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講道,道家講道,《易經》講道,《黃帝內經》也講道,就連書
道這個玩意兒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古人說它“有象而無形,有物而無體,輕若無物,卻又重于泰山”,類似于老子所說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據說只要能夠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間所有一切,看透所有偽裝,天下萬物皆可歸于掌握。這不是傳說,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所謂道,就是天下所有規律的總和,是最根本的法則,只要掌握了這個規律跟法則,一旦通理(即悟道),便“盡知天下萬物萬事,胸懷寬廣,寵辱不驚,無懼無畏,可修身,可齊家,可治國,可平天下”!至于怎么悟道……?鬼才知道……說了這么多概括起來就三點1:道是個稀罕玩意兒,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
2:無論什么職業什么工種,悟道之后都是有很多好處的。3:悟道是很難的,能夠悟道的人是很牛的。
2.簡單
名人傳:《名人傳》是一部獨具魅力的人物傳記,著者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讓讀者在傳記中跟三位大師接觸,分擔他們的痛苦、失敗;也分享他們的誠摯、成功。
《名人傳》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側面地去表現傳主們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難,他們對無限苦難的不懈抗爭,以及在抗爭中爆發出來的生命激情。縱觀三傳,羅蘭的英雄有著共同的命運圖式和方向:經歷長期的磨難,激流一般的生命力,體現生之意志的藝術創造和用痛苦換取歡樂的追求。
羅曼.羅蘭把這三位偉大的天才稱為‘英雄’。他的英雄觀點,不是通常所稱道的英雄人物。
羅曼.羅蘭所指的英雄,只不過是‘人類的忠仆’,只因為具有偉大的品格,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能傾心為公眾服務。羅蘭自己也說:“我稱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
為了突出英雄的這一本質,羅蘭改變了常規傳記的寫法,舍棄了對傳主生平的一般知識性介紹,而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高度統一的精神品格,在這種把握中又投射進自己對英雄們的敬仰激情。 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這些被羅曼羅蘭尊為英雄的人,他們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慘,或因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
他們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貝多芬“用痛苦換來歡樂”的音樂;米開朗基羅以一生的心血奉獻出震撼心靈的杰作;托爾斯泰始終關心萬千生靈的偉大與渺小,借以傳播愛的種子和寬容的理想。
3.圣經講道講章基督徒生命的七個突破
七個突破如下:
1. 信心+德行
2. 德行+知識
3. 知識+節制
4. 節制+忍耐
5. 忍耐+敬虔
6. 敬虔+愛弟兄的心
7. 愛弟兄的心+愛眾人的心
彼得后書
1:5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
1:6 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
1:7 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
愿神賜你智慧和口才,阿們!
4.求我國道教書籍名稱及主要內容
經典《老子》(《道德經》)以《道德經》(即《老子》)、《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為主要經典。
葛江師授奇寶即:>為符道之書之首,它與>是最重要的符咒之書.三皇內文可以禁辟惡鬼,疫氣,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等.可以召見司命司危五岳之君.>是一種作為符咒使用的平面山岳示意圖.后來變成純粹的符咒. 葛洪的>的問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站在上層道教的立場對早期道教所做的歷史總結.充實了道教理論,他對后世的道教影響很大.成熟了丹鼎派,也標志了早期道教的終結. 一切唯心造 一貫天機直講 七星神咒經 七真寶誥志心皈命禮 七真年譜 三十六部尊經啟請科儀 三十六部尊經洞玄部 三十六部尊經洞真部 三十六部尊經洞神部 三奶夫人勸世真經 三官真經 三期普度龍華經 三車秘旨 上品丹法節次 上清天醫許陶相宰救苦濟世寶懺 上清靈寶天尊警世利民真經 上陽子注參同契分章注 上陽子金丹大要卷一 上陽子金丹大要卷七 上陽子金丹大要卷三 上陽子金丹大要卷九 上陽子金丹大要卷二 上陽子金丹大要卷五 上陽子金丹大要卷八 上陽子金丹大要卷六 上陽子金丹大要卷四 上陽子金丹大要序 上陽子金丹詩二十五首 上陽子:醒眼詩五十首 丘處機青天歌 丘祖小周天歌訣 丘長春真人秘傳大丹直指 丘長春西游箴言 中壇元帥真經 中天星主紫微寶懺 丹陽修真語錄 丹陽真人語錄 九天元皇文昌帝君救劫集福寶懺 九天大羅八洞仙祖證道開宗心懺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說玉樞寶經 九天玄女救世真經 二懶開關心話 云水前集 云笈七簽 五論七說 從玉虛派的修練探討神仙之源 仙宗要義講記 仙派源流 仙道漫談上 仙道漫談下 伍柳仙蹤 傷寒雜病論 體真山人性命要旨 體真山人真訣語錄 [修煉方法] 修真圖 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經 元始天尊說上元九天官賜福寶懺 元始天尊說下元五水官解厄寶懺 元始天尊說中元七地官赦罪寶懺 元始天尊說得道了身經 元始天尊說東岳解冤謝罪法懺 元始天尊說真武本傳妙經 元始天尊說真武本傳妙經序 元始天尊說藥王救八十一難真經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先天斗帝敕演無上玄功靈妙真經 。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經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氣化學說,2.三名同心的調和論.即主張君,臣,民直協調共處.3.陰陽五行的災異說.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統《太平經》的神仙系統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圣人,六為賢人.它具有兩個神學系統:即天地陰陽系統.與神仙系統.這兩者是平行關系,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兇,圣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圣人. 《周易參同契》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論著作.其中心思想是運用提示的陰陽之道,參合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爐火煉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經.其文字古奧難懂,其真義令人不易捉摸. 《老子想而注》是進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義和理論的重要資料.五斗米道與太平道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它非但沒有遭到太平道那樣的悲劇,反而在演變為天師道以后,成為道教的正宗. 上邊有許多都是經典,我也要看看, 現代: 道藏提要 任繼愈 / 1991-07-01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128.0 / 精裝 道藏索引 上海書店社 / 1996-10-1 / 上海書店出版社 / 100.0 / 精裝 道教符咒選講 張振國 / 吳忠正 / 2006-5-1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22.0 / 平裝 從道家到道教 孔令宏 / 2004-09 / 中華書局 / 32.00 / 平裝 中國道教史(精) 任繼愈編 / 1997-07-01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46.0 / 精裝 道教史發微 潘雨廷 / 2003-6-1 /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18.0 / 平裝 早期道教史 湯一介 / 2006-3-1 / 昆侖出版社 / 58.0 / 平裝 道教史探源 講演 / 柳存仁 / 2000-05-01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15.0 / 平裝 道教法術 劉仲宇 / 2002-1-1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28.0 / 平裝 道教概說 李養正 / 1989-2-1 / 中華書局 / 22.0 / 平裝 道教大辭典 1994-6-1 / 華夏出版社 / 97.0 / 精裝 道教經史論叢 王卡 / 2007-4-1 / 巴蜀書社 / 42.0 / 平裝 道教小辭典 任繼愈 / 2001-12-1 / 上海辭書出版社 / 19.0 / 平裝 道教之源 馮廣宏 / 王家祐 / 2005-06-01 / 巴蜀書社 / 10.0 / 平裝 中國道神-(彩色圖文本) 馬書田 / 2006-1-1 / 團結出版社 / 56.0 / 平裝 道教常識答問 卿希泰 王志忠 唐大潮 / 1996-08 / 江蘇古籍出版社 / 16.00 / 平裝 道教史 許地山 / 1999-12-1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2.5 / 平裝 中國道教諸神 馬書田 / 1996-4-1 / 團結出版社 / 18.5 / 平裝 宗教詞典 宗教詞典編輯委員會 編 / 任繼愈 主編 / 1981年12月第一版,1983年5月第2印 / 上海辭書出版社 / (字典紙)6.40元 / 精裝 道教內丹修煉 黃元吉 / 2003-10-1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中國道教丹道修煉系列叢書 / 29.8 / 平裝 道教與煉丹術論 金正耀 / 2001-2-1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15.0 / 平裝 道藏煉丹要輯研究(南北朝卷) 容志毅 / 2006-12-1 / 齊魯書社 / 29.0 / 平裝 中國煉丹術考 約翰生 / 上海文藝出版社 / 影印本 / 黃素封 宗教學文庫-道學通論-道家 道教 仙學 胡孚琛 / 1999-01-01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38.0 / 精裝 道教與養生 陳攖寧 / 2000-3-1 / 華文出版社 / 29.9 / 簡裝本 仙學詳述 田誠陽 / 1999-07-01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25.8 / 平裝 中國神話傳說詞典 袁珂 / 1985年6月 / 上海辭書出版社 / 6.90 / 32開精裝 / 540頁,彩頁64頁 中國煉丹術考略 容志毅 / 1998-5-1 / 上海三聯書店 / 13.2 / 平裝。
5.基督教講道講章
基督教講道講章:
《不給魔鬼留地步》
——試探中的得勝者和失敗者
引言:上帝創造萬物中的杰作是人,上帝把人看成是最寶貴的。因此與上帝為敵的魔鬼撒旦就專用試探的毒計,隨時隨地尋找那些給它留有地步的人,鉆空子引誘他們犯罪,成為它的俘虜,借此敗壞上帝的杰作——人類。但是它的試探引誘卻不能隨意 得逞,因為同在試探引誘下,有的人失敗了,有的人卻得勝了。
我們現在就從三方面,各找一對鮮明的對比例證看看。
一、在食物的試探引誘下
1、樂園中除“禁果”外各樣果子隨意吃,但始祖卻仍然貪吃——他們失敗了(參創2:3)。
2、主耶穌曠野受試探,禁食四十晝夜,雖然饑餓卻不以食物為念——他得勝了(參太4:1~4)。
二、在色的試探引誘下
1、年約五十旬的大衛擁有許多嬌妻美妾,卻仍是貪色無厭——他失敗了(參撒下11)。
2、青春年少的約瑟孤身為奴,雖處在女主人天天威逼下,卻毫不動心寧死不從——他得勝了(參創39:)。
三、在財物的試探引誘下
1、送上門的財物(不潔),雖經再三請收,以利沙卻堅決辭掉——他得勝了(參王下5:1~19)。
2、退出門去的財物(不潔),基哈西反而急忙追上去撒謊要回來——他失敗了(參王下5:20~27)。
結語:從三對受試探者的處境看來,那易于得勝的卻失敗了,那易于失敗的卻得勝了。這是為什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是不是給魔鬼留了地步。所以我們要百倍警惕,牢牢記住,千萬不要給魔鬼留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