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首古詩加簡短的賞析
1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之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蔭、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詩從“小”處著眼,生動、細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動的富于生命和動態感的新景象,現在用來形容初露頭角的新人,因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個池塘中顯得那么的渺小 ,卻已經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輕人, 而蜻蜓就是賞識它們的角色。
2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詩中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擬和比喻新奇貼切是此詩的成功之處。因此《唐詩箋注》云:“賦物入妙,語意溫柔。”
3
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首詩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境十分優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想,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此詩沒有采用直接敘寫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過“春曉”(春天早晨)自己一覺醒來后瞬間的聽覺感受和聯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氣息,表達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
4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致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里,讀者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于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2.一首短點的唐詩和它的短點的賞析
我很喜歡這首《春江花月夜》,不算太長。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霧。
空里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景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清滿江樹。
這首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一千多年來使無數的讀者為之傾到。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首詩,“孤篇橫絕,競成大家”。
這首詩反映了古代社會中文人學士漂泊離鄉而失意苦悶的心境。在春江花月的夜里,詩人面對著美好的景色,不僅產生了宇宙無盡,人生苦短的感慨,想到樓頭思婦,天涯游子等人生坎坷,具有極深的社會意義。所以為歷代傳誦,主要有三種原因:
一,在任何社會中總有無數有才之士被壓制,他們為了實現人生的抱負,到處飄泊,苦苦奮斗而難展其志,面對無限的宇宙感受到人生的眇小與短促。這種人生旅程中的失意,在歷代社會中不得志的文人學士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從而引起了讀者的思想共鳴。
二,春江花月夜本是陳后主的淫靡的宮休詩,詩人借用舊題,卻一洗淫靡之氣,而反映歷代社會中普遍性的社會性問題,在文學史上具有積大的作用。
三,它用清麗的筆調描寫景物,藝術上取得極高成就。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藝術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發,勾勒出一副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流滾滾,海潮不息,江海相連,一輪明月隨著騰生的潮水涌現出來。這里的“海” 是虛指。江潮潔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恢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于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接著,詩人又描繪出月光下的種種美景。“江流”兩句實寫郊景,“空里”兩句虛寫月光,整個宇宙山川籠罩于皎潔的月輝之中。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那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灣灣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 花”。同時,又巧妙的交待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 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的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他想到人類代代相傳無窮盡,而江上明月年年都是那樣,感到“人生短促,事業難成,而宇宙卻無限永恒奧秘深藏。不僅發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探問。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系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這種探索,古人也己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辦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此“代代無窮己”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唐時代之音的回響。
3.一首古詩,加上注釋
芙蓉樓送辛漸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齡
原文: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透著寒意的雨灑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清晨,當我送別友人之時,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樣孤獨寂寞。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一顆珍藏在玉壺中的冰一樣晶瑩純潔。
釋義
“芙蓉樓”是黔陽(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鎮)的名樓,那還有王昌齡的石像和介紹。“送”是送別的意思。“辛漸”是人的一位朋友。題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
芙蓉樓:原名西北樓,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
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這首詩是作者在江寧做官時寫的。
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
連江:滿江。
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地。
平明:天亮的時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
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
孤:獨自,孤單一人。
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一片冰心在玉壺:我的心如晶瑩剔透的冰貯藏在玉壺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后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郎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4.一首簡短的詩和賞析
鄉愁
席慕蓉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后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賞析]
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恒的情感.遠離故鄉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漢.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葉落歸根.
席慕蓉將這份鄉愁用簡短的七行三節詩進行概括:第一節寫鄉音的清新繚繞.笛聲[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試想一年四季又有幾個晚上沒有月光啊.這就隱隱喻出游子無時無刻不在懷戀故鄉.第二節寫鄉情的悵惘.對故鄉的懷念漸漸遙遠.時間的推移搖落了故鄉的輪廊.僅剩一種模糊不清的悵惘.如霧里別離.濃似血卻又隔著一層迷蒙的云霧
5.20首古詩加注釋
古詩太多了,列舉20首,以供參考: 1:早春 (唐朝)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詞語注釋) 天街――京城(長安)的街道。
酥――用牛羊奶制成的油。 最是――正是。
處――時候,只在詩詞里才這樣用。 絕勝――遠遠勝過。
譯文 皇城下著小雨,把大地浸潤得酥軟,小草鉆出地面,遠看一片淺綠近看卻無。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遠勝過了滿城煙柳的京晚春景。
2:春日(宋朝)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詞語注釋) 勝日:天氣晴朗的日子。 尋芳:游春,踏青。
游賞美景。 泗水:河名,在今山東省泗水縣。
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東風面:以“東風”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 濱:水邊。
譯文 我選擇了一個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觀花賞草來到泗水邊,只見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一時間都換了新顏。無論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風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3:晚春 (唐朝)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詞語注釋】 不久歸:將結束。 楊花:指柳絮 榆莢:亦稱榆錢。
榆未生葉時,先在枝間生莢,莢小,形如錢,莢老呈白色,隨風飄落。 才思:才華和能力。
譯文 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竟相爭妍斗艷。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
4:山亭夏日 (唐)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詞語注釋】 濃:指樹叢的陰影很深。 水晶簾:形容質地精細而色澤瑩澈的簾。
薔薇:花名。夏季開花,有紅、白、黃等色,美艷而香。
一種觀賞性植物,它的莖長似蔓,須建架供其攀援生長。 譯文 綠葉茂盛,樹蔭下顯得格外清涼,白晝比其它季節要長,樓臺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微風輕輕拂動色澤瑩澈的珠簾,而滿架的薔薇散發出一股清香,整個庭院彌漫著沁人心脾的香氣。 5: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詞語注釋) 曉出:太陽剛升起。
凈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畢竟: 到底。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
別樣:不一樣 接天:與天空接在一起 無窮碧:無邊無際的碧綠色 譯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時節,此時的風光與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確實不同。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遠方,在陽光的照映下,荷花顯得格外艷麗鮮紅。
6:有約 (南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詞語注釋) ①約客:約請客人來相會。 ②黃梅時節:農歷四、五月間,江南梅子黃了,熟了,大都是陰雨連連的時候,所以稱“黃梅時節”為江南雨季。
③家家雨:家家戶戶都趕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處都有。
④處處蛙:到處是蛙跳蛙鳴。 ⑤有約:即邀約友人。
⑥落燈花:舊時以油燈照明,燈心燒殘,落下來時好像一朵閃亮的小花。 譯文 梅子黃時,家家戶戶都籠罩在煙雨之中。
遠遠近近那長滿青草的池塘里,傳出蛙聲陣陣。已約請好的客人說來卻還沒有來,時間一晃就過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輕輕地敲擊著桌面,等著客人,只看到燈花隔一會兒就落下一朵…… 7: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朝)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詞語解釋】 江城:水邊的城,即指宣城。唐是江南地區口語,無論大水小水都稱之為“江”。
兩水:指繞宣城而流的句溪和宛溪兩條河流。 明鏡:指橋洞和它的倒影合成的圓形,猶如圓的鏡子。
雙橋:指宛溪上的上、下兩橋,上橋叫做鳳凰橋,下橋叫做濟川橋,隋文帝開皇年間所建。 彩虹:指水中橋影。
人煙:人家里的炊煙。 譯文 宣城,這座被江水環護的城市,就好像是坐落在一幅美妙的畫里。
山色欲晚,登樓遠望,晴空高曠,景色是如此的清爽宜人。 兩條河水分外澄清,明凈如鏡,夾城而流。
兩座橋橫臥溪上,好似彩虹飛落。 晚炊裊裊,橘柚深碧,像籠上了深秋的寒意。
秋色漸深,那泛黃的梧桐,老的蒼勁遒俊。 誰能想到就在這時候,我在北樓上,迎風懷念著當年謝朓的一杯幽情? 8:秋風引 (中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詞語注釋】 ⑴至:到。
⑵蕭蕭: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3)雁群:大雁的群體。
(4)孤客:孤獨的異鄉人。 (5)聞:聽到。
譯文 不知從哪里吹來了秋風,在蕭蕭的風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風吹動著庭園的樹木,樹葉瑟瑟。
秋風的來去雖然無處可尋,無形的秋風卻分明已經盡在庭園。來到耳邊了,孤獨的旅人最先聽到了秋風的聲音。
9:漁家傲 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詞語注釋) ①衡陽雁去:“雁去衡陽”的倒語。相傳北雁南飛,到湖。
6.要找一首簡單一點的古詩
春:《惠崇春江晚景》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夏:《小池》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秋:《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冬:《江雪》劉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四言詩十一首 1. 詩 慷慨激昂, 一瀉汪洋。
天地同悠, 蕩氣回腸。 2. 情 相見恨晚, 仰天長嘆。
萬般柔情, 奈何難斷? 3.畫 心如荷花, 潔白無暇。 兩情依舊, 咫尺天涯。
4.意 雁過留聲, 人過留名。 內心傷痕, 何日撫平? 5.雛鳳圖 先生胸懷, 高山大海。
死得其所, 活得精彩。 6.稼 軒 圖 天上絕響, 人間絕唱。
正氣凜然, 雄風浩蕩。 7. 石鼓文 傳世之作, 波瀾壯闊。
至今讀來, 驚心動魄。 8. 孫鳳鳴 長空舞劍, 氣沖霄漢。
若得奸賊, 碎尸萬段。 9.小人 小人得志, 不可一世。
忘乎所以, 忘恩負義。 10. 家 一片芍藥, 一寸芳草。
恩恩愛愛, 白頭到老。 11.夏荷 昔日一別, 悲痛欲絕。
忘卻一切, 難舍夏荷。 三、五言詩廿九首 1. 問 天 閣 何處是天門? 天意高難問。
臨空當大笑, 笑破萬里云。 2. 龍宿郊民圖 朝游中南海, 暮宿瑯琊臺。
千秋創偉業, 萬世育英才。 3. 麥 收 天高日正晌, 遍地黃金浪。
揮汗如熱雨, 農夫收割忙。 4. 太 行 山 心曠天欲高, 豪氣干云霄。
未得強賊首, 不敢笑黃巢。 5. 射獵圖 彎弓射戰表, 悲歌喚英豪。
萬馬奔騰急, 齊向長天嘯。 6. 潑墨仙人圖 氣貫重霄九, 雪飛少年頭。
群蛇困巨象, 一醉解千愁。 7. 國寶沉浮錄 雷鳴千萬聲, 為誰鳴不平? 云中千滴淚, 滴滴總關情。
8. 伊江 思兒兒不歸, 慈母心欲碎。 不知伊江水, 多少情和淚? 9. 秋溪待渡圖 望穿故鄉水, 夢中幾時回? 蒼天雨霏霏, 為我把淚垂。
10. 雁門關 山上鳴號角, 山下弄大潮。 大雁歸來時, 報我最辛勞。
11. 山居 昂首望九霄, 屈指數英豪。 風云多變幻, 唯我最逍遙。
12. 徐 福 千年瑯琊港, 滿目盡凄涼。 孤雁悲鳴時, 聲聲欲斷腸。
13. 漁 水上沙鷗醒, 岸上楊柳青。 絲絲春風里, 幾個釣魚翁。
14. 樵 自家田園少, 終日多苦勞。 滿山柴與草, 不敢動分毫。
15. 耕 靈海三月春, 萬里無片云。 耕田老黃牛, 無視過路人。
16. 讀 劈柴遭打罵, 挑水逢路滑。 學堂考第一, 總是放牛娃。
17. 嶗 山 窗外鳥鳴聲, 喚醒思鄉夢。 紅花遮望眼, 綠草埋幽徑。
18. 趙登禹 揮刀對天呼, 何日復版圖? 寧為戰死鬼, 不做亡國奴! 19. 楊柳青年畫 春風拂楊柳, 歲月何悠悠? 五嶺到五岳, 九江到九洲。 20. 信 天 游 仗劍行四方, 八極任我蕩。
陣前顯威武, 陣后詠絕唱。 21. 香 山 雨打青松青, 霜染楓葉紅。
風吹白云動, 萬里送柔情。 22.游子吟 春秋一個夢, 神州萬里行 天地生萬物, 萬物皆有靈。
23. 塞外曲 才上天涯路, 又聞塞外曲。 曲中多憂傷, 不知誰在哭。
24. 陳 橋 陳橋風云變, 東海鱗波卷。 情劍斷山河, 杯酒釋兵權。
25. 花 冬去送溫暖, 春來驅嚴寒。 為誰情深深? 為誰意綿綿? 26. 鳥 年年迎春到, 日日報春曉。
青山意不盡, 綠水情未了。 27. 蟲 聞聲尋其蹤, 已入萬花叢。
為誰唱高歌, 歌聲太縱情。 28. 魚 游來無所依, 游去無所思。
遠看一幅畫, 近看一首詩。 29. 清 明 清晨望晴空, 珠山又清明。
千古英雄淚, 萬里映山紅。 四、六言詩七首 1. 蘭 凈化多少心靈? 純潔多少生命? 淡淡一縷清香, 送來一簾幽夢。
2. 梅 回首萬里河山, 人冷地凍天寒。 白雪茫茫一片, 紅梅一枝獨艷。
3. 竹 虛懷千秋功過, 笑傲嚴冬霜雪。 一生寧靜淡泊, 一世高風亮節。
4. 菊 試問天下群芳, 誰敢笑我狂妄? 不為春華盛開, 卻為秋實怒放。 5.太宗圖 心大天大地大, 任我金戈鐵馬。
閱盡千古風流, 獨占萬世瀟灑。 6.貞觀之治 瑞氣祥云初盛, 詩情畫意正濃。
喜看百花齊放, 笑聞百家爭鳴。 7.初衷 不辱千秋使命, 橫跨宋元明清。
簡化詩律詞譜, 重振大唐雄風。 五、七絕兩首 1.深林疊嶂圖 密林深處人煙少, 綠水房前屋后繞。
黃雞啄食樹影里, 矮墻不足半人高。 2. 山徑春行圖 曲徑通幽人初到, 無奈夕陽落山早。
隔墻小狗幾聲叫, 驚起草間一群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1、一去二三里 一 去 二 三 里, 煙 村 四 五 家。 亭 臺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枝 花。
2、詠 鵝 駱賓王 鵝 鵝 鵝, 曲 項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綠 水, 紅 掌 撥 清 波。
3、畫 (作者不詳) 遠 看 山 有 色, 近 聽 水 無 聲, 春 去 花 還 在, 人 來 鳥 不 驚。 4、畫 雞 唐 寅 頭上紅冠不用裁, 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 一叫千門萬戶開。 5、靜 夜 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 低 頭 思 故 鄉。
7.40首簡單古詩
1. 《渡漢江》 李頻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2.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3. 《登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4. 《何滿子》 張祜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5.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6. 《行宮》 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7. 《秋夜寄邱員外》 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8. 《送上人》 劉長卿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9. 《彈琴》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10.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11.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12.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13.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簾, 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 不知心恨誰。
14.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5.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6. 《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17.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18. 《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19. 《送崔九》 裴迪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20. 《終南望》 馀雪祖 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21.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22.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23.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24.《問 天 閣》 何處是天門? 天意高難問。
臨空當大笑, 笑破萬里云。25.《龍宿郊民圖》 朝游中南海, 暮宿瑯琊臺。
千秋創偉業, 萬世育英才。26.《 麥 收》 天高日正晌, 遍地黃金浪。
揮汗如熱雨, 農夫收割忙。27.《太 行 山》 心曠天欲高,豪氣干云霄。
未得強賊首, 不敢笑黃巢。28.《射獵圖》 彎弓射戰表, 悲歌喚英豪。
萬馬奔騰急, 齊向長天嘯。29.《潑墨仙人圖》 氣貫重霄九, 雪飛少年頭。
群蛇困巨象, 一醉解千愁。30.《國寶沉浮錄》 雷鳴千萬聲, 為誰鳴不平? 云中千滴淚, 滴滴總關情。
31.《伊江》 思兒兒不歸, 慈母心欲碎。 不知伊江水, 多少情和淚?32.《秋溪待渡圖》 望穿故鄉水, 夢中幾時回?蒼天雨霏霏, 為我把淚垂。
33.《雁門關》 山上鳴號角, 山下弄大潮。 大雁歸來時, 報我最辛勞。
34.《山居》 昂首望九霄, 屈指數英豪。 風云多變幻, 唯我最逍遙。
35.《徐 福》 千年瑯琊港, 滿目盡凄涼。 孤雁悲鳴時, 聲聲欲 .36.《樵》 自家田園少, 終日多苦勞。
滿山柴與草, 不敢動分毫。37.《耕》 靈海三月春, 萬里無片云。
耕田老黃牛, 無視過路人。38.《讀》 劈柴遭打罵, 挑水逢路滑。
學堂考第一, 總是放牛娃。39.《嶗 山》 窗外鳥鳴聲, 喚醒思鄉夢。
紅花遮望眼, 綠草埋幽徑。40.《趙登禹》 揮刀對天呼, 何日復版圖? 寧為戰死鬼, 不做亡國奴!41.《楊柳青年畫》 春風拂楊柳, 歲月何悠悠? 五嶺到五岳, 九江到九洲。
42.《信 天 游》 仗劍行四方, 八極任我蕩。 陣前顯威武, 陣后詠絕唱。
43.《香 山》 雨打青松青, 霜染楓葉紅。 風吹白云動, 萬里送柔情。
44.《花》 冬去送溫暖, 春來驅嚴寒。 為誰情深深? 為誰意綿綿?45.《鳥》 年年迎春到, 日日報春曉。
青山意不盡, 綠水情未了。46.《蟲》 聞聲尋其蹤, 已入萬花叢。
為誰唱高歌, 歌聲太縱情。47.《魚》 游來無所依, 游去無所思。
遠看一幅畫, 近看一首詩。48.《清 明 》清晨望晴空, 珠山又清明。
千古英雄淚, 萬里映山紅。
8.一首短點的唐詩和它的短點的賞析
我很喜歡這首《春江花月夜》,不算太長。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霧。 空里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景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清滿江樹。
這首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一千多年來使無數的讀者為之傾到。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首詩,“孤篇橫絕,競成大家”。
這首詩反映了古代社會中文人學士漂泊離鄉而失意苦悶的心境。在春江花月的夜里,詩人面對著美好的景色,不僅產生了宇宙無盡,人生苦短的感慨,想到樓頭思婦,天涯游子等人生坎坷,具有極深的社會意義。
所以為歷代傳誦,主要有三種原因: 一,在任何社會中總有無數有才之士被壓制,他們為了實現人生的抱負,到處飄泊,苦苦奮斗而難展其志,面對無限的宇宙感受到人生的眇小與短促。這種人生旅程中的失意,在歷代社會中不得志的文人學士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從而引起了讀者的思想共鳴。
二,春江花月夜本是陳后主的淫靡的宮休詩,詩人借用舊題,卻一洗淫靡之氣,而反映歷代社會中普遍性的社會性問題,在文學史上具有積大的作用。 三,它用清麗的筆調描寫景物,藝術上取得極高成就。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藝術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發,勾勒出一副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流滾滾,海潮不息,江海相連,一輪明月隨著騰生的潮水涌現出來。這里的“海” 是虛指。
江潮潔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恢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景象壯觀。
一個“生”字,就賦于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接著,詩人又描繪出月光下的種種美景。
“江流”兩句實寫郊景,“空里”兩句虛寫月光,整個宇宙山川籠罩于皎潔的月輝之中。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那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灣灣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
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 花”。同時,又巧妙的交待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
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 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
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的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他想到人類代代相傳無窮盡,而江上明月年年都是那樣,感到“人生短促,事業難成,而宇宙卻無限永恒奧秘深藏。不僅發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探問。
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系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這種探索,古人也己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辦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
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此“代代無窮己”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唐時代之音的回響。
9.求20首簡短的古詩,難背的也行,但一定要簡短的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2、《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夜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5、《相思》【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6、《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8、《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9、《春詞》【唐】劉禹錫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10、《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3、《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4、《玉樓春》【宋】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15、《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宋】歐陽修 楚色窮千里,行人何苦賒.芳林逢旅雁,候館噪山鴉. 春入河邊草,花開水上槎.東風一樽酒,新歲獨思家. 17、《玉樓春》【宋】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18、《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9、《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0、《絕句》【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21、《游園不值》【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