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人謙虛的事例 要簡短的至少3例
【一】被人們稱頌為“力學之父”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熱學上,他確定了冷卻定律。
在數學上,他提出了“流數法”,建立了二項定理和萊布尼茲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開辟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偉大科學家,然而他非常謙遜。
對于自己的成功,他謙虛地說:“如果我見的比笛卡爾要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他還對人說:“我只像一個海濱玩耍的小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著一顆光滑美麗的石子兒,真理的大海還是沒有發現。”
【二】周公姬旦,在成王年幼時輔佐成王。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不避艱辛挺身而出,擔當起王的重任;當國家轉危為安,走上順利發展的時候,毅然讓出了王位,這種謙虛謹慎、無畏無私的精神,始終被后代稱頌。
在輔佐成王期間,珍惜人才,惟恐失去天下賢人,洗一次頭時,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頭發;吃一頓飯時,亦數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賢士。 【三】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
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為 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 有一次齊白石和梅蘭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賓朋皆社會名流或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齊白石顯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
不久,梅蘭芳到,主人高興相迎,其余賓客也都蜂擁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蘭芳知道齊白石也來赴宴,便四下環顧,尋找老師。
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讓開別人一只只伸過來的手,擠出人群向畫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老師”,向他致意問安。在座的人見狀很驚訝,齊白石深受感動。
幾天后特向梅蘭芳饋贈《雪中送炭圖》并題詩道: 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 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
2.關于謙虛的名人事例, 急~~~
1、戴震 清雍正年間,江水被推薦到朝廷做官。
皇上召見時,他緊張哆嗦,不能對答,于是推薦他的學生戴震。戴震口若懸河,分析問題切中要害,說得清清楚楚。
皇上大為興奮。問戴震說:你和老師比,誰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
皇上又問: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為什么?戴震說:老師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學問,超過我一萬倍。皇上贊賞他的謙讓精神,賜為翰林。
2、愛因斯坦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世的時候,就已經是一位聲譽顯赫的物理學家,深受人們的敬仰。在紐約河濱教堂所設的世界最偉大的學者的塑像中,愛因斯坦是惟一活著的人。
但他并沒有被榮譽沖昏頭腦,始終保持著謙遜的品質。他對別人把他當成偶像感到無法理解,對報刊上的宣傳和贊揚十分厭煩。
非凡是那些記者、畫師、雕塑師來找他拍照、畫像、塑像,更使他難以忍受,他說他簡直成了這些行業的模特兒了。愛因斯坦從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超人。
他熟悉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過的道路的延伸,科學的新時代是在前人基礎上開辟的,因此他總是抱著敬仰和感激的心情贊賞前人的貢獻。他知道,在科學的道路上有許許多多人在共同奮斗,各人有各人的工作,各人有各人的貢獻,因此他對同行的工作非常尊重。
就是對自己的下屬和學生,愛因斯坦也沒有任何傲慢的表現。凡是和他接觸過的人,無不為他的和藹可親和平等待人而感動。
他還總結了這樣一個成功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
他認為自己不是什么天才,只是一個真理的忠實而勤勉的追求者。3、牛頓 牛頓是科學史上的巨人之一。
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成為經典力學基礎的牛頓運動定律;他進行了光的分解而創立了光學;在熱力學方面,他確定了冷卻定律。在天文學方面,他創制了反射望遠鏡,考察了行星運動規律,科學地解釋了潮汐現象,預言了地球不是正球體;在數學方面,他是微積分學的創始人。
恩格斯在《英國狀況》一文中對他的偉大成就贊嘆不已。然而他自己卻非常謙遜。
當他臨終的時候,來探望他的親朋好友在病榻邊說:你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人。他聽了偉人二字便搖搖頭說:不要那么說,我不知道世人是怎樣看我,我自己只覺得似乎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了幾只光亮的貝殼。
但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還未被熟悉,被發現哩。停頓片刻,他又說:假如說我比笛卡兒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的緣故。
說完這段話,他平靜地閉上了眼睛。4、孔圉 春秋時期,衛國有個人叫孔圉,勤奮好學,而且很謙虛。
他死了以后,衛國的國君為了表彰他,并讓后人學習他的好學精神,就賜給他一個“文”的稱號,所以,后來人們就尊稱他為“孔文子”。孔子有個學生叫子貢,也是衛國人。
他認為孔圉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稱他為“孔文子”,似乎是有點評價過高了。他想來想去,覺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請教。
子貢說:“那個孔文子并沒有什么了不起,憑什么要賜給他‘文’的稱號?”孔子回答說:“孔圉聰明好學,勇于向地位和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虛心請教。而不會感到丟臉,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賜給他‘文’的稱號。”
子貢聽孔子這樣一說,猛然省悟,頓時感到心悅誠服。5、諾貝爾 諾貝爾是19世紀末的瑞典杰出化學家,一生貢獻極大,但十分謙虛。
一位瑞典出版商要出一部瑞典名人集,來找諾貝爾。諾貝爾有禮貌地回絕了。
他說:我喜歡訂閱這本有價值、有趣味的書,但請您不要將我收入。我不知道我是否應當得到這種名望,不過我厭惡過分的詞藻。
諾貝爾的哥哥想編一部家族史,請他寄一份自傳。諾貝爾寫道:阿道爾弗雷德·諾貝爾他那可憐的生命,在呱呱墜地時,差點斷送在一位仁慈的醫生手里。
主要的美德:保持指甲的干凈,從不累及別人。主要的過錯:終生不娶,脾氣不佳,消化力差;僅有的一個希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的罪惡:不敬財神;生平重要事:無。
哥哥反復勸說,并提出代為整理。諾貝爾執意不從。
他說:我不只是沒有時間,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不能寫什么自傳。在宇宙漩渦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
而無足輕重的我們,有什么值得去寫?諾貝爾一生不愿意宣揚自己。他驚人的業績與他不平凡的謙虛分不開。
3.關于謙虛的名人事例
1: 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
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里窮,沒錢上學。后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
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
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里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
可是匡衡家里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么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
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
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后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映雪囊(náng)螢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里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
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 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yin),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
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里,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后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
每當人們贊嘆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被人們稱頌為“力學之父”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熱學上,他確定了冷卻定律。
在數學上,他提出了“流數法”,建立了二項定理和萊布尼茲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開辟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偉大科學家,然而他非常謙遜。
對于自己的成功,他謙虛地說:“如果我見的比笛卡爾要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他還對人說:“我只像一個海濱玩耍的小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著一顆光滑美麗的石子兒,真理的大海還是沒有發現。”
揚名于世的音樂大師貝多芬,謙虛地說自己“只學會了幾個音符”。 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自己“真像小孩一樣的幼稚”。
法國化學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學成就時,他對慕基人之一。他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歐文斯學院專門為他設立了有機化學的新教授職位,格拉斯大學選他為名譽博士,這許多榮譽絲毫沒有改變他的謙虛為人。
肖萊馬逝世后,恩格斯在悼文中稱他:“是世界上最謙虛的人。”。
4.有沒有關于名人謙虛的故事,要簡短的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宣傳他們的*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
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么?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5.有關恒心 意志 骨氣 虛心 的名人故事 要簡短
恒心 鐵杵磨成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
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
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么?”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后,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
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意志 斯蒂芬.霍金,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現年60歲,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紀念日,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
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
他擔任的職務是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那是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教授。他擁有幾個榮譽學位,是皇家學會會員。
他因患盧伽雷氏癥(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禁錮在一張輪椅上達20年之久,他卻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為優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
盡管他那么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朱自清有骨氣 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全面內戰后,大肆搜刮,物價飛漲,老百姓苦不堪言。
清華大學教授朱自清也背了一身的債,冬天里連一件棉衣都做不起,一家人只能喝稀粥度日。他的小兒子因營養不良而夭亡了。
反動政府知道朱自清很有學問,幾次請他出來做官,許給很高的薪水,可是他抱定主意,不做反動派的官,一次又一次拒絕了。 國民黨擔心大學教授造反,給他們發了面粉配給證,低價供給美國“援助”的面粉。
為了抗議美國支持**打內戰,北京一百多個教授發表聲明不買美援面粉。朱自清毫不猶豫地在聲明上簽了字,并對妻子說:“人窮志不窮,我們要做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決不乞求美國的所謂恩賜。”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重病不幸去世了,臨終前振足氣力對妻子說:“有一件事必須記住,我是在拒絕購買美援面粉的聲明上簽過字的,你們即使餓死,也不要買它。” 妻子含著淚點點頭,朱自清欣慰地含笑閉上了眼睛 虛心 春秋時代,孔子被人們尊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
他的《論語》是千百年來的傳世之作。 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
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
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么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問他:“孔圉死后,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才配叫‘文’。”弟子們想:“老師常向別人求教,也并不以為恥辱呀!” 虛心納諫的齊景公 齊景公愛喝酒,連喝七天七夜不停止。
大臣弦章上諫說:“君王已經連喝七天七夜了,請您以國事為重,趕快戒酒;否則就請先賜我死了。”另一個大臣晏子后來覲見齊景公,齊景公向他訴苦說:“弦章勸我戒酒,要不然就賜死他;我如果聽他的話,以后恐怕就得不到喝酒的樂趣了;不聽的話,他又不想活,這可怎么辦才好?”晏子聽了便說:“弦章遇到您這樣寬厚的國君,真是幸運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紂王,不是早就沒命了嗎?” 于是齊景公果真戒酒了。
6.關于“謙虛”事例(短一點)
關于“謙虛”事例
扁鵲謙虛的事例
有一次,齊國的國君要封扁鵲為“天下第一神醫”。然而扁鵲卻堅決不受,說自己并不是天下第一,自己的兩個哥哥醫術都比他高明。國王聞之稍感不解,問道:既然你的兩個哥哥的醫術都在你之上,為何此二人名不見經傳?扁鵲答道:“我二哥扁雁能夠治大病于小恙,還在那些重大疾病只出現微小癥狀之時,就能加以診斷并及時根治。所以他只是在家鄉的村里小有名氣,村里人知道有小毛病可以去找二哥。而大哥扁鴻的醫術更加出神入化,能夠防病于未然,只要看人一眼就可以判斷出這個人可能得什么毛病,然后在其得病之前就及時治療。所以只有家里人知道大哥的醫術高明,連村里人都不知道大哥的水平。只有我扁鵲,既不能治大病于小恙,又不能防病于未然,等到我妙手回春時,病人已經病入膏肓了,所以我的兩個沒有名氣的哥哥才是神醫,而我只是名滿天下的名醫。
孔子坦然承認無知
傳說著名思想家孔子在去齊國的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子正在激烈爭論太陽的 遠近。一個說早上太陽溫暖,中午太陽燙人,所以太陽早上遠中午近;另一個說,早上的太 陽大得像篷蓋,中午小得像菜盤,所以太陽早上近,中午遠,他們請孔子評理,孔子想不出 誰對誰錯,只好老實承認自己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牛頓不居功自傲
牛頓是科學史上的巨人之一。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成為經典力學基礎的牛頓運動定律;他進行了光的分解而創立了光學;在熱力學方面,他確定了冷卻定律;在天文學方面,他創制了反射望遠鏡,考察了行星運動規律,科學地解釋了潮汐現象,預言了地球不是正球體;在數學方面,他是微積分學的創始人 。然而他自己卻非常謙遜。當他臨終的時候,來探望他的親朋好友在病榻邊說:“你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人……”他聽了“偉人”二字便搖搖頭說:“不要那么說,我不知道世人是怎樣看我,我自己只覺得好像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孩子,偶爾拾到了幾只光亮的貝殼。但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還未被認識,被發現。”停頓片刻,他又說:“如果說我比笛卡兒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的緣故。”說完這段話,他平靜地閉上了眼睛。
戴震與他的老師—— 謙讓是一種美德
清雍正年間,江水被推薦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見時,他緊張哆嗦,不能對答,于是推薦他的學生戴震。戴震口若懸河,分析問題切中要害,說得清清楚楚。皇上大為高興。問戴震說:“你和老師比,誰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問:“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為什么?”戴震說:“老師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學問,超過我一萬倍。”皇上贊賞他的謙讓精神,賜為翰林。
蘇格拉底謙虛的故事: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后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贊嘆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7.謙虛的名人事例
.焦耳求知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于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 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后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了,馬收到電擊后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盡管已經出現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咯咯又劃著船來到群山環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里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里塞滿了火藥,然后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里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里。
這時,天空濃云密布,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現,每次閃電過后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
開學后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并向老師請教。
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于發現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謙虛
當阿道夫?貝耶爾10歲生日那一天。他原以為爸爸媽媽會像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那樣,為他熱熱鬧鬧地慶祝一番。可是這一天:母親一大早就把他領到外婆家里,在那里消磨了一整天,根本沒有提做生日的事。貝耶爾很不高興,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嘟著嘴不說話,母親見了,語重心長地說:“我生你的時候你爸爸41歲,還是個大老粗。現在他51歲了,可還跟你一樣,正在努力讀書,明天還要參加考試。我不愿意因為你的生日而耽誤他的學習,時間對他來說實在太寶貴了,你現在還小,也要學會珍惜時間。”
母親的話語,如雨露一般,點點滴滴滋潤著貝耶爾幼小的心田。后來他回憶道:“這是母親送給我10歲生日的最豐厚的禮品。”
貝耶爾在大學讀書時,有機化學家賈拉古教授的名字傳遍了德國。不過,那時這位教授還很年輕。一些科學界耆宿總是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挑剔他。有一天,貝耶爾和父親在一起閑談,提起了賈拉古教授。貝耶爾說:“賈拉古只比我大6歲……”言外之意是這個人并沒有什么了不起。
父親聽了很不滿意,他對貝耶爾說:“大六歲怎么樣,難道就不值得你學習嗎?我讀地質學時,老師的年齡比我小30歲的都有,我一樣恭恭敬敬地稱他們為老師,認認真真地聽他們講課。你要記住,年齡和學問不一定成正比。不管是誰,只要有知識,就應該虛心向他學習。”
參考資料:
8.名人謙虛的小故事
1.李自成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在起義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禮賢下士,因而屢戰屢勝。但隨著起義隊伍的壯大,功績的顯赫,他的驕傲情緒一天天滋長起來,貪圖享受,拒聽忠言,居然殺害了向他進諫的忠臣李巖,以致軍心渙散,輝煌功業毀于一旦,落得個自身被害的結局。
2.莫泊桑
左拉曾這樣描述過他的學生法國大作家莫泊桑:他往往一下午洗耳恭聽我們的談話,眼睛明亮而含笑,老半天才斗膽插上片言只語。誰也不曾料到,這個布滿歡快朝氣的年輕人后來竟一舉推出了《羊脂球》那個滿含柔情、譏嘲和勇氣的完美無缺的作品。
他默默地聽我們的談話,然后他的作品源源而出,顯出了爐火純青的功力。完全可以說,《羊脂球》的享譽文壇,是謙虛好學的結果。
3.戴震
清雍正年間,江水被推薦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見時,他緊張哆嗦,不能對答,于是推薦他的學生戴震。戴震口若懸河,分析問題切中要害,說得清清楚楚。皇上大為興奮。
問戴震說:你和老師比,誰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問: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為什么?戴震說:老師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學問,超過我一萬倍。皇上贊賞他的謙讓精神,賜為翰林。
4.蘇格拉底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后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贊嘆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5.諾貝爾
諾貝爾是19世紀末的瑞典杰出化學家,一生貢獻極大,但十分謙虛。一位瑞典出版商要出一部瑞典名人集,來找諾貝爾。諾貝爾有禮貌地回絕了。他說:我喜歡訂閱這本有價值、有趣味的書,但請您不要將我收入。我不知道我是否應當得到這種名望,不過我厭惡過分的詞藻。
諾貝爾的哥哥想編一部家族史,請他寄一份自傳。諾貝爾寫道:阿道爾弗雷德·諾貝爾他那可憐的生命,在呱呱墜地時,差點斷送在一位仁慈的醫生手里。
主要的美德:保持指甲的干凈,從不累及別人;主要的過錯:終生不娶,脾氣不佳,消化力差;僅有的一個希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的罪惡:不敬財神;生平重要事:無。哥哥反復勸說,并提出代為整理。諾貝爾執意不從。
他說:我不只是沒有時間,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不能寫什么自傳。在宇宙漩渦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而無足輕重的我們,有什么值得去寫?諾貝爾一生不愿意宣揚自己。他驚人的業績與他不平凡的謙虛分不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謙虛的名人故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