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改病句,簡單點
1、語序不對 (1)我國棉花的生產,現在已經自給有余。
(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應改為“生產的棉花”) (2)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地交談。(多層狀語語序不當,表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中心語,應改為“熱情地同他交談”) (3)文件對經濟領域中的一些問題,從理論上和政策上作了詳細的規定和深刻的說明。
(詞語的前后順序排列不當,“深刻說明 ”應照應“理論”,“詳細的規定”應照應“政策”。) 2、搭配不當 (1)春風一陣陣吹來,樹枝搖曳著,月光、樹影一起晃動起來,發出沙沙的聲響。
(主謂搭配不當,“月光”不會發出聲響。) (2)她拍攝完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員生涯。
(動賓搭配不當,“生涯”不能“退出”) (3)這是一次競爭激烈的考試,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戰勝其他競爭者。(關聯詞搭配不當,“非”與“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殘缺或贅余 (1)魯迅先生在斗爭中創造了雜文,成了文學藝術中的奇葩。(缺主語,將“創造了”改為“創造的”) (2)他主動參與社會災害性事故處理,化解風險,安定社會生活的責任。
(缺謂語,在“參與”前加上“承擔”) (3)只要有勤奮、肯吃苦,什么樣的難題都難不倒你。(缺賓語,在“肯吃苦”后加上“的決心”) (4)其實這是過慮的想法。
(多余,“慮”就是想,可刪去“的想法”) 4、結構混亂 (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遠志、桔梗、貝母、氯化銨等配制而成的。(應該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兩種格式選用一個) (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譯作是要經過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與讀者見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譯作……見面的”兩句話揉在一塊兒說了,只能選一句說) 5、表意不明 (1)局長、副局長和其他局領導出席了這次表彰會。(其他局領導是本局領導還是別局的領導,不明確) (2)巴勒斯坦游擊隊對以色列的進攻是早有準備的。
(是“巴勒斯坦游擊隊進攻以色列”,還是“以色列進攻巴勒斯坦游擊隊”,不清楚) 6、不合邏輯 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幸免的一個。(既然是“幸免”,就是沒有死,怎么能說“死難者”中的“一個”呢?)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修改病句的常規方法是增加、刪減和調換詞語。
1、了解病句的幾種常見類型,特別是《考試說明》中指出的6種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規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為了使句子表達準確,語句明白無誤。修改病句時,必須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樣了。
一走進西湖公園,就看到公園里彩旗飄揚,歌聲嘹亮。 這個句子犯的是搭配不當的毛病,“彩旗飄揚”可以看到,“歌聲嘹亮”卻看不到。
修改這個病句時,不能因為搭配不當就把“歌聲嘹亮”刪去,因為整個句子是要從兩個方面來表現公園的熱鬧非凡的,刪去“歌聲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給改了。這個句子可以改成“一走進西湖公園,就看到彩旗飄揚,聽到歌聲嘹亮”。
3、從語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無論是單句、復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時有利于保留原意。
抓住主干時要注意辨認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殘缺,主謂、動賓搭配不當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糧庫主任的失職,使40噸小麥霉爛變質。
上級領導為了嚴肅法紀,決定給他行政記過處分,并賠償部分經濟損失。 這個句子的主干是“上級領導……決定……并賠償……”顯然有悖整個句子的意思,“賠償”的人應該是失職的糧庫主任,而不是上級領導。
應在“賠償”前面加上“責令他”。 4、從詞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飾語同中心語的搭配是否恰當,句子的實詞、虛詞的運用是否恰當。
語文課下課后,黃曉靜交給老師二篇課外完成的作文。 這個句子中數詞運用不當,應把“二”改成“兩”。
如不說“二張桌子”“二盞燈”,而說“兩張桌子”“兩盞燈”。 5、從邏輯事理入手。
中學課文雖沒有章節專門介紹邏輯知識,但在修改病句時卻常需要一定的邏輯知識。平時應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邏輯知識。
有些句子在邏輯上出現毛病,修改時就要從邏輯角度加以考慮。 汽車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馳,如離弦之箭一般。
“離弦之箭”是筆直向前的,而“蜿蜒”是曲曲折折的,句子中的比喻不合事理,不合邏輯。應改為“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急馳,如離弦之箭一般。”
2.小學語文病句練習題
首先介紹錯的原因和辯錯還有改錯~~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考綱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二、考點釋要本考點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與修改。從近年的高考試卷中可以看出本考點命題的主要方式有四種:(1)判斷句子是否有語病;(2)讓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斷題目對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確;(4)判斷對病句的修改是否恰當。
多以判斷式的題型出現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國高考題的第5題,有時也讓考生動手修改,出現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國高考題的第32題。病句種類繁多,"考試說明"對病句的類型明確界定為6種,為此我們應把握考查要點并切實領會實質,有針對性地進行考點復習。
三、知識點分解病句類型:(一)語序不當語序不當常見的情況有:1、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例: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棉花的生產"應為"生產的棉花")2、把實語放在狀語的位置上:例:廣大青年表現出無比的進行改革的熱情。
(將"無比"的調至"熱情"前)3、把狀語放在定語的位置上:例:應該發揮廣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將"充分"調至"發揮"前,并刪掉一個"的")。
4、多層定語語序不當:例:展出幾千年前剛出土的文物。(應將"幾千年前"調至"文物"前后的"的")5、多層狀語語序不當。
例:我們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強欺侮的國家了。(應將"任意"調至"欺侮"之前)6、關聯詞語位置不當:例: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
("他"應移到"如果"的后面)7、主客顛倒:例: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于中國青年是不陌生的。(應改為:中國青年對奧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當:例:對于自己的路,他們在探索著他們在判斷著,他們在尋找著,他們在思考著。(應改為:對于自己的路,他們在思考著,他們在判斷著,他們在探索著,他們在尋找著。)
(二)搭配不當。1、主謂搭配不當:例:他的革命精神時刻浮現在我眼前。
("精神"與"浮現"不能構成主謂關系,可將"精神"改為"形象")2、動賓搭配不當:例:紀念三領先節的到來。("紀念"的只能是"三八節",不能是"到來")3、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例:我們嚴肅地研究了職工們的建議,又虛心地征求了專家們的意見。
("嚴肅"不能修飾"研究",可以改為"認真"、"慎重"等)4、主賓搭配不當:例如:我們堅信,有這么一天,中國的農業和農業會成為發達的國家。(應將"國家"改為"行為)5、關聯詞語搭配不當:例:既然你來了,我也該走了。
("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應將"也"改為"就")(三)成分殘缺贅余1、成分殘缺(1)缺主語:例:由于她這樣好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應改為"由于這樣好的成績,她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2)缺謂語例:舊社會,勞動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
(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過著)(3)缺賓語:例:他們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大力發揚了敢拼敢搏,終于奪得了冠軍。(應在"敢搏"后加"精神")(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例:一開春,小麥就長得很好,獲得了可喜的收獲。
(應在"獲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時間)(5)關聯詞語殘缺:例:這次學術會,收獲很大,時間并不長。(應在"時間"前加"盡管"一詞)2、贅余(1)主語多余例:我們的革命前輩,為了人民的利益,他們流了多少血,獻出了多少寶貴的生命。
(前邊有了主語"革命前輩",因而"他們"不必要有。)(2)謂語多余:例:同學們正在努力復習,迎接高考到來。
("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來",故應刪去。)(3)賓語多余:例:今天,我來到揚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覽了白塔、鈞魚臺和五亭橋等風景點。
("的地方"多余,應去掉)(4)附加成份多余:例:為精簡字數,不得不略加刪改一些。("一些"與前"略加"重復,可以刪掉一個)(四)結合混亂(1)句式雜糅例:你不認真學習,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績是可想而知。
(把反問句和判斷句式糅在一起,破壞了句子結構和語氣的完整。如果用反問句,應是"那怎么會有好的成績呢?"如果用判斷句,應是"成績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語句雜糅例:上海文藝出版社會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華裔作者之手。(是主謂謂語句和動詞謂語句雜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五)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例:有人主張接受,有人反對,他同意這種主張。
("這種主張"到底是指"接受",還是"反對",交代不清。)2、句子歧義: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媽媽心里很著急。
(究竟況是"妹妹"心里著急呢?還是"爸爸""媽媽"心里著急呢。還是"媽媽"心里著急呢?可在"爸爸"和"媽媽"中間加逗號,也可在"爸爸"前加逗號)(六)不合邏輯:1、自相矛盾:例如: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幸免的一個。
(既然"幸免",自然是沒有死,怎么能說是"死難中的一個呢"?應改為:多少人。
3.修改病句,要簡單點的,短一點的,10道
1.少先隊員發揮革命傳統。
2.小興安嶺的夏天真美麗。 3.經過學習,大家普遍的覺悟提高了。
4.兩個新舊社會,真是鮮明的對比啊 ! 5.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寫作興趣和水平。 6.在老師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學習態度和方法。
7.開學,我們樹立了計劃,明確了努力方向。 8.爸爸對我說,我小時候,沒錢讀書。
9.我的抽屜里堆滿了許多獲獎證書。 10.快畢業了,應該更加刻苦學習。
答案:1.少先隊員發揚革命傳統。 2.夏天的小興安嶺真美麗。
3.經過學習,大家的覺悟普遍提高了。 4.新舊兩個社會,真是鮮明的對比啊 ! 5.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
6.在老師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學習態度,改進了學習方法。 7.開學,我們制定了計劃,明確了學習目的。
8.爸爸對我說,他小時候,沒錢讀書。 9.我的抽屜里堆滿了獲獎證書。
10.快畢業了,我們應該更加刻苦學習祝樓主學習更上一層樓!如果滿意請設為滿意回答!謝謝(*^__^*) 。
4.十個病句和答案,簡單一點
一,用詞不當。
1,他受到老師的嚴厲批判。把"批判″改成"批評″。
2,我的令尊身體很好。把"令尊″改為"家父″。
3,他的藝術作品非常精妙,真是鬼斧神工。把"鬼斧神功″改為"巧奪天工″。
4,他做的好事太多了,真是罄竹難書。把"罄竹難書″改為"舉不勝舉″。
二,歸類不當。
5,他們為災區小朋友捐贈了書包、鉛筆、畫筆、圖書、帳篷、衣服等學習用品。改為"他們為災區小朋友捐贈了書包、鉛筆、畫筆、圖書等學習用品和帳篷、衣服等生活用品。
三,搭配不當。
6,他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改善。把"改善″改為"提高″。
7,我們要努力提高學習環境。把"提高″改為"改善″。
四,成分殘缺或贅余。
(一)缺主語
8,通過學習,使我們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把"使″刪去。
(二)缺賓語
9,我們要繼承先輩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在句末加上"的傳統″。
(三)成分贅余
10,這次活動大約需要2小時左右。"大約″和"左右″重復,刪去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