂,著重探討金融危機之后的全球治理問題,力求提出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 1月28日,法國 國家 科研中心1月27日發表公報說,該機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能夠根據溫度變化釋放內裝物的“智能膠囊”,這種新產品成本低廉、工藝簡單,有望廣泛應用于食品、藥品等多個領域。
1月29日,第四次全國 邊海防工作會議1月29日在北京召開。 1月30日,由高等 教育出版社舉辦的李 鐵映 同志《大學筆記》捐贈儀式暨學風座談會,1月30日。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本周新聞(簡短)2014年10月1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