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一句話評價林黛玉
呵呵~~~用僅僅一句話是遠遠形容不完的~~紅樓夢里各個女兒都精華靈秀獨具其魅,卻只有黛玉美的讓人由衷地心疼和愛憐。
“兩彎似蹙非蹙柳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首詞中盡現了黛玉迷離、夢幻、病態、柔弱、動靜交融的美麗和氣質,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形容詞來綜合形容這樣脫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見幾回!”,更能生動貼切些吧。
2.請對林黛玉作一個全面的評價.
漂亮,有才,純真
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 好美…走路搖搖晃晃,一看就讓人想去憐惜~連薛蟠這樣的粗人看到林黛玉都會驚艷,酥倒
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還有美美的葬花詞,黛玉的詩和寶釵是相反的風格,風流別致,凄怨哀婉
林黛玉剛進賈府和賈寶玉產生情愫時,老因為賈寶玉和寶釵、湘云待在一起吃醋,但是寶釵聽出黛玉說牙牌令時的西廂記、牡丹亭句子,和黛玉說了些貌似掏心掏肺的話,黛玉就真的放下了警惕,也不嫉妒她和寶玉在一起。而寶釵卻是極有心機的,且不說她利用黛玉“金蟬脫殼”是下意識還是有意(貌似用誰都不對…),黛玉被賣了還幫著數錢呢。黛玉的小心眼,只是寄人籬下,對自己尊嚴的一種下意識防范…
才疏學淺,僅做參考∩__∩y
3.對林黛玉的評價
林黛玉的性格特點是敏感、細心、淡泊、真實、易傷感,絕頂聰明,悟性極強,自尊自愛,多愁善感曹雪芹懷著深摯的愛意和悲憫的同情,用歷史與未來、現實與理想、哲理與詩情,并飽蘸著血與淚塑造出來的林黛玉,是《紅樓夢》里一位富有詩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劇形像。
二百多年來,不知有多少人為她的悲劇命運灑下同情之淚,為她的藝術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紅樓夢》讀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潔、美麗的愛神。
然而,在百花斗妍的女兒國大觀園里,有嫵媚豐美的薛寶釵,有風流嬌艷的史湘云,有文采精華的賈探春,有美貌不亞于其家姐的薛寶琴,……為什么獨有黛玉那樣牽動人的衷腸,甚至有人因她而狂、為她而死呢?她為什么有如此強大的藝術魅力?她究竟美在何處、動人在何處?應該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點,則是林黛玉具有一種悲劇美。當人們說《紅樓夢》是一部悲劇時?恐怕首先是指寶黛愛情的悲劇;其次是指青春少女的“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共同悲劇。
而其中最悲者莫過于黛玉之悲了。真正的悲劇總是動人心魄的,因為悲劇是將美毀滅給人看。
越是美的有價值的人生被毀滅,其悲劇就越壯美,越深刻,越動人。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曾用“造化鐘神秀”的詩句,來形容東岳泰山的壯美在他心中引起的驚奇。
意思是說:大自然把它的神奇秀麗都集中在泰山上了。賈寶玉在闡述他的“女清男濁說”時道:“天地靈秀之氣只鐘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渣滓濁沫已。”
他后來見到薛寶琴、李紋、李綺時、又不勝感嘆道:“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華靈秀,生出這些人上之人來!”曹雪芹這個“造物主”,也只把“精華靈秀”鐘于女兒。并特別多地鐘于林黛玉。
他所創造的林黛玉,形容嬌美,聰明絕頂,堅貞純情,才學橫溢,并具有詩人的氣質和獨特的悲劇性格。而她的叛逆的悲劇性格,則是她生命的主旋律。
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劇性格,還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筆調、奇特的想像和詩意,創造了新奇絕妙的亙古未有的“還淚”之說,以象征林黛玉是帶著宿根、宿情、宿恨來到人世的。這絕不是宿命論,而是藝術的夸張、渲染和強化。
她一生下來,就有“先天不足之癥”;會吃飯時便吃藥,而且不許哭,不能見外人。命運對她太殘酷,太不公平了。
少年喪母,不久又喪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長期寄居在黑暗齷齪的賈府。我們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是她剛剛來到賈府。
作者通過鳳姐的“嘴”和寶玉的“眼”,描繪了她天仙似的人品。鳳姐一見就驚嘆道:“天下竟有這樣標致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在寶玉的眼里,這“裊裊婷婷的女兒”,“神仙似的妹妹”;則別有一種風范和神韻: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曹雪芹把我們民族的審美積淀進行了新的熔鑄和創造,他把楊貴妃式的豐美賦予了薛寶釵,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給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絕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將林黛玉的外貌與西施聯系起來,并將西施“捧心而蹙”、裊娜風流的外形之美賦予林黛玉,還借寶玉之口給她取字“顰顰”,便突出了她的悲劇性格之美。
林黛玉的嬌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動人心魄、更具藝術魅力的。
則是她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個內慧外秀的女性,她“心較比干多一竅”。
她的蒙師賈雨村說,他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凡女子相同。”因其母名賈敏,“他讀書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寫字遇著‘敏’字亦減一二筆。”
她到賈府時,尚在孩提,卻牢記母親生前的囑咐:“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恥笑了去。”她總是眼看心想,暗暗審視;然其言行舉止,卻又那樣彬彬有禮,適份合度。
但我們同時也感覺到,她一開始便受到心理上的壓抑。她詩思敏捷,別人寫詩,總是苦思冥想,而她卻“一揮而就”。
她對賈寶玉說:“你能一目十行,我就不能過目成誦?”的確,林黛玉的聰明在大觀園里是有名的。她善于觸景生情,借題發揮。
一次寶玉去看寶釵,正在一個“識金鎖”,一個“認通靈”,不期黛玉已搖搖擺擺的進來,一見寶玉,便笑道:“哎喲!我來的不巧了!”寶釵笑問“這是怎么說?”黛玉道:“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寶釵又問“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來呢一齊來,不來一個也不來;今兒他來;明兒我來,間錯開了來,豈不天天有人來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熱鬧。”
當寶玉聽寶釵說吃冷酒對身體有害而放下酒杯時,正巧雪雁送手爐來,黛玉又一語雙關地說:“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說是紫鵑叫送來的,她馬上又說:“也虧了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么他說了你就依,比圣旨還快呢!”聰敏的顰兒,把她的妒意表達得多么鋒利而又含蓄,機帶雙敲而又點滴不漏。
又一次,寶玉看著寶釵雪白的膀子發呆。這時,“只見黛玉蹬著門檻子,嘴里咬著絹子笑呢。
寶釵道:‘你又禁不。
4.對林黛玉的好評價(是要寫作文的,但只是結尾,只要一句話就夠了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就是古代美女——林黛玉。 一代佳人林黛玉,葬花送給友情郎 那最后的落花,也為這美麗而又短暫的生命扼惋惜著。風拂,花落,生命的的盡頭,在這無盡的紅蓮中逝去,然而縱使是上輩有緣,這世的悲感傷情卻也凍結了她的心。在這落紅中,她的情,她的望,猶如雪花般,稍縱即逝,在無盡的黑暗中,輕輕的,卻又那般傷情的,消逝著。 對林黛玉的評價;
有才,而且很高,不符合“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一離奇標準;
純潔,心靈纖塵不染,這種潔癖比妙玉的更高尚;
清高,脫俗,痛恨世間各種丑惡,絕不會同流合污;
清醒,最痛苦;
真誠,恨得徹底時愛得更徹底;
敏感,多心,挑剔,追求完美,藝術家、哲學家脾性,也對自己有害;
高傲,自尊,看不起濁人(多數人),難怪孤僻;
脆弱,無助,很是自卑,畢竟只是個女孩——體弱的女孩;
倔強,不隨波逐流,堅持自己的信念,強在內心,女中豪杰;
痛苦,郁悶,世少知音,以致性情乖戾,是環境時代虧欠了她,才令她被某類人(包括現代的)如此厭棄;
破壞,對千百年來國人的成見與審美標準有意無意起了動搖作用。
由此可見,一個不出世,又被俗世過早磨練的人,含著對周遭怨恨而夭亡的人,她絕對是俗臭男人、女人避之則吉或狠狠打擊的對象,她不屬于她那個時代,也不屬于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她是“天使”,根本就不該來到凡間,被我等人追慕,被那等人咒罵。~`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濕
水滴漣漪終消散,木記輪回戀此生
5.對l林黛玉的評價
對林黛玉的評價; 有才,而且很高,不符合“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一離奇標準; 純潔,心靈纖塵不染,這種潔癖比妙玉的更高尚; 清高,脫俗,痛恨世間各種丑惡,絕不會同流合污; 清醒,最痛苦; 真誠,恨得徹底時愛得更徹底; 敏感,多心,挑剔,追求完美,藝術家、哲學家脾性,也對自己有害; 高傲,自尊,看不起濁人(多數人),難怪孤僻; 脆弱,無助,很是自卑,畢竟只是個女孩——體弱的女孩; 倔強,不隨波逐流,堅持自己的信念,強在內心,女中豪杰; 痛苦,郁悶,世少知音,以致性情乖戾,是環境時代虧欠了她,才令她被某類人(包括現代的)如此厭棄; 破壞,對千百年來國人的成見與審美標準有意無意起了動搖作用。
由此可見,一個不出世,又被俗世過早磨練的人,含著對周遭怨恨而夭亡的人,她絕對是俗臭男人、女人避之則吉或狠狠打擊的對象,她不屬于她那個時代,也不屬于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她是“天使”,根本就不該來到凡間,被我等人追慕,被那等人咒罵。~`黛玉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
字“顰顰”,名號“瀟湘妃子”瀟湘妃子是根據她住的屋子命的名。林妹妹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絕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裊娜風流的外形之美,這些都突出了她的悲劇性格之美。
林黛玉的嬌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動人心魄、更具藝術魅力的則是她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美的精神世界。
林黛玉首先是個內慧外秀的女性,不像薛寶釵那樣世故,那樣城府甚深,八面玲瓏,取悅于人;她對人坦率純真,見之以誠。 紅樓夢里各個女兒都精華靈秀獨具其魅,卻只有黛玉美的讓人由衷地心疼和愛憐。
“兩彎似蹙非蹙柳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首詞中盡現了黛玉迷離、夢幻、病態、柔弱、動靜交融的美麗和氣質,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形容詞來綜合形容這樣脫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見幾回!”,更能生動貼切些吧。
《紅樓夢》中林黛玉前世為離恨天上三生石畔一顆絳珠仙草,日見枯萎之時,得神瑛侍者即后來的賈寶玉灌溉,天地靈氣而修成人體,然而僅修為女體,心中結一份難釋之情,說 若他下世為人,我也隨他世間走一遭,將畢生眼淚還與他,以報灌溉之恩。后,通靈寶玉下世,這才使整個故事得以發生……林黛玉的嬌美姿容是迷人的。
然而,使她動人心魄、更具藝術魅力的。則是她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美的精神世界。
林黛玉首先是個內慧外秀的女性,她“心較比干多一竅”。她的蒙師賈雨村說,他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凡女子相同。”
因其母名賈敏,“他讀書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寫字遇著‘敏’字亦減一二筆。”她到賈府時,尚在孩提,卻牢記母親生前的囑咐:“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恥笑了去。”
她總是眼看心想,暗暗審視;然其言行舉止,卻又那樣彬彬有禮,適份合度。 但我們同時也感覺到,她一開始便受到心理上的壓抑。
她詩思敏捷,別人寫詩,總是苦思冥想,而她卻“一揮而就”。她對賈寶玉說:“你能一目十行,我就不能過目成誦?”的確,林黛玉的聰明在大觀園里是有名的。
她善于觸景生情,借題發揮。一次寶玉去看寶釵,正在一個“識金鎖”,一個“認通靈”,不期黛玉已搖搖擺擺的進來,一見寶玉,便笑道:“哎喲!我來的不巧了!”寶釵笑問“這是怎么說?”黛玉道:“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
寶釵又問“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來呢一齊來,不來一個也不來;今兒他來;明兒我來,間錯開了來,豈不天天有人來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熱鬧。”當寶玉聽寶釵說吃冷酒對身體有害而放下酒杯時,正巧雪雁送手爐來,黛玉又一語雙關地說:“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
——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說是紫鵑叫送來的,她馬上又說:“也虧了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么他說了你就依,比圣旨還快呢!”聰敏的顰兒,把她的妒意表達得多么鋒利而又含蓄,機帶雙敲而又點滴不漏。又一次,寶玉看著寶釵雪白的膀子發呆。
這時,“只見黛玉蹬著門檻子,嘴里咬著絹子笑呢。寶釵道:‘你又禁不得風吹,怎么又站在那風口里?’寶玉道:‘何曾不是在房里來著?只因聽見天上一聲叫,出來瞧了瞧原來是個呆雁。
’寶釵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瞧。’黛玉道:‘我才出來,他就忒兒的一聲飛了。
’嘴里說著,將手里的絹子一甩,向寶玉臉上甩來。” 這種機敏,這種諷刺與戲謔,只有林黛玉才能做得如此精純而又天衣無縫。
大觀園里有幾張利害的“嘴”,如鳳姐的“嘴”,賈母的“嘴”,晴雯的“嘴”,尤三姐的“嘴”,紅玉的“嘴”;黛玉也有一張更利害的“嘴”。寶玉的奶媽李嬤嬤說:“真真這林姐兒,說出一句話來,比刀子還利害。”
但鳳姐等人的“嘴”與黛玉的“嘴”又有文野之分:鳳姐多是“世俗取笑”;黛玉則顯得典雅俊。
6.紅樓夢中你對“林黛玉”的評價
林黛玉和薛寶釵,一個是知府的女兒,一個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兒;一個追求完美,一個自云守拙;有的人看見這首詩中同時寫了林、薛二人,以為找到了“釵黛合一”的證據,這是錯誤的。
矛盾著的雙方既然互為依存,為什么不可以在一首詩中并提林薛這兩個在思想傾向上彼此對立的人物,通過賈寶玉對她們的不同的態度的比較,以顯示抑揚褒貶呢? 林黛玉形象從《紅樓夢》面世之日起,就是在被理解和被誤解中度過的。新時期紅學正在呈現出百花爭艷之勢,要正確評價林黛玉,我以為必須把林黛玉放在她所生活的時代的熒屏上去顯影。
不然就始終擺脫不了那個周而復始的被理解又被誤解的怪圈。 黛玉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
字“顰顰”,名號“瀟湘妃子”瀟湘妃子是根據她住的屋子命的名。林妹妹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絕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裊娜風流的外形之美,這些都突出了她的悲劇性格之美。
林黛玉的嬌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動人心魄、更具藝術魅力的則是她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美的精神世界。
林黛玉首先是個內慧外秀的女性,不像薛寶釵那樣世故,那樣城府甚深,八面玲瓏,取悅于人;她對人坦率純真,見之以誠。 紅樓夢里各個女兒都精華靈秀獨具其魅,黛玉的美讓人由衷地心疼和愛憐。
“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首詞中盡現了黛玉迷離、夢幻、病態、柔弱、動靜交融的美麗和氣質。
《紅樓夢》中林黛玉前世為離恨天上三生石畔一顆絳珠仙草,日見枯萎之時,得神瑛侍者即后來的賈寶玉灌溉,天地靈氣而修成人體,然而僅修為女體,心中結一份難釋之情,說 若他下世為人,我也隨他世間走一遭,將畢生眼淚還與他,以報灌溉之恩。后,通靈寶玉下世,這才使整個故事得以發生…… 曹雪芹懷著深摯的愛意和悲憫的同情,用歷史與未來、現實與理想、哲理與詩情,并飽蘸著血與淚塑造出來的林黛玉,是《紅樓夢》里一位富有詩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劇形象。
二百多年來,不知有多少人為她的悲劇命運灑下同情之淚,為她的藝術魅力心醉神迷。 然而,在百花斗妍的女兒國大觀園里,有嫵媚豐美的薛寶釵,有風流嬌艷的史湘云,有文采精華的賈探春,有美貌不亞于其家姐的薛寶琴,……為什么獨有黛玉那樣牽動人的衷腸,甚至有人因她而狂、為她而死呢?她為什么有如此強大的藝術魅力?她究竟美在何處、動人在何處?應該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點,則是林黛玉具有一種悲劇美。
當人們說《紅樓夢》是一部悲劇時 ,指的就是在封建專制社會里萬千青春少女的“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共同悲劇。黛玉之悲也是其中之一。
真正的悲劇總是動人心魄的,因為悲劇是將美毀滅給人看。越是美的有價值的人生被毀滅,其悲劇就越壯美,越深刻,越動人。
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曾用“造化鐘神秀”的詩句,來形容東岳泰山的壯美在他心中引起的驚奇。意思是說:大自然把它的神奇秀麗都集中在泰山上了。
賈寶玉在闡述他的“女清男濁說”時道:“天地靈秀之氣只鐘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渣滓濁沫已。”他后來見到薛寶琴、李紋、李綺時、又不勝感嘆道:“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華靈秀,生出這些人上之人來!”曹雪芹這個“造物主”,也只把“精華靈秀”鐘于女兒。
他所創造的林黛玉,形容嬌美,聰明絕頂,堅貞純情,才華橫溢,并具有詩人的氣質和獨特的悲劇性格。而她的叛逆的悲劇性格,則是她生命的主旋律。
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劇性格,還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筆調、奇特的想象和詩意,創造了新奇絕妙的亙古未有的“還淚”之說,以象征林黛玉是帶著宿根、宿情、宿恨來到人世的。這絕不是宿命論,而是藝術的夸張、渲染和強化。
我們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是她剛剛來到賈府。作者通過鳳姐的“嘴”和寶玉的“眼”,描繪了她天仙似的人品。
鳳姐一見就驚嘆道:“天下竟有這樣標致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在寶玉的眼里,這“裊裊婷婷的女兒”,“神仙似的妹妹”;則別有一種風范和神韻: 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曹雪芹把我們民族的審美積淀進行了新的熔鑄和創造,他把楊貴妃式的豐美賦予了薛寶釵,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給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絕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將林黛玉的外貌與西施聯系起來,并將西施“捧心而蹙”、裊娜風流的外形之美賦予林黛玉,還借寶玉之口給她取字“顰顰”,便突出了她的悲劇性格之美。 林黛玉的嬌美姿容是迷人的。
然而,使她動人心魄、更具藝術魅力的。則是她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美的精神世界。
林黛玉首先是個內慧外秀的女性,她“心較比干多一竅”。她的蒙師賈雨村說,他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凡女子相同。”
因其母名賈敏,“他讀書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寫字遇著‘敏’字亦減一二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對林黛玉一句簡短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