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藏族的文化介紹,越簡短越好
一個有自己文字、語言的吐蕃王朝,千百年歷史的民族,怎么可能簡短介紹呢?我想簡短都無從下手。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縣以及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人口459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藏族自稱“博巴”,意為農業人群,是最早起源于雅魯藏布江流域的一個農業部落。兩漢時屬于西羌人的一支,7世紀贊普松贊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稱其為“吐蕃”,元明稱“西蕃”,明代稱西藏為“烏斯藏”,清代稱“唐古特”,“藏番”。
元朝在西藏地區設置由中央管理的三新宣尉使司、都元帥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內的全部藏族地區。直到康熙年間才稱“西藏”,藏族稱謂亦由此而來。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民主改革結束了這里的封建農奴制度。
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從1950年至1965年,先后建立起12個藏族自治州、縣。
藏族有自已的語言和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衛藏、康方、安多三種方言。
現行藏文是7世紀初根據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10世紀到16世紀,是藏族文化興盛時期。
結構宏偉、卷帙浩繁的世界最長史詩《格薩爾王傳》,多少世紀以來,就一直在西藏以及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的藏族地區廣為流傳。史詩以說唱的形式描寫和反映了藏族古代部落的歷史,合計約有一百多部、七十多萬詩行。
還有舉世聞名的《甘珠爾》、《丹珠爾》兩大佛學叢書。 華美多姿的藏族服飾 位于西藏首府拉薩紅山上的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堡建筑群,高達13層。
以其建筑特色、輝煌的繪畫、雕塑藝術和珍貴的文物聞名遐邇。 藏戲獨具特色,歌曲和舞蹈充分體現了民族風格。
藏族雕刻技藝高超。 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
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它以白色為主,亦有淺藍色或淡黃色的,一般長約1.5米至2米,寬約20厘米。
最好的是藍、黃、白、綠、紅五彩哈達。五彩哈達是藏人用于最高最隆重的儀式(如佛事)等。
據藏族學者赤烈曲扎的《西藏風土志》載,哈達是在元朝時傳入西藏的。藏族薩迦法王八思巴會見元世祖忽必烈回西藏時,帶了第一條哈達。
當時的哈達,兩邊是萬里長城的圖案,上面還有漢字“吉祥如意”的字樣。這表明哈達確實是漢族人發明的。
藏醫藥學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藏藥講求炮制技術,尤對獸醫有獨到之處。
醫藥學著作主要有《醫方四續》。算學可以預測日、月蝕及地方近期氣象。
藏歷為陰陽合歷,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陰陽配合十二生屬系年,每60年一周,以陰火兔年(丁卯)為始年,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閏;藏歷元旦是最重要的節日。藏歷正月十五,當地群眾有觀酥油花燈的習俗。
4月15日紀念佛誕和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吉日良辰,民間舉行慶祝活動。藏族的節日還有薩噶達瓦節、雪頓節、花燈節和望果節。
藏族的節日 藏族信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儀式和內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傳佛教”。藏族對活佛高僧尊為上人,藏語稱為喇嘛,故藏傳佛教又被稱為喇嘛教。
藏區經濟以畜牧業和農業為主。 一位喇嘛在觀看西藏拉薩哲 蚌寺盛大的展佛活動。
當天,拉薩迎來一年一度的“雪頓”節,“雪頓”節是藏族傳統 節日,藏語“雪”意為“酸奶”,“頓”意為“宴會”,“雪頓”節即為酸奶節,是 拉薩最隆重節日之一,而節 日的序幕——哲蚌寺展佛是 最令人矚目的儀式。 日常食俗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農忙或勞動強度較大時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習慣。
絕大部分藏族以糌粑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細粉。特別是在牧區,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糧食制品。
食用糌粑時,要拌上濃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儲藏又便于攜帶,食用時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區,隨時可見身上帶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餓了隨時皆可食用。
四川一些地區的藏族還經常食用“足瑪”、“炸馃子”等,足瑪是藏語,為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蕨麻的一種,俗稱人參果,形色如花生仁,當地春秋可采挖,常用作藏族名菜點的原料。炸馃子即一種面食,和面加糖,捏成圓或長條狀后入酥油鍋油炸而成。
他們還喜食用小麥、青稞去麩和牛肉、牛骨入鍋熬成的粥。聚居于青海、甘肅的藏族也食烙薄餅和用沸水句面攪成的“攪團”。
“推”是藏族群眾喜愛的食品,用酥油、紅糖和奶渣估成,形似**油蛋。青海藏族常吃一種藏族稱“特”的水油餅。
制作水油餅時將面粉揉成碗口大的面餅,放入開水鍋中煮,待熟后撈出,加酥油食用。河曲地區的藏族有制作大餅之習,一般最小的也在2.5千克以上,最大的可達到100千克,作為饋贈親友和長途旅行時用。
云南迪慶的藏族把蒸洋芋(土豆)、麥面粑粑、蒸饃作為食。 藏族過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為主,豬肉次之。
藏族食用牛、羊肉講究新鮮,在牛羊宰殺之后,立即將大塊帶骨肉入鍋,用猛火燉煮,開鍋后即可撈出食用,以鮮嫩可口為最佳。民間吃肉時。
2.藏文化怎樣介紹簡便(例子簡短)
藏族有文字的歷史已有1300多年,藏語分為衛藏,康,安多三個方言.藏文創建于公元7世紀前期,吐蕃部落第33代贊普松干布贊掌權以來,派大臣吞米桑布扎一行到天竺學習梵文,根據吐蕃語言的特點,創造了30個聲母和4個韻母的拼音文字.到了公元9世紀,藏王熱巴布登位后,對藏文拼音進行簡化,豐富詞匯,改進文法,編制字典,撰寫藏史,使藏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
<<;大藏經>> <<;格薩爾王傳>>
<<;班瑪瓜唐>>
天文歷法
藏醫藥 唐卡
皮雕 藏毯
藏戲及其面具藝術
風馬旗簡說
3.求幾種瀕危動物的簡介資料,簡短,謝謝
一、漂泊信天翁(紅皮書易危級)? 這是全球十六種信天翁中受到傷害最嚴重的種鳥,主要威脅來自長線的釣魚作業。
現存的2萬多只成熟個體,營巢于南半球海中四處相互隔離的間半島或群島上。 二、食猿雕(紅皮書極危級) 自1960年以來,由于深山老林的不斷減少,動物天然棲息地喪失,這種菲律賓猛禽的數量從6000只減少為300余只,滅絕已是迫在眉捷的事情。
? 三、南亞箱龜(紅皮書極危級) 南亞箱龜屬淡水龜類,廣泛分布在從孟加拉以西到日本以東的南亞地區。盡管生態破壞是 使其受威脅的重要原因,但亞洲,特別是中國對龜類的食用的藥用需求,使其在過去的十年 中,有數十萬只箱龜被投入市場。
? 四、南歐猞猁(紅皮書瀕危級) 南歐猞猁,又名伊比利亞猞猁,僅分布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世界上最瀕危的貓科動物之一 。 現僅600只,主要在西班牙,并被長期分割成兩上茍延殘喘的群體。
? 五、揚子鄂(紅皮書極危級) 揚子鱷與美國東南的密河鱷同屬,為北方僅存的孑遺鱷種。是全世界鱷類中最瀕危的一種 。
由于人口和耕地的稠密,揚子鱷故有的家園多被毀壞,野生者已寥寥無幾。 ? 六、藏羚羊(紅皮書瀕危級) 藏羚羊為中國青藏高原特有種,在印度北部和尼泊爾西部略有分布。
半個世紀以前,青藏高 原上游蕩著大約50萬只到100萬只藏羚羊,而今已減少到6。5萬至7。
5萬只了,而且,仍在與日劇減。? 七、巨獺(紅皮書瀕危級) 巨獺為13種水獺中體形最大的種類,僅見于南美熱帶雨林和濕地,傍湖泊、沼澤而居。
分布范圍正急劇萎縮,在烏拉圭和阿根廷都已絕跡。? 八、瓦頓小姐紅疣猴(紅皮書極危級) ? 在全世界靈長類中,這種非洲疣猴可能是最接近滅絕的猴子了。
最初的標本是一個叫威婁畢 -路維的人于1933年在加納西部采集到的。當時,他是以他的旅伴(Miss Waldron )的名字為這種猴子命名的。
最近在象牙海岸和加納的搜尋一無所獲,只得到一些狩獵證據。 九、克羅斯河大猩猩(紅皮書極危級) ? 這是大猩猩中易被忽略、卻最為瀕危的一個亞種。
1904年被發現時,曾作為單獨的一種命名。數年以后,又把它互西非大猩猩視為同類。
目前殘存的150-200只被支離破碎地人為分割在五個地帶生活。 ? 十、小笠原果蝠(紅皮書極危級) ? 這個在1996年不是"易危級"的物種,如今也成為"極危級"了。
它們為數不多的個體僅見于距日本十分遙遠的小笠原島上。? 十一、海獺(紅皮書瀕危級) 原產于阿拉斯加西部的海獺,十有八九已經消失,在加洲及俄羅斯的海獺也所剩無幾。
? 十二、駝背海豚(紅皮書瀕危級) 駝背海豚,又名赫克托海豚,僅見于新西蘭海域,但處于三個互不往來的隔離群體。 最近,科學家發現海豚體內富集了大量人類制造的敵敵畏等農藥殘留物和化學毒素,這使駝 背海豚的繁殖率極度下降。
? 十三、馬鳥猿(紅皮書瀕危級) 這種小型食肉動物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的熱帶雨林,1996年尚為"易危級",而今已升為"瀕 危級"了。 目前,其分布呈現嚴重的片段化,總數不超過2500只。
? 十四、普通鋸鰩(紅皮書極危級) 普通鋸鰩還是瀕危動物,如今已升為極危物種了。它們一度廣泛見于地中海和大西洋東部, 現在,這種大型水生動物,幾乎包括鋸鰩的所有種都從歐洲、特別是地中海消失了。
? 十五、巴西犁頭鰩(紅皮書吉極危級) 這種動物產于巴西南部的海灣,最大體長記錄為42厘米。由于過度捕撈十年中,犁頭鰩的數量就減少了96%,幾乎滅絕。
? 十六、鯨鯊(紅皮書易危級) 為魚中巨無霸,可惜在博物學及生物學界卻鮮為人知。 它們生活在溫暖海域,行動緩慢卻遷 徙很遠。
一些國家以魚叉捕殺之。? 十七、鱘魚(紅皮書極危6種、瀕危8種、易危6種、低危1種) 鱘魚,無論在經濟學,還是在生物學上都有獨特價值,它們是古老魚種的一支,為魚類進化 提供了活的證據。
魚已經消失,人們只好"重新引入",進行水產養殖。 蘇聯解體后,黑海 、里海的盜捕活動猖獗,因此,鱘魚已全面受危。
中國是瀕危動物分布大國。 據不完全統計,僅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原產于中國的瀕危動物有120多種(指原產地在中國的物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257種,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鳥類、兩棲爬行類和魚類有400種, 。
4.籃球
卡洛斯-布澤爾 / Carlos Boozer / 5 位置:大前鋒 / 中鋒 身高:2。
06米 / 6尺9 體重:117公斤 /258 磅 生日: 1981-11-20 球隊:猶他爵士 選秀:2002年第2輪第6位 學校:Duke 國籍:美國 本賽季工資:1160萬美元 合同:6年 6800萬,2004/8/2簽,2010夏到期 卡洛斯-布澤爾資料 [綜合評價] 身體素質實在一般,身高、彈跳、速度、靈活度都不是很好,不過強壯程度還是可以的。 有自知之明,靠后天努力在彌補。
基本攻扎實,進攻手段華麗地讓人想到郵差。主要手段為中投和切入,非常穩定,命中率也能過半。
常規時間一直是Utah第一得分手。不過……第四節基本是廢柴一個。
不是很勉強自己的身體素質做一些夸張動作,低位強攻因此也不是很多見。 籃板能力非常強,雖然不高,意識、掌控力讓他能輕松地籃板上10。
傳球也很漂亮,假如JAZZ的外圍能好些的話,助攻數應該能上升。防守意識差,橫向腳步移動跟不上多數PF,身高臂長都有限,蓋帽能力也不算太好。
還好有噸位,起碼不會被別人輕易強攻成功。由于基本防不住別人突破,因此犯規數目很多。
綜合來看就是一個進攻單打能力強,防守浮云的球員,無外線能力。 [身體素質]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知道為什么Boozer進了NCAA年度第三陣容卻還是個2輪秀嗎?就是因為身體素質太一般了……身高、速度、彈跳3無產品。
在高中時期,Boozer的身體素質還問題沒被無限放大,參加過99年的McDonalds的Dunk Contest,且進入Finals,華麗程度一點也不比Harvey和人類電影精華的侄子差。 而且那時非常瘦,像個搖擺人……點我看視頻 在騎士期間有個大Z相襯托,加上籃板能力的確野獸,讓很多人誤以為“作風強悍”。
到了爵士,在Sloan強調IQ的UCLA體系中,身體素質繼續被掩蓋,導致很多人一聽到我們反骨仔就想到流氓、野獸……來JAZZ之前以及05賽季初Boozer和Brand這對Duke師兄被人作比較時,還是伯仲之間。 Brand強在蓋帽,而Boozer的優勢在于健康,不會受傷……不過經歷過后文詳述的某事件后,在邪惡的Cleveland球迷詛咒聲中,Alaska巨熊倒下了……復出后打了沒多久再次光榮犧牲,到賽季末還沒上場。
06賽季前的慈善賽生龍活虎,不過馬上又倒下了……賽季上半段曾3次復出,不過3次又再次受傷……在Cleveland人Hahahaha以及SLC人Trade him!聲中Boozer于06年2月10日爵士對森林狼的比賽中復出,到賽季末沒有再次受傷,且越打越好。 是RP債還清還是個人訓練避免傷病結果,要下賽季才知道。
[進攻] Boozer最自豪的地方,高中大學都是主力得分手。到了騎士這個LeBron James、Ricky Davis搶球玩,內線還有個全明星C大Z的地方,依然能貢獻10~`15分。
到了爵士更是變身第一得分手,唯一穩定的內線單打選手。在爵士強調內線高低位配合的體系中如魚得水,在底線活動,依靠傳導以及掩護,補籃、中投都會出現空擋。
Duke練就的扎實基本功使其動作連貫、圓滑,不需跟別人拼體能、力量就能把球扔進籃筐。側對籃筐時輕松一晃,一個后撤步,一個轉身,球就基本入筐,弧度也很高。
不過出手點太低,很容易被蓋。進攻手段也不能算太豐富罰球線處中投以及背筐技術很好,再遠點到3P線沒看過。
噸位在,天生的肉盾,他的到來提高了D-WILL的助攻數據,也使爵士場均得分從92上升到了99……與Okur組成的雙塔高低位賽季末期幾乎場場20 10。 不過由于關鍵時刻得分有限,第四節基本啞火,這樣一個球員其實并不適合做頭號得分手,而是和后衛擋拆,做二當家。
在爵士第一年完全是因為找不到其他人,第二年由于Okur崛起兩人平分天下。不過內線球員得分畢竟不能當主要手段使。
關鍵時刻更不能總指望Okur這個7尺長人拉到3P線外決殺。 依目前爵士情況,也只能期待AK投射**以及Deron和Brewer的成長。
[防守] 基本就是浮云,防守意識、橫向腳步移動都很慢。被靈活點的PF能輕輕松松晃過去,對突破至內線的球員補防也不是很快。
臂展不長,因此蓋帽數也不算多。噸位是唯一的武器,想硬吃Boozer很難。
不過自己也增加了很多無謂犯規,也造成強悍的誤區。賽季末似乎更保險,不大用身體接觸,那就基本無防守了,所以場均失分也正比例增長。
不過也不是一無是處,籃球智商很高,防守擋拆能力很猛,經常能造成搶斷。看數據就會發現Boozer的搶斷數據一直比蓋帽數據高。
[位置] Boozer以前一直打的都是PF,主要玩玩罰球線處中投。到了爵士第一年,Okur同時加入。
印象中那時Okur聲稱自己適合C,Boozer也理所應當繼續做PF。第二年,Okur崛起,Boozer變身西裝男。
加上Jarron Colins合同年爆發,內線做好苦力工作。 Okur的風箏能力被完全開發,感到了做個好PF,不去內線干臟活的美好(其實本來也沒什么干),低位能力也嚴重退化。
所以Boozer苦啊,被推到C上。雖說有UCLA Offence這一神器保佑,基本進攻都很舒服。
但跟2。10以上的C玩,基本就是當炮灰的。
據說Okur被突厥國家隊踢出后,正苦練低位能力,下賽季應該回歸C,Boozer也做回PF。其實這身高練練SF技術還是很有用的,可惜Boozer身體靈活度太差,可能還沒新來的Millsap好。
因此也只能做內線。
5.長征很短簡介
1934~1936年間
長征準備階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長征失利階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長征轉折階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堅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階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發展鞏固和南下受挫階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會師階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