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美術教學故事 的故事概要怎么寫
可根據教材內容,編成導言性的電教故事,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用故事把他們不知不覺地引入到所學的內容上來。
比如:小學美術教材中《畫小雞》一課,是讓學生畫出不同動態的小雞來;如果直接了當地上課,學生會感到乏味。于是,我聯系所學的《小雞出來了》編了一個小故事,并且按照故事情節繪制幾幅幻燈片:小雞是怎樣出來的?是雞媽媽用雞蛋孵化出來的,我邊講小雞出生的過程,邊展示小雞出生過程的幻燈片。
學生聽得入神,一點聲音也沒有。接著,我又設了一個懸念,小雞們出來看到外面的世界非常新奇,它們盡情地追逐、游戲,可是不在不覺地都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雞媽媽了。
這時,我又演示了一幅活動的幻燈片,是雞媽媽呼找小雞的情景。無論雞媽媽怎樣呼喊也不見他親愛的孩子回來,雞媽媽急得哭了。
活動的幻片上,雞媽媽流下了眼淚。同學們個個屏住呼吸,進入情境,有的人眼淚還在眼眶里打轉,替雞媽媽著急。
抓住這個時機,我問同學們:“我們該怎么辦呢?”有的同學說:“雞媽媽別傷心了,我們幫你把小寶寶找回來。”有的說:“我們畫些小雞送給雞媽媽。”
我說:“好!現在這群小雞都跑到咱們班同學的心里去了,你們愿意把你們心里的小雞畫出來還給雞媽媽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愿意!”我又啟發學生:“那么大家想一想小雞回到媽媽身邊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學生們說:“很高興;蹦蹦跳跳;歡天喜地——”接著我借助活動小雞的幻燈片,講解示范小雞各種姿態的畫法。因為學生對雞媽媽有了同情,作業認真,又快又好,爭著將自己畫的小雞還給雞媽媽。
這種導言性的電教故事效果不錯。
2.誰有關于美術的小故事
柳公權發奮練字 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伙伴舉行“書會”。
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夸”,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zhou)皺眉頭,說:“這字寫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ta)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夸嗎?”小公權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
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起了個五更(geng),獨自去了華京城。
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胡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he)彩。
小公權“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愿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腳巧混生活,怎么能為人師表呢?”小公權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pu)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 “寫盡八缸水,硯(yan)染澇(lao)池黑;博(bo)取百家長(chang),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奮練字。
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jian)子,衣肘(zhou)補了一層又一層。經過苦練,柳公權終于成為我國著名書法家。
王冕自學成才 王冕白天放牛,晚上到附近佛寺長明燈下讀書。有一天,王冕把牛放到野地吃草,自己跑到私塾里去聽老師講課,天黑了,想起牛,結果牛不見了,回家被父親責打一頓。
他的好學精神感動了會稽一位叫韓性的讀書人,韓性收王冕為徒,教他讀書作畫。王冕青年時代曾一度熱衷于功名,但參加科舉屢試不中,于是他焚毀文章,永絕仕途,浪跡江湖。
他游杭州、逛金陵,然后渡長江,跨淮河,經徐州、濟南到達大都,長途跋涉,使他的視野和胸襟大大開擴,使他對社會現實和統治階級的認識更加深刻、清楚。由于王冕的詩畫風格特異,不同凡響,名聲鵲起,在大都期間,士大夫都爭走館下,向他求詩索畫,一時縑素山積,而他經常援筆揮灑,傾刻而就。
據記載,他不愿意為達官貴人服務,曾畫一幅梅花懸掛在墻壁上,并題詩云:“冰花個個圓如玉,羌笛吹它不下來。”他經常譏諷元朝統治者,險些入獄。
后來,他被迫隱姓埋名在家鄉九里山蟄居,白天種粟鋤豆,灌園養魚,晚上讀書作畫,過著自食其力的清貧生活。他在居室周圍種植了上千株梅樹,數百棵桃樹和杏樹,自題為“梅花屋”。
3.自己學習某種藝術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和感受,(美術或繪畫)
我從四歲開始就在美術培訓班學習繪畫,當時的我,十分沒興趣,老是畫走了樣,明明是根蘿卜,差點畫成了章魚,明明是條恐龍,卻畫成了什么的怪物``````于是,老師教我們先起稿, 再畫畫.我按照老師所說的去做,不到一個月,畫畫水平漸漸地提高了,已經是家常便飯了.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雨,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從不間斷. 至今已經堅持8年了,現在,繪畫已成了我學習和生活中難以割舍的一部分。在繪畫方面我還取得了不少成績呢,已多次獲得全國市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美術類比賽一、二、三等獎和其它各類獎項。從油畫棒畫、油水分離畫、線描畫、黑白畫、紙版畫、水粉畫,到現在我學的國畫,我都非常喜歡,從中我不但學到了許多繪畫知識和技能,還學到了許多常識,了解了許多畫家的作品和他們眼中筆下的大千世界。馬上我就又要升班了,開始學習素描和色彩。
在我學過的繪畫方法中,最令我感到神秘的要算是國畫了。簡單的水、墨、筆和宣紙,既能畫花鳥、山水,又能畫動物和人物。一支軟軟的毛筆,配上墨的濃淡就可以把大千世界表現出來,不但可以有形,還可以給人一種神似的感覺。更神奇的是畫在紙上的墨和顏料,遇水不會掉色。國畫真不愧是我國的瑰寶。
國畫不但好看,它的畫法也是多種多樣,變化多端。比如一筆兩色,在毛筆尖上蘸上兩種深淺不同的顏色,通過控制筆的角度和力度,就可以畫出不同意境的畫,畫出來的畫有一種很強的立體感。在工筆畫中,有一種技法叫渲染。它是用筆先蘸上顏色畫在紙上,然后再用一根干凈的筆蘸上清水,把顏色往外帶,根據需要控制渲染的遍數,便會出現一種由深變淺的過度效果,畫面非常自然,這樣畫出的人物、花鳥、山水,給人一種栩栩如生,妙不可言的感覺……。可以說,國畫帶給我的是驚奇和神秘,我愿意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掌握國畫的精髓。
繪畫已經成為我的一項愛好。每當我高興的時候,我會想起畫畫;每當我累了,我就會畫畫;每當我煩悶的時候,畫畫會使我忘掉煩惱;每當我遇到難以用言語表述的時候,我就會拿起畫筆……。繪畫帶給我的是輕松、喜悅、充實和智慧。
我很開心,無論在什么時候,繪畫都能陪伴我。無論怎么樣,我都不會放棄繪畫
4.如何將故事教學模式運用于美術課堂教學之中
每當有人問我教什么學科,我說教美術。
一聽是教美術的,便會接著說:“那好啊!美術課很輕松,好上,隨便讓學生畫一畫,也不用怎么講,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是啊,回憶以前我上小學時的美術課,的確是這種教學模式。
可如今,當自己站在講臺上,其中的感受就不能同日而語了。現在的美術課堂,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提倡新型的教學方式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強調通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的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求,自主創造,運用綜合性知識技能去制作、表現和展示作品,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求欲望,體驗其中的愉悅,享受創作所帶來的成就感。
那么教師就不可是按以前的教學模式上課。所以在別人眼中看似輕松,但我并不這樣認為。
5.我是一名小學美術老師,我想知道怎樣才能上好美術課,我想得到大家
我是名中學美術老師·但是也在交小學的美術課,感受就是小學的孩子他基本聽不懂你說的東西,要用吸引他們的東西來完成你講授的內容,只要是有興趣的內容孩子就會喜歡,盡量做一些游戲環節與學生互動,書本上的東西他們根本聽不明白,學生本來在小學階段的美術課學不到實質的東西,只能讓他們提高動手能力和想象力~~~故事性的內容雖然吸引人,但是不實用,讓他們動手能力和思維上拓展了,到初中不至于啥也不會了,上中學也就好教一些,小學的美術課不容忽視啊,現在還是多數地方小學美術課就是對付上的··希望你認真上好每節課~。
6.小學美術欣賞課簡案
遠近的奧秘 課時:2-3 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透視的基本變化規律 2學習了解平行線和消失點概念 3欣賞名家作品,品味透視在美術中的魅力 4聯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視變化 教學重點: 1了解和掌握透視變化的基本規律 2透視基本規律的運用 教學難點:透視規律的理解和在實踐中的運用 教學工具:名家美術作品建筑風景照片等 教學過程: 第1節課 感知透視(基礎知識) 一引導階段 結合課本中的文字描述,分組欣賞討論課本和老師提供的圖片,理解什么是透視現象 二發展階段 1小結透視現象所產生的規律 2什么是視平線和消失點(結合圖片分小組討論) 3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區別(結合圖片分小組討論)教師用幾何形體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 4課堂作業根據學習要求,組織學生到學校周圍觀察,注意體會物體的透視變化規律 三 課后整理 1回家收集相關的一些建筑風景等圖片,鞏固知識 2準備好第二節課的工具材料 第2-3 節課 體驗透視(課堂實踐) 一引導階段 1檢查課前準備 2回顧透視的基礎知識點 二發展階段 1講解臨摹作畫的基本過程 (1)先觀察圖片中事物的特征,尋找出符合透視變化的基本規律; (2)構圖(考慮安排主體物的合理位置); (3)用線描表現(刻畫主題物的特征); (4)整理畫面 2講評作業 (1)兩位學生為一組,相互交換作業,進行評比(以是否準確表現出透視變化為標準) (2)老師統一點評 三拓展階段 可以進行現場寫生或者默寫體現透視變化的作業 風景寫生 課時: 3-4 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簡單的風景構圖知識,利用所學的透視和構圖知識進行風景寫生 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與構圖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簡單的風景構圖知識,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如何把透視和構圖知識運用到繪畫實踐中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第1 課時) 欣賞分析課本圖例,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 師:同學們學習了基本的透視知識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組圖片,看看他們是如何運用哪些透視方法的鞏固加深對平行透視(一點透視)和成角透視(兩點透視)的理解引導學生分析他們的特點 了解風景寫生的方法與步驟 欣賞課本第2頁下方的圖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師:這些方框我們稱之為取景框,在風景寫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機的鏡頭,照出來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攝者的所取的景構圖好不好有直接關系所以畫面的美不美和你們的所取的景構圖好不好有直接關系師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紹其使用方法同時介紹在沒有取景框的情況下,可用雙手架成口字形進行取景 以圖片或照片資料為例或通過對窗外景物的觀察,講解風景寫生的方法和步驟,了解風景寫生中的近景中景遠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進行取景構圖在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中房屋的各條棱邊會有什么變化如何在畫面中確定視平線和消失點欣賞一些風景畫和學生習作 步驟:觀察取景構圖描繪修改收拾完成 (二)發展階段 (第2-4 課時) 1取景構圖實地風景寫生 選擇操場或頂樓陽臺先集中引導學生進行取景,觀察建筑物的透視變化,然后以小組的形式分散開進行實地風景寫生 老師巡視輔導,及時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作業點評 3 會動的剪影 (設計應用) 課時:3 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用黑色卡紙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藝術的特點 3增強對中國民間傳統藝術的了解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皮影的圖片文字資料 2準備黑色卡紙針線竹條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選擇幾個傳統劇目或故事(民間故事成語故事)所選擇的劇目或故事,內容和情節應簡單易懂 第1-2 課時 一引導階段 1學生之間交流搜集到的有關皮影的圖像和文字資料,談談他們所知道的皮影知識 2分組討論皮影戲中人物的造型特點(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并配以音樂) 3指導學生觀察教科書上的圖例技法點擊欄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過程,想一想皮影該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針線縫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裝上木棍 二發展階段 1將學生根據劇目或故事,分成8組,分小組進行構思合作創作(提示學生要根據故事的內容和情節來考慮人物的造型特點) 2學生進行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3未完成的可以在課后接著制作 4準備下節課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樣表演 第3 課時 (剪影表演) 課前準備:布置環境 一 8個小組將自己制作的剪影,輪流進行表演展示體驗民間皮影藝人的表演技能 二教師對學生的表演進行總結點評 三總結:激發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認同感 四拓展:用透明膠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試著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課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水墨畫動物 (第1-2 課時) 目標:復習鞏固水墨畫的基礎知識即,工具材料,用筆用墨學習幾種動物的畫法 重難點:訓練學生的用筆用墨用筆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動物的造型 課前準備:學生準備幾張小動物的照片準備好筆墨宣紙等教師準備幾幅小動物的圖片教師準備范圖 教學過程: 簡要地復習國畫的基礎知識和用筆用墨等作畫技巧 教師出示幾幅動物。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小學美術教學故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