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詩八陣圖的詩意簡短
煌簡析】
懷古詩是人與歷史的對話。杜甫入蜀之后,對諸葛亮的濟世之才
情有獨鐘,這是他到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不久,就諸葛亮遺跡所
作的一首懷古詩。《三國志·諸葛亮傳》說傳主“推演兵法,作八陣
圖”,但對其遺址何在,眾說不一。奉節縣永安宮南的長江沙灘上的
八陣圖,由于這首杜詩而格外馳名。詩中頌揚了諸葛亮在魏蜀吳三分
天下的斗爭中,為創立蜀國基業的蓋世功勛。與此相對應,他在長江
沙灘上擺下的八陣圖,使他的名聲更加卓著了。八陣圖乃是由天、地、
風、云、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構成的戰陣,在長江灘上則聚石為
兵,縱橫棋布為六十四個石堆。夏天洪水沖淹,這些石堆也巋然不動,
因而有“江流石不轉”之句,也象征著諸葛亮忠貞不渝和名垂千古。
但是把八陣圖留在這里,作為劉備征吳敗歸的救援措施,實在不合諸
葛亮聯吳抗魏的戰略思想,因此它既是諸葛成名的歷史見證,又留下
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的歷史遺恨。“遺恨失吞吳”一句,由于漢字的
多義性而出現解釋上的分歧。《東坡志林》記載,蘇軾曾夢見杜甫對
他說:“世人多誤會吾《八陣圖》詩,以為先主(劉備)、武侯(諸
葛亮)欲與關公報仇,故恨不能滅吳,非也。吾意本謂吳蜀唇齒之國,
不當相圖。晉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吳之志。以此為恨耳。”杜甫借
八陣圖思考著諸葛亮的功名與遺恨,蘇軾借夢境來解讀杜甫思考中的
謎,他們都在探究著歷史上一個“有缺陷的輝”
2.八陣圖的詩意簡單
1、詩意
《八陣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此詩前二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后二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統一中原的宏圖大業,表示惋惜。末句照應開頭,三句照應二句。在內容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絕句中別樹一格。
2、原文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3、譯文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于劉備失策想吞吳。
3.八陣圖這首古詩的意思是什么要短要快
八陣圖 詩人:杜甫 朝代:唐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譯文】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于劉備失策想吞吳。 【注釋】 ①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八陣:天、地、風、云、龍、虎、鳥、蛇。圖:法度,規模。
八陣圖:聚細石成堆,各高五尺,縱橫棋布。夏時為水隱沒,冬時水退仍然出現。
遺跡曾見與夔州西南永安宮前平沙上,相傳諸葛亮所布八陣有四處,都在四川,以夔州最為有名。 ②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③石不轉: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④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懷古詩是人與歷史的對話。杜甫入蜀之后,對諸葛亮的濟世之才 情有獨鐘,這是他到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不久,就諸葛亮遺跡所 作的一首懷古詩。
《三國志·諸葛亮傳》說傳主“推演兵法,作八陣 圖”,但對其遺址何在,眾說不一。 奉節縣永安宮南的長江沙灘上的八陣圖,由于這首杜詩而格外馳名。
詩中頌揚了諸葛亮在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斗爭中,為創立蜀國基業的蓋世功勛。與此相對應,他在長江沙灘上擺下的八陣圖,使他的名聲更加卓著了。
八陣圖乃是由天、地、風、云、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構成的戰陣,在長江灘上則聚石為 兵,縱橫棋布為六十四個石堆。夏天洪水沖淹,這些石堆也巋然不動, 因而有“江流石不轉”之句,也象征著諸葛亮忠貞不渝和名垂千古。
但是把八陣圖留在這里,作為劉備征吳敗歸的救援措施,實在不合諸 葛亮聯吳抗魏的戰略思想,因此它既是諸葛成名的歷史見證,又留下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的歷史遺恨。“遺恨失吞吳”一句,由于漢字的多義性而出現解釋上的分歧。
《東坡志林》記載,蘇軾曾夢見杜甫對他說:“世人多誤會吾《八陣圖》詩,以為先主(劉備)、武侯(諸 葛亮)欲與關公報仇,故恨不能滅吳,非也。吾意本謂吳蜀唇齒之國,不當相圖。
晉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吳之志。以此為恨耳。”
杜甫借 八陣圖思考著諸葛亮的功名與遺恨,蘇軾借夢境來解讀杜甫思考中的 謎,他們都在探究著歷史上一個“有缺陷的輝煌”。
4.古詩《八陣圖》的意思
古詩《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釋義: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于劉備失策想吞吳。
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八陣:天、地、風、云、龍、虎、鳥、蛇。圖:法度,規模。八陣圖:聚細石成堆,各高五尺,縱橫棋布。夏時為水隱沒,冬時水退仍然出現。
擴展資料:
名家點評:
杜甫在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夏遷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廟,江邊有八陣圖,傳說為三國時諸葛亮在夔州江灘所設。向來景仰諸葛亮的杜甫用了許多筆墨記詠古跡抒發情懷。《八陣圖》便是其中一首。
《唐人絕句精華》:“江流”句,從句面看似寫聚石不為水所沖激,實已含末句“恨”字之意。……“石不轉”有恨不消之意,知此五字亦非空設。杜甫運思之細,命意之高,于此可見。
《詩境淺說續編》:武侯之志,征吳非所急也:乃北伐未成,而先主猇亭挫敗,強鄰未滅,剩有陣圖遺石,動悲壯之江聲。故少陵低徊江浦,感遺恨于吞吳,千載下如聞嘆息聲也。
《詩法易簡錄》:前題《武侯廟》,故寫出武侯全部精神,此題《八陣圖》,故只就陣圖一節寫其遺恨,作詩切題之法有如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八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