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世界末日電影》影評
以下非本人影評,更多詳見/subject/3005875/reviews 在看《2012》之前,我非常期待的是災難戲的特效大場面,擔心的是電影劇情部分,畢竟全長2小時40分鐘,是Roland Emmerich的災難片中最長的一部了,若是這部分稍有差池,電影就會變得拖沓冗長(這個擔心還造成了一些豆友的誤會);而在看完全片之后,情況卻恰恰相反。
如果你跟我一樣,看過《2012》幾款正式版預告片,也看過那款長達5分鐘的“洛城坍塌”片段,那就不要再過多期待特效部分了,雖然依舊震撼保證你看得血脈膨脹,但卻因為幾乎所有精華已在這幾款預告片和片段當中,我一直期待更多沒有提前看到的場景,結果除了最后那場“諾亞方舟起航戲”又讓我感到眼前一亮的驚喜之外,再無其它。當然如果你從未看過2012預告片,或者沒看過那段5分鐘片段,那就準備好接受特效和音效的雙重震撼吧,2012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由于之前對劇情方面幾乎沒有半點期待,2012粗制濫造的劇本對于我來說竟是“拯救”了沒有讓我過足癮的特效場面和災難戲份。全片兩條主線并進:各國政府聯合的巨大秘密陰謀+男主角一家大逃亡,整個故事雖然仍然俗套仍然那么好萊塢BUG照樣數不清,但是至少娛樂性不低且不會如《史前一萬年》那樣枯燥,160分鐘沒有讓我感到疲倦,夾雜著詼諧的幽默片段和無數煽情橋段,后半段發生在船上的緊張劇情也彌補了特效的暫缺,總的來說《2012》的故事遠遠不算出色但作為用以消遣娛樂為目的的電影也尚算合格了。
所以最后給了“推薦”的四顆星,洛杉磯崩塌段落+全片特效整體水平+過得去的故事,作為娛樂大片來說是絕對能值回票價的了。 然后說說片中的中國元素。
出現中文配音的地方幾乎都是純正的“普通話”,這在美國影視作品中實在是大驚喜。片中我國雖然并沒有完全像之前媒體宣傳那樣“中國救世界”,不過我國的確作出了很大的廉價勞動力貢獻。
直到世界末日直到“諾亞方舟”都仍然是MADE IN CHINA。最后的“諾亞方舟”也是在中國西藏起航。
不過片中出現的中國解放軍形象仍然出自刻板印象。另外,之前有媒體那汶川地震來為《2012》宣傳,說是片中中國元素取材于汶川地震云云,這簡直是扯談。
“人類終結者”Roland Emmerich看來真是要終結“災難片”這種類型了。1996年的《獨立日》之后,誰還能找一艘更大的外星人飛船更徹底的在全世界各大城市搞破壞;1998年的《哥斯拉》之后,誰還能找一只更大的怪物讓它更放肆的摧毀紐約;2004年的《后天》之后,誰還會再用環保之名讓全球變暖在3周之類惡化幾乎滅絕全人類?而《2012》更是將災難演繹到一定程度的極致,無論是向《海神號》致敬的海難戲,還是驚心動魄的地震,火山爆發,海嘯。
《2012》幾乎“包羅萬象”應有盡有。而在災難的面前,人類生離死別的悲苦,個人英雄主義的壯烈,人性的黑暗與光輝,也都被Roland Emmerich說爛了。
好萊塢災難片或許不會就此終結,但是想要再創新已是很艱難了。 PS:美國偶像第八季亞軍ADAM LAMBERT演唱的片尾曲很不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聽看。
MV:Time For Miracle---Adam Lambert/programs/view/RXDdnKXvfG8/ PPS:好奇2012中的幸存者將要如何生存下去嗎?導演將要制作一部名為《2013》的美劇來講述這些幸存者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2012年必備的逃生指南(僅供娛樂) 關于2012年12月21日世界毀滅一說總是爭議不斷,眾說紛紜。《2012》這部電影不僅向我們展示了2012世界如何毀滅了,更是一本每人必備的世界末日逃生指南。
所以不管你信不信,在接下來的3年時間內盡量一一達標完成吧,以防萬一也不錯^^。 1,要學會開車。
當然不止在你家小區開開或是上班下班開開,而是要像《2012》男主角一樣能夠把轎車跑車甚至破爛的拖車當作越野飛車來開。請務必學會此項技能,如果未能如愿達標,那就趕快跟身邊會開飛車的人拉攏關系吧。
2,要學會開各種飛機。但是不需要過于“專業化”,如片中的繼父那樣學過一丁點就好。
飛機類型能夠越多越好,如果未能如愿達標,那也請趕快巴結身邊會開飛機的熟人。 3,接下來的三年請務必留意廣播中的怪異電臺,如果提到關于政府陰謀和世界末日的內容,需速速與該播音員聯系,就算他在荒郊野外密林深處也要找到他,或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線索。
4,當然你也可以盡快認識一個地質學家天文學家等科學家,如果關系足夠好或許你能從他那里獲取第一手資料和信息。 5,盡量學習多種語言,求救之時以便溝通,特別是藏語。
6,通過各種途徑提高你的知名度,就像片中男主角兼職作家一樣,在危急關頭或許能被你的FANS認出救你一命。 7,購置一部好手機,雖然平時它經常收不到信號,但在世界末日的最后關頭它會帶給你巨大驚喜:就算全世界幾乎被毀滅殆盡了,你仍然有可能用手機撥通千里迢迢之外或大洋彼岸朋友的電話然后來一段生離死別催人淚下的告白,例如片中地質科學家在西藏的雪山上接到了朋友從印度打來的臨終電話。
8,在關系到生死存亡的時刻,除了家人和西藏人,誰都不能相信。
2.《2012世界末日》觀后感
2012世界末日》這部電影對我們來說一定不會陌生,也應該是近日來被大家拿來廣為議論的話題。很多人都說09年稱得上大片的也就這部了,是啊~能被大眾接納且稱贊的電影肯定不會差,無論是制作還是拍攝都極為經典,名不虛傳,絕對值得去影院一看。
前幾日,在朋友口中聽到的全是“2012、世界末日、海嘯、災難是不是真的要來了?。。等等”好奇之下一問才知道該片剛剛上映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在溫州僅僅播放了一個星期票房就已經達到了一百多萬,如此可觀?耐不住誘惑的我也馬上去了電影院一探究竟。可能是因為星期二半價票的原因,特意找人提早到下午就去買票,可惜還是只買到22點15分第1排的位子(嘆氣~心情立刻由晴轉陰,心想是第一排就不應該買嘛,電影院也不是只此一家而已)如往常一樣,只是期待的心情未曾改變!吃完飯,還算早就去好又多溜達了一會,買了一堆零食準備看電影的時候吃(就象小學生去春游一樣,笑)終于到時間了,我一手拎零食一手抱爆米花嘴里還含著電影票,一點也沒閑著(似乎趕集也沒我忙)找到位子,把東西放下后松了一口氣,只是看到鄰座空蕩蕩一片,怨氣就開始在空中彌漫(腦子里不停在想,傻子才會買第一排啊,除了我們肯定沒人坐了)這念頭還未來得及打消,一連串的人走了進來在我們身邊坐下(不是吧,第一排耶?全滿!)再回頭看去,全場座無虛席(天那,從未在溫州的電影院見過哪場電影是滿座的)
燈光暗了,字幕上出現了2009(心想:怎么那么接近,不會是真的吧)一晃就到了2010~~2012故事開始了,地震、裂縫、溫度開始升高,隨著一家人的逃亡,海嘯、城市毀滅、房屋倒塌、火山爆發,災難一發不可收拾,直到最后諾亞方舟的出現,拯救了一部分幸存者,整個世界重回0001年!
3.《2012年世界末日》 觀后感
《2012世界末日》觀后感 不知何時本人愛上了美國大片,也不知何時愛上了災難片,因為它能喚起我們對生命的尊重,使人的心靈受到洗禮,它同時也告訴我們珍惜走過的每一天,抓住手邊擁有的幸福,它更能警示我們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
我最近欣賞了羅蘭德·艾默里奇的最新力作《2012》,除了受到視覺震撼外,也受到了心靈震撼,無論從《龍卷風》到《后天》直至今天的《2012》,還是從我們國家近年發生冰災、地震、非典、還是目前的H1NI甲型流感,都使我感慨萬千,恐怕這些災難到來都不是空穴來風,它是大自然向我們鳴響的警鐘,它啟迪我們應該愛護我們夜以繼日生存的家園,珍惜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通過對影片的觀賞我最終把啟示歸咎于“和諧”,人與人需要和諧,家需要和諧,國與國需要和諧,人與自然需要和諧。
(一)人與人和諧 在物欲橫流、爾虞我詐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缺少關心,更多的是在追求自己的一舉私利,而面對災難,卻能彰顯出人性光輝的一面,無論是駕駛員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保證飛機上其它人的安全,還是美國總統選擇與民眾共患難,作為觀眾在那一刻我多么希望飛機能夠停在冰川懸崖邊,在那一刻我多么希望災難不要來臨,可是飛機最后還是滑入了山谷,可是總統的一顆熱忱的心卻沒能阻止災難的到來,也許編導在告誡我們,一部分人的生還,必須有一部分人為此付出血的代價吧,災難無情,不是我們能改變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團結,互幫互助, 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營救我們的生命,正如《世界未日》中所說“我們人類經歷了歷史的混沌、錯誤和過失,經歷了所有的苦難,經歷了時代的變遷,只有一種東西能純潔我們的靈魂,激勵人們超越自己,那就是勇氣!”,是的,我們勇氣和信心可以戰勝一切。 (二)家的和諧 影片中的杰克遜為了自已的科幻小說,而忽視了對妻子和孩子的關愛,造成了家庭破裂,的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丈夫缺少對妻子的關心,妻子缺少對丈夫的關心,父母缺少對孩子的關心,導致家庭生活的不和諧,近些年,無論在世界各國還是在我們中國,離婚率都以驚人的速度上升,我想我們應該在追求金錢財富的同時,去營造一個溫暖的家,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家的可貴,在緊張工作之余多去照顧一下孩子,家庭的破裂對孩子身心造成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孩子需要母親柔美的愛,也需要父親剛毅的愛,同時,夫妻之間也應多一份關愛,少一份冷淡! 多一份寬容,少一份對抗! 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爭吵! 我想我們不想看到需要用災難重新彌合破裂的親情,愛情吧! (三)國與國和諧 2012世界未日之后人類物種之所以存在,是我們的智慧拯救了生命,是各國協作拯救了生命,我們早在災難到來之前就早以研制并建造出了諾亞方舟,面對災難的到來各國科學家和政府都在研究應對策略,在災難來臨的最后之際,在少數人提議丟下方舟外求生的人們的時候而多數人和國家是反對的,最后各國一致表決讓更多的人登上方舟,不分種族、不分國界,最大限度的解救生命。
在當今天復雜的國際形式下,各國分爭不斷,國家分裂不斷,局布戰爭從未停止過,流血沖突也屢見不鮮,我們可以和平相處,可以更好的協作,那為什么還要等到災難到來時才醒悟,我們或許無法戰勝自然給我帶來的災難,但我們可以避免我們自己帶來的災難,那為什么我們種族之間,國家之間還要自相殘殺呢,我呼吁讓我們世界減少分爭和戰火吧,珍惜我們擁有的和平美麗的世界吧。 (四)人與自然和諧 自然是人類的母親,如果沒有自然,人類就不能呼吸空氣,如果沒有自然,人類就不能飲水,沒有自然人類就不能……,沒有自然人類就將滅絕。
日月運轉不止,江河奔流不息,大自然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律,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表面上處于主動地位。但人的行為必須遵從自然規律,必須與我們自然母親和諧相處,否則就將導致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自然就會做出反抗。
繁華現代生活背后,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每個人享受奢華的同時,賴以生存的地球卻在茍延殘喘,我們的自然界卻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地球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海平面以驚人的速度在上升,大量物種再一天天滅絕,“根據E. O. Wilson的敘述,中國境內80%的河川已不適合魚類生存,環境污染非常嚴重。”
我們不要殺雞取卵,我們不要竭澤而漁,那樣只能導致我們的后代無卵可取,無魚可漁。人與自然需和諧相處,讓美麗的自然永駐。
(五)結論 災難固然可怕,但如果它的到來能使我們心靈受到洗禮,能減少我們的利益驅使,能使我們能更加團結協作,能使我們認真反思我們曾經犯過的錯,我想受一場災難的洗禮是值得的,災難過后人類重獲新生,在新的樂土上繁衍生息,人與人之間和諧了,家庭和睦了,國家和平了,自然更加美麗了。真正的世界未日也就只有在小說電影中才能出現,永遠不會真正的到來。
當浪涌退去,打開方舟甲板,逃過劫難的人們重新呼吸到了新鮮空氣,沐浴陽光,迎接一個嶄新的世界,這里不再有名利,不在有爭奪,明天將如何我們無法預知,恐怕也真的只有天知道,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
4.2012 世界末日觀后感怎么寫
1.過看這部世界級大片《2012世界末日》,我好像經歷了一次災難,震撼了我.洗禮了我的心靈,觸動了那根已經觸動的心弦,2012確使拍的成功.故事是根據一個預言家預言的在2012年12月1日12時.地球將發生巨變并說有顆小彗星將撞上地球.這次的導演就根據預言家的預言,運用高科技電腦合成技術拍攝了此片.在影片中美國總統向大家宣布真相.告訴大家在"最后的日子里珍惜最后的時間.告訴大家要團結一致共同禱告.世界被毀滅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但是我們不能讓時間倒流,只能祈禱上帝能多給自己一天生命.在影片中我看到世界各國的城市和人類在短短的時間里突然的消失掉.被海水無情的吞噬.看到了生死離別的悲慘場面讓我心里十分的心酸. 想想自己已經踏入社會有10年了.這十年中自己又做了那些.但這次看了這部影片后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們是21世紀的80后的青年.我們是國家的棟梁.我們應該為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其實現在有好多大山上的貧困學生讀書十分艱辛.連教室都很簡陋.尤其是冬天.十分的冷.但他們依然堅持在那里努力學習.我們的生活其實比她們要好很多倍.我們從小生活在優美的環境中.尤其有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被父母捧在手心當成掌上明珠,養成了很多不好的習慣.比如花錢入流水.性格太要強.以為自己就像在家里一樣.對別人發小姐脾氣和少爺脾氣.動不動就為了一點挫折就擊敗.就頹廢.就沮喪.抱怨別人.從不好好反省自己.哎。
.. 我們居住在這個世界里.世界末日是否真的會像預言家所說的應驗.我們根本無法預測.所以我們世界各國人民要團結一致.積極的面對人生,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在工作中忠于職守.在生活里孝敬父母.關心親人.愛護朋友和尊敬他人.就算世界末日來臨我們都不會怕他. 2.唯有我們能夠拯救自己走出影院,冬季夜晚的涼風吹在臉上,猛然間感到了臉上的熱度。影院空調的功能良好,而我血液比往日快速的多的流動,更是身體熱量增加的原因。
這熱度,就來自剛剛看完的美國大片《2012》。在近三個小時的時間里,我的呼吸幾乎一直在繃緊。
但我的心也一直在激動中感動。對美國,不是很有好感,因為自己的父輩曾經與美國人在朝鮮戰場血肉相拼,無數中國軍人在那場戰爭中流血,犧牲。
也因為從自己青春時期起,就見過太多美國對中國的羞辱。但這不代表自己對美國的一切都拒絕,如果是美國的優秀的一面。
2012》,就是這樣一部可以代表美國優秀一面的電影。影片是災難片,這是美國人早就拍的爛熟的一種電影,我也看過別的美國災難大片。
但這部片子,確實從內心深處打動了我。這部片子,幾乎集中了災難片的所有元素,特大地震,超級火山,超級海嘯,毀滅整個人類的大洪水,陸地的下沉與崛起,地球磁場的倒轉,城市的毀滅,無助的人群,可能是我見聞有限,反正能把這么多災難元素集中中在一起的災難大片,記憶中好像沒有,大概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電影《日本沉沒》,災難元素的集中度稍可與《2012》相提并論,但也遠遠不及,場面與特效更不能同日而語。
看這部影片,你很少能有平靜觀看的時候,眼睛里隨時都是驚天大災難,所有的思維都在隨著影片故事情節和主人公的命運在轉動。但這些,只是讓我激動的理由,而不是讓我感動的理由我的感動,來自于片中的那種人性的光輝。
人性,這個詞用于評論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泛濫,但我還是要說,這部片子,最讓我感動的,是人性。這種人性,是博大寬廣,是勇于付出,是為了他人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狹隘自我,不是自私自利,不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在《2012》里,我可以看到人類生命和人類文明的脆弱,那么健美的身軀,那么精美的建筑,那么溫情的感情,在大自然狂暴的力量面前,顯得如此無力,幾秒鐘,或者幾分鐘,在地震、火山、海嘯、超級洪災面前,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我也看見,無論是在什么樣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類,或者說作為人類代表的影片主人公一家,還有那些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平民百姓的人,都在災難面前表現出了人類的尊嚴。
美國總統在災難注定來臨的時刻,選擇留在美國與自己的人民在一起直到最后時刻,“船長不愿丟下正在沉沒的船,這是他高貴的選擇”,影片中那位美國官員對總統的評價,我完全贊成。在超級洪水襲來的最后時刻,那些掌握著方舟外幾萬人命運的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領導人們,在瑞得里安博士“我們都是人類的一份子,人類的文明就在與互相幫助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我們今天放棄他們,那么即使我們生存下來,我們怎么去面對自己的孩子,孩子們又怎么去面對他們的孩子”的激切演說下,一致同意打開方舟大門,無數人歡呼著沖進方舟。
那一刻,不管是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政治立場,我想,都會在心中刻下一絲溫馨。而那些普通人,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出的奮斗和努力,更值得我們投以尊敬的目光。
男主角杰克,為了讓自己的一家人得到進入方舟的船票,駕著車瘋狂地跑,從黃石國家公園跑到了拉斯維加斯的機場,在漫天黃石公園火山爆發的巨大煙火中找到沉迷于要和地球共存亡并且快死了都不忘記自己是第一個宣布地球完蛋的那個瘋狂家伙,又在陷入巨大的裂縫后爬。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2012世界末日簡短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