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我倫敦幾個地區的具體介紹..
時間大概要10多個小時吧(沒飛過)
邦德街
說說著名的邦德街,有兩條,舊邦德街是東西走向的,新邦德街是南北走向的,在舊邦德街的南邊,主要是世界頂級品牌聚集地,我在這里買了個Burbury的手帕,55磅呀,老天爺,大家一定很想知道送人以后的結果(這種貴的東西當然是送給MM的了,我靠。),坦白說,黃了,沒戲了,打水漂了!舊邦德街是個商業中心,你可以在這里看書,在這里買旅游禮品,或者買別的一般的牌子的東西,就象北京的王府井一樣,是個購物的好地方。
考文特花園
這是倫敦另外一個有特色的地方,絕大部分倫敦一日游都包括這里。從南岸過橋,走不多遠就到了考文特花園。其實這里是和特拉法爾加花園和中國城連在一起的。看過電影〈窈窕淑女〉嗎?喜歡奧黛麗·赫本嗎?那個美麗的賣花姑娘夢想的舞臺原來就位于這里。
攝政公園(Regent's Park)
攝政公園是一座19世紀風格的大花園,因此亦是倫敦最新、最堂皇、也最多風貌的公園,這一片占地500多英畝的綠地,于西元1812年圍起成為公園,原先的構想是要建立一座供攝政王休閑娛樂的行宮,計劃中包括至少56棟古典式別墅、攝政王夏日別館、供奉英格蘭的偉人祠等,想建造一個完美的花園都市景觀,但最后受限于經費只蓋了8棟別墅并無行宮,且直到1838年才對外開放。
攝政公園內的園中步道植滿綠樹,水池邊有楊柳隨風搖曳生姿,而瑪麗女王花園可說是倫敦最棒的玫瑰園,位于公園北角的倫敦動物園飼養了各種動物,每次都會用告示牌來宣布新生命的到來,再加上夏天還可在露天劇場,以天然的林木為背景欣賞到莎翁名劇,攝政公園早已成為一座別出心裁的公園了。
戲院區
西區是倫敦最著名的戲院區,聚集了將近40家戲院,廣場內的卓別林像和莎士比亞噴泉即為最佳見證。在這里如果你想買到便宜的戲票,可以來到萊斯特廣場旁的半價票亭,這個票亭是倫敦戲院公會設立的,以半價出售當天西區戲院未售出的戲票,但數量有限,采取先到先得的方法,僅收現金,每張票另加兩英鎊的手續費。
2.跪求 皮卡迪利廣場(Piccadilly Circus)的中英文介紹,簡單點就行,
倫敦皮卡迪利廣場是索霍區的娛樂中樞,它由納什于1819年設計,以實現攝政王連接卡爾頓宮和攝政公園的夢想。這個熱鬧的十字路口區以“愛神”像為中心, 廣場中央聳立著一尊由艾伯特親王所雕塑的厄洛斯單足挺立的雕像,它是第一座用鋁鑄成的塑像。當全裸的雕像在1893年安放在廣場時,引起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衛道士的不滿,但神像卻很快成為倫敦的象征。 這座鋁像實際上并非愛神,而是一位基督教的博愛天使。它紀念的是第七任的沙夫茨伯里公爵安東尼·阿什里·庫珀(1801-1885年),他是一位慈善家和政治家,致力于改善工廠和煤礦場工人,以及掃煙囪者和精神病患者的情況而努力奮斗。 現在這里常被人作為約會的地點,小愛神雕像周圍總是聚滿了倫敦人。皮卡迪利廣場是19世紀90年代倫敦第一個設置發光廣告招牌的地方。現在這里也是重要的集會場所,足球大賽后球迷們來這里狂歡;除夕子時人們會在此互相祝酒。 編輯本段門票 開放時間 全天 免費,另,詳見倫敦通行卡 編輯本段交通 乘地鐵到Piccadilly Circus 站下車即可,或乘公共汽車3、6、9、12、14、15、38線等
沒有英文版的。沒找到可能/。
*的書籍介紹
LP是著名的旅行“黃色圣經”——Lonely Planet的縮寫。
Lonely Planet誕生于一次一見鐘情和一次跨越大陸的旅行。1970年10月,倫敦商學院的在讀MBA托尼·惠勒和初到倫敦的愛爾蘭女子莫琳在倫敦攝政公園的一張長椅上不期而遇,一見鐘情的兩個人在一年后結婚。這時托尼正好畢業,而為了暫時擺脫將要開始的“朝九晚五”的生活,新婚不久的托尼·惠勒和莫琳·惠勒夫婦離開倫敦開始了一次探險之旅。他們穿越歐亞大陸并在一年后抵達澳大利亞。到達澳大利亞之后,惠勒夫婦遇到很多想要自助旅行的人不斷詢問他們關于此次旅程的各種問題,最后他們決定出版一本旅行手冊。 到1976年時,《尼泊爾和徒步喜瑪拉雅山》(Nepal and Trekking in the Himalayas)出版,1977年公司又出版了一系列指南,包括《澳大利亞》(現在已經是第13版)、《巴布亞新幾內亞》、《非洲》和《新西蘭》。1981年公司有了一個飛躍,Lonely Planet的《印度》指南面世,這是第一本為自助旅行者準備的內容詳盡的印度指南書,當時的Lonely Planet僅僅有十名員工。該書立即在全世界成為暢銷書,如今它已經是第11版了。
這本書的巨大成功讓惠勒夫婦能夠為自助旅行者繼續出版那些關于世界上一些最有趣的地方的指南書。在那個自助旅行剛剛萌芽的年代,Lonely Planet的名字便成了衡量旅行信息準確可靠與否的標準。Lonely Planet的指南已經伴隨著上千萬旅行者在這個世界上走過了無數的旅程。
今天惠勒夫婦依然擁有Lonely Planet,他們依然有很多時間在路上,寫新的指南書,并保證他們的Lonely Planet產品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旅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