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聊先生傳,原文譯文注解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1〕,亦不詳其姓字〔2〕。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3〕。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4〕;每有會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6〕,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7〕,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8〕,不蔽風日,短褐穿結〔9〕,簞瓢屢空〔10〕,晏如也〔11〕。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12〕:黔婁之妻有言〔13〕:“不戚戚于貧賤〔14〕,不汲汲于富貴〔15〕。”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16〕?酣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17〕?葛天氏之民歟?
——選自中華書局排印本《陶淵明集》
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邊植有五棵柳樹,因此就用“五柳”作為他的別號了。五柳先生安閑沉靜,不好言談,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但不執著于對一字一句的瑣細解釋;每當讀書有所領悟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生性嗜好喝酒,但因為家貧就不能經常得到。親朋好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備酒招待他。他前去飲酒時總是開懷暢飲,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辭,從不以去留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蕩蕩,破舊得連風和太陽都無法遮擋,穿的粗布短衣打滿了補釘,飲食簡陋而且經常短缺,而他卻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寫詩作文章當娛樂,抒發自己的志趣。他能夠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這樣度過自己的一生。
贊曰:黔婁的妻子曾經這樣述說自己的丈夫:“不因為處境貧困而終日憂心忡忡,不為了追求富貴而到處奔走鉆營。”推究她所說的話,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婁那樣的人物嗎?飲酒賦詩,滿足自己的志趣,這不是成了生活在無懷氏、葛天氏時代里的人了嗎?
(徐鵬)
【注釋】
〔1〕何許人:何處人。也可解作何等樣人。〔2〕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別名稱字。〔3〕號:古人除名、字之外,還有別號。〔4〕不求甚解:指對所讀的書只求理解精神,不執著于對一字一句的解釋。〔5〕有會意:指對書中的意義有所體會。〔6〕如此:指上文所說的“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7〕造:去、到。〔8〕環堵(dǔ賭):房屋四壁。堵,墻壁。〔9〕短褐:粗布短衣,穿結:指衣服破爛。穿,破。結,縫補。〔10〕簞(dān丹):盛飯的圓形竹器。瓢(piáo嫖):舀水的葫蘆。〔11〕晏如:安然自得。〔12〕贊:古人常用于傳記體文章的結尾處,表示作傳人對被傳人的評論。〔13〕黔(qián前)婁:春秋時魯國人,無意仕進,屢次辭去諸侯聘請。他死后,曾子前去吊喪,黔婁的妻子稱贊黔婁“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貧賤,不忻忻于富貴。求仁而得仁,求義而得義。”〔14〕戚戚:憂慮的樣子。〔15〕汲汲:極力營求的樣子。〔16〕極其言:推究她所說的話。茲:此。指五柳先生。
2.五柳先生傳簡略翻譯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而就以“五柳”為號。性情閑靜,說話不多,不羨慕名利。好讀書,不鉆牛角尖;每有會意之處,便高興得忘了吃飯。好喝酒,可惜家境貧窮不能常常得到。親戚或老朋友知道他這樣,有時就準備了酒邀請他來喝。他只要一去總是喝光,約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從不掩飾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蕩蕩的,擋不住風雨也遮不住太陽。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爛爛的,縫綴補綻著;常常沒有吃的沒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寫文章娛樂自己,顯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懷了,并堅守這原則直到死去。
贊曰:黔婁的妻子有這樣的話: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說這一類人吧!醉酒賦詩,以娛樂自己的心志。是無懷氏之民嗎?是葛天氏之民嗎?
3.大人先生傳的翻譯
大人先生傳(節選)① 或遺大人先生書曰②:"天下之貴,莫貴于君子③:服有常色,貌有常則④,言有常度,行有常式⑤。
立則磬折,拱若抱鼓⑥,動靜有節,趨步商羽⑦,進退周旋,咸有規矩⑧。心若懷冰,戰戰栗栗⑨,束身修行⑩,日慎一日,擇地而行(11),唯恐遺失,誦周孔之遺訓(12),嘆唐虞之道德(13)。
唯法是修,唯禮是克(14)。手摯珪璧(15),足履繩墨(16)。
行欲為目前檢(17),言欲為無窮則(18)。少稱鄉閭(19),長聞邦國(20)。
上欲圖三公(21),下不失九州牧(22)。故挾金玉,垂文組(23),享尊位,取茅土(24),揚聲名于后世,齊功德于往古。
奉事君上,牧養百姓(25)。退營私家(26),育長妻子(27)。
卜吉而宅(28),慮乃億祉(29)。遠禍近福,永堅固己。
此誠士君子之高致(30),古今不易之美行也。今先生乃被發而 居巨海之中(31),與若君子者遠,吾恐世之嘆先生而非之也。
行為世所笑,身無由自達(32),則可謂恥辱矣。身處困苦之地,而行為世俗之所笑,吾為先生不取也。
" 于是大人先生乃逌然而嘆(33),假云霓而應之曰(34):"若之云尚何通哉(35)!夫大人者,乃與造物同體(36),天地并生,逍遙浮世,與道俱成(37),變化散聚(38),不常其形(39)。天地制域于內,而浮明開達于外(40)。
天地之永固,非世俗之所及也。吾將為汝言之:往者,天嘗在下,地嘗在上,反復顛倒,未之安固,焉得不失度式而常之(41)?天因地動(42),山陷川起(43),云散震壞(44),六合失理(45),汝又焉得擇地而行,趨步商羽?往者群氣爭存(46),萬物死慮(47),支體不從(48),身為泥土,根拔枝殊(49),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行,磬折抱鼓?李牧功而身死,伯宗忠而世絕(50),進求利以喪身(51),營爵賞而家滅(52),汝又焉得挾金玉萬億,祗奉君上而全妻子乎(53)?且汝獨不見乎虱之處乎裈中(54),逃乎深縫,匿夫壞絮,自以為吉宅也(55),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裈襠,自以為得繩墨也。
饑則嚙人(56),自以為無窮食也(57)。然炎丘火流(58),焦邑滅都,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
汝君子之處區內(59),亦何異夫虱之處裈中乎?……" 注釋 注釋 ①本文名為傳記,實為賦體。全文以虛構的人物"大人先生"為理想的化身,強烈地抨擊了虛偽的禮法制度,體現了逍遙自得的人格精神。
這里節錄了文章的第二部分。文中寫"君子"投書"大人先生",對他的人生態度提出質問,大人先生便借機對所謂的禮法之士進行了無情的諷刺。
②或:有人。遺(wèi位):給。
③君子:這里指虛偽的禮法之士。④"服有"二句:古代禮制規定,衣服的顏色根據貴賤、吉兇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對面部表情也有"合情飾貌"的要求。
常,一定的。則,法則。
⑤"言有"二句:指說話有一定的分寸,行為有一定的法式。度,尺度。
式,法式。⑥"立則"二句:站立時腰如磬一般彎曲,打拱時像懷里抱著鼓一樣。
磬,古代打擊樂器,狀如曲尺,以玉、石制成。⑦"動靜"二句:一舉一動皆合乎節奏,連走路的快慢都應合音樂的節拍。
節,節拍。趨步,指走路的快慢。
商羽,音樂調名,此指音樂的節奏。⑧"進退"二句:指與人交接都遵循一定的規矩。
周旋,輾轉相從,這里指與人打交道。⑨"心若"二句:心里如抱著冰塊,驚恐不已。
⑩束身:約束自己。(11)"擇地"句:形容謹慎之至。
《漢書·馮奉世傳》:"宜鄉侯參,鞠躬履方,擇地而行,可謂淑人君子。"(12)周孔:指周公、孔子。
(13)嘆:贊嘆。唐虞:指唐堯、虞舜。
(14)"唯法"二句:法,禮,指禮法。修,遵循。
克,克制,約束。(15)珪(guī規)璧:古代王侯朝聘、祭祀用的玉器。
璧,圓形,象地;珪,長方形,象天。二者合為一即珪璧。
(16)"足履"句:走路要循規蹈距。喻行為合乎規范。
繩墨,正曲直的工具。此喻規矩、規范。
(17)"行欲"句:行為要成為當世的榜樣。檢,法式。
(18)無窮則:永遠的準則。(19)少:小時候。
稱:贊揚,此指受稱贊。鄉閭(lǘ驢):鄉里。
(20)聞:有名于。邦國:國家。
(21)上:指最高。圖:圖謀。
三公:周代為太師、太傅、太保;西漢為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東漢為太尉、司徒、司空。這里泛指朝廷的最高官職。
(22)下:指最低。九州牧:古代分中國為九州,牧即為一州之長。
此泛指地方最高長官。(23)"故挾"二句:形容為官的尊貴。
金玉,指珍寶。文組,有花紋的綬帶,用以系玉佩、金印等物。
(24)取茅土:指封侯。古代天子封五色土(象五方)為社,封諸侯時,各取方土,裹以白茅授之。
(25)牧養:管理、養育。(26)退:告退。
(27)育長:養活。妻子:指妻子兒女。
(28)"卜吉"句:謂通過占卜求吉宅而居。(29)"慮乃"句:考慮的是多祿多福。
億祉(zhǐ止),世代福祿。(30)高致:高尚的情趣。
(31)被發:披發。巨海:大海。
古人認為中國四面環海,故居于巨海即指游離塵世。(32)無由自達:無法使自己被薦于國君。
(33)逌(yóu油)然:長嘆貌。(34)假:借。
應:回答。(35)"若之云"句:意謂你的這種論調怎么能說得通呢。
若之云,你的說法。
4.《無柳先生傳》怎么翻譯
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邊植有五棵柳樹,因此就用“五柳”作為他的別號了。五柳先生安閑沉靜,不好言談,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但不執著于對一字一句的瑣細解釋;每當讀書有所領悟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生性嗜好喝酒,但因為家貧就不能經常得到。親朋好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備酒招待他。他前去飲酒時總是開懷暢飲,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辭,從不以去留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蕩蕩,破舊得連風和太陽都無法遮擋,穿的粗布短衣打滿了補釘,飲食簡陋而且經常短缺,而他卻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寫詩作文章當娛樂,抒發自己的志趣。他能夠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這樣度過自己的一生。
贊曰:黔婁的妻子曾經這樣述說自己的丈夫:“不因為處境貧困而終日憂心忡忡,不為了追求富貴而到處奔走鉆營。”推究她所說的話,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婁那樣的人物嗎?飲酒賦詩,滿足自己的志趣,這不是成了生活在無懷氏、葛天氏時代里的人了嗎?
5.五柳先生傳翻譯要短,越短越好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房子旁邊種著五棵柳樹,就以此為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
愛好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天性喜歡喝酒,但家境貧寒而不能常喝。
親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時擺了酒席來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裝模作樣,說走就走。
簡陋的居室里空空蕩蕩,不能遮蔽風和太陽;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喝水用的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經常以寫文章來自娛自樂,能夠表露出自己的志向。
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財做官。”
這話大概說的就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為自己的志趣而感到快樂。他大概是無懷氏或葛天氏的時候的百姓吧?。
6.五柳先生傳 譯文 簡略點的阿
這是一篇通過對五柳先生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來用以自況的文章。梁朝的蕭統在《陶淵明傳》中說:“淵明少有高趣……嘗著《五柳先生傳》及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
可見本文是作者自抒志趣的文章。
文中描繪述了一個愛好讀書、不慕榮利、安貧樂道、忘懷得失的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形象,清人評說此傳是:“瀟瀟澹逸,一片神行之文。”(〔古文觀止》)今人王瑤以為此文作于太元十七年(392)淵明為江州祭酒以前,<bzgwgz_003/bz>;欽立則以為作于劉宋永初元年(420)前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1〕,亦不詳其姓字〔2〕。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3〕。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4〕;每有會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6〕,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7〕,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8〕,不蔽風日,短褐穿結〔9〕,簞瓢屢空〔10〕,晏如也〔11〕。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12〕:黔婁之妻有言〔13〕:“不戚戚于貧賤〔14〕,不汲汲于富貴〔15〕。”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16〕?酣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17〕?葛天氏之民歟?
——選自中華書局排印本《陶淵明集》
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邊植有五棵柳樹,因此就用“五柳”作為他的別號了。五柳先生安閑沉靜,不好言談,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但不執著于對一字一句的瑣細解釋;每當讀書有所領悟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生性嗜好喝酒,但因為家貧就不能經常得到。親朋好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備酒招待他。他前去飲酒時總是開懷暢飲,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辭,從不以去留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蕩蕩,破舊得連風和太陽都無法遮擋,穿的粗布短衣打滿了補釘,飲食簡陋而且經常短缺,而他卻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寫詩作文章當娛樂,抒發自己的志趣。他能夠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這樣度過自己的一生。
贊曰:黔婁的妻子曾經這樣述說自己的丈夫:“不因為處境貧困而終日憂心忡忡,不為了追求富貴而到處奔走鉆營。”推究她所說的話,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婁那樣的人物嗎?飲酒賦詩,滿足自己的志趣,這不是成了生活在無懷氏、葛天氏時代里的人了嗎?
7.五柳先生傳的翻譯
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
他的住宅旁邊植有五棵柳樹,因此就用“五柳”作為他的別號了。五柳先生安閑沉靜,不好言談,也不羨慕榮華利祿。
喜歡讀書,但不執著于對一字一句的瑣細解釋;每當讀書有所領悟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生性嗜好喝酒,但因為家貧就不能經常得到。
親朋好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備酒招待他。他前去飲酒時總是開懷暢飲,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辭,從不以去留為意。
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蕩蕩,破舊得連風和太陽都無法遮擋,穿的粗布短衣打滿了補釘,飲食簡陋而且經常短缺,而他卻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寫詩作文章當娛樂,抒發自己的志趣。
他能夠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這樣度過自己的一生。 贊曰:黔婁的妻子曾經這樣述說自己的丈夫:“不因為處境貧困而終日憂心忡忡,不為了追求富貴而到處奔走鉆營。”
推究她所說的話,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婁那樣的人物嗎?飲酒賦詩,滿足自己的志趣,這不是成了生活在無懷氏、葛天氏時代里的人了嗎?。
8.五柳先生傳 的翻譯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邊種著五棵柳樹,就以此為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愛好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天性喜歡喝酒,但家境貧寒而不能常喝。親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時擺了酒席來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緝旦光稈叱飛癸時含江。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沒有舍不得離開。 簡陋的居室里空空蕩蕩,不能遮蔽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經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經常以寫文章來自娛自樂,很是能表達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就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樂。他大概是無懷氏或葛天氏的時候的百姓吧?
9.[五柳先生傳]的翻譯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譯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而就以“五柳”為號。性情閑靜,說話不多,不羨慕名利。好讀書,不鉆牛角尖;每有會意之處,便高興得忘了吃飯。好喝酒,可惜家境貧窮不能常常得到。親戚或老朋友知道他這樣,有時就準備了酒邀請他來喝。他只要一去總是喝光,約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從不掩飾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蕩蕩的,擋不住風雨也遮不住太陽。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爛爛的,縫綴補綻著;常常沒有吃的沒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寫文章娛樂自己,顯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懷了,并堅守這原則直到死去。
贊曰:黔婁的妻子有這樣的話: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說這一類人吧!醉酒賦詩,以娛樂自己的心志。是無懷氏之民嗎?是葛天氏之民嗎?
10.五柳先生傳的全文翻譯
“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
喜歡讀書,希望一定喝醉,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喝醉了就回家去。
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該是五柳先生一類人吧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他一來就要喝得盡興,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很少說話,可是他安之若素,有時擺了酒叫他來喝?一邊喝酒一邊吟詩,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遮不住風和陽光: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并不裝模作樣。”從這話看來。
贊曰,就用它做了自己的號,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他安安靜靜的,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不羨慕榮華利祿。
簡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每當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家里窮。
他有嗜酒的天性,不熱中于發財做官,說走就走。他大概是無懷氏時候的百姓,經常沒有酒喝。
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情況,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 參考資料:.cn/200406/*。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無聊先生傳最簡短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