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諾貝爾的生平簡介
諾貝爾全稱: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瑞典化學家、工程師和實業家,諾貝爾獎金的創立人。
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爾摩。母親是以發現淋巴管而成為著名的瑞典博物學家.魯德貝克的后裔。
他從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那里學習了工程學基礎,也象父親一樣具有發明才能。諾貝爾一家于1842年離開斯德哥爾摩同當時正在圣彼得堡的父親團聚。
諾貝爾從小主要受家庭教師的教育,16歲就成為有能力的化學家,能流利地說英、法、德、俄、瑞典等國家語言。1850年離開俄國赴巴黎學習化學,一年后又赴美國在J.埃里克森(鐵甲艦“蒙尼陀”號的建造者)的指導下工作了4年。
返回圣彼得堡后,在他父親的工廠里工作,直到1859年該工廠破產為止。重返瑞典以后,諾貝爾開始制造液體炸藥硝化甘油。
在這種炸藥投產后不久的1864年,工廠發生爆炸,諾貝爾最小的弟弟埃米爾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于危險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這座工廠,被認為是“科學瘋子”的諾貝爾,只好在湖面的一只船上進行實驗,尋求減小搬動硝化甘油時發生危險的方法。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硝化甘油可以被干燥的硅藻土所吸附;這種混合物可以安全運輸。上述發現使他得以改進黃色炸藥和必要的雷管。
2.諾貝爾的生平簡介
阿爾弗里德.伯恩納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 瑞典著名化學家諾貝爾1833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一生致力于化學方面的研究和化學工業的發展,一八六二年完成了他第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即所謂“諾貝爾專利雷管”,諾貝爾一生發明極多,1895年11月,諾貝爾在其簽署的遺囑中表示:將遺產作為設立諾貝爾獎金的基金,每年用基金的利息,獎勵那些對人類文化科學事業做出巨大重大貢獻的人,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因心臟病突然發作,搶救無效,在意大利圣雷莫與世長辭,終年63歲。
具估計,當時諾貝爾的遺產約有三千三百萬瑞典克朗。諾貝爾獎獎項包括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獎5項, 1901年首次頒發,諾貝爾在遺囑中表示,獲獎人不手國籍、種族、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影響,只看其對世界科學文化事業發展的貢獻;獎勵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物理學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生理學和醫學獎由瑞典卡羅琳醫學研究院負責頒發,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負責頒發,和平獎由挪威議會負責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并非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項之一,它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稱為“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納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其評選標準與其它獎項是相同的,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1969年第一次頒獎。
3.關于諾貝爾一生的簡介
阿爾費里德·伯恩納德·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他沒有妻子、兒女,連親兄弟也去世了。諾貝爾發明了炸藥,取得了成千上萬的科研成果,成功地開辦了許多工廠,積聚了巨大的財富。
在即將辭世之際,諾貝爾立下了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這個遺囑,從1901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創立了。
諾貝爾在遺囑中還寫道:“把獎金分為5份:一、獎給在物理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二、獎給在化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新改進的人;三、獎給在生理學和醫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的人;四、獎給在文學方面表現出了理想主義的傾向并有最優秀作品的人;五、獎給為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廢除使用武力與貢獻的人。”為此,諾貝爾分設了5個獎。
1969年,諾貝爾獎新設了5個獎。1969年,諾貝爾新設了第6個獎----諾貝爾經濟學獎。
4.諾貝爾一生簡介
諾貝爾的一生 阿爾弗里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是瑞典的化學家、產業家、甘油炸藥的發明者。
諾貝爾的生平大致經歷為: 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在家中排行第三。
諾貝爾的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是位發明家,他發明了家用取暖的鍋爐系統、設計了一種制造木輪的機器、設計制造了大鍛錘、改造了工廠設備。1837年父親破產,出走芬蘭謀生,幾年后移居俄國在彼得堡從事制造機器、鐵件和軍工設備。
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為了表彰伊曼紐爾·諾貝爾的功績,破例授予他勛章。 1841年至1842年間,他在斯德哥爾摩圣雅可比教會學校學習。
1843年至1850年間,在俄國首都彼得堡跟俄羅斯和瑞士籍家庭教師學習。 1850年至1852年,諾貝爾先后到德國、法國、意大利和北美學習,年僅16歲的他已精通英語、德語、法語、瑞士語、瑞典語和俄語,為他今后的創造發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859年回到瑞典后,諾貝爾獲得關于氣量計、水表和氣壓計的專利,鼓舞了他作為一個發明家的興趣。 1863年10月,諾貝爾獲得發火件(雷管)的發明專利權。
這項發明人們稱之為“諾貝爾引燃器”。 1864年諾貝爾和他的父親在斯德哥爾摩郊區建立一個硝化甘油實驗室。
同年9月3日實驗室發生爆炸,死5人,包括他的弟弟,諾貝爾因不在場而幸免。 1865年,諾貝爾硝化甘油有限公司在斯德哥爾摩建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家生產危險性較小的硝化甘油的工廠。
1867年諾貝爾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制成穩定的黃色炸藥(dynamite炸藥),同年在瑞典和英國取得專利,1869年在美國取得專利。 1875年制成由火棉與硝化甘油混合形成的具有彈性的爆膠。
這種炸藥既有硝化甘油那樣大的爆炸力,又具有黃色炸藥那樣的安全性。 1887年諾貝爾又用等量火棉和化甘油加入10%樟腦制成巴里斯特炸藥,又稱硝化甘油無煙火藥。
1888年又發明了用來制造軍用炮彈、手雷和彈藥的無煙炸藥,亦稱諾貝爾爆破炸藥。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意大利圣雷莫因腦溢血與世長辭,終年63歲。
諾貝爾不僅在炸藥方面做出了貢獻,而且在電化學、光學、生物學、生理學和文學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樹。諾貝爾的一生中,僅在英國申請的發明專利就有355項之多。
諾貝爾不僅是個偉大發明家,還是一個有卓越組織才能的產業家,他所經營的炸藥工業,遍布歐美各國,還用炸藥專利款購置了大面積的油田,使其迅速地成為一個百萬富翁。然而,他對金錢和財物并不貪得無厭,對旁人,他慷慨施舍,對發展科學,他大力援助,他自己卻生活儉樸,一生在艱苦中度過,他甚至從來沒有請人畫過肖像,目前僅存的一幅肖像是他死后才畫的。
他死后,根據他生前的愿望,墓室修建得非常簡樸,他曾說過:“活人的肚皮比死人的紀念碑等榮譽,更值得我關心”。 諾貝爾對功利和榮譽十分淡漠,非常謙虛。
他曾在一封信中對于他所獲得的獎章的原因敘述道:他得獎章不是由于發明炸藥的原故。比如,瑞典政府授予他極星勛章,是因為他的烹調本領;他得到法國勛章,是因他與一位部長過往甚密;他得到巴西勛章,是因為偶而認識了一位要人;他得到皮立華勛章,是因為授勛人想摹仿一出名劇中授勛時的情形……。
就是這樣一位“一生無重要事跡”而只是保持指甲干凈整潔的人,不僅為人類創造了大量物質文明財富,還為人類留下了艱苦創業,不慕功利、虛名的崇高精神。 1895年11月27日,諾貝爾簽署了他死后遺留下來的所有可變賣財產的遺囑:將全部財產作為設立諾貝爾獎金的基金,每年取出基金利息,獎給對人類文化科學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根據當時估計,他的遺產約有三千三百萬克朗(瑞典幣,約折合920萬美元)。 諾貝爾獎金分為物理學、化學、生理學和醫學、文學、和平獎五項。
物理學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生理學和醫學獎由瑞典卡羅琳醫學研究院負責頒發,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負責頒發,和平獎由挪威議會(當時挪威與瑞典同存于一個王國)負責頒發。1968年瑞典銀行決定增設經濟學獎,這項獎金由瑞典銀行提供。
諾貝爾在遺囑中強調指出“在評選得獎人時必須不分國籍、不分膚色、不問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一視同仁,唯一標準視其實際成就。” 諾貝爾逝世后,有關機構籌建了諾貝爾基金會,并于1901年1月1日開始管理基金,同年舉行了第一次頒獎儀式。
有關機構還對諾貝爾獎金做了進一步的規定:每個各項獎金可由兩個獲獎青年均分享(最多不超過三人);如果當年無人得獎,則該獎金可留待翌年;每一項獎金在五年內至少應頒發一次,實際上,從1901年開始授獎以來,都是每年頒發一次,只有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1942年),因戰爭關系,才停頓了幾年。由于按規定,每年要從基金利息中抽出10%加入基金,另加上一部分沒有發出的獎金也并入基金,因此基金的數目越來越大。
在同一年里,各項獎金的數額是相同的,不同的年份,獎金數額有所變動,其幅度主要取決于市場行情,因為這些獎金是靠基金資本的年收入來支付的。 諾貝爾獎金每年于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以隆重的儀式在斯德哥爾摩寬敞的音。
5.諾貝爾一生的簡介(不要廢話多的答案)
諾貝爾,全稱: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化學家、工程師和實業家,諾貝爾獎金的創立人。
諾貝爾一生致力于炸藥的研究,因發明硝化甘油引爆劑、硝化甘油固體炸藥和膠狀炸藥等,被譽為“炸藥大王”。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并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意大利的圣雷莫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物理、化學、生理與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準設置了諾貝爾基金會,瑞典議會通過了《頒發諾貝爾獎金章程》,并于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
6.關于諾貝爾一生的簡介
阿爾費里德·伯恩納德·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他沒有妻子、兒女,連親兄弟也去世了。諾貝爾發明了炸藥,取得了成千上萬的科研成果,成功地開辦了許多工廠,積聚了巨大的財富。
在即將辭世之際,諾貝爾立下了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這個遺囑,從1901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創立了。
諾貝爾在遺囑中還寫道:“把獎金分為5份:一、獎給在物理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二、獎給在化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新改進的人;三、獎給在生理學和醫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的人;四、獎給在文學方面表現出了理想主義的傾向并有最優秀作品的人;五、獎給為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廢除使用武力與貢獻的人。”為此,諾貝爾分設了5個獎。
1969年,諾貝爾獎新設了5個獎。1969年,諾貝爾新設了第6個獎----諾貝爾經濟學獎。
7.諾貝爾生平簡歷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生于1833年10月21日。
他是瑞典出生的化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他發明了炸藥,建立了著名的諾貝爾獎金。諾貝爾生前的確擁有Bofors (卜福斯)公司。
此公司擁有350年歷史,此前主要生產鋼鐵。 諾貝爾擁有Bofors后把公司主要產品方向改為生產軍工產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該公司多項產品曾授權多國生產,并受軍隊廣泛好評。 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并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59年,在美國待了4年后,諾貝爾返回瑞典開辦工廠制造硝化甘油。1864年工廠突然爆炸,炸死了諾貝爾最小的弟弟和另外4個人。
2年后,他發明了火藥,一種安全便于管理的硝化甘油的形式。 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即諾貝爾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其中炸藥為最為出名的一項。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諾貝爾命名的。
主要成就: 諾貝爾母親是以發現淋巴管而成為著名的瑞典博物學家魯德貝克的后裔,他從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那里學習了工程學的基礎,也像父親一樣具有發明的才能。 諾貝爾的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是位發明家,在俄國擁有大型機械工廠,18401859年其父在圣彼得堡從事大規模水雷生產,這些水雷及其他武器曾用于克里米亞戰爭。
他發明了家用取暖的鍋爐系統、制造木輪的機器、設計制造了大鍛錘,并改造了工廠設備。 1853年5月,沙皇尼古拉一世為了表彰伊曼紐爾諾貝爾的功績,破例授予他勛章。
在父親永不停息的創造精神影響和引導下,諾貝爾走上了光輝燦爛的科學發明道路。諾貝爾一家于1842年離開斯德哥爾摩同當時正在圣彼得堡的父親相團聚。
他的299種發明專利中有129種發明是關于炸藥的,所以諾貝爾被稱為炸藥大王。 諾貝爾一生未婚,沒有子女。
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忍受著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兩句名言:我更關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紀念碑的形式對死者的緬懷、我看不出我應得到任何榮譽,我對此也沒有興趣。
擴展資料: 為了紀念諾貝爾,諾貝爾獎各獎項頒獎儀式要在每年的諾貝爾逝世紀念日舉行。頒獎儀式上,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晚禮服,儀式中所用的白花和黃花必須從意大利的圣莫雷運來。
2015年3月,瑞典的諾貝爾博物館展出了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手稿,這是這份手稿首次向公眾展出。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并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諾貝爾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參考資料: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百度百科。
8.諾貝爾簡介
諾貝爾從小主要受家庭教師的教育,16歲就成為有能力的化學家,能流利地說英、法、德、俄、瑞典等國家語言。
1850年離開俄國赴巴黎學習化學,一年后又赴美國在J.埃里克森(鐵甲艦“蒙尼陀”號的建造者)的指導下工作了4年。返回圣彼得堡后,在他父親的工廠里工作,直到1859年該工廠破產為止。
重返瑞典以后,諾貝爾開始制造液體炸藥硝化甘油。在這種炸藥投產后不久的1864年,工廠發生爆炸,諾貝爾最小的弟弟埃米爾和另外4人被炸死。
由于危險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這座工廠,被認為是“科學瘋子”的諾貝爾,只好在湖面的一支船上進行實驗,尋求減小搬動硝化甘油時發生危險的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硝化甘油可以被干燥的硅藻土所吸附;這種混合物可以安全運輸。
上述發現使他得以改進黃色炸藥和必要的雷管。黃色炸藥在英國(1867)和美國(1868)取得專利之后,諾貝爾進而實驗并研制成一種威力更大的同一類型的炸藥爆炸膠,于1876年取得專利。
大約10年后,又研制出最早的硝化甘油無煙火藥彈道炸藥。 他曾要求彈道炸藥的專利權要包括柯達炸藥,但遭到法庭否決。
諾貝爾在全世界都有炸藥制造業的股份,加上他在俄國巴庫油田的產權,所擁有的財富是巨大的,他因此而不得不在世界各地不停地奔波。諾貝爾本質上是一位和平主義者,希望他發明的破壞性炸藥有助于消滅戰爭,但他對人類和國家的看法是悲觀主義的。
諾貝爾對文學有長期的愛好,在青年時代曾用英文寫過一些詩。后人還在他的遺稿中發現他寫的一部小說的開端。
他對各種人道主義和科學的慈善事業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財產都交付給了信托,設立了后來成為國際最高榮譽的獎金--諾貝爾獎金,即和平、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共5項諾貝爾獎金(其中,諾貝爾經濟學獎金是瑞典國家銀行在1968年提供資金增設的)。
9.李白的生平經歷(簡單介紹)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于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 江油市).二十歲時只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他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游,卻一事無成.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于天寶三、四年間(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于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當涂縣.。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諾貝爾生平簡介要簡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