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小知識是短一點
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了,越來越發達了,科技也越來越先進了!看看那些歷史,從古代到現在,我們一步一步地走了過來。
在那次
儀式上,我就已經看到了我們祖國的科技發展,那一輛輛新穎的坦克,車子,
和一些稀有的武器裝備。我非常驚訝,現在祖國的科技太發達了。
科技對我們人類來說是不可缺少的,我們在什么地方都會用到我們的科技
現在我們學校里也在進行這科技節的活動,讓同學們自己寫一下科技的論文,或小報,自己發明
或者畫一幅科技畫,這樣,不僅提高了同學們對科技的熱愛和了解,并且,提高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我也參加了這次活動,我感覺非常的有意義,在網上尋找一些
和資料,和爸爸媽媽一起動動腦,一起發明自己的
畫自己想象中的科技畫,是多么有趣,多么有意義啊!
2.50個科學小知識
向日葵為什么總是向著太陽?向日葵的莖部含有一種奇妙的植物生長素。
這種生長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線照射,它就會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時它還刺激背光一面的細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長的快,使向日葵產生了向光性彎曲。
2.為什么星星會一閃一閃的?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
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3.為什么人會打哈欠?當我們感到疲累時,體內已產生了許多的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過多時,必須再增加氧氣來平衡體內所需。
因為這些殘留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機能活動,這時身體便會發出保護性的反應,于是就打起呵欠來。打呵欠是一種深呼吸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更多地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氣化碳,還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呢。
4.藍天有多高?“藍天”其實是地球的大氣層。大氣層包圍著地球的空氣,根據空氣密度的不同分為5層,總共有2000-3000公里厚。
但絕大部分空氣都集中在從地面到15公里高以下的地方,越往高處空氣越稀薄。大氣層有多厚,藍天就應該有多高。
5.為什么白天沒有星星?因為白天部分陽光被大氣中的氣體和塵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陽輻射的光線非常強烈,使我們看不出星星來了。6.太陽系有那些天體?太陽系中有九大行星。
它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另外,太陽系里還有許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已正式編號的小行星有2958顆。
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7.打雷是為什么?這是陰電和陽電碰到一起發生的自然現象。
下雨時,天上的云有的帶陽電,有的帶陰電,兩種云碰到一起時,就會放電,發出很亮很亮的閃電,同時又放出很大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很快受熱,膨脹,并且發出很大的聲音,這就是雷聲。8.飛機為什么能飛上天?飛機有兩個機翼,像小鳥的翅膀一樣,它還有推進器。
機翼能產生升力,把飛機托起在空中;推進器能產生能力,把飛機推向前進。因此,飛機就能像鳥兒一樣飛上天了。
33、掛在壁墻上的石英鐘,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于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9.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水沸騰之前,由于對流,水內氣泡一邊上升,一邊上下振動,大部分氣泡在水內壓力下破裂,其破裂聲和振動聲又與容器產生共鳴,所以聲音很大。水沸騰后,上下等溫,氣泡體積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開來,因而響聲比較小。
10.水火不相容 物質燃燒,必須達到著火點,由于水的比熱大,水與火接觸可大量吸收熱量,至使著火物溫度降低;同時汽化后的水蒸氣包圍在燃燒的物體外面,使得物體不可能和空氣接觸,而沒有了空氣,燃燒就不能進行。11.坐地日行八萬里 由于地球的半徑為6370千米,地球每轉一圈,其表面上的物體 " 走 " 的路程約為40003.6千米,約8萬里。
這是**吟出的詩詞,它還科學的揭示了運動和靜止關系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總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12.小小稱砣壓千斤 根據杠桿平衡原理,如果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分之一,則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倍。
如果稱砣的力臂很大,那么 " 一兩撥千斤 " 是完全可能的。13.破鏡不能重圓 當分子間的距離較大時(大于幾百埃),分子間的引力很小,幾乎為零,所以破鏡很難重圓。
14.人心齊,泰山移 如果各個分力的方向一致,則合力的大小等于各個分力的大小之和。15.麻繩提豆腐--提不起來 在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小,則壓強就大。
16.真金不怕火來煉,真理不怕爭辯 從金的熔點來看,雖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溫度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溫度小于金的熔點,所以金不能熔化。17.長嘯一聲,山鳴谷應 人在崇山峻嶺中長嘯一聲,聲音通過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經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18.坐井觀天,所見甚少 由于光沿直線傳播,由幾何作圖知識可知,青蛙的視野將很小。19.如坐針氈 由壓強公式可知,當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越小,則壓強越大。
人坐在這樣的氈子上就會感覺極不舒服。20.瑞雪照豐年 由于雪是熱的不良導體,當它覆蓋在農作物上時,可以很好的防止熱傳導和空氣對流,因此能起到保溫作用。
21.霜前冷,雪后寒 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氣溫度驟然變冷(溫度低于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附著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 " 霜前冷 " 的感覺。雪熔化時要需吸收熱量,使空氣的溫度降低,所以我們有 " 雪后寒 " 的感覺。
22.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 雞蛋碰石頭,雖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個物體所能承受的壓強一定,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可能被損壞。雞蛋能承受的壓強小,所以雞蛋將破裂。
23.玉不琢不成器 沒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線發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光線發生鏡面反射。24.扇子有涼風,宜夏不宜冬 。
3.科技小知識(50字左右)
隕石 隕石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成碎塊散落到地球上的石體,它是人類直接認識太陽系各星體珍貴稀有的實物標本,極具收藏價值。
據加拿大科學家10年的觀測,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隕石有20多噸,大概有兩萬多塊。由于多數隕石落在海洋、荒草、森林和山地等人煙罕至地區,而被人發現并收集到手的隕石每年只有幾十塊,數量極少。
隕石,在沒有落入地球大氣層時,是游離于外太空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若是落入大氣層,在沒有被大氣燒毀而落到地面就成了我們平時見到的隕石,簡單的說,所謂隕石,就是微縮版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而留下的殘骸。 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隕石最早的國家,遠至新石器時代,后經歷朝歷代,直到20世紀末均有文字記載,并有不少標有“落星”的地名,如“落星山”、“落星湖”等。
隕石按組成成分一般分為3大類,即鐵隕石,也叫隕鐵。一般鐵鎳含量在95以上,其中含鐵80至95,含鎳5至20。
密度為8至8.5。其他成分可有硫化物,金剛石,稀土化元素及硅酸鹽等。
鐵隕石約占隕石總量的3。世界3號鐵隕石于19世紀末發現于我國新疆青河縣,大小為2.42*1.85*1.37,重約30噸。
該隕鐵含鐵88.67,含鎳9.27。其中含有多種地球上沒有礦物,如錐紋石、鎳紋石等宇宙礦物。
超新星 有時候,遙望星空,你可能會驚奇地發現:在某一星區,出現了一顆從來沒有見過的明亮星星!然而僅僅過了幾個月甚至幾天,它又漸漸消失了。 這種“奇特”的星星叫做新星或者超新星。
在古代又被稱為“客星”,意思是這是一顆“前來作客”的恒星。 新星和超新星是變星中的一個類別。
人們看見它們突然出現,曾經一度以為它們是剛剛誕生的恒星,所以取名叫“新星”。其實,它們不但不是新生的星體,相反,而是正走向衰亡的老年恒星。
其實,它們就是正在爆發的紅巨星。我們曾經不止一次提到,當一顆恒星步入老年,它的中心會向內收縮,而外殼卻朝外膨脹,形成一顆紅巨星。
紅巨星是很不穩定的,總有一天它會猛烈地爆發,拋掉身上的外殼,露出藏在中心的白矮星或中子星來。 在大爆炸中,恒星將拋射掉自己大部分的質量,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這樣,在短短幾天內,它的光度有可能將增加幾十萬倍,這樣的星叫“新星”。如果恒星的爆發再猛烈些,它的光度增加甚至能超過1000萬倍,這樣的恒星叫做“超新星”。
超新星爆發的激烈程度是讓人難以置信的。據說它在幾天內傾泄的能量,就像一顆青年恒星在幾億年里所輻射的哪樣多,以致它看上去就像一整個星系那樣明亮! 新星或者超新星的爆發是天體演化的重要環節。
它是老年恒星輝煌的葬禮,同時又是新生恒星的推動者。超新星的爆發可能會引發附近星云中無數顆恒星的誕生。
另一方面,新星和超新星爆發的灰燼,也是形成別的天體的重要材料。比如說,今天我們地球上的許多物質元素就來自那些早已消失的恒星。
太陽 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太陽系的中心天體。銀河系的一顆普通恒星。
與地球平均距離14960萬千米,直徑139萬千米,平均密度1.409克/厘米?3,質量1.989*10^33克,表面溫度5770開,中心溫度1500萬開。由里向外分別為太陽核反應區、太陽對流層、太陽大氣層。
其中心區不停地進行熱核反應,所產生的能量以輻射方式向宇宙空間發射。其中二十二億分之一的能量輻射到地球,成為地球上光和熱的主要來源。
太陽(Sun)是一顆普通的恒星,目前在赫-羅圖上度過了主序生涯的一半左右。它是一個質量為1989.1億億億噸(約為地球質量的33萬倍)、直徑139.2萬km(約為地球直徑的109倍)的熱氣體(嚴格說是等離子體)球。
其平均密度為水的1.4倍,但這一平均密度隱含著很寬的密度范圍,從超高密的核心到稀薄的外層。 作為一顆恒星太陽,其總體外觀性質是,光度為383億億億瓦,絕對星等為4.8,他是一顆黃色G2型矮星,有效溫度等于開氏5800度。
太陽與在軌道上繞它公轉的地球的平均距離為149597870km(499.005光秒或1天文單位)。按質量計,它的物質構成是71%的氫、26%的氦和少量重元素。
太陽圓面在天空的角直徑為32角分,與從地球所見的月球的角直徑很接近,是一個奇妙的巧合(太陽直徑約為月球的400倍而離我們的距離恰是地月距離的400倍),使日食看起來特別壯觀。由于太陽比其他恒星離我們近得多,其視星等達到-26.8,成為地球上看到最明亮的天體。
太陽每25.4天自轉一周(平均周期;赤道比高緯度自轉得快),每2億年繞銀河系中心公轉一周。太陽因自轉而呈輕微扁平狀,與完美球形相差0.001%,相當于赤道半徑與極半徑相差6km(地球這一差值為21km,月球為9km,木星9000km,土星5500km)。
差異雖然很小,但測量這一扁平性卻很重要,因為任何稍大一點的扁平程度(哪怕是0.005%)將改變太陽引力對水星軌道的影響,而使根據水星近日點進動對廣義相對論所做的檢驗成為不可信。 你嫌太長可以把中間去掉一點呢。
4.科技小常識20字左右
3. 為什么蛇沒有腳都能走路? 么蛇沒有腳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鱗片,這是它們身上最外面的一層盔甲.鱗片不但用來保護 身體,還可以是它們的"腳" . 蛇向前爬行時,身體會呈 S 形.而每一片在 S 形外邊的鱗片,都會翹起來, 幫助蛇前進時抓住不平的路面.這些鱗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動身體向 前爬行,所以蛇沒有腳也可以走動呀! 4. 為什么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開花 為什么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開花向日葵花盤下面莖部的地方,含有一種叫做"植物生長素"的物質.這物質 有加速繁殖的功用, 但卻具有厭旋光性, 每遇到光線時, 便會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陽升起時,向日葵莖部便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來整棵植物就向著 太陽的方向彎曲了. 5. 為什么人老了頭發便會變白? 么人老了頭發便會變白? 我們的頭發中有一種叫"黑色素"的物質,黑色素愈多頭發的顏色便愈黑. 而黑色素少的話,頭發便會發黃或變白.人類到了老年時,身體的各種機能會逐 漸衰退,色素的形成亦會愈來愈少,所以頭發也會漸漸變白啊! 6. 為什么螢火蟲會發光? 么螢火蟲會發光? 螢火蟲會發光因為在它們的腹部末端有發光器, 發光器內充滿許多含磷的發 光質及發光酵素,使螢火蟲能發出一閃一閃的光. 螢火蟲發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還有求偶,警戒,誘捕等用途.這也 是它們的一種溝通的工具,不同種類螢火蟲的發光方式,發光頻率及顏色也會不 同,它們藉此來傳達不同的訊息. 7. 為什么肚子餓了會咕咕叫? 么肚子餓了會咕咕叫? 肚子餓了便會咕嚕咕嚕地叫,這是因為之前吃進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雖然 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會繼續分泌.這時候胃的收縮便會逐漸擴大,內里的液 體和氣體便會翻攪起來,造成咕嚕咕嚕的聲音. 下次不要再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尷尬啊!因為這是正常的生理動作呢. 8. 為什么駝鳥不會飛? 么駝鳥不會飛? 身型龐大的駝鳥類的一種,但它們卻不會飛上天啊!這不是因為它們的翅膀 不管用,而是它們的羽毛都太柔軟,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適合飛行.另外,駝鳥 的肌肉不發達,胸骨又平平的,對飛行都沒有幫助. 駝鳥生活在非洲,由于長期居于沙漠地區,身體為了適應環境,便逐漸演化 成現在的樣子. 9. 為什么罐頭里食品不容易變壞? 么罐頭里食品不容易變壞? 午餐肉,豆豉鯪魚,茄汁豆。
都是美味的罐頭食物,它們都可以存放很久 而不易變壞.這因為罐頭是密封的,細菌便無法進入. 人們在制造罐頭食品的時候,把罐頭里的空氣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在 沒有空氣的情況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許細菌,它們也無法生存或繁殖啊! 10. 為什么嬰兒剛出生時都會哭個不停? 么嬰兒剛出生時都會哭個不停? 嬰兒剛出生時都會呱呱大哭,這不是因為他們感到不開心,而是他們正在大 口大口地呼吸著第一口的空氣呢! 當嬰兒離開媽媽身體出生時,他們吸進的第一口空氣會沖到喉部去,這會猛 烈地沖擊聲帶,令聲帶震動,然后發出類似哭叫的聲音.。
5.科技小知識有哪些
1、兔子用腿拍打地面的動作來傳遞信息,用后腿拍打地面的大多數是雄兔,這是它向雌兔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2、世界上最大的猴是狒狒,最小的猴子是倭狨.
3、"四不象"真正的名字叫麋鹿,是我國的珍奇動物.
4、冰糕為什么會冒氣?
冰糕冒氣是因為外界空氣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見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時,一遇冷就液化成霧滴包圍在冰糕周圍,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氣”一樣。
5、向日葵為什么總是向著太陽?
向日葵的莖部含有一種奇妙的植物生長素。這種生長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線照射,它就會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時它還刺激背光一面的細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長的快,使向日葵產生了向光性彎曲。
6、蟬為什么會蛻皮?
蟬的外殼(外骨骼)是堅硬的,不能隨著蟬的生長而擴大,當蟬生長到一定階段時,蟬的外骨骼限制了蟬的生長,蟬將原有的外骨骼脫去,就是蟬蛻。
7、蜜蜂怎樣釀蜜?
蜂先把采來的花朵甜汁吐到一個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進行調制,然后再吐出來,再吞進去,如此輪番吞吞吐吐,要進行100~240次,最后才釀成香甜的蜂蜜。
8、為什么星星會一閃一閃的?
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9、為什么人會打呵欠?
當我們感到疲累時,體內已產生了許多的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過多時,必須再增加氧氣來平衡體內所需。因為這些殘留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機能活動,這時身體便會發出保護性的反應,于是就打起呵欠來。打呵欠是一種深呼吸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更多地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氣化碳,還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呢。
10、為什么蛇沒有腳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鱗片,這是它們身上最外面的一層盔甲。鱗片不但用來保護身體,還可以是它們的「腳」。蛇向前爬行時,身體會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邊的鱗片,都會翹起來,幫助蛇前進時抓住不平的路面。這些鱗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動身體向前爬行,所以蛇沒有腳也可以走動呀!
11、為什么人老了頭發便會變白?
我們的頭發中有一種叫「
6.簡單易懂的科學小知識
我們刷牙,因為牙齒上會有殘留的食物碎末,他們會腐蝕我們的牙齒,讓牙齒壞掉,造成牙疼,掉牙。
我們用香皂洗手,因為手上有細菌,香皂里面的物質能殺死細菌,保護我們的皮膚健康。
有點小朋友帶眼睛,因為凹透鏡有發散光的效果,讓物體產生的影像在眼睛前面放大,讓我們看的更清晰。
7.有關小學生科技小知識
科技知識有很多,就像廣袤的宇宙。
我覺得小學生應該先從生活學習,與自然相結合。可以看一些科技書籍,《十萬個為什么》《少兒百科知識大全》等。
我給你整理了一些,希望對你有所裨益。1 為什么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光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聲速快) 2 眼鏡由誰發明的? (羅吉、培根) 3 為什么自行車能動? (自行車的輪胎與地面相互摩擦) 4 月亮圍繞什么東西轉?轉一周期多長? (地球)(24小時) 5 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 (大約500萬次) 6 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 (冥王星) 7 地球的厚被是什么? (大氣圈) 8 飛機上為什么要裝黑匣子? (它是用來記載失事時飛機上的各種情況的,幫助人們了解事故的原因的) 9 什么動物能預測地震? (牛、馬、驢、*、兔、雞、狗、蛇、鼠、狗、貓、燕子、鷹等) 10 什么植物先開花,后長葉? (連翹、迎春花、臘梅、桃樹、梨樹) 11 離地球最近的并且能發光發熱的星是太陽。
12 發電廠發出的、通過電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220V交流電。這是足以引發觸電事故、致人死亡的電。
高壓電有5500V以上。干電池的電壓是1.5V。
13、電可以分為沒有觸電危險的和有觸電危險的兩大類。 14、在戶外遇到雷雨時,不要躲在樹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樹下。
大樹容易遭到雷擊。不要靠近高壓電線、鐵塔、變電所。
這些地方的電更危險。5500V以上的高壓電,能越過一段距離電擊,使人觸電死亡。
學校和家里的電線、插座的電都是很危險的220V的電。不要用這些電線、插座的電做實驗。
15、電流過燈絲的時候,燈泡才發光.16 干電池的一端是銅帽,另一端是鋅殼。當電池的這兩端被電線直接連接在一起時,就會發生短路。
短路時,電線和電池會在一瞬間發熱變燙,不僅燈泡不能發光,電線也會很快壞掉。 17 電從電池的一端流出,通過燈泡,回到這個電池的另一端,形成一個完整的環路,燈泡就會發光。
小燈泡不亮,說明燈泡中沒有電流通過。由電池、電線、燈泡組成的電流動的環路叫電路。
18 不能用我們實驗室的電路檢測器檢測家用220V的電器電路。 19 電路故障了,我們可以用電路檢測器來檢測出哪里出了問題。
我們也可以用替換法來排除故障,使燈泡亮起來。 20 像銅絲那樣可以通過電流的物質,我們稱它們為導體。
像電線外包著的塑料那樣不能通過電流的物質,我們稱它們為絕緣體。 21 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
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希望有電的地方。 22 不要用濕布擦,也不能用濕手觸摸電器和開關。
23 我們要好好保護絕緣體。 24 開關是控制電流通斷的。
25、電路連接的方法有串聯和并聯兩種。我們家里的家用電器一般都是并聯的。
一節電池的電壓是1.5V,兩節電池串聯起來的電壓就是3V。所以把電池串聯起來小燈泡會更亮些。
兩節電池并聯起來,電壓還是1.5V。所以小燈泡不會太亮。
26、電路中的電壓超過了小燈泡上標的1.5V,燈泡太亮會燒壞燈泡的。 27 油菜和鳳仙花一樣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部分組成。
28、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 29、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個花瓣。
30、大多數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備的花叫做完全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備的花,這些缺失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31 只有雄蕊,沒有雄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沒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兩性花。 32 開花、結果,果實里面長有種子。
植物的花承擔著生產種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務。 33 雄蕊一般由2部分組成,上面是花藥,下面是花絲。
花藥里藏著許多花粉。雌蕊一般由3部分組成。
上面是柱頭,中間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柱頭有粘性,能粘住花粉。
34 植物的花蕊分雄蕊和雌蕊。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 35 像油菜花那樣由蜜蜂等蟲子傳播花粉的叫做蟲媒花。
36 物的果實中都有種子;不同植物的果實中,種子的數量、大小和形狀是不同的。同一種植物的果實中,種子的數量也是不同的。
37、植物的種子都有自己的傳播方法,油菜的果實在成熟時會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時就將種子彈射出去,稱為彈射傳播,像油菜種子一樣彈射傳播的植物還有:綠豆、大豆、豌豆、芝麻、鳳仙花、噴瓜等;栗子是通過滾動、跳動傳播的;蒲公英利用風力傳播種子的,利用風力傳播種子的還有:蘆葦、楊柳、槭樹、楓樹等,它們的種子都具有輕、帶翅或絨毛等特點;利用水流傳播的有蓮蓬、椰子等;利用動物傳播的有蒼耳等。 38、種子萌芽需要足夠的水分和空氣以及適當的溫度。
39、蠶豆種子的構造分種皮、胚芽、胚根、子葉等部分。種皮是種子的“鎧甲”,起到保護種子的作用。
胚芽發育生長后變成植物的莖和葉;胚根發育生長后變成植物的根。種子萌芽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種皮向下生長,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種皮向上生長,伸出土面形成莖和葉。
40、許多動物分為雄性和雌性。雌性動物產的卵,必須和雄性動物產的精子結合,使卵受精,才能發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8.科技小知識(急需)
1.為甚么星星會一閃一閃的? 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
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2. 為甚么人會打呵欠? 當我們感到疲累時,體內已產生了許多的二氧化碳。
當二氧化碳過多時,必須再增加氧氣來平衡體內所需。因為這些殘留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機能活動,這時身體便會發出保護性的反應,于是就打起呵欠來。
打呵欠是一種深呼吸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更多地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氣化碳,還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呢。 3. 為甚么蛇沒有腳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鱗片,這是它們身上最外面的一層盔甲。
鱗片不但用來保護身體,還可以是它們的「腳」。 蛇向前爬行時,身體會呈S形。
而每一片在S形外邊的鱗片,都會翹起來,幫助蛇前進時抓住不平的路面。這些鱗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動身體向前爬行,所以蛇沒有腳也可以走動呀! 4. 為甚么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開花 向日葵花盤下面莖部的地方,含有一種叫做「植物生長素」的物質。
這物質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卻具有厭旋光性,每遇到光線時,便會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陽升起時,向日葵莖部便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來整棵植物就向著太陽的方向彎曲了。
5. 為甚么人老了頭發便會變白? 我們的頭發中有一種叫「黑色素」的物質,黑色素愈多頭發的顏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話,頭發便會發黃或變白。
人類到了老年時,身體的各種機能會逐漸衰退,色素的形成亦會愈來愈少,所以頭發也會漸漸變白啊! 6. 為甚么螢火蟲會發光? 螢火蟲會發光因為在它們的腹部末端有發光器,發光器內充滿許多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使螢火蟲能發出一閃一閃的光。 螢火蟲發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還有求偶、警戒、誘捕等用途。
這也是它們的一種溝通的工具,不同種類螢火蟲的發光方式、發光頻率及顏色也會不同,它們藉此來傳達不同的訊息。 7. 為甚么肚子餓了會咕咕叫? 肚子餓了便會咕嚕咕嚕地叫,這是因為之前吃進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雖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會繼續分泌。
這時候胃的收縮便會逐漸擴大,內里的液體和氣體便會翻攪起來,造成咕嚕咕嚕的聲音。 下次不要再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尷尬啊!因為這是正常的生理動作呢。
8. 為甚么駝鳥不會飛? 身型龐大的駝鳥類的一種,但它們卻不會飛上天啊!這不是因為它們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們的羽毛都太柔軟,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適合飛行。另外,駝鳥的肌肉不發達,胸骨又平平的,對飛行都沒有幫助。
駝鳥生活在非洲,由于長期居于沙漠地區,身體為了適應環境,便逐漸演化成現在的樣子。 9. 為甚么罐頭里食品不容易變壞? 午餐肉、豆豉鯪魚、茄汁豆。
都是美味的罐頭食物,它們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變壞。
這因為罐頭是密封的,細菌便無法進入。 人們在制造罐頭食品的時候,把罐頭里的空氣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
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許細菌,它們也無法生存或繁殖啊! 10. 為甚么嬰兒剛出生時都會哭個不停? 嬰兒剛出生時都會呱呱大哭,這不是因為他們感到不開心,而是他們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著第一口的空氣呢! 當嬰兒離開媽媽身體出生時,他們吸進的第一口空氣會沖到喉部去,這會猛烈地沖擊聲帶,令聲帶震動,然后發出類似哭叫的聲音。 11. 為甚么蜥蜴的尾巴斷落后仍然不斷彈跳著? 為了保護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護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當受到襲擊時,尾巴更會因肌肉劇烈收縮而導致斷落。
基于斷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經活著,它會不斷彈跳,從而分散敵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脫。別以為他們的生命會這樣完結,其實只需多個月,尾巴又會重新長出來,繼續生活。
12. 為甚么松鼠的尾巴特別大? 別看輕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的同時,它的尾巴正發揮很大的功用。它能夠令松鼠在樹上跳躍時得到平衡,避免掉下來受傷。
此外,這條大大的尾巴更能于冬天發揮保護的功用,緊緊圍著松鼠的身軀,既方便,又實用。 13. 為甚么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節? 一般人有五只手指,而手指的長度各有不同。
但是,有沒有人察覺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節,而唯獨大拇指只有兩節呢? 原來,它的節數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節的話,大拇指會顯得沒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節,它便不能自如地與其它四指配合抓緊東西! 14. 為甚么自己搔自己時不感到痕癢? 當別人搔自己時,我們會倍感痕癢,而且不斷大笑;可是,當自己搔自己的時候,我們不單不會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癢。
基于我們的思想上已有了準備,大腦會發出一種 「不會有危險」的訊息,神經亦隨之放松,所以便不會大笑起來和感到痕癢了! 15. 為甚么海水大多是藍、綠色? 望向大海,很多時也發現海水呈現藍、綠色。可是,當你把海水撈起時,你卻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無色。
原來,海水本身與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水沒有。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科技小知識簡短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