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爾蓋茨的事跡 簡短
人們很難想像一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是什么樣的,或者顯赫或者平凡。
也許一個人的成功與他的家族會有些淵源,但重要的是他自己健康的成長和努力奮斗。比爾·蓋茨的家族到底是什么樣的?這個問題隨著比爾·蓋茨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而引起許多人的關注。
1955年10月28日晚上剛過9點,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男嬰降生在美國西北角臨太平洋的西雅圖市的“瑞典人醫院”里。這個小男孩就是日后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茨,比爾·蓋茨的真名叫威廉·亨利·蓋茨第三。
這是和父親相同的一個名字。他父母給了他一個“老三”的愛稱。
長大些以后,蓋茨也稱“小比爾”,后來他主要用“比爾·蓋茨”。比爾·蓋茨從小就歡快活潑,是個快樂的孩子,鄰居們都很喜歡他。
這是小威廉·亨利·蓋茨和瑪麗·馬克斯韋爾的惟一男孩,在三個孩子中排行第二。 比爾·蓋茨的父親是律師,母親是教師。
雖然父母親都是受人尊敬的知識分子,但絕不能說具有天才級的智商。所以.那種認為天才代代相傳的血統論論調,在蓋茨家族中是站不住腳的。
比爾·蓋茨雙親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期,那時開拓狂潮把流浪漢和追求財富者送到充滿希望的西海岸。 比爾的曾祖父老威廉·亨利·蓋茨是賓夕法尼亞人。
他在19世紀80年代來到西雅圖地區,當時這個年輕的港口城市正在興建。在1889年西雅圖大火中,年輕的老蓋茨曾趕著一輛載貨馬車把心慌意亂的受難者送到安全地帶。
9年后阿拉斯加發現金子時,老蓋茨帶著妻子和三個孩子搬到阿拉斯加州西部的諾姆。三個孩子中包括比爾的祖父威爾。
在這里,老蓋茨做起了家具生意。他的方式是以分享探得的礦藏為條件,向探礦者提供家具。
他那有創業精神的兒子威爾8歲時賣報給移居美國本土的人。 這是一個不容質疑的勤奮的家族,如果說,天才的智商在這個家族中不能遺傳,但勤奮的血液卻在每個家族成員的身上川流不息。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蓋茨一家搬到迅速發展的布雷默頓。老蓋茨與一個合伙人成立一家二手家具公司——美國家具公司,最后發展為銷售新貨的家具公司。
他們逐漸在布雷默頓站住了腳。 后來,年輕的威爾·蓋茨——比爾·蓋茨的祖父接過了生意。
他是個高個子、好交際,很得人心、幾乎加入過當地每一個民間組織和社交俱樂部的人。 1925年,他的兒子威廉·亨利·蓋茨第三出世,他就是比爾·蓋茨的父親。
威廉·亨利·蓋茨第三的綽號叫“比爾”,他早年就顯示出蓋茨家族企業家的天賦,他和鄰居家孩子聯合辦了一份報紙。因其分類廣告和體育欄目精確無誤,而受到當地人的重視。
后來他參了軍,并把名字改為小威廉·亨利·蓋茨。戰后,他上了華盛頓大學,繼續在那里學法律,后來成了布雷默頓的助理律師,并與在大學里結識的一位年輕教師瑪麗·馬克斯韋爾結婚。
瑪麗·馬克斯韋爾,是個很活躍的姑娘,社交能力也強,曾任華盛頓大學聯合學生會秘書和女生聯誼會會長,是婦女名譽學會會員,并在1950年校內女子滑雪比賽中獲最佳成績。 瑪麗·馬克斯韋爾的家族充滿活力。
當蓋茨的祖先在阿拉斯加建立家具店時,瑪麗的爺爺詹姆斯·威拉德·馬克斯韋爾正在西南部的華盛頓奔波于他的金融生涯。 瑪麗·馬克斯韋爾的祖父,也就是比爾·蓋茨的曾外祖父1864年生于衣阿華州。
他是個物理學家的兒子。他是從阿拉斯加州來西部冒險的,當時已有10年銀行經歷。
馬克斯韋爾從一般聽差做到助理出納,后與一些名人做朋友,踏上了上流社會。 1892年,他與妻子定居在華盛頓港。
他創辦了美國交易銀行,然后又與一個合伙人將它合建成私立銀行,叫馬克斯韋爾-史密斯公司。在上世紀結束前,馬克斯韋爾已經擔任了兩屆南本德市長、一屆州立法委員會議員.并開創了各種各樣的生意。
1906年,馬克斯韋爾全家遷往西雅圖,在西雅圖創建了美國城市銀行,并且在金融界贏得了極高的聲望。此時的馬克斯韋爾幾乎已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知名人物。
家族背景(2) 馬克斯韋爾的兒子詹姆斯·威拉德·馬克斯韋爾從華盛頓大學畢業后,作為他父親銀行的一名信差開始了他自己的銀行生涯。還在談大學的時候.他就結識了他未來的妻子阿黛爾·湯普林——個來自埃納姆克洛的機靈、活潑和愛好體育運動的姑娘。
她過去—直是女子高中波球隊的一顆明星,并且是班上非常出名的學生。 年輕的馬克斯韋爾一家成了西雅圖當地最有社會影響的家庭之一,在許多社團組織中部 表現得非常活躍,比如積極參加鄰居友善聯誼會和其他組織的活動。
威拉德·馬克斯書爾在西雅圖既喜歡財富,又喜歡權力。事實上,他成了太平樣國民銀行的副總裁,這家銀行后來成為第一州際銀行,是美國第九大銀行。
幾十年后,他們將會給他們的孫子留下100萬美元的托管基金。 從上面可以看出,比爾·蓋茨的父母系家族都不屬于那種墨守成規的類型,這對比爾·蓋茨有一定的影響。
瑪麗·馬克斯韋爾與小威廉·亨利于1951年結婚。在布雷默頓中學教了一年初中后,瑪麗轉到北西雅圖教書。
在這個時期,小威廉·亨利參加了西雅圖律師事務所。 瑪麗和小威廉·亨利都是高高的個子,氣度不凡。
他們熱情和藹,更有南部上層社會那種文雅的。
2.關于比爾蓋茨簡短有勵志的故事,并簡短介紹一下他
比爾蓋茨是美國著名的企業家、軟件工程師、慈善家,是微軟公司創始人,曾任微軟董事長、CEO和首席軟件設計師。
蓋茨從小就表現出了極強的不落人后的精神。有一次暑假童子軍的80公里徒步行軍,時間是一個星期,他穿了一雙嶄新的高筒靴,顯然新鞋不大合腳,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軍,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盡苦頭,第一天晚上,他的腳后跟磨破了皮,腳趾上起了許多水泡。
他咬緊牙關,堅持走下去。第二天晚上,他的腳紅腫得非常厲害,開裂的皮膚還流了血。同伴們都勸他停止前進,他卻搖搖頭,只是向隨隊醫生要點藥棉和紗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繼續上路了。
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到一個途中檢查站,當領隊發現他的腳發炎嚴重,下令醫冶,才中止了這次行軍。蓋茨的母親從西雅圖趕來,看到他雙腳潰爛的樣子時,難過地哭了,直埋怨兒子為什么不早點停止行軍。蓋茨卻淡淡地說,可惜我這次沒有到達目的地。
擴展資料:
比爾蓋茨的慈善精神
2004年,美國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宣布,將給他的慈善基金會捐款33.5億美元。此時,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有資產270億美元,加上這筆33億美元捐款,基金會的總資產將超過300億美元,成為美國規模最大的慈善基金會。
2005年,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英國倫敦慶祝自己50歲生日時宣布,自己不會從政,數百億美元巨額財富將捐獻給社會,不會作為遺產留給子孫。
同年,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周三在英國白金漢宮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榮譽爵士勛章,此勛章主要用于表彰蓋茨與妻子梅琳達為消除英聯邦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狀況、提高當地百姓的健康水平所作出的努力。
2006年,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投資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宣布,將向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及其妻子名下的慈善基金會捐款價值三百億美元的股票。巴菲特已經決定大部分捐款交給蓋茨夫婦的慈善基金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比爾·蓋茨
3.比爾蓋茨的小故事有哪些
蓋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他和兩個姐妹一起在西雅圖長大。
他們的父親William *I是西雅圖的一名律師。他們的已故母親Mary Gates曾任中學教師、華盛頓大學的校務委員以及United WayInternational的女主席。
比爾從小就精力過人,早在嬰兒時期自己就能讓搖籃晃動起來,從小就極愛思考,一迷上某事便能全身心投入。從外祖母循循善誘的啟蒙教育到父母不辭辛苦地為比爾·蓋茨尋找適合他天分發展的社團與學校,無不為他天賦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氣。
蓋茨三四歲時,母親外出總是把蓋茨帶在身邊,當他在學校里向學生講解西亞圖的歷史和博物館的情況時,蓋茨總是坐在全班最前面,盡管蓋茨是個好動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現得比其他學生還要專注、認真。蓋茨從小酷愛讀書,盡管他是個兒童,但他喜愛讀成人的書。
在自己家里,他可以隨意翻閱父母的藏書。長著一頭沙色頭發的7歲男孩蓋茨最喜歡反復看個沒完的是那套《世界圖書百科全書》。
他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閱讀這本幾乎有他體重1/3的大書,一字一句地從頭到尾地看。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強烈地感覺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書本,里面藏著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一個世界啊!文字的符號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的人們無數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又傳播出去。
他又想,人類歷史將越來越長……那么以后的百科全書不是越來越大而又笨重了嗎!能有什么好辦法造出一個魔盒來,只要小小的一個香煙盒那么大,就能包羅萬象地把一大本大百科全書都收進去,該有多方便。這個奇妙的思想火花,后來竟給他實現了,而且比香煙盒還要小,只要一塊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蓋茨看的書越來越多,想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次忽然對他四年級的同學卡爾·愛德說:“與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還不如成為一株聳立于禿丘上的橡樹。
因為小草千株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則高大挺拔,昂首蒼穹。”他堅持寫日記,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紀常常如大人股的深思熟慮。
他在另篇日記里寫道:“也許,人的生命是一場正在焚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要從這場‘火災’中去搶救點什么東西出來。”這種“追趕生命”的意識,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極少有的。
蓋茨的外祖母特別喜歡和聰明的小蓋茨一起做游戲,尤其是涉及一些智力的游戲。她教比爾下跳棋、玩籌碼,還有打橋牌等她所喜歡玩的東西。
玩游戲時,外祖母總愛對小比爾說:“使勁想!使勁想!”她也常常為比爾下一步好棋、打一張好牌而拍手叫好。外祖母還常常讓比爾·蓋茨讀書,給他講故事,比爾·蓋茨從中受益匪淺。
外祖母意識到比爾·蓋茨在思維與記憶上的潛力,她總是不失時機地激活比爾這方面的潛能,有時祖孫倆到公園散步,外祖母常會與比爾·蓋茨交流下棋的技術或看某篇佳作,讓比爾尋找更新下法或表達更獨到精辟的見解。 小蓋茨的父母還盡可能鼓勵和提供他各種機會,在他逐漸長大時,父母鼓勵他參加童子軍的野營活動,有一次暑假童子軍的80公里徒步行軍,時間是一個星期,他穿了一雙嶄新的高筒靴,顯然新鞋不大合腳,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軍,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盡了苦頭;第一天晚上,他的腳后跟磨破了皮,腳趾上起了許多水泡。
他咬緊牙關,堅持走下去。第二夭晚上,他的腳紅腫得非常厲害,開裂的皮膚還流了血。
同伴們都勸他停止前進,他卻搖搖頭,只是向隨隊醫生要點藥棉和紗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繼續上路了。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到一個途中站檢查,當領隊發現他的腳發炎的非常嚴重,下令醫治,才中止了這次行軍。
蓋茨的母親從西雅圖趕來,看到他雙腳潰爛的樣子時,難過地哭了,直埋怨兒子為什么不早點停止行軍。蓋茨卻淡淡他說:“可惜我這次沒有到達目的地。”
蓋茨不論做任何事情他都會全心全意花上所有時間去最出色完成。一次老師布置同學寫一篇不超過20頁的故事,蓋茨浮想聯翩,竟寫出長達100頁的神奇而又曲折無比的故事,使老師和同學都十分驚訝!大家說他:“不管蓋茨做什么事,他總喜歡來個登峰造極,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然他是不會甘心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中的環境已無法滿足比爾·蓋茨天賦的進一步發揮。小比爾有時會責備母親智力不足呢!于是,父母把目光投向社會,積極為比爾尋找屬于他的空間。
在一次活動中,比爾·蓋茨給班上準備一份報告,叫《為蓋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這篇報告幾乎成了全家人的事,他的外祖母幫著弄封皮,連父親也插手幫忙,氣氛很活躍。
小學畢業后,父母在征求比爾·蓋茨意見后,送他進了湖濱中學。在湖濱中學讀書時,他常按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安排學習。
比爾·蓋茨在喜歡的課程上下功夫,學得非常棒,癡迷上令他今后傾注畢生精力的計算機。 中學畢業后,比爾·蓋茨很想到哈佛大學去讀書,這也正是父母們最大的心愿。
幸好,比爾·蓋茨的父母并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私產,必須讓孩子們來完成父母喜歡的事。經過冷靜思考后,父母放棄了讓兒子當律師的想法,讓比爾·蓋茨在大學領域里自由發展。
這一點幫了比爾·蓋。
4.比爾·蓋茨的小故事
蓋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他和兩個姐妹一起在西雅圖長大。
他們的父親William *I是西雅圖的一名律師。他們的已故母親Mary Gates曾任中學教師、華盛頓大學的校務委員以及United WayInternational的女主席。
比爾從小就精力過人,早在嬰兒時期自己就能讓搖籃晃動起來,從小就極愛思考,一迷上某事便能全身心投入。從外祖母循循善誘的啟蒙教育到父母不辭辛苦地為比爾·蓋茨尋找適合他天分發展的社團與學校,無不為他天賦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氣。
蓋茨三四歲時,母親外出總是把蓋茨帶在身邊,當他在學校里向學生講解西亞圖的歷史和博物館的情況時,蓋茨總是坐在全班最前面,盡管蓋茨是個好動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現得比其他學生還要專注、認真。蓋茨從小酷愛讀書,盡管他是個兒童,但他喜愛讀成人的書。
在自己家里,他可以隨意翻閱父母的藏書。長著一頭沙色頭發的7歲男孩蓋茨最喜歡反復看個沒完的是那套《世界圖書百科全書》。
他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閱讀這本幾乎有他體重1/3的大書,一字一句地從頭到尾地看。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強烈地感覺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書本,里面藏著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一個世界啊!文字的符號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的人們無數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又傳播出去。
他又想,人類歷史將越來越長……那么以后的百科全書不是越來越大而又笨重了嗎!能有什么好辦法造出一個魔盒來,只要小小的一個香煙盒那么大,就能包羅萬象地把一大本大百科全書都收進去,該有多方便。這個奇妙的思想火花,后來竟給他實現了,而且比香煙盒還要小,只要一塊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蓋茨看的書越來越多,想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次忽然對他四年級的同學卡爾·愛德說:“與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還不如成為一株聳立于禿丘上的橡樹。
因為小草千株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則高大挺拔,昂首蒼穹。”他堅持寫日記,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紀常常如大人股的深思熟慮。
他在另篇日記里寫道:“也許,人的生命是一場正在焚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要從這場‘火災’中去搶救點什么東西出來。”這種“追趕生命”的意識,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極少有的。
蓋茨的外祖母特別喜歡和聰明的小蓋茨一起做游戲,尤其是涉及一些智力的游戲。她教比爾下跳棋、玩籌碼,還有打橋牌等她所喜歡玩的東西。
玩游戲時,外祖母總愛對小比爾說:“使勁想!使勁想!”她也常常為比爾下一步好棋、打一張好牌而拍手叫好。外祖母還常常讓比爾·蓋茨讀書,給他講故事,比爾·蓋茨從中受益匪淺。
外祖母意識到比爾·蓋茨在思維與記憶上的潛力,她總是不失時機地激活比爾這方面的潛能,有時祖孫倆到公園散步,外祖母常會與比爾·蓋茨交流下棋的技術或看某篇佳作,讓比爾尋找更新下法或表達更獨到精辟的見解。 小蓋茨的父母還盡可能鼓勵和提供他各種機會,在他逐漸長大時,父母鼓勵他參加童子軍的野營活動,有一次暑假童子軍的80公里徒步行軍,時間是一個星期,他穿了一雙嶄新的高筒靴,顯然新鞋不大合腳,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軍,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盡了苦頭;第一天晚上,他的腳后跟磨破了皮,腳趾上起了許多水泡。
他咬緊牙關,堅持走下去。第二夭晚上,他的腳紅腫得非常厲害,開裂的皮膚還流了血。
同伴們都勸他停止前進,他卻搖搖頭,只是向隨隊醫生要點藥棉和紗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繼續上路了。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到一個途中站檢查,當領隊發現他的腳發炎的非常嚴重,下令醫治,才中止了這次行軍。
蓋茨的母親從西雅圖趕來,看到他雙腳潰爛的樣子時,難過地哭了,直埋怨兒子為什么不早點停止行軍。蓋茨卻淡淡他說:“可惜我這次沒有到達目的地。”
蓋茨不論做任何事情他都會全心全意花上所有時間去最出色完成。一次老師布置同學寫一篇不超過20頁的故事,蓋茨浮想聯翩,竟寫出長達100頁的神奇而又曲折無比的故事,使老師和同學都十分驚訝!大家說他:“不管蓋茨做什么事,他總喜歡來個登峰造極,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然他是不會甘心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中的環境已無法滿足比爾·蓋茨天賦的進一步發揮。小比爾有時會責備母親智力不足呢!于是,父母把目光投向社會,積極為比爾尋找屬于他的空間。
在一次活動中,比爾·蓋茨給班上準備一份報告,叫《為蓋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這篇報告幾乎成了全家人的事,他的外祖母幫著弄封皮,連父親也插手幫忙,氣氛很活躍。
小學畢業后,父母在征求比爾·蓋茨意見后,送他進了湖濱中學。在湖濱中學讀書時,他常按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安排學習。
比爾·蓋茨在喜歡的課程上下功夫,學得非常棒,癡迷上令他今后傾注畢生精力的計算機。 中學畢業后,比爾·蓋茨很想到哈佛大學去讀書,這也正是父母們最大的心愿。
幸好,比爾·蓋茨的父母并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私產,必須讓孩子們來完成父母喜歡的事。經過冷靜思考后,父母放棄了讓兒子當律師的想法,讓比爾·蓋茨在大學領域里自由發展。
這一點幫了比爾·蓋茨的大忙。
5.比爾蓋茨的小故事,繼續,30分鐘
如今,如果你的辦公桌上有一臺個人電腦、里面幾乎必定裝有微軟的操作系統。
比爾·蓋茨使個人計算機成了日常生活用品,并因而改變了每一個現代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交往的方式。因此有人說,比爾·蓋茨對軟件的貢獻,就像愛迪生之于燈泡。
比爾·蓋茨的童年是在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度過的,西雅圖是美國波音公司的的基地,全市職工近半數在這家公司工作,所以人們也把西雅圖稱為波音城。它和舊金山、洛杉磯并列為美國西海岸的三大門戶之一。
長著一頭沙色頭發的7歲男孩蓋茨最喜歡反復看個沒完的是那套《世界圖書百科全書》。他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閱讀這本幾乎有他體重1/3的大書,一字一句地從頭到尾地看。
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強烈地感覺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書本,里面蘊藏著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一個世界啊!文字的符號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人們的我數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又傳播出去。他又想,人類歷史將越來越長,那么以后的百科全書不是越來越大而更重了嗎!能有什么好辦法造出一個魔盒那么大,就能包羅萬象地把一大本百科全書都收進去,該有多方便。
這個奇妙的思想火花,后來竟給他實現了,而且比香煙盒還要小,只要一塊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蓋茨看的書越來越多,想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一次他忽然對他四年級的同學卡爾·愛德蒙德說:與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還不如成為一株聳立于禿丘上的橡樹。因為小草千篇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則高大挺拔,昂首蒼穹。
他堅持寫日記,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紀常常如大人般的深思熟慮。他很早就感悟到人的生命來之不易,要十分珍惜這不到人世的寶貴機會。
他在日記里這樣寫道: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約,對于一個人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信守由人類積累起來的理智所提出的至高無上的諾言……那么諾言是什么呢?就是要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在另一篇日記里又寫道:也許,人的生命是一場正在焚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要從這場火災中去搶救點什么東西出來。
這?追趕生命的意識,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極少有的。 蓋茨所想的諾言也好,追趕生命中要搶救的東西也好,表現在蓋茨的日常行動中,就是學校的任何功課和老師布置的作業,無論是演奏樂器,還是寫作文,或者體育競賽,他都會傾其全力,花上所有的時間去最出色地完成。
老師給他所在的四年級學生布置了一篇有關人體物殊作用的作文,要求四五頁的篇幅。結果蓋茨利用他爸爸書房里的百科全書和其他醫學、生理、心理方面的書籍,洋洋灑灑地一口氣寫了30多頁。
又有一次老師布置同學寫篇不超過20頁的故事,蓋茨浮想聯翩,竟寫出長達100頁的神奇而又曲折無比的故事,使老師和同學都十分驚訝!大家說他:不管蓋茨做什么事,他總喜歡來個登峰造極,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然他是不會甘心的。 蓋茨在體育和社會活動方面也表現出這種不落人后的精神。
有一次暑假童子軍的80公里徒步行軍,時間是一個星期,他穿了一雙嶄新的高筒靴,顯然新鞋不大合腳,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軍,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盡苦頭,第一天晚上,他的腳后跟磨破了皮,腳趾上起了許多水泡。他咬緊牙關,堅持走下去。
第二天晚上,他的腳紅腫得非常厲害,開裂的皮膚還流了血。同伴們都勸他停止前進,他卻搖搖頭,只是向隨隊醫生要點藥棉和紗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繼續上路了。
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到一個途中檢查站,當領隊發現他的腳發炎嚴重,下令醫冶,才中止了這次行軍。蓋茨的母親從西雅圖趕來,看到他雙腳潰爛的樣子時,難過地哭了,直埋怨兒子為什么不早點停止行軍。
蓋茨卻淡淡地說?可惜我這次沒有到達目的地。 1969年,蓋茨所在的西雅圖湖濱中學中美國是最早開設電腦課程的學校。
當時還沒有PC機,學校只搞到一臺終端機,還是從社會和家長那里集了大批資金才買來的。這臺終端機連接其他單位所擁有的小型電子計算機PDP--10,每天只能使用很短時間,每小時的費用也很高。
蓋茨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只要一有時間,便鉆進計算機房去操作那臺終端機,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13歲時,他便獨立編出了第一個電腦程序,可以在電腦屏幕上玩月球軟著陸的游戲。
這一年的7月20日正好是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物朗和奧爾德林乘登月艙,代表人類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表面的日子。蓋茨心里想,我不能坐宇宙飛船去月球,那么讓我用電腦來實現我的登月夢吧! 可是好景不長,只過了半年,湖濱中學就再也沒有錢支付昂貴的PDP--10小型計算機的使用租金了。
這件事使蓋茨像失去了上學機會那么痛苦,因為這時候他對電腦已經入迷到神魂顛倒的地步。于是他和同學四處奔走,終于找到一個機會,就是幫助一家名為CCC的電腦公司抓臭蟲,用除蟲的報酬來支付他們操作電腦的費用。
什么叫臭蟲,這是電腦行業里人們稱呼軟件中的錯誤的代名詞,即討厭的臭蟲(Bug)。因為一旦有了這種臭蟲,就會使電腦導出錯誤結果或死機,美國發往金星的水手號火箭和法國職權利亞娜火箭,就曾因為電腦軟件的故障(臭蟲)而使發射失敗,損失幾億美元。
6.比爾蓋茨的成長故事
媽媽是他的第一個老師 1955年10月28日晚,在美國太平洋西岸的西雅圖城里,有一名男嬰呱呱墜地,他就是后來聞名于世的比爾·蓋茨。
一個人如果能出生在一個和睦、美滿的家庭中,如果他還能夠擁有一位有文化、有修養的母親,那么,他無疑就擁有了一筆與生俱來的大財富。而比爾·蓋茨正是這樣的一個幸運兒。
他的母親瑪麗·蓋茨不僅才學、品位兼備,而且對孩子的教育竭盡全力,全心全意地恪守著一位母親的天職。比爾出生后,因為比爾的父親已開辦了一個相當穩妥的律師事務所,家庭的經濟基礎有了相對的保障,母親便放棄了教師的工作,全身心地相夫教子、操持家中的所有事務。
但他的媽媽瑪麗并不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家庭婦女,因為她從小受到熱心于公益事業的母親的影響,所以她辭去了教書的工作后,又成了一名社區工作的自愿服務人員。她承擔的第一個自愿服務工作是為西雅圖歷史和發展博物館做講解員,工作的內容包括到各地的學校為學生們講解本地區的文化和歷史。
當時,比爾只有三四歲,由于家中沒有請保姆,所以媽媽不管到哪里總是把他帶在身邊。她在學校里向學生們講解西雅圖歷史和文化情況時,比爾就坐在全班最前面的桌子旁邊。
盡管他是一個頑皮好動的孩子,但似乎對上課有種天生的熱情,只要坐到教室里,他就會表現得比學生還要專注。小比爾總是那樣雙眼緊緊盯住母親,真可謂聚精會神,目不轉睛。
對此,瑪麗·蓋茨喜在心頭,并對小比爾的表現大加贊賞。 比爾·蓋茨的母親真的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除了教養比爾和他的姐妹外,還在各種社會組織中擔任過重要職務。
除聯合道路公司外,還擔任過華盛頓大學評議委員這樣顯赫的職位。瑪麗·蓋茨的交游廣泛,認識許多名流,為比爾打開了一扇扇窗戶,使他早早成為一個見多識廣的孩子,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擇好學校修正他的不安分 比爾·蓋茨從小就有一些不同于小孩子的雄韜偉略,有一次,班上做作文,他寫了一份《為蓋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報告。這份報告并不只是那種小孩子的戲言,他的父親明顯感到比爾·蓋茨對企業事務的敏感。
從此,每次社交活動,父親很刻意地把兒子引見給他的商界朋友。這對比爾·蓋茨后來從事計算機事業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比爾小學畢業后,父母在他是該讀私立中學還是讀公立中學的問題上進行了認真分析。由于比爾·蓋茨在小學時就是一名不安分的學生,父母希望兒子在新環境中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生活上能有紀律的約束。
當時,西雅圖有所私立中學,叫湖濱中學。該校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紀律嚴明。
父母覺得這所學校比較符合要求。 但比爾·蓋茨卻不愿意了,他是個自由慣了的學生,不喜歡受到過多、過嚴的校規校紀的約束,他覺得在那樣的環境里上學太壓抑了。
父母很耐心地對湖濱中學優越的學習條件進行了分析,比爾雖然調皮但畢竟是個愛學習的孩子,所以,他還是同意了父母的意見。 在湖濱中學,比爾·蓋茨雖未能改掉他身上的“壞毛病”,但他的數學天分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掘。
就是在那所學校,他迷上了令他傾注畢生精力的計算機。應該說,這是他計算機生涯的起點。
比爾·蓋茨和許多孩子一樣,常按照自己的興趣來對待學習,凡是自己喜歡的課程,他就狠下工夫,學得非常出色;而對其他課目,他只是交差般地應付著。 父母最了解兒子,知道如果比爾愿意的話,有些課程完全可以學得更好。
但他們從不因此而責備兒子,因為他們知道,兒子不是不用功,只是不愿在不喜歡的東西上浪費時間罷了,他把自己的才智和心血都用在了刀刃上——他喜歡的數學與計算機上。 父母的這種寬容和理解的態度,是對他最大的支持,正是這種符合個性的人性化的家庭氛圍,給他的才華裝上了展示和飛翔的翅膀。
開明父母坦然面對他的退學 比爾·蓋茨中學畢業時,很想到哈佛大學讀書,這和父母的心愿十分吻合。他們認為,只有哈佛這樣的世界一流大學才能使兒子受到最好、最全面的教育,他的天賦才能被充分激活。
但在專業選擇上,父親與兒子發生了分歧。父親在美國律師界的聲望很高,他十分希望兒子能子承父業,但比爾對學法律當律師一點不感興趣,他最感興趣的就是數學和計算機。
所幸父母是很開明的,當他們發現兒子對當律師不感興趣后,意識到若強迫他學法律,只會扼殺他在計算機方面的天賦,對他的發展極其不利。因此父母放棄了原來的想法,決定讓兒子在大學里自由發展。
這一切,也許很多開明的父母都可以做得到,但當你的孩子好好在一個名牌大學念書時,突然有一天對你說,他要退學了。我想,很少能有家長可以平靜地面對。
而比爾·蓋茨就是在全世界一流的哈佛大學讀了一年書以后,有一天突然告訴母親:他要退學,去實現他的計算機夢想。 對此,他的母親沒有像其他的媽媽那樣如臨大難般地驚慌失措,只是像每一次兒子提出由常人看來有點不可思議的想法一樣,平靜地面對,她坦然地告訴兒子,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
比爾·蓋茨的這次選擇,改變了他的一生,奠定了他的計算機事業的基礎。20年后,比爾·蓋茨的微軟改變了整個世界的視窗。
比爾·。
7.關于比爾蓋茨的故事
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蓋茨離開了哈佛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與孩童時代的好友Paul Allen在1975年創建的微軟公司中。
在計算機將成為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這樣信念的引導下,他們開始為計算機開發軟件。蓋茨的遠見卓識以及他對個人計算機的先見之明成為微軟和軟件產業成功的關鍵。
在蓋茨的領導下,微軟持續地發展改進軟件技術,使軟件更加易用,更省錢和更富于樂趣。公司致力于長期的發展,每年的研究開發經費超過50億美元。
[1] [2]蓋茨把兩本書的全部收入捐獻給了非盈利組織以支持利用科技進行教育和技能培訓。 蓋茨還成立了Corbis公司,它正在研究開發世界最大的可 視信息資源之一–來自于全球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的藝術及攝影作品綜合數字檔案。
此外,蓋茨還和移動電話先鋒Craig McCaw一起投資于Teledesic。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計劃使用幾百個低軌道衛星來提供覆蓋全世界的雙向寬帶電訊服務。
具體可見我給你的參考資料!!希望你能采納!祝你學習進步。
8.比爾蓋茨的故事有哪些
比爾·蓋茨的故事 蓋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他和兩個姐妹一起在西雅圖長大。
他們的父親William *I是西雅圖的一名律師。他們的已故母親Mary Gates曾任中學教師、華盛頓大學的校務委員以及United WayInternational的女主席。
比爾從小就精力過人,早在嬰兒時期自己就能讓搖籃晃動起來,從小就極愛思考,一迷上某事便能全身心投入。從外祖母循循善誘的啟蒙教育到父母不辭辛苦地為比爾·蓋茨尋找適合他天分發展的社團與學校,無不為他天賦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氣。
蓋茨三四歲時,母親外出總是把蓋茨帶在身邊,當他在學校里向學生講解西亞圖的歷史和博物館的情況時,蓋茨總是坐在全班最前面,盡管蓋茨是個好動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現得比其他學生還要專注、認真。蓋茨從小酷愛讀書,盡管他是個兒童,但他喜愛讀成人的書。
在自己家里,他可以隨意翻閱父母的藏書。長著一頭沙色頭發的7歲男孩蓋茨最喜歡反復看個沒完的是那套《世界圖書百科全書》。
他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閱讀這本幾乎有他體重1/3的大書,一字一句地從頭到尾地看。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強烈地感覺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書本,里面藏著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一個世界啊!文字的符號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的人們無數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又傳播出去。
他又想,人類歷史將越來越長……那么以后的百科全書不是越來越大而又笨重了嗎!能有什么好辦法造出一個魔盒來,只要小小的一個香煙盒那么大,就能包羅萬象地把一大本大百科全書都收進去,該有多方便。這個奇妙的思想火花,后來竟給他實現了,而且比香煙盒還要小,只要一塊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蓋茨看的書越來越多,想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次忽然對他四年級的同學卡爾·愛德說:“與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還不如成為一株聳立于禿丘上的橡樹。
因為小草千株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則高大挺拔,昂首蒼穹。”他堅持寫日記,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紀常常如大人股的深思熟慮。
他在另篇日記里寫道:“也許,人的生命是一場正在焚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要從這場‘火災’中去搶救點什么東西出來。”這種“追趕生命”的意識,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極少有的。
蓋茨的外祖母特別喜歡和聰明的小蓋茨一起做游戲,尤其是涉及一些智力的游戲。她教比爾下跳棋、玩籌碼,還有打橋牌等她所喜歡玩的東西。
玩游戲時,外祖母總愛對小比爾說:“使勁想!使勁想!”她也常常為比爾下一步好棋、打一張好牌而拍手叫好。外祖母還常常讓比爾·蓋茨讀書,給他講故事,比爾·蓋茨從中受益匪淺。
外祖母意識到比爾·蓋茨在思維與記憶上的潛力,她總是不失時機地激活比爾這方面的潛能,有時祖孫倆到公園散步,外祖母常會與比爾·蓋茨交流下棋的技術或看某篇佳作,讓比爾尋找更新下法或表達更獨到精辟的見解。 小蓋茨的父母還盡可能鼓勵和提供他各種機會,在他逐漸長大時,父母鼓勵他參加童子軍的野營活動,有一次暑假童子軍的80公里徒步行軍,時間是一個星期,他穿了一雙嶄新的高筒靴,顯然新鞋不大合腳,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軍,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盡了苦頭;第一天晚上,他的腳后跟磨破了皮,腳趾上起了許多水泡。
他咬緊牙關,堅持走下去。第二夭晚上,他的腳紅腫得非常厲害,開裂的皮膚還流了血。
同伴們都勸他停止前進,他卻搖搖頭,只是向隨隊醫生要點藥棉和紗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繼續上路了。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到一個途中站檢查,當領隊發現他的腳發炎的非常嚴重,下令醫治,才中止了這次行軍。
蓋茨的母親從西雅圖趕來,看到他雙腳潰爛的樣子時,難過地哭了,直埋怨兒子為什么不早點停止行軍。蓋茨卻淡淡他說:“可惜我這次沒有到達目的地。”
蓋茨不論做任何事情他都會全心全意花上所有時間去最出色完成。一次老師布置同學寫一篇不超過20頁的故事,蓋茨浮想聯翩,竟寫出長達100頁的神奇而又曲折無比的故事,使老師和同學都十分驚訝!大家說他:“不管蓋茨做什么事,他總喜歡來個登峰造極,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然他是不會甘心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中的環境已無法滿足比爾·蓋茨天賦的進一步發揮。小比爾有時會責備母親智力不足呢!于是,父母把目光投向社會,積極為比爾尋找屬于他的空間。
在一次活動中,比爾·蓋茨給班上準備一份報告,叫《為蓋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這篇報告幾乎成了全家人的事,他的外祖母幫著弄封皮,連父親也插手幫忙,氣氛很活躍。
小學畢業后,父母在征求比爾·蓋茨意見后,送他進了湖濱中學。在湖濱中學讀書時,他常按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安排學習。
比爾·蓋茨在喜歡的課程上下功夫,學得非常棒,癡迷上令他今后傾注畢生精力的計算機。 中學畢業后,比爾·蓋茨很想到哈佛大學去讀書,這也正是父母們最大的心愿。
幸好,比爾·蓋茨的父母并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私產,必須讓孩子們來完成父母喜歡的事。經過冷靜思考后,父母放棄了讓兒子當律師的想法,讓比爾·蓋茨在大學領域里自由發展。
這一點幫了。
9.比爾蓋茨有哪些事例
他是一個天才,13歲開始編程,并預言自己將在25歲成為百萬富翁;他是一個商業奇才,獨特的眼光使他總是能準確看到IT業的未來,獨特的管理手段,使得不斷壯大的微軟能夠保持活力;他的財富更是一個神話,39歲便成為世界首富,并連續13年登上福布斯榜首的位置,這個神話就像夜空中耀眼的煙花,刺痛了億萬人的眼睛。
他是微軟公司主席和首席軟件設計師。微軟公司是為個人計算和商業計算提供軟件、服務和Internet技術的世界范圍內的領導者。
在截止于2002年6月的上個財年,微軟公司收入達283.7億美元,在60個國家的雇員總數超過了50000人。年份 財富/億美元 名次 2008 580 3 2007 590 2 2006 560 1 2005 465 1 2004 466 1 2003 407 1 2002 528 1 2001 587 1 2000 600 1 1999 550 1 1998 510 1 1997 364 1 1996 185 1 1995 129 1 威廉·亨利·蓋茨三世爵士(William Henry Gates III KBE),又以比爾·蓋茨聞名于世,美國商人、億萬富豪。
他是微軟的創始人,根據美國《福布斯》雜志的統計,蓋茨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人(2008年前)。另外一個統計則稱蓋茨一個人的財富要比全世界最貧窮的50%人口的財富總額還要多。
曾經有人計算過,比爾·蓋茨擁有的財富可以買31.57架航天飛機,或者344架波音747,拍攝268部《泰坦尼克號》,買15.6萬部勞斯萊斯產的本特利大陸型豪華轎車。 13年蟬聯盡管目前蓋茨的財富價值為580億美元,較去年高出20億美元,但現在他只名列全球富豪榜第三位,而他的朋友兼慈善事業合作伙伴沃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的財富凈值則猛增100億美元至620億美元,因為巴菲特由于所持股票大漲,從而躍升為世界首富。
(所有的股票價格和凈資產價值均截至2月11日)。排名第二的則是墨西哥電信業巨頭卡洛斯-斯利姆-埃盧 (Carlos Slim Helú),他的財產在僅僅兩年的時間內翻了一番,至600億美元。
如今,如果你的辦公桌上有一臺個人電腦、里面幾乎都裝有微軟的操作系統。比爾·蓋茨使個人計算機成了日常生活用品,并因而改變了每一個現代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交往的方式。
因此有人說,比爾·蓋茨對軟件的貢獻,就像愛迪生之于燈泡。 比爾·蓋茨的童年是在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度過的,西雅圖是美國波音公司的的基地,全市職工近半數在這家公司工作,所以人們也把西雅圖稱為波音城。
它和舊金山、洛杉磯并列為美國西海岸的三大門戶之一。 長著一頭沙色頭發的7歲男孩蓋茨最喜歡反復看個沒完的是那套《世界圖書百科全書》。
他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閱讀這本幾乎有他體重1/3的大書,一字一句地從頭到尾地看。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強烈地感覺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書本,里面蘊藏著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一個世界啊!文字的符號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人們的我數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又傳播出去。
他又想,人類歷史將越來越長,那么以后的百科全書不是越來越大而更重了嗎!能有什么好辦法造出一個魔盒那么大,就能包羅萬象地把一大本百科全書都收進去,該有多方便。這個奇妙的思想火花,后來竟給他實現了,而且比香煙盒還要小,只要一塊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蓋茨看的書越來越多,想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次他忽然對他四年級的同學卡爾·愛德蒙德說:與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還不如成為一株聳立于禿丘上的橡樹。
因為小草千篇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則高大挺拔,昂首蒼穹。他堅持寫日記,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紀常常如大人般的深思熟慮。
他很早就感悟到人的生命來之不易,要十分珍惜這不到人世的寶貴機會。他在日記里這樣寫道: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約,對于一個人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信守由人類積累起來的理智所提出的至高無上的諾言……那么諾言是什么呢?就是要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
他在另一篇日記里又寫道:也許,人的生命是一場正在焚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要從這場火災中去搶救點什么東西出來。這追趕生命的意識,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極少有的。
蓋茨所想的諾言也好,追趕生命中要搶救的東西也好,表現在蓋茨的日常行動中,就是學校的任何功課和老師布置的作業,無論是演奏樂器,還是寫作文,或者體育競賽,他都會傾其全力,花上所有的時間去最出色地完成。 老師給他所在的四年級學生布置了一篇有關人體物殊作用的作文,要求四五頁的篇幅。
結果蓋茨利用他爸爸書房里的百科全書和其他醫學、生理、心理方面的書籍,洋洋灑灑地一口氣寫了30多頁。又有一次老師布置同學寫篇不超過20頁的故事,蓋茨浮想聯翩,竟寫出長達100頁的神奇而又曲折無比的故事,使老師和同學都十分驚訝!大家說他:不管蓋茨做什么事,他總喜歡來個登峰造極,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然他是不會甘心的。
蓋茨在體育和社會活動方面也表現出這種不落人后的精神。有一次暑假童子軍的80公里徒步行軍,時間是一個星期,他穿了一雙嶄新的高筒靴,顯然新鞋不大合腳,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軍,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盡苦頭,第一天晚上,他的腳后跟磨破了皮,腳趾上起了許多水泡。
他咬緊牙關,堅持。
10.概括比爾蓋茨人物事跡簡短
比爾·蓋茨(Bill Gates),全名威廉·亨利·蓋茨三世,簡稱比爾或蓋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于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企業家、軟件工程師、慈善家、微軟公司創始人。曾任微軟董事長、CEO和首席軟件設計師。
比爾·蓋茨13歲開始計算機編程設計,18歲考入哈佛大學,一年后從哈佛退學,1975年與好友保羅·艾倫一起創辦了微軟公司,比爾蓋茨擔任微軟公司董事長、CEO和首席軟件設計師
比爾·蓋茨1995-2007年連續13年成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 ,連續20年成為《福布斯》美國富翁榜首富 。
2000年,比爾·蓋茨成立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2008年比爾蓋茨宣布將580億美元個人財產捐給慈善基金會,2014年比爾·蓋茨辭去董事長一職 并擊退卡洛斯·斯利姆重回世界首富。
2015年美國當地時間9月29日,《福布斯》發布美國富豪400強榜單顯示,微軟公司創始人蓋茨憑借760億美元凈資產,連續第22年高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