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觀察筆記200篇
小班觀察筆記就是寫出小朋友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真實而又生動活潑地反映了我們豐富多采的生活。這些觀察日記,要觀察得細,觀察得深,寫啥像啥,不說空話、假話,有作者的真情實感。
正文:
語文課上,李老師拿了兩枝帶葉子的樹枝。老師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同學們有的說知道,有的說不知道。
老師說:“剛剛誰說知道這是什么?”有一個男同學站起來說:“是我說知道的,這是楓樹的枝葉。”
老師笑著說:“對得,對得。"
老師問我們這葉子有幾個角?同學有說三個角的,有說四個角的,還有說五個角的……
老師把葉子分給大家,大家數數,三個角,四個角, 五個角的都有。五個角的最多。
老師說:“這就是五角楓。"
我們手上發的葉子,不是五角,而星四角。莖的最下面有一個小洞,里面有液,而且液很粘。從左邊數第一條葉脈是彎的,第二條葉脈里面有一個小洞,第三條有破損,第四條有一個小坑。
老師讓我們看他手上拿的兩個枝有什么區別。第一枝是深綠色的,葉子很密;第二枝是淡綠色的,葉子上還有很多洞,枝上還有很多的翅果,翅果好像兩個翅膀。
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從校門口折的,而且那里還有一長排這樣的樹。
從這次歡察中,我學會了要多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以后要多觀察、多寫觀察日記,這樣我的作文水平才能提高。
2.幼兒園區域活動個案觀察記錄
幼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
觀察地點:益智區
實地記錄:陳灝霖小朋友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小男孩,很少和同伴一起交往。今天,又到小朋友進區域自由活動的時間了,小朋友們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域。只見,陳灝霖小朋友一個人站在旁邊。我就問他:“陳灝霖:你怎么不進區域玩啊?”他說:“我不想玩。”我說:“區域里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我們一起進區域玩,好不好?”他點點頭。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樣與小朋友一起玩。
評價:由于陳灝霖的父母很少帶他到人多的地方玩,使他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樣和同伴一起玩。當他看到小朋友們都進了區域玩,而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樣去和他們一起玩。只有一個人站在旁邊看著小朋友玩。
3.幼兒園小班觀察筆記
觀察地點:幼兒園教室 幼兒行為: 劉xx每次遇到自己不想做、怕做的事的時候就會用手抓頭發、臉、耳朵或用怪怪的、很大聲的聲音說話,表現極其難受。
1、每天早上入園,我們會對小朋友說:“XX,早上好!”同時也要求小朋友要說:“老師早上好!”可劉xx每次都不愿意,只是低著頭,要是多要求一句,她就會開始使勁的抓頭發。 2、今天請小朋友上來表演節目,當請到她時,她顯得及不情愿,然后開始了她的習慣性的動作。
3、早上晨煉時,請她和小朋友一起跳圈,她不愿意,我故意在一去看其他的小朋友,發現她跳圈的動作、速度完成的非常好。 觀察評析: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還向劉xx媽媽了解了一些問題“出現這種行為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一般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這種行為?”最后發現,產生這種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膽小,自信心不足。
教育措施: 1、與家長進行溝通,希望家長能多給予幼兒自己做事的機會。 2、多觀察,發現點滴進步,給予表揚。
在手工課上,劉xx的作品非常不錯,我請她將自己的作品拿起來給小朋友看,這次她沒有退縮,表現的很自然也很高興。 3、針對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
音樂課上,劉xx拍手的節奏很好,我請她上來,她已經站起來,卻又低著頭坐下去了,我笑著說:“那你就請一個好朋友和你一起上來表演吧!”她看了看旁邊的梁芷瑜,“好呀,那你就和梁芷瑜一起上表演吧!”。她雖然沒有一下達到我的要求“獨立表演”,但卻仍然有進步“能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教育效果: 這幾天劉xx早上來園時都能很高興的說:“老師早上好!”但說話的語氣不是很自然。雖然是這樣,但劉xx家長還有老師們都為她感到高興。
4.小班教育隨筆200篇簡短
思路:可以多從課堂、巡視、教育、生活等多個方面開始寫隨筆。很多小事,寫清楚也一樣能打動人,教育也需要注重細節。
正文:只要有時間,就會抽身到教室,教師辦公室轉一圈,看看老師們的工作狀態,學生的聽講狀態。教師例會上也會及時反饋。作為學校的教學管理者,即使手頭的事再多再忙,也應該去看看老師們的上課狀態和學生的聽講狀態。為的是更加具體的去關注老師的教學準備、課堂狀態、學生的聽講狀態。只有全過程去關注教學,才能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會讓我們的常規管理更規范,更有效。
我給自己制了檢查表,內容很簡單,每天兩次去看老師們的課前準備以及學生的聽講情況。我拿著《常規檢查手冊》靜靜地站在窗口,盡量不讓學生發現我而影想他們的聽課,將情況如實的記錄下來。檢查、記錄是有效的。
經過幾次巡堂,我已經看到了以前不太認真的老師們悄悄地起了變化。他們會在課前將教具細心認真的準備到位。課間的十分鐘也不會休息,而是跑到下一個上課的教室,拿起直尺、三角板開始在黑板上作圖了,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100個格子。我想,老師的這種認真教學的態度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更有力的教育。
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需要關注。每個人都有一種求好上進的心理,讓我們去關注他們。讓關注成為一種力量!
5.幼兒園小班觀察筆記怎么寫
觀察背景:最近幾個下午,總發現幾個寶寶的鞋子反著穿著,每次在老師的提醒下,有的寶寶很快換過來了,可有的寶寶無論怎么換,穿到腳上后鞋子還是反著的。小班的寶寶認識能力較差,鞋子的反正分辨起來確實有難度。所以,培養寶寶正確區分鞋子的正反是關鍵,掌握快速穿鞋子的技能是最重要的。
觀察實錄一:
前天下午,君儒從廁所出來,鞋子反著穿著,我提醒他:“君儒看一下你的鞋子怎么了?”他馬上意識到穿反了,并且坐到椅子上,立即換了過來。緊接著,承澤也跑到我面前問我:“老師,你看我的鞋子對了嗎?”我說:“你自己看看啊!”(其實,承澤穿的是對的)他便走開了,可沒想到他回去后,竟然把正的又換成了反的。很明顯,他們對鞋子的正反根本分不清。
觀察實錄二:
今天下午,我剛到幼兒園,就發現文軒的鞋子反著穿著,我說:“文軒,你的鞋子反了,快換過來吧,”他把兩只鞋子一起脫了下來,在那兒比劃了半天,可穿到腳上的卻還是反著的。
觀察分析:
由于現在的寶寶在家都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忙于工作,爺爺、奶奶溺愛孩子過渡,在家樣樣事情都包辦代替,至于衣服怎么穿,鞋子的反正,那是大人的事,寶寶只管像木偶似的等著就好,所以致使他們的自理能力較差。
實施措施及效果:
面對寶寶的情況,首先,我想到了一首學過的兒歌《鞋寶寶》,兒歌的內容就是教寶寶如何區分鞋子的正反,對寶寶是否穿對鞋子幫助很大,于是我把這首兒歌運用到了生活中,我先是在黑板上畫了一雙鞋子的示意圖進行了講解,區分;然后,用一個寶寶的鞋子做了演示,寶寶們也一邊把小腳并攏,一邊念兒歌:“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興頭碰頭,穿反了,生氣背對背。”我還讓寶寶相互檢查,看一看鞋寶寶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我看見寶寶都認真的檢查起來,嘴里還說著:“高興了”“生氣了”,我還對在幼兒園午餐的平時經常穿錯鞋子的寶寶單獨講解,教他們怎樣檢查自己的鞋子,怎樣讓鞋寶寶高興起來,寶寶們都很感興趣,也表現的特別興奮。為此,我還讓寶寶們進行了穿鞋子比賽,通過活動,寶寶們不僅能分清鞋子的對錯,還大大提高了穿鞋子的速度。
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寶寶感興趣的兒歌、故事、歌曲等,只要我們把它們正確的運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師不厭其煩地反復說教效果要好的多。所以,我們老師平時就要懂得學以致用,這樣既有利于寶寶們快速掌握技能,還能培養他們的許多行為習慣!
6.幼兒園小班觀察筆記
觀察地點:幼兒園教室幼兒行為: 劉xx每次遇到自己不想做、怕做的事的時候就會用手抓頭發、臉、耳朵或用怪怪的、很大聲的聲音說話,表現極其難受。
1、每天早上入園,我們會對小朋友說:“XX,早上好!”同時也要求小朋友要說:“老師早上好!”可劉xx每次都不愿意,只是低著頭,要是多要求一句,她就會開始使勁的抓頭發。2、今天請小朋友上來表演節目,當請到她時,她顯得及不情愿,然后開始了她的習慣性的動作。
3、早上晨煉時,請她和小朋友一起跳圈,她不愿意,我故意在一去看其他的小朋友,發現她跳圈的動作、速度完成的非常好。觀察評析: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還向劉xx媽媽了解了一些問題“出現這種行為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一般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這種行為?”最后發現,產生這種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膽小,自信心不足。
教育措施:1、與家長進行溝通,希望家長能多給予幼兒自己做事的機會。2、多觀察,發現點滴進步,給予表揚。
在手工課上,劉xx的作品非常不錯,我請她將自己的作品拿起來給小朋友看,這次她沒有退縮,表現的很自然也很高興。3、針對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
音樂課上,劉xx拍手的節奏很好,我請她上來,她已經站起來,卻又低著頭坐下去了,我笑著說:“那你就請一個好朋友和你一起上來表演吧!”她看了看旁邊的梁芷瑜,“好呀,那你就和梁芷瑜一起上表演吧!”。她雖然沒有一下達到我的要求“獨立表演”,但卻仍然有進步“能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教育效果: 這幾天劉xx早上來園時都能很高興的說:“老師早上好!”但說話的語氣不是很自然。雖然是這樣,但劉xx家長還有老師們都為她感到高興。
7.小班保教隨筆簡短,4篇
小班教育隨筆:愛是相互的
愛是相互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這一點。我對孩子的愛,可以變成家長對我的信任,因為我和家長都把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班里的孩子不來幼兒園時我會主動打電話詢問一下,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細節。讓家長可以感受到我對孩子的愛,我也可以準確的知道孩子沒來幼兒園的原因,這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我的一句詢問,讓家長知道孩子在老師的心中很重要。我這樣做也是在悄悄地告訴家長:把孩子交給我請放心,因為我愛他。現在只要孩子不來,家長就會主動電話告訴我。因為我愛孩子所以家長很愿意和我交流,孩子有點什么事都愿意和我們說說。好像我們有神奇的魔法可以讓調皮淘氣的孩子變得聽話懂事。我的付出這就是回報:家長對我們的信任。現在每天早上我都會巡視每一桌的孩子,看看是不是有誰沒來。
8.中班區域觀察記錄20篇
中班區角觀察記錄(一):1、區域名稱:手工區。
2、觀察對象:嵐嵐。3、記錄者:顧麗亞。
4、觀察重點:樂意與同伴交往。5、幼兒活動情景記錄:嵐嵐是個很內向的女孩子,喜歡到手工區做一些安靜的區角游戲。
今日我看到她拿著自我的進區卡來到了區域角,我看到她從進去后就一向坐著看旁邊的小朋友折紙,我想她肯定沒紙,所以沒辦法折,這時我走過去輕輕的問她怎樣了她過了好久才回我一句很輕的話我沒有紙。聽完我告訴她你拿不到能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下讓他們遞給你就好了。
她點點頭,我發現她愣在那還是不折,我又問她怎樣了這次被我一問她的眼淚都快要出來了,用發抖的聲音告訴我,我不會折。這時我看到旁邊的嵐嵐我說:“嵐嵐你教下好嗎”,當我再次看她們時她們成為了好朋友。
6、行為分析:嵐嵐是一個內向的女孩子。平時與小朋友之間的交流就不是很多,所以她的語言交流本事很差。
遇到事情她只會坐在那里看而不會主動地與別人交流。在這時教師在旁邊去引導讓旁邊語言交流本事強的幼兒去帶動她,讓她在其他幼兒面前敢說敢做,做一個勇敢的小朋友。
7、教師后續的支持:多鼓勵她多和同伴交流,肯定她的提高,讓孩子自信,并愿意與別人交流。中班區角觀察記錄(二):1、區域名稱:生活區。
2、觀察對象:昊昊。3、記錄者:顧麗亞。
4、觀察重點:能安靜參與游戲,有良好的游戲習慣。5:幼兒活動情景記錄:昊昊和幾個要好的同伴在活動室的一角玩。
玩著玩著有一個同伴不想玩了,走到別的地方去了。昊昊一看急了趕過去想把她拖回來。
那個孩子見昊昊追來急忙快速躲閃,一來一去結果變成了你追我逃,她們倆在孩子中竄來竄去好幾個孩子差點讓她們撞倒。見此情景我忙阻止了她們,要她們注意安全,聽了我的話她倆又到一邊玩去了,于是我就設法轉移她的注意力。
6、行為分析:也許是昊昊覺得一逃一追好玩,也許是剛才玩得還沒有盡興,總之一會兒昊昊又提議玩起追逃的游戲來,看來今日她對捉人的游戲發生了興趣。我想光提醒或阻止、批評都不是好辦法,孩子可能會口服心不服,說不定還會產生逆反情緒。
7、教師后續的支持:昊昊各方面本事較強,我在表揚陽陽是教師的小幫手的同時,向她指出剛才奔跑的不足,并請大家討論,室內為什么不要奔跑,室內奔跑會有什么后果,昊昊聽了連連點頭。教師注意運用有效的策略,讓孩子在愉快理解的同時不露痕跡地投入與另一個活動中去,孩子不但能愉快的理解,還能在以后都做的很好。
中班區角觀察記錄(三):1、區域名稱:建構區。2、觀察對象:小琸。
3、記錄者:顧麗亞。4、觀察重點:觀察幼兒與他人的交往情景。
5、幼兒活動情景:我們班的孩子對搭積木是很感興趣的,在本次的區域活動中,我選擇了軟體積木、雪花片等積木讓幼兒進行拼搭。這次我讓小琸也玩積木,小琸平時在這方面本事比較弱,所以我安排他多動手拼搭來鍛煉自我的本事。
在活動中,他跟往常一樣一個人開始拼搭。看著其他幼兒能夠跟自我的同伴一齊拼搭,但文博卻常常一個人,不會主動和同伴一齊拼搭,就算不會拼搭了,也不會主動和同伴一齊拼搭。
6、行為分析:孩子們對建構是很有興趣的,但在活動中,由于小琸年齡較小,并且膽子也比較小,所以缺少與同伴合作的機會。對于他的要求不能過高,應當慢慢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本事。
7、教師后續的支持:在任何活動中要及時地引導幼兒合作,鼓勵幼兒合作來促進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合作本事。中班區角觀察記錄(四):1、區域名稱:表演區。
2、觀察對象:小雨。3、記錄者:顧麗亞。
4、觀察重點:能否進行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有必須的交往本事。5、幼兒活動情景記錄:又到了區域活動的時間啦,在今日的活動中,孩子們顯得異常有興趣。
一走進表演區,孩子們就立刻拿起區域角內的表演器材開始了他們的游戲活動。孩子們先拿起了服裝進行打扮自我,然后帶上了動物頭飾進行了動物晚會,孩子們的動作也做的形態各異,有的模仿小動物,有的模仿一些奇怪的動作。
這時,小雨穿上了環保服裝,開始了她的表演活動。玩著玩著她又當起了小教師,做了小主人,帶領著其他小朋友開始了他們的表演游戲。
6、行為分析:在一次次的區域活動中,我發現表演區的孩子越來越多。另外,孩子們十分喜歡帶著那些頭飾、服裝進行表演。
從中我發現孩子們十分喜歡模仿小動物或者成人。活動中,小雨當起了小主人能夠帶著小朋友一齊游戲。
教師應當多鼓勵幼兒當自我的小主人,大膽地和同伴一齊游戲,促進幼兒的合作本事。7、教師后續的支持:應當多鼓勵幼兒當自我的小主人,大膽地和同伴一齊游戲,促進幼兒的合作本事。
擴展資料:總結:區域活動充分的體現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可滿足幼兒的活動和游戲的需要,更好的促進了幼兒自然、自由、快樂健康的成長。幼兒園通過創設多種多樣的區域游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滿足了孩子的認知,情感,動作,技能和社會性發展的需要。
在自由,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體驗快樂,體驗成長。有效的把環境創設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課程模式的構建要素,。
9.幼兒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
在幼兒進行區域活動的過程中,觀察是理解幼兒游戲行為的關鍵。
通過觀察游戲中的幼兒,我們能從游戲活動中得到很多信息——他們喜歡的游戲方式,他們偏愛的游戲材料,他們選擇的游戲區域,他們偏好參與的主題,以及他們與同伴和成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同時,我們也能獲得關于幼兒社會性和認知發展的寶貴信息。
因此,教師在每日的區域活動中,應做好觀察記錄。開展幼兒行為觀察的方法多種多樣,通常有整體法、書面法、圖表法、抽樣法、影像法等。
這可是我一個字一個字從億童蓓樂活動區整體方案里照著敲打出來的,為了回答你的問題,我可是傾心傾力啊。如果滿意,還望把懸賞分賜予偶啊~。
10.幼兒園小班學習筆記,怎么寫
這里有一篇我母親寫的觀察筆記,希望能幫到你
觀察筆記:娃娃家區角活動觀察
——打翻東西后
在娃娃家區角活動時,朱勁儒等幾個小朋友正一起玩得起勁。突然方宇坤把桌子上的東西打翻了,水果、玩具都灑了一地,這時小朋友都涌到這邊看熱鬧,教室里一下就亂了起來。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方宇坤把東西打翻了,老師要批評他了。”我看到這一情景,馬上走過去,對小朋友們說:“剛才方宇坤小朋友不小心打翻了玩具,大家一起來幫他整理一下,好不好?”“好!”孩子們齊聲回答。“那方宇坤你以后玩的時候要小心一點哦,這么多小朋友一起幫助你了,趕快謝謝他們呀!”
通過這件事,面對東西被打翻弄得一片狼藉,我注意不責備孩子,而是招呼孩子們一起整理。在孩子們整理過程中,讓方宇坤向幫忙整理的孩子表示感謝,能使闖禍的小朋友恐懼的情緒,或者是方宇坤故意調皮、搗亂。但在孩子們的熱心幫助下,他也許知道了自己的過錯,我看見他也在盡力地收拾著。在活動中要多觀察孩子及其情緒。他們是一群有能力、非常能干的孩子。作為老師要在孩子的活動中適時引導,讓他們要平等相待、互相幫助。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要及時把角色轉化為孩子的合作者。這樣,不但教育了孩子,而且能不妨礙孩子的游戲進行,何樂而不為呢!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小班區域活動觀察隨筆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