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宙未解之謎100字內容
宇宙悖論之一——無限性+運動性?
嗎嗯繼承了布魯諾(《論無限、宇宙和諸世界》)的猜想,說宇宙是無限的。同時又繼承了黑格爾(《邏輯學》)的猜想,說宇宙是運動的。
請問:宇宙從哪兒運動到了哪兒?
悖論1:如果宇宙從A地運動到了B地,說明宇宙是有限的。如果宇宙不能從A地運動到B地,說明它是靜止的。
二、宇宙悖論之二——宇宙無限=宇宙非主體,物質運動=/=宇宙運動
為了為上述悖論辯解,某位繼承者辯論說,既然宇宙是無限的,就說明宇宙本身不是一個整體,宇宙中的萬物都是運動的,但不等于宇宙是運動的。
請問:既然宇宙不是一個整體,又如何存在“宇宙中”?且看恩格斯的原話:“運動,就它被理解為存在方式,被理解為物質的固有屬性這一最一般的意義來說,囊括宇宙中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從單純的位置變動起直到思維。”
悖論2:宇宙非主體,說明不存在“宇宙中”;既然存在“宇宙中”,就說明宇宙是一個主體,而且是一個有限的主體。
三、宇宙悖論之三——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宇宙也有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
悖論3:產生前和滅亡后的宇宙如何運動?
四、宇宙悖論之四——宇宙非主體=宇宙不會滅亡
某位繼承者說,宇宙是無限的,所以宇宙非主體。宇宙中的萬物此消彼長,不會同時滅亡,所以宇宙不會滅亡。
請問:萬物此消彼長,說明“萬物”這個組合體不會滅亡,按照你的說法,宇宙也不會滅亡,對嗎?
悖論4:“萬物組合體”不會滅亡,即“萬物組合體”不存在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所以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是錯誤的。
2.宇宙十大未解之迷
十大宇宙未解之謎: 1.我們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嗎? 45年前,天文學家弗克·德雷克首次啟動了探尋地外文明的奧茲瑪計劃——用巨大的天線(射電望遠鏡)接受外星文明發射的信號。
45年過去了,天文學家的努力仍然在繼續著。然而,即使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鳳凰”計劃,也還沒有找到任何來自外星文明的無線電信號。
2.宇宙是由什么組成的? 一個脫口而出的答案是:由那些亮晶晶的星星組成的。但在最近幾十年中,科學家越來越發現這個答案是不正確的。
天文學家認為,組成恒星、行星、星系——當然還有我們——的物質,或者叫普通物質,只占宇宙總質量的不到5%。他們估計,另外25%,可能是由尚未發現的粒子組成的暗物質。
剩下的70%呢?天文學家認為那可能是暗能量——讓宇宙加速膨脹的力量。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是什么?科學家正在用加速器和望遠鏡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如果找到了,其意義肯定是宇宙級的。
3.地球內部如何運作? 40多年以前,一場地球科學的革命發生了。板塊構造學說更新了關于地球自身的知識。
但是關于地球內部構造的問題,仍然沿襲著革命之前的知識。科學家在這40年中所做的,就是把這個雞蛋模型——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進一步細化。
借助于越來越先進的地震波成像技術,科學家正在研究地球這個龐大機器的運作過程。但是要掀起另一場科學革命,可能還需要半個世紀。
4.地球溫室將變得多熱? 盡管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肯定會在這個世紀繼續增加,盡管這種增加肯定會帶來全球變暖,但是變暖的程度仍然不太確定。科學家一般認為,這個世紀二氧化碳濃度的加倍會帶來1.5℃~4.5℃的升溫。
但是這不夠精確。科學家正在發展新的數學模型,試圖讓數字更令人信服。
5.物理學定律可以被統一起來嗎? 蘋果落向地面、一道閃電劃過長空、核電站反應堆里的鈾原子衰變同時放出能量,超級加速器擊碎質子:這幾種現象代表著自然界中四種基本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力、電磁力、弱力和強力。宇宙間所有的物理現象都可以用這四種基本力進行解釋。
但是科學家并不滿足。有沒有可能把這四種力統一成為一種?上個世紀60年代,物理學家發現弱力和電磁力是可以統一起來的,它們是一種事物的不同側面,統稱電弱力。
但是其余兩種力是否可以和它統一起來。 6.在量子不確定性和非定域性之下,還有更深層次的原理嗎? 量子理論已經誕生了100年有余,它產生了令人信服的應用成果,但是它也帶來了反直覺:量子力學的不確定原理指出我們無法同時精確地獲得一個物體的動量和位置。
而非定域性讓兩個處于量子糾纏態的粒子的糾纏態同時崩潰,而不管它們相距多遠。愛因斯坦就說過,盡管量子力學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一個內心的聲音告訴我,它還不是真實的東西 7.我們能把化學自我裝配推進多遠? 在某種意義上,化學家是最喜歡發明的一群人,因為他們總是不斷制造出新型的分子。
盡管今天的化學家已經能制造出很復雜的化學結構,他們能讓這項工作變得既簡單又復雜嗎?也就是說,讓“原料”原子自己“裝配”成復雜的結構,就像生命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自我裝配的特性。已經有一些化學自我裝配的實例,例如制造類似細胞膜的雙層膜結構。
但是更高級的自我裝配,例如自下而上地制造集成電路,仍然是一個 8.傳統計算的極限是什么? 有些事看上去很簡單但是解決起來很復雜,例如一個推銷員要走遍相互連接的幾個城市,那么怎樣走才能實現總路程最近?城市數量的增加會讓最強大的電子計算機也感到畏懼。上個世紀40年代,信息論之父香農提出了信息(以比特方式存在)儲存和傳遞所遵循的物理規律。
任何傳統的計算機都不能超越這個規律。那么,在工程上,最終我們能造出多么強大的計算機?不過,非傳統的計算機可能并不受到這些限制,例如近年來興起的量子計算機。
9.意識的生物學基礎是什么? 17世紀的法國哲學家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可以看出,意識在很長時間里都是哲學討論的話題。
現代科學認為,意識是從大腦中數以億計的神經元的協作中涌現出來的。但是這仍然太籠統了,具體來說,神經元是如何產生意識的?近年來,科學家已經找到了一些可以對這個最主觀和最個人的事物進行客觀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并且借助大腦損傷的病人,科學家得以一窺意識的奧秘。
除了要弄清意識的具體運作方式,科學家還想知道一個更深層次問題的答案:它為什么存在,它是如何起源的。 10.什么控制著器官再生? 有一些生物擁有非凡的修復本領:被切斷的蚯蚓可以重新長出一半身體,而蠑螈可以重建受損的四肢……相比而言,人類的再生本領似乎就差了一點。
沒有人可以重新長出手指,骨頭的使用也是從一而終。稍可令人安慰的是肝臟。
被部分切除的肝臟可以恢復到原來的狀態。科學家發現,那些可以讓器官再生的動物,在必要的時候重新啟動了胚胎發育時期的遺傳程序,從而長出了新的器官。
那么人類是否可以利用類似的手法,在人工控制下自我更換零部件呢。
3.宇宙未解之迷
神秘的宇宙暗物質 茫茫宇宙,奧秘無窮無盡。
夜晚,我們可以用肉眼觀測到月亮和許多發光的星星,晴朗的天氣還可以看到火星等行星。有時,流星和拖著長長尾巴的彗星也來拜訪地球這個孤獨的兄弟。
然而,1933年的一天,瑞士天文學家茨維基驚奇地發現,室女星系團諸星系根據其運動求出的質量與根據其光度求出的質量相差很遠,前者是后者的10倍,出現了質量短缺現象。于是科學家們便根據這種現象推測,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暗物質。
那么,這些存在著的大量暗物質究竟是什么呢?英國一位天文學家研究認為,可能有三種可能。 首先是極暗弱的褐矮星。
有人分析,在太陽附近就存著相當數量的暗物質。美國天文學家巴柯就曾在太陽附近的天空中拍攝到暗于is星的質量不到太陽一半的心型揭矮星。
根據此種星的數目推斷,它們總共可能有銀河系“失蹤”質量的一半左右。許多科學家認為,這類似小恒星的“尸骸”,小恒星在不能發光后就演變成了這種類似褐矮星的暗物質。
來源:奇樂網 /heAB6X 其次還有很早以前由超大恒星演化到死亡階段形成的巨大質量的黑洞,黑洞的質量相當于太陽質量的200萬倍。 最后是奇異電子。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物理學家霍夫曼博士推測,有四種屬于暗物質的微子:光微子、希格斯微子、中微子和引力微子,而星系外圍龐大的星暈即由這些特殊粒子構成。 對于宇宙暗物質,也有人持否定態度。
美國一些科學家用最新方法惻定星系的質量發現求得的結果比采用星系運動學的方法求出的質量大得多,所以他們認為這些質量短缺是由星系群的膨脹引起的,所以沒必要假設在星系團內存在著大量暗物質以提供額外的引力來保持其動力學平衡狀態。 當然,由于人類探測宇宙的科技在不斷地向前發展,暗物質之謎現在還不是下最后定論的時候。
相信通過幣伴家的繼續努力,這個謎底遲早會呈現在人們面前。 望可以幫到您。
4.宇宙未解之謎
科學家困惑的十大宇宙未解之謎 1.我們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嗎? 45年前,天文學家弗克·德雷克首次啟動了探尋地外文明的奧茲瑪計劃--用巨大的天線(射電望遠鏡)接受外星文明發射的信號。
45年過去了,天文學家的努力仍然在繼續著。然而,即使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鳳凰”計劃,也還沒有找到任何來自外星文明的無線電信號。
2.宇宙是由什么組成的? 一個脫口而出的答案是:由那些亮晶晶的星星組成的。但在最近幾十年中,科學家越來越發現這個答案是不正確的。
天文學家認為,組成恒星、行星、星系--當然還有我們--的物質,或者叫普通物質,只占宇宙總質量的不到5%。他們估計,另外25%,可能是由尚未發現的粒子組成的暗物質。
剩下的70%呢?天文學家認為那可能是暗能量--讓宇宙加速膨脹的力量。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是什么?科學家正在用加速器和望遠鏡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如果找到了,其意義肯定是宇宙級的。
3.地球內部如何運作? 40多年以前,一場地球科學的革命發生了。板塊構造學說更新了關于地球自身的知識。
但是關于地球內部構造的問題,仍然沿襲著革命之前的知識。科學家在這40年中所做的,就是把這個雞蛋模型--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進一步細化。
借助于越來越先進的地震波成像技術,科學家正在研究地球這個龐大機器的運作過程。但是要掀起另一場科學革命,可能還需要半個世紀。
4.地球溫室將變得多熱? 盡管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肯定會在這個世紀繼續增加,盡管這種增加肯定會帶來全球變暖,但是變暖的程度仍然不太確定。科學家一般認為,這個世紀二氧化碳濃度的加倍會帶來1.5℃~4.5℃的升溫。
但是這不夠精確。科學家正在發展新的數學模型,試圖讓數字更令人信服。
5.物理學定律可以被統一起來嗎? 蘋果落向地面、一道閃電劃過長空、核電站反應堆里的鈾原子衰變同時放出能量,超級加速器擊碎質子:這幾種現象代表著自然界中四種基本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力、電磁力、弱力和強力。宇宙間所有的物理現象都可以用這四種基本力進行解釋。
但是科學家并不滿足。有沒有可能把這四種力統一成為一種?上個世紀60年代,物理學家發現弱力和電磁力是可以統一起來的,它們是一種事物的不同側面,統稱電弱力。
但是其余兩種力是否可以和它統一起來。 6.在量子不確定性和非定域性之下,還有更深層次的原理嗎? 量子理論已經誕生了100年有余,它產生了令人信服的應用成果,但是它也帶來了反直覺:量子力學的不確定原理指出我們無法同時精確地獲得一個物體的動量和位置。
而非定域性讓兩個處于量子糾纏態的粒子的糾纏態同時崩潰,而不管它們相距多遠。愛因斯坦就說過,盡管量子力學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一個內心的聲音告訴我,它還不是真實的東西 7.我們能把化學自我裝配推進多遠? 在某種意義上,化學家是最喜歡發明的一群人,因為他們總是不斷制造出新型的分子。
盡管今天的化學家已經能制造出很復雜的化學結構,他們能讓這項工作變得既簡單又復雜嗎?也就是說,讓“原料”原子自己“裝配”成復雜的結構,就像生命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自我裝配的特性。已經有一些化學自我裝配的實例,例如制造類似細胞膜的雙層膜結構。
但是更高級的自我裝配,例如自下而上地制造集成電路,仍然是一個夢想。 8.傳統計算的極限是什么? 有些事看上去很簡單但是解決起來很復雜,例如一個推銷員要走遍相互連接的幾個城市,那么怎樣走才能實現總路程最近?城市數量的增加會讓最強大的電子計算機也感到畏懼。
上個世紀40年代,信息論之父香農提出了信息(以比特方式存在)儲存和傳遞所遵循的物理規律。任何傳統的計算機都不能超越這個規律。
那么,在工程上,最終我們能造出多么強大的計算機?不過,非傳統的計算機可能并不受到這些限制,例如近年來興起的量子計算機。 9.意識的生物學基礎是什么? 17世紀的法國哲學家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可以看出,意識在很長時間里都是哲學討論的話題。現代科學認為,意識是從大腦中數以億計的神經元的協作中涌現出來的。
但是這仍然太籠統了,具體來說,神經元是如何產生意識的?近年來,科學家已經找到了一些可以對這個最主觀和最個人的事物進行客觀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并且借助大腦損傷的病人,科學家得以一窺意識的奧秘。除了要弄清意識的具體運作方式,科學家還想知道一個更深層次問題的答案:它為什么存在,它是如何起源的。
10.什么控制著器官再生? 有一些生物擁有非凡的修復本領:被切斷的蚯蚓可以重新長出一半身體,而蠑螈可以重建受損的四肢……相比而言,人類的再生本領似乎就差了一點。沒有人可以重新長出手指,骨頭的使用也是從一而終。
稍可令人安慰的是肝臟。被部分切除的肝臟可以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科學家發現,那些可以讓器官再生的動物,在必要的時候重新啟動了胚胎發育時期的遺傳程序,從而長出了新的器官。那么人類是否可以利用類似的手法,在人工控制下自我更換零部件呢。
5.有哪些宇宙未解之謎
宇宙未解之謎太多,至今人類了解的宇宙還只是宇宙冰山一角。
宇宙的來源、年齡、范圍、數量(宇宙是只有一個,還是有多個平行的)、形狀、組成、發展等還沒有一定的定論;反物質、暗物質、暗能量、黑洞、白洞、蟲洞等等,這還只是從大的方面說的,若是具體到每個星系或星球,不清楚的是更多了。比如太陽系就有很多問題還不清楚,如各行星如何形成的,運行軌道為何不在一個平面上;為何自轉方向有逆時針的,有順時針的;其他行星上有無生物;為何太陽日冕層溫度比太陽表面高出300多倍;為何太陽有時會出現兩個磁北極;為何太陽沒有同類垣星轉得快。就連離我們最近的星體——月亮,都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何況其他的地方。
6.世界未解之謎你知道幾個
世界十大未解之謎: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尼斯湖水怪之謎、肯尼迪之死、秦始皇兵馬俑、UFO之謎、鬼魂之謎、韓國客機墜落之謎、人體自燃之謎、奇跡之謎、裹尸布之謎。
上古世界七大奇跡之謎: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亞歷山大燈塔、摩索拉斯陵墓、阿爾忒彌斯神廟、宙斯神像、羅德島太陽神巨像。世界七大謎團:艷后的宮殿、亞特蘭蒂斯城、水晶頭顱、神秘的墓碑、諾亞方舟、星象盤、恐龍隕石坑。
現代科學七謎:1.宇宙的形成。近代關于宇宙發生發展有幾種科學說。
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宇宙學,威爾遜的背景輻射宇宙學,蓋莫夫的大爆炸宇宙論,邦迪的穩恒態宇宙論和霍琴柯的量子宇宙論。目前正處于諸說爭鳴狀態。
2.太陽系第9個行星。已知太陽系有8大行星,到底有沒有第9個行星,天文學家們還在尋找。
1972年美國天文學家普迪拉預言,在冥王星軌道外側可能有第9個行星存在。 1987年美國航天局安德森根據行星探測器的探測,重提第9個行星存在的可能性,并計算出它的質量和公轉 周期。
1988年美國天文學家哈林頓、鮑威爾和巴西天文 學家哥麥斯分別測算出第9個行星的理論軌道,但迄 今天文觀測未得證實。3.生命的起源。
科學家認為生命起源于海洋,距今4億年前登陸。生命是從簡單的無機化合物逐漸發展 為復雜的有機化合物,.隨著自然條件的演變,這些化合物互相作用,最后產生出有生命的物質。
生命誕生之謎尚未最后揭開。4.生物形態的構成。
80年代前半期美國生物學家 霍格尼斯博士和 瑞士的蓋林格博士,根據自己的試驗,成功地分離出生物遺傳變異基因,找到了某些只長著一對翅膀的昆蟲卻生出了兩對翅膀、在本來長著觸角的部位卻生出了兩只足的原因:生物形態的構成是由自身基因與環境因 素決定的。5.恐龍的滅絕。
有兩種學說在爭鳴:一是災變說,認為小行星撞地球或氣候突變,使恐龍滅絕。 另一學說是漸變說,認為 恐龍滅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致。
6.人類的起源。有兩種理論在爭論 。
一種理論認為人祖誕生于非洲,然后向世界各地擴散繁衍。另一種理論認為,各大洲的人類是從各自的當地原始人進化而來的。
從化石發掘證實,前一理論頗占上風。7.厄爾尼諾 現象(Elnino)。
影響全球大氣環流和氣候異常的現象,每隔2~7年出現一次,每次可持續一年,非周期變化。從50年代到90年代已出現10次。
專家們仍在探索它的成因和發展情況。
7.世界未解之謎,要很神秘的
地球的黑洞——百幕大三角區在本世紀海上發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而以最令解的,當屬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連串飛機、輪船失蹤案。
據說自從1945年以來,在這片海域已有數以百計的飛機和船只神秘的無故失蹤。失蹤事件之多,使世人無法相信其盡屬偶然。
所謂百慕大三角是指北起百慕大群島,南到波多黎各,西至美國佛羅里達州這樣一片三角形海域,面積約一百萬平方公里。由于這一片海面失蹤事件疊起,世人便稱它為“地球的黑洞”、“魔鬼三角”。
1945年12月哦日,美國第十九飛行隊的隊長泰勒上尉帶領人14名飛行員,駕駛著5架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從佛羅里達州的勞德代爾堡機場起飛,進行飛行訓練。泰勒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有著在空中飛行2599小時的飛行記錄,他的飛行技術對完成這樣的訓練任務應該是根本不成問題的。
但當飛行的機群越過巴哈馬群島上空時,基地突然收到了泰勒上尉的呼叫:“我的羅盤失靈了!”,“我在不連接的陸地上空!”以后兩個小時,無線電通信系統斷斷續續,但是還能顯示出他們大致是向北和向東飛。下午4點,指揮部收到泰勒上尉的呼叫:“我弄不清自己的位置,我不知在什么地方。”
接著電波訊號越來越微弱,直至一片沉寂。指揮部感到這事不大對頭,立即派一架水上飛機起飛搜索。
半小時后,一艘油輪上的人看見一團火焰,那架水上飛機墜落了。在短短的6個小時,6架飛機,15位飛行員一下子都不見了。
他們消失得莫名其妙。這件事使美國當局受到極大的震動,軍方決心查個水落石出。
次日,在廣達600萬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出動了300架飛機和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21艘艦艇,進行了最大規模的搜索。搜索范圍從百慕大到墨西哥灣的每一處海面,時間達5天之久,可仍沒能找到那六架飛機的蹤影。
多年來,人們對這次事件傳說紛紜,百慕三海域也就隨著這次事件的披露而出了名。然而,該地區無法解釋的船只或飛機失蹤事件,可以追溯到一9世紀中葉。
早在1840年,一艘名叫“洛查理”的法國貨船航行到百慕大海面時,人們就發現船上食物新鮮如初,貨物整齊無損,而船員卻全部神秘地失蹤了。1872年,在亞速爾群島以西的海面上,又有人發現叫“瑪麗亞·米列斯特”的雙桅船在海上漂流,船上擺放著新鮮的水果、食物,甚至半杯咖啡還沒喝完,而船內空無一人。
1935年,意在利藉貨輪“萊克斯”號的水手們眼看著美國蕎帆船“拉達荷馬”號一點點的海浪知沒。但5天后,他們又親眼看到這艘帆船居然又漂浮在海面上。
水手們簡直不敢相信自眼睛,即使是他們連同被救起的“拉達荷馬”號船員一起跳到這艘船上,他們還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白日夢。另一個突出事例是裝載著錳礦的美國海軍輔助船“獨眼神”號在1918年3月失蹤,這艘巨型貨輪擁有309名水手,并有著當時良好的無線電設備,竟沒有發出任何呼救訊號就無影無蹤。
1951年,巴西一架水上飛機在搜尋他們一艘在這片海域失蹤軍艦時,發現百慕大海域的水面下有一個龐大的黑色物體,正以驚人的速度掠過。1977年2月,有人駕駛私人水上飛機飛過百慕大海域,發現羅盤指針偏離了幾十度,正在吃飯的人發現盤子里的刀叉都變彎了。
飛離這里后,他們還發現錄音機磁帶里錄下了強烈的噪音。美國海難救助公司的一位船長說,有一次他乘船途經百慕大海域時,船上的羅盤指針突然猛烈擺動,正在運轉的柴油機功率突然消失,濁浪滔天,船的四周都是大霧。
他命令輪機手全速前進,終于沖出大霧。但這片海域外的海浪并不大,也沒有霧。
他說,這未見過這種怪事。百慕大三角發生的事件,引起了各國科學家和有關方面的注意。
人們對此提出了種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百慕大海底有巨大的磁場,因此會造成羅盤失靈。
1943年,一位名叫裘薩的博士曾在美國海軍配合下作了一次實驗,以兩臺磁力發生機輸出十幾櫚的磁力。磁力發生機開機后,船體周圍涌起綠色煙霧,船和人都受到了某種刺激,有些人經治療恢復正常,事后裘薩卻自殺而死。
因此結果也就不了了之。有人認為百慕大區域有著類似宇宙黑洞的現象。
但“黑洞”是在太空中的一種狀態,在地球上否有黑洞,還有待于證明。有人認為百慕大海域海底有一股與海面潮流發生沖突時,就會造成海上事故,但這股海底的潛流又是怎樣形成的此也沒有一個較為合理的解釋。
此外,還有次聲破壞論、空氣湍流論等種種說法,但這些解釋也都是一種假說,既缺乏足夠的依據,也未能為人們普遍接受。1979年,美國和法國科學家組織的聯合考察組,在百慕大海域的海底發現一個巨大的水下金字塔。
根據美國邁阿密博物館名譽館長查爾斯·柏里茲派人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這個水下金字塔比埃及大金字塔還要巨大。塔身上有兩個黑洞,海水高速從洞中穿過。
水下金字塔的發現,使百慕大三角謎變得更為神秘莫測,它到底是人造的還是自然形成的?它與百慕大海域連續發生的海難和空難有什么關系?這些都有待于人們的進一步探討。百慕大這個黑洞,至今還沒有看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