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子擊劍團體花劍的比賽規則
悉尼奧運會舉行前,國際擊劍聯合會向外界宣布,擊劍比賽將首次使用無線頻率探測器計算有效點擊數,以此取代流行了半個世紀的電子儀器。
擊劍是雙人比賽,比賽中,一方用劍尖刺擊對手,使劍尖準確無誤地刺在有效部位并具有刺入的性質。最后有效點擊數多的一方為勝。按規則,循環賽在四分鐘內五次擊中,淘汰賽在九分鐘內十五次擊中。最先擊中對方達有效次數,或時間到后擊中對方次數多者為勝。團體賽,最先擊中對方達45次的團隊為勝。
擊劍運動有三種武器:重劍、花劍、佩劍。三種武器的有效擊中點及比賽規則亦有不同,故每種武器都有其競技特點。相比而言,花劍更具運動性,佩劍速度最快,重劍則更需要技巧和準確性。
1.預備
比賽在一點五到一點八米寬,十四米長的劍道上來進行。當裁判宣布準備比賽時,雙方隊員在離中心線兩米處緊急就位。隊員們應該側身站著,手中劍必須指著對手,未握劍的手靠在背后。運動員每得一分都得回到這個姿勢重新比賽。
2.得分
使用重劍、花劍、佩劍擊中,就是用劍尖刺擊對手,使劍尖清楚地、準確無誤地刺在有效部位并具有刺入的性質。到達對手身體的任何部位的擊中,都是有形的、實體的、實質性的擊中。為了使之成為有效的擊中并得分,落點必須在有關劍種規定的有效部位內。
重劍是完全刺擊武器。只有劍尖擊中有效,劍身橫擊無效。擊中有效部位包括全身即:軀干,腿腳,手及臂以及頭盔。與花劍及佩劍不同,重劍每次擊中都有效。若雙方在四分之一秒內相互擊中,雙方各得一次擊中數。最容易被擊中的部位是手。所以,重劍比賽需高度準確性,攻擊對方的好機會常常是當對方開始攻擊的時候。兩位選手的劍尖分別裝有紅光和綠光探測器。擊中發生時,劍尖會產生一束強光。
花劍是完全的刺擊武器。只有劍尖刺中才有效,劍桿橫擊無效。有效擊中部位是上身。擊中有效部位由金屬衣裹覆,這樣,電子儀器便可以分出有效和無效擊中。花劍比賽也講究擊中優先權。先攻擊而擊中者得分。被攻擊者須先做出有效抵擋動作后再進攻擊中才有效。雙方同時擊中均不得分。在此情況下,擊中優先權很難區分,如有時劍觸及手臂,在花劍中是無效部位。
佩劍是既劈又刺的武器。在實戰中,以劈中得分為多。擊中有效部位是上身,頭盔及手臂。擊中有效部位由金屬衣裹覆,這樣,電子儀器便可以分出有效和無效擊中。佩劍比賽也講究擊中優先權。先攻擊而擊中者得分。被攻擊者須先做出有效抵擋動作后再進攻擊中才有效。雙方同時擊中均不得分。佩劍速度最快也往往用得時間最短。
如果電子儀器顯示一位隊員得分,裁判會當即中止比賽,雙方隊員預備后繼續進行比賽。
3.平局
在九分鐘內,如果雙方平分,那么將加賽一分鐘,使用突然死亡法。為了防止雙方過分防守,加賽前抽簽決定如果加時賽中雙方都未得分,那誰會是勝者。
4.團體比賽
團體比賽,每一位選手與對方的三位選手輪流比賽。先獲得5分的選手為勝,然后選手交叉進行比賽,最先獲得45分的團隊為勝。
5.犯規與處罰
比賽重新開始后,一般情況都是從同一地點開始比賽(判罰喪失場地除外)。判罰喪失場地一般是把比賽的現場向犯規的團體移一米。如果選手的雙腿都觸底線,將被罰擊中一劍。
警告后,重犯同一錯誤,也會被罰擊中一劍。象在佩劍中的沖刺沖撞,在花劍中故意做身體接觸,在重劍中推擠對手也屬于故意身體接觸行為。都會被罰擊中一劍
轉身背向對手、劍尖在場地上非法拖劃和重刺或者用不持劍手遮蓋避免被擊中都是犯規行為。第一次給以黃牌警告,如果再犯,將出示紅牌判罰被對方擊中一劍。對那些更為嚴重的犯規,比如報復與粗暴沖撞以及與對手串通舞弊,將會直接出示黑牌驅逐出場。
2.擊劍分實戰和竟技嗎
擊劍比賽分為:
女子花劍、男子花劍、女子重劍、男子重劍、女子佩劍、男子佩劍三個劍種六項比賽,這六項比賽均設有個人賽和團體賽。
花劍:
花劍總長110厘米,劍身長90厘米,重量不超過500克,劍身橫斷面為矩形,護手盤小。比賽采用電動裁判器。劍的末端裝有電鈕,運動員在比賽中只能刺,不能劈打。當運動員刺出的力量大于500克時,劍頭的開關就接通,裁判器上會顯示信號。擊中有效部位軀干(也就是運動員的金屬背心)時裁判器才會顯示紅或綠色燈,擊中無效部位,則顯示白燈。每刺中一劍有效部位可得一分。如果運動員相互擊中有效部位時,裁判員則判主動進攻的運動員勝一劍。
重劍:
重劍長度與花劍相同,重量770克,劍身橫斷面為三棱形,護手盤大。比賽采用電動裁判器,運動員在比賽中只能刺,不能劈打,全身都是有效部位(除后腦)。劍尖同樣有彈簧頭,當運動員擊中力量超過750克時,裁判器才會顯示彩色燈的信號,得分與花劍相同。但一方運動員擊中對方后,另一方再刺中對方,裁判器只顯示先刺中一方的燈。如果雙方在1/20~1/25秒內同時刺中,則同時亮燈,為互中,各失一劍。
佩劍:
佩劍總長105厘米,劍身長88厘米,重量500克,劍身橫斷面為梯形,護手盤為月牙盤。劍尖為圓形,沒有彈簧頭,佩劍即可刺又可劈,這是與花劍、重劍最大的區別。腰部以上包括上肢(除后腦)均為有效部位。每刺中或劈中對方有效部位時裁判器顯示彩色燈,而刺、劈中無效部位則無任何信號顯示。得分與花劍相同。
場地與器材:
擊劍比賽是在一條長14米,寬1.5~2.5米,高10~50厘米金屬道的場地上進行。金屬道的作用是運動員有意無意刺在比賽場地上無信號顯示。金屬道的兩端各有一個拖線盤,內有可自由進出的電線,這根線與運動員身上的電線接通,而運動員身上的這根線與劍接通。這樣,兩名運動員、裁判器、托線盤相互連接,形成一條環形電路。每當一方以足夠的壓力刺中另一方時,電路接通,裁判器就以信號通知裁判員。這套裝置可以幫助裁判員進行分析判決。
擊劍服:
擊劍服為白色三劍套(上衣、褲子、防護背心)均由防彈材料制成保證安全;擊劍襪為白色長統襪;鞋為專用擊劍鞋;手套為白羊皮制品;花劍、佩劍比賽時運動員在衣外加穿導電金屬衣;面罩覆蓋頭部所有脆弱部分。
擊劍運動起源:
擊劍運動起源于歐洲,所以,擊劍的競賽規則、裁判術語均為法語。在國際上,擊劍運動員交流要用法語。
擊劍運動的特點及其對人體的影響:
擊劍是用劍進行一對一的對抗格斗項目。
擊劍的技術性強,手上動作變化復雜,步伐移動快而頻繁,攻防轉換快,擊劍運動員要在快速、復雜、多變的激烈的對抗格斗中,完成一系列攻防動作,而這些動作是以力量、速度、柔韌、協調和耐力等各種運動素質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