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險宣傳活動后的回訪話術
現在是分紅險走俏市場,分紅險回訪的關鍵就是三個問題,一是是否清楚期繳或躉繳,二是是否了解分紅的不確定性,三是保單是否有代簽名,問清客戶這三個問題,實際上就能大致判斷客戶在投保過程中是否存在被誤導。”太平洋壽險上海分公司營運部相關人士表示。
對于壽險客戶而言,也應充分重視壽險電話回訪,畢竟這是再次詳細了解所投保險種權益義務的最好途徑。特別是,如果客戶在10天猶豫期內沒有接到過壽險公司的回訪電話,應引起重視,主動致電保險公司客服部門詢問情況,以此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2.分紅保險銷售話術兩大陷阱是哪些
陷阱1:夸大保單投資報酬率這張分紅保單預定預期年化利率2.5%,如果按照中等分紅水平3%~4%計算,長期年均預期年化收益率就可以高達6%左右呢,這么好的商品到哪兒找!把預定預期年化利率加上分紅預期年化利率視為分紅保單的投資報酬率,這是不對的!保險消費者必須明白,分紅險的預定預期年化利率的確是固定的,但每年的分紅率卻是浮動的,而且是沒有保證的! 陷阱2:分紅保單一定抗通脹由于每年都會有一定的分紅,加上內含一定水平的預定預期年化利率,因此分紅險可以達到打敗通貨膨脹率的效果!分紅險能抵御通貨膨脹,這是大家經常能聽到的一種說法。
3.在哪里可以看到保險銷售話術,保險銷售話術有哪些
隨著保險業的不斷發展,保險從業人員的隊伍不斷壯大。對于保險銷售人員來說,想要在行業占領一席之地,還應掌握良好的保險銷售話術。在哪里可以看到保險銷售話術?保險銷售話術有哪些
若您想要查看保險銷售話術,您可以到聚米網查看。目前聚米網為廣大保險代理人更好的推銷自己的保險產品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臺,來聚米網您不僅可以查看到保險銷售話術,還能和廣大保險代理人交流銷售經驗。保險銷售話術有很多,下面選擇一則摘選自聚米網的保險銷售話術,供您參考和學習:
營銷員:許先生,聽說過“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筐里面”這句話吧?
許先生:聽說過。指的是理財過程中分散資金風險。對吧?
營銷員:對。如果誰買雞蛋也采取這種方式,總共買了一斤雞蛋,提著很多筐,一個筐里擱一個雞蛋,號稱分散風險。別人會怎么看?
許先生:有病。雞蛋才值幾個錢?
營銷員:沒錯。只有感覺值錢的東西才會關注它的風險。你剛才問我保險究竟是個什么東西,說起保險,就得從分散風險說起。講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天一個人在大河邊散步,看到有十條船正在裝貨,每個人都把自己的貨往自家的船上裝,每條船都裝得滿滿的,正準備起航出發,突然起風了,河面掀起了波浪。有人擔心航行會出危險,提出晚一天再出發,多數人卻害怕耽誤了航程,影響生意。雙方正猶豫的時候,這位散步的智者走到面前出了一個主意,他建議馬上起航,但是,他讓每個人把自己的貨物都分成十份,分別裝在十條船上,然后出發了。幾天以后,回來了九條船,一條船被風浪掀翻了,每個人僅損失了十分之一的貨物。大家都認為這個智者的方法高明。后來,這個智者抓住這個商機,開了一個買賣,從這個碼頭起航的每條船都向他交納一定的費用,而他承諾交納費用的船在航行中萬一出現事故而導致的損失,由他包賠。這就是早期的保險雛形。這個故事發生在十四世紀的意大利。意大利熱那亞商人在1347年10月23日簽發的船舶航運保險契約是迄今發現的一份最古老的保險單。
許先生:有點意思。
營銷員:其實,在我們中國的成語中比如“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防范于未然”等都體現了古代樸素的保險思想。春秋時期孔子的“耕三余一”思想是頗有代表性的見解。孔子認為,每年如能將收獲糧食的三分之一積儲起來,這樣連續積儲3年,便可存足1年的糧食,即“余一”。這其實就是保險的一種形式。再比如:御寒的衣服,防雨的雨傘,汽車的備胎,樓道里的滅火器,你家大門上的鎖,這些都和保險有聯系。若您想了解更多的保險銷售話術,可以登陸聚米網,它是國內發展規模較大的保險代理人交流平臺,歡迎您前來學習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