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需要一份幼兒園說課稿 什么內容都行
尊敬的各位領導 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故事《微笑》。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同時,新的省編教材中,在各主題活動的設計上也為教師提供了根據幼兒情況自由生成的空間,幼兒教師要不斷嘗試將新的題材,新的內容引入課堂,以新角度、新形勢、新方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善于站在幼兒的角度上設計教學,駑駕教學,水到渠成的實現教學方面的突破。
省編幼兒園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題《我的朋友》的總目標為:初步了解并體驗人與人,人與整個環境和解相處的快樂感覺,學習并嘗試與他人交往的方式,促進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所設活動有:好朋友畫像、換名片、哭哭臉和笑笑臉等,多為實踐,操作活動,而作為幼兒最喜歡的教學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學的內容卻很少,所以在進行本主題活動內容的基礎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動。 第一部分:說教材分析一 說教材內容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
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說話,富有生命力,并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于幼兒接受。
《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 說教學目標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并愿意給別人帶去快樂。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確定本次活動的依據有以下幾點:1 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特點。
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2 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不知該如何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
3 是根據幼兒園課程目標及《綱要》、《規程》,幼兒課程目標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兒素質,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各種藝術作品,關注人類道德行為美。本故事通過使幼兒懂得“微笑”的真正含義,來感染幼兒,美化幼兒的行為。
《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三 說重點 難點重點: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了解故事的含義。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愿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為重要。四 說教學準備1 自制多媒體課件: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 空白圓形卡片、彩筆,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加深對故事含義的理解。第二部分:說教法、學法本次教學活動以遵循“三個原則” ,做到“兩個注意”,體現“一個整合”的指導思想來設計教法,學法。
“三個原則”:一是“教師主導、幼兒主體,以問題的引導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二是“教師在前、幼兒在后”的教學原則,既當幼兒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過程時,教師要觀察了解幼兒的學習行為是怎樣產生的,并在尊重幼兒認識過程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施加影響。三是“同時進行原則”,即在教學活動中,要同時顧及興趣,態度和行為的培養,既有明確的重點,又相互滲透。
“兩個注意”: 一是設置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情境。既要把各教學環節與教學要求設置成問題情境展示給幼兒,這樣容易使幼兒被問題情境吸引而主動投入學習。
二是注意根據幼兒的認知規律和情感發展規律,把教學目標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細小的層次,分散到各個具體的活動中,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使教學重點得以鞏固,教學目標得以實現。“一個整合”:《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
教學過程體現整合性,對多元智能的發展提供保證。一 說教法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應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
2.怎樣寫好一篇優秀的說課稿
[精品]教師招說課技巧中小學全冊說課集,到我空間主頁查看!說課注意:一、說教材1.教材簡析。
本課共有兩部分內容,其中第一部分是以中秋節為話題而展開的一個對話。它主要講了Han Mei和Lucy簡單談論有關中秋節和月餅方面的知識,并邀請Lucy到她家作客的過程。
在這個對話中出現了如autumn和festival等十一個新單詞以及幾個學生難以理解的、需教師解釋的詞、句型和句子。第二部分內容是兩人在商店為朋友買月餅的一個情境,談話內容是從月餅表面的樣子的好壞、大小、輕重和價錢等方面展開的。
其中出現了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它們是:nicer, bigger, heavier, cheaper。它要求學生根據圖、詞和句子提示創造性的對話。
2.教學重點。(1)指導學生掌握和熟練運用那些難以理解的詞、句型和句子,如cakes with meet。
(2)指導學生口頭熟練表達就中秋節這一話題展開的對話內容,包括第二部分的購物經過。(3)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
3.教學難點。學生根據實際情境需要真正開口講英語。
4.教學目標。(1)技能目標。
學生能聽懂本對話錄音,能聽懂師生之間就本對話內容而展開的、切形式的問答,會和別人展開對話,了解和傳遞信息;能就本課語言難點造句,而且無語法錯誤;能就類似話題,創造性地自編對話;掌握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2)知識目標。
學生要牢記所有新學單詞,包括重點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音,還要記住新學短語、句型、難句及本對話各句的英語表達,為實現自如講英語奠定基礎。(3)情感目標。
學生要愛學英語、愛說英語、想說英語,對英語學習投以極大的興趣和熱情。(4)學習策略目標。
改變傳統的死記硬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言的實踐中去,包括聽、說、讀、寫的實踐。在實踐中提高語言的綜合使用能力,加深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記憶。
(5)文化意識目標。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會簡單向別人介紹中國這個傳統節日,從而體會節日的快樂。
二、說教法對本課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幾種教法:1.聽錄音。聽音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方法,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
在聽中可以感知,可以模仿。2.重點解釋,個別操練。
在每一堂教學中,學生總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詞、句型、短語、句子或某一語法現象。如本課出現的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等都需要教師個別解釋甚至創設語言情境進行操練和舉例,以掃除自由交際過程中的“攔路虎”,為語言的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
3.指導學生展開情景對話。教師可以和任何一個學生對話。
開始時和學習好的可多說幾句,和學習差的可以少說幾句,要想辦法使人人開口,使人人都有成功感。通過對話逐步達到對教材內容的全部操練。
在對話時可不受課文內容和順序的限制,師生完全可以根據當時的實際思路創造性地交流,這種教法是實現語言知識向語言能力轉變的必經之路。師生對話時,其他學生靜聽。
4.學生獨立操作。首先要求學生根據師生示范獨立對話,隨后叫幾組分別站起來表演。
這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舉措。5.教師可設計填空或翻譯練習,以檢查學生對本對話的掌握情況。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還采用了投影儀、掛圖、卡片、實物等,對順利開展教學活動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三、說學法我所采用的教法有助于學生掌握如下學法:1.養成聽的習慣。
學生要經常聽錄音,聽教師講英語,聽同學們講英語,這對學好英語大有好處。2.科學儲備大量知識。
學生不掌握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進行很好的語言交流。所以學生必須了解語言規律,掌握豐富的詞匯,熟知語法規則,會熟練表達由各個話題而展開的交際內容。
要學會在實踐中學,在應用中學,這樣學來的知識記憶深刻、靈活度大。3.及時鞏固,反復記憶。
凡教師在課堂上所講到的語言難點,學生應及時整理,再次認識并積極使用。對前面已學過的課文,學生要有安排地經常復習,否則常常是學了新的,忘了舊的。
4.積極操練,重在口頭。在課堂上,學生要積極參與教師設計的每個教學活動,要大膽開口,創造性地說自己想說的話。
課后和其他同學及時進行英語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將書本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和語言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脫口說英語的目的。
四、說教學程序1.復舊引新階段。教師和學生進行簡單的問候,如:Ss: Good morning, teacher!T: Good morning, class!之后,就上單元的話題和學生展開對話:T: Comrades! We won't have any lessons this afternoon. I'm going on a field trip. 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Ss: Yes, we do.T: Where are we going?Ss: We're going to the mountains /rivers / hills。
T: What do you think we're going to do?Ss: We'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discuss the air outside。教師可根據當時的情況和學生繼續多談幾句,交談的思維要順著學生的思維展開。
之后,老師問道:T: Do you know what day is tomorrow?Ss: Yes, we do./No,we don't.T: Now let me tell you. Tomorrow is Mid-autumn Festival. We're going to have a big dinner.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3.幼兒園說課稿怎么寫
幼兒園說課,是現在幼兒教育改革的新課題,它不僅可以增強教師設計和組織教育活動的自學性、目的性,還可以幫助教師進一步理解教育活動諸因素間的關系,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
我市幼兒教育工作者正在嘗試、探索這一新型的教學研究工作。說課活動的開展,在各個幼兒園引起了廣大教師的重視與關注。
說課的基本格式: 也就是說課的基本框架:一、說教材 二、說學情 三、說目標 四、說準備 五、說流程 六、說教法、學法 七、亮點或特色一說教材:分析教材。題目、來源,即從何而來、為何而選——即如果你的活動是來自于主題的,講清主題的內容及價值追求,本教材在主題中的地位、與主題內其他教材有無聯系。
如果你的活動是來自于幼兒生活的,講清為什么要從生活中選這個教材,要分析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學習特點及其與教材對促進幼兒發展的關系。如果你的活動是來自于獨立教材,講清教材本身的吸引力、分析教材的內在價。
(例:《親親長頸鹿》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下學期,《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并喜歡的小兔子和長頸鹿為角色,講述了一個長頸鹿阿姨助人為樂的故事,特別是小兔子們親親長頸鹿阿姨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親親老師的小手或者臉蛋來表示他對老師的喜愛之情。
又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并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說學情:分析些什么?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學習特點及其與教材的關系(例:小班《親親長頸鹿》: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于典型的游戲年齡階段,是角色游戲的高峰期,他們對游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詞匯貧乏,幼兒在游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
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游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
學情分析是幼兒園老師說課時最容易忽視的。學情分析的目的是選取適宜的教法和學法。
三說目標:如何確定目標——情感、認知、能力。目標貴在挖掘。
挖掘的前提是對教材的分析。目標的評價重點在是否明確、是否具體、是否可檢。
與此同時,要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原因或突破的方法(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游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對長頸鹿的認識。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清潔的討論,愿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目標中提到:在游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帶來的快樂。
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為教學重點。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說準備:分哪幾部分?——物質準備、知識經驗準備等以及為何要這樣準備,物質準備中除了教具的準備以外,有時還要說清教學環境的布置,如健康活動容易出現的問題:(1)不說;(2)說了準備什么但沒有跟進為什么;(3)準備不全面。(例: i. 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兔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小兔這一游戲角色中;根據故事,我布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長頸鹿,這是為幼兒在情境中游戲,并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音樂,是為了進一步營造游戲的氣氛而準備的。
ii. 知識上的準備 我讓幼兒先認識長頸鹿,了解了長頸鹿的基本特征。 幼兒練習過爬及滑這兩個基本動作。
) 五說教法、學法 1.教法和學法可以分別敘述。 2.教法和學法可以合在一起說明。
3.教學方法可以穿插在教學過程中說。 六說流程:這環節往往是拉大說課距離的環節。
要點是什么?怎么說才是流暢的?一般要說清“總共有幾大環節”“各環節的主要目標”。分環節講清“教什么”、“怎樣教”——如何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如何保證重點難點的攻克、如何保證所有孩子最大限度地達成目標。
這要從“選擇什么教學方法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如何訓練幫助幼兒在情感、認知、能力等方面獲得提高”以及“為什么這樣教”這幾方面說。在說怎樣教的過程中還要說清:環節的時間處理、環節的效果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如: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可能出現的差異、與預設不符的情況等)以及如何解決、如何隨機滲透,等等。
要把教學。
4.說課的內容是什么
剛涉及說課的老師可能對說課的幾個基本要素不是很清楚,這里作一個簡短的介紹。
從現有的說課基本模式而言,說課大體由以下幾個基本要素構成: 1、教材分析 (2)該教學內容在教材、單元乃至整個小學數學學習階段中所處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以及前后知識之間的聯系。 2、目標定位 (1)教學目標 現在已打破原有的知識技能、思想教育分塊目標陳述的方式,新課標倡導我們將知識、技能、情感三大領域目標予以整合,有機結合來定位; (2)教學重點; (3)教學難點; (4)教學準備(如教具、學具的準備等都可簡要予以闡述) 3、教學流程 (1)整體設計 (2)環節設計 圍繞你的整體思路,介紹說明主要教學環節,或者說是教學框架,著重闡述重難點的處理,說說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具體有效的教學措施,另外介紹自己有特色的地方。
根據本人對說課的理解與體會覺得,真正“說課”的操作和 說課稿還是有一定差異的,即使有了一份精美的說課稿照本宣讀也未必有好效果。因為說課稿是靜態的,而說課整個也是動態生成的過程,是有聽眾的,你能否調動他們的情緒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說課的成敗。
在說課中,我認為要給自己說課賦予一些基本思想,如: 同時,在說課中要注意幾個問題: (1)說課整體要流暢,不要作報告式,如“許多123”,幾個環節過渡要自然,比如,教材分析后,要確定目標時,可以這樣說“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將該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下面我側重談談對這節課重難點的處理”本文章共5頁,當。
5.幼兒園五大領域.教案各一份.簡單易懂.跪求.
五大領域只有:語言、健康、常識、社會、藝術 教育的五大領域 一、感官教育 1、訓練幼兒各種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
2、訓練幼兒辨別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3、訓練幼兒觀察、分類能力,培養注意力。
4、建立幾何圖形意識,自由拼組。 5、培養幼兒審美能力。
6、培養幼兒學習興趣及求知欲望。 二、數學教育通過操作活動,將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幼兒易于理解。
三、語言教育 1、培養幼兒認讀能力。 2、培養幼兒書寫能力。
3、培養幼兒聽、說能力。 4、欣賞文學能力。
5、培養幼兒早期閱讀。 6、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四、科學文化教育 1、培養幼兒愛科學的情感。 2、培養幼兒掌握認識事物的方法。
3、培養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 4、引導幼兒接觸周圍世界,增強環保意識,獲得科學經驗。
5、學習民族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 五、日常生活教育 1、培養幼兒掌握基本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培養幼兒獨立性、自主性、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自信心。 3、引導幼兒學習禮貌用語。
4、培養幼兒大小肌肉的靈活性。 5、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控能力。
6、培養幼兒交往、合作意識。 7、培養幼兒健康的情緒、情感。
8、培養幼兒初步的責任感,促進幼兒個性、社會性的發展。 9、培養幼兒社會適應能力,學會做事,學會生活。
中國幼教網有教案答案補充 依照幾點原則 1 教學內容 2 教學目標 3 教學準備 4 教學過程 5 教學延伸 6 教學重點及難點答案補充 重點就是目標準確而且上課要能達到,過程可簡寫,重點和難點要寫清。延伸 有就寫,沒有就不寫答案補充 目標要清楚簡練,不過多用夸張的詞匯,最好2條目標就好了。
6.什么是說課
說課:說課就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也就是授課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教研人員,講述自己的 教學設計,然后由聽者評說,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種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的活動。
我們在說課實踐中認識到,這個定義是不全面的。根據我們的理解,說課既可以是針對具體課題的,也可以是針對一個觀點或一個問題的。
所以我們認為,說課就是教師針對某一觀點、問題或具體課題,口頭表述其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說得簡單點,說課其實就是說說你是怎么教的,你為什么要這樣教。
說課也是教師資格證考試和教師招聘考試中必需的環節。寫說課流程一、簡析教材 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憑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
教師要吃透教材、簡析教材內容、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 ①教材內容部分要求說明講稿內容的科目、冊數,所在單元或章節;②教學內容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識點;③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聯系;④教學大綱對這部分內容的要求是什么;⑤教學目標的確定,一般從知識目標、智能目標、德育目標幾個方面來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的確定,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容,它的確定要遵循大綱、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
教學的難點是學生學習時困難所在,它是依據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而定。 二、闡述教法 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樣運用教材,引導學生搞 好學習,這是教法問題。
教學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寫說課稿時應簡要地說明:①教法的總體構造及依據;②具體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理由;③所用的教具、學具。
教學實踐證明,一堂課根據教材特點選用幾種不同才教法結合使用,可增強教學效果。 三、指導學法 學法包括“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習方法的指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擬定時應突出地說明:①學法指導的重點及依據;②學法指導的具體安排及實施途徑;③教給學生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概說教學程序 這部分內容實際就是課堂教學設計,但要與流水賬式的條款羅列區別開,既要有具體步驟安排,又要把針對性的理論依據闡述融會其中。
擬定時應科學地闡述:①課前預習準備情況;②完整的教學程序(主要是:怎樣鋪墊、如何導入、新課怎 樣進行、練習設計安排、如何小結、時間如何支配、如何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加大課堂的密度、強化認知效果);③扼要說明作業布置和板書設計;④教學過程中雙邊活動的組織及調控反饋措施;⑤教學方法、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學法指導的落實;⑥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及各項教學目的的實現。 在撰寫時應重點講清楚每個環節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論依據,還要做到前后呼應,使前三個方面內容落實到實處。
五、教學效果分析 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深廣度的估計,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狀況的估計。 說課活動分課前說課和課后說課兩種形式,不論是課前說課還是課后說課上述內容必須闡述清楚。
課前說課還應說疑點,說明在備課中自己拿不準的疑點,求教于其他教師。課后說課還應包括“學生學得怎樣”的教學效果評估。
撰寫說課稿不必拘泥于固定、呆板的模式。可以分塊寫清,按部分闡述;可以按照整體構思融為一體,綜合論述。
另外,在語言表述上,既要把問題論述清楚,又切忌過長,避免陳詞濫調,泛泛而談,力求言簡意賅,文詞準確,語言針對性強。要做到這些,并非易事,還需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多下苦功。
7.幼兒園教案簡單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現事物間的簡單規律(自然現象及特定的規律)。
2、培養幼兒細致觀察、勤于動手的好習慣。
3、體驗思維訓練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三種排列規律的范例條各一(○□○□○□;○□□○□□○□□;○□△○□△○□△);“奇妙的書”課件(封面是彩虹,從第一頁到第七頁依次是一顆紅色的草莓、兩只橙色的橘子、三根黃色的香蕉、四只綠色的西瓜、五只青色的蘋果、六顆藍色的梅子、七串紫色的葡萄:圖片幾組(從兒童到少年到成人再到老年人;從樹芽到小樹再到大樹;從雞蛋到小雞再到母雞,等等)。
2、學具準備:操作紙、記號筆、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各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人:小朋友有沒有發現,今天我們座位排列的順序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有一組圖形寶寶排列的順序和我們很相似,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誰。
二、基本部分
1、依次出示三種排列規律的范例條,請幼兒讀一讀每張范例條上的圖形是什么,發現了什么規律。
(1)出示范例條○□○□○□,提問:有哪些圖形寶寶在排隊呀?它們的隊伍是怎么排列的?它們的隊伍后面還可以怎么排呢?它們的隊伍排列得很整齊,我們用字母來表示可以看得更清楚,用A表示圓形,用B表示正方形,它們的排列規律是怎樣的呢?(引導幼兒AB AB AB分組,教師在范例條的下方記錄,幫助幼兒小結規律。)
(2)出示范例條○□□○□□○□□,提問:看看它們是誰?都是怎么排的?它們的隊伍后面應該怎么排列呢?它們的排列規律是怎樣的呢?(引導幼兒ABB ABB ABB分組,教師在范例條下方記錄,幫助幼兒小結規律。)
(3)同樣,出示范例條○□△○□△○□△,引導幼兒小結ABC ABC ABC排列的規律。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奇妙的書”,找出書中的規律。
(1)引導幼兒觀察“奇妙的書”從封面到第三頁。
封面是彩虹,顏色依次為紅、橙、黃、綠、青、藍、紫;第一頁上是一顆紅草莓;第二頁上是兩只橙色的橘子;第三頁上是三根黃香蕉。請幼兒依次猜猜后面幾頁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按照頁碼猜水果的個數,按照彩虹的顏色來猜水果的顏色。)教師肯定幼兒的猜測,再引導幼兒完整地閱讀大書,發現書中的規律。(水果的個數跟書頁數一樣都是從少到多;水果的顏色跟彩虹顏色排列的規律一樣,都是從紅色到紫色。)
(2)引導幼兒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有規律的現象。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規律的現象和事情,比如說人的生長規律(出示圖片)都是從小慢慢長大,最后變老。植物也是這樣(出示圖片),樹從樹芽到小樹苗慢慢長大,最后變成大樹……鼓勵幼兒將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規律和現象與同伴進行交流。
3、幼兒操作活動(自由選擇操作材料)。
(1)看圖形找規律,用字母表示出來。
(2)按照排列規律粘貼圖形。
(3)按照動物生長的規律,排列圖片。
(4)按照植物生長的規律,排列圖片。
幼兒展示操作結果,教師進行評價。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幾種簡單的規律,這些簡單的規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就能發現,讓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規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