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
女性名人的勵志故事——居里夫人 她半生清貧,命運坎坷,幼年喪母,中年失夫,晚年始終被流言和疾病折磨,可謂一生都在與命運做著不屈不撓的斗爭。
但她卻懂得用恬淡的心態去面對清貧,用卓越的努力去贏得光榮。她認為:“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 在這樣一位莊嚴、勇敢、高雅、和平的偉大女性面前,時間的游走顯示了它的無力,歲月的長河始終無法將這個名字從人類的紀念冊中抹去。
她如一朵鏗鏘玫瑰,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枯萎凋謝,而始終在天地間某個角落里散發著幽幽的香氣,沁人心脾。 追求真理的探索者——瞿秋白 江蘇常州人。
早年曾到武昌外國語學校學英文,后到北京謀生。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辦的俄文專修館讀書。
1919年參加五四愛國運動,在蘇聯期間開始研究中國**黨綱、中國蘇維埃憲法、土地法、勞動法、婚姻法等問題,寫了大量論著,翻譯了共產國際綱領以及斯大林論列寧主義的著作。1930年8月回到上海,9月和**一起主持中共六屆三中全會。
1931年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被解除中央領導職務,開除出中央**。1931年夏參加了“左聯”的領導工作,反擊國民黨文化的“圍剿”,系統向中國讀者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及普列漢諾人關于文學藝術的理論,翻譯了蘇聯的許多著名文學作品。
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員。還兼任蘇維埃大學校長。
同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南方,任中央分局宣傳部長。 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被捕,6月18日英勇就義,年僅36歲。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 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
七歲時,安妮?沙利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沙利文幫助之下,進入大學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
在大學期間,寫了《我生命的故事》,講述她如何戰勝病殘,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
以后又寫了許多文字和幾部自傳性小說,表明黑暗與寂靜并不存在。后來凱勒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
二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杰出婦女之一。
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么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了解放”。
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么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后,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藥的廢物,但后來她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跡。
可以說這個奇跡有一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么,總是用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一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里進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課堂教育。
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并從中得到知識。
她21歲時,和老師合作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寫下了14部著作。
1887年3月3日,對海倫來說這是個極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家里為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安妮?莎莉文小姐。
安妮教會她寫字、手語。當波金斯盲人學校的亞納格諾先生以驚訝的神情讀到一封海倫完整地道的法文信后,這樣寫道:“誰也難以想像我是多么地驚奇和喜悅。
對于她的能力我素來深信不疑,可也難以相信,她3個月的學習就取得這么好的成績,在美國,別的人要達到這程度,就得花一年工夫。”這時,海倫才9歲。
然而,一個人在無聲、無光的世界里,要想與他人進行有聲語言的交流幾乎不可能,因為每一條出口都已向他緊緊關閉。但是,海倫是個奇跡。
她竟然一步步從地獄走上天堂,不過,這段歷程的艱難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像。她學發聲,要用觸覺來領會發音時喉嚨的顫動和嘴的運動,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
為此,海倫不得不反復練習發音,有時為發一個音一練就是幾個小時。失敗和疲勞使她心力憔悴,一個堅強的人竟為此流下過絕望的淚水。
可是她始終沒有退縮,夜以繼日地刻苦努力,終于可以流利地說出“爸爸”“媽媽”“妹妹”了,全家人驚喜地擁抱了她,連她喜愛的那只小狗也似乎聽懂了她的呼喚,跑到跟前直舔她的手。 希望對你有幫助。
2.簡短的名人故事大全
華盛頓砍樹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 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愿失去一百棵樹,也不愿聽你說謊.”
列寧小時候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3.國外的各個名人事例,一定要具體
林肯的故事 1832年,林肯失業了,他下定決心要當政治家。
可是他競選失敗了。在一年里遭受兩次打擊,這對他來說無疑是痛苦的。
接著,林肯著手自己開辦企業,可一年不到,這家企業又倒閉了。在以后的17年間,他不得不為 償還企業倒閉時所欠的債務而到處奔波。
林肯沒有放棄,他也沒有說:“要是失敗會怎樣?”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他又 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最后終于當選了。 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時在四川象耳山讀書,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廢學。
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遇見一位白發老婆婆在那里磨鐵杵。李白問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說:“把鐵杵磨成針。”
李白不相信,嗤一聲笑了,對她說:“鐵杵豈能磨成針?”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老婆婆向他講了這個道理。
李白頓時領梧。從此,他便發奮用功,終於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屈原的故事 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里偷讀《詩經》。
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于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陸游的故事 陸游書巢勤學。南宋詩人陸游他從小就刻苦勤奮、敏而好學。
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擺的是書,柜中裝的是書,床上堆的也是書,被稱作書巢。他勤于創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詩,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學家。
林肯 1809年2月12日,亞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小時候,家里很窮,他沒機會上學,每天跟著父親在西部荒原上開墾、勞動。
他自己說:“我一生中進學校的時候,加在一起總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奮好學,一有機會就向別人請教。
沒錢買紙、筆,他放牛、砍柴、挖地時懷里也總揣著一本書,休息的時候,一邊啃著粗硬冰涼的面包,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晚上,他在小油類下常讀書讀到深夜。
長大后,林肯離開家鄉獨自一人外出謀生。他什么活兒都干,打過短工,當過水手、店員、鄉村郵遞員、土地測量員,還干過伐木、劈木頭的重力氣活兒。
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認真負責,誠實而且守信用。 他十幾歲時當過村了里雜貨店的店員。
有一次,一個顧客多付了幾分錢,他為了退這幾分錢跑了十幾里路。還有一次,他發現少給了顧客二兩茶葉,就跑了幾里路把茶葉送到那人家中。
他誠實、好學、謙虛,每到一處,都受到周圍人的喜愛。 1834年,25歲的林肯當選為伊利諾斯州議員,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1836年,他又通過考試當上了律師。 當律師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當地很有聲望。
很多人都來找他幫著打官司。但是他為了當事人辯護有一個條件,就是當事人必須是正義的一方。
許多窮人沒有錢付給他勞務費,但是只要告訴林肯:“我是正義的,請你幫我討回公道。”林肯就會免費為他辯護。
一次,一個很有錢的人請林肯為他辯護。林肯聽了那個客戶的陳述,發現那個人是在誣陷好人,于是就說:“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辯護,因為您的行為是非正義的。”
那個人說:“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請您幫我打這場不正義的官司,只要我勝訴,您要多少酬勞都可以。” 林肯嚴肅地說:“只要使用一點點法庭辯護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勝訴,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
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當我站在法官面前講話的時候,我會對自己說:‘林肯,你在撒謊。’謊話只有在丟掉良心的時候,才能大聲地說出口。
我不能丟掉良心,也不可能講出謊話。所以,請您另請高明,我沒有能力為您效勞。”
那個人聽了,什么也沒說,默默地離開了林肯的辦公室。
5.外國的名人事例
愛迪生是世界有名的“發明大王”。
他一生發明的東西大約有兩千種,像留聲機、電燈、電影、蓄電池等等。愛迪生對人類的貢獻可大啦!在世界 科學發展史上,他的名字好像一顆明亮的星,永遠閃耀著光輝。
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市。他小時候,身體比較瘦弱,也不愛講話,很文靜,愛動腦筋,愛思考問題,對周圍發生的一切事情,總是充滿著一種好奇心。
他常常一個人坐在村莊的十字路旁,看大榆樹怎么冒出了綠芽,看秋風怎么染紅了楓葉。他還久久地思索著:為什么清晨太陽總是從東方慢慢升起來,傍晚又躲到西邊的山后去?為什么藍色的天空里會有朵朵白云在飄浮…… 愛迪生一邊賣報,一邊讀書。
他每天早晨七點鐘出門,晚上九點半回家。火車在底特律要停幾個小時,他就利用這個機會到市里最大的圖書館去看書,無論刮風下雨,從未間斷。
有一天,忽然有位先生問他:“我常常在圖書館里看見你,你讀過多少書了?” “我已經讀了15英尺書了。” 聽了這奇特的回答,這位先生笑了起來,他嚴肅地問:“你剛才讀的那本書,和你現在手里拿的這本書,內容完全不同,你讀書的目的是什么呢?” 愛迪生不明白問話的意思,他說:“我是按照書架上的次序讀的,我想把這圖書館里所有的書,挨著個兒都讀完!” 這位先生更驚訝了,他說:“哎呀!你的志向真偉大!不過,讀書如果沒有目的,什么都看,效果卻不會很大。
希望你先選定一個目標,然后向著這個目標去努力才會有收獲。” 這次偶然的談話給愛迪生的啟發很大,對他的讀書、學習和成長,都有著十分深刻的指導意義。
在火車上,愛迪生除了賣報,還有一些空余的時間。他不愿意讓時光白白流逝,就向老車長請求借用行李車上的一個角落來做實驗。
老車長雖然脾氣暴躁,心地卻很善良。他同意了這個少年的懇切要求。
愛迪生高興極了,他拿來了許多化學藥品和器具。于是,這節小小的行李車廂很快就變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火車實驗室。
突然,災禍降臨了。 那天,列車在高低不平的軌道上飛快地奔馳著,震得車廂左右搖晃。
只聽見“叭”的一聲,一瓶白磷被震翻在地上。白磷是一種化學元素,它有兩個怪脾氣:一是容易氧化,一遇到空氣就和空氣中的氧化合,而且馬上發熱,使溫度不斷升高。
二是燃點低,就是可以著火的溫度很低,大概達到攝氏50度,它就自己燒著了。因此,當這瓶白磷被震翻在地時,頓時著起火來,這間小小的實驗室里煙火彌漫。
愛迪生見勢不好,趕緊脫下外衣,使勁撲打,一面大喊:“救火啊!救火!” 老車長和工人們聞訊趕來,顧不上查明起火原因,趕忙滅火。經過一場搏斗,火總算撲滅了。
但是,老車長卻火冒三丈,他扯高了嗓門,把愛迪生罵了一通,還重重地打了他幾個耳光。當時,愛迪生只覺得“嗡”的一下,耳朵就什么也聽不見了。
原來他的右耳膜被震破了。這位未來的發明家,為他心愛的實驗付出了一只耳朵的代價。
不幸的遭遇并沒有使愛迪生一蹶不振。他不能在火車上搞實驗,就打算賣完報紙以后,回到家里去搞。
這時候,他的興趣已經轉移到電學方面來了。
6.外國的名人故事
羅斯福在當選美國總統之前,家里被竊,朋友寫信安慰他。
羅斯福回信說:
“謝謝你的來信,我現在心中很平靜,因為:
第一、竊賊只偷走了我的財物,并沒有傷害我的生命。
第二、竊賊只偷走一部分東西,而非全部。
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美國前總統里根,在任初期,有一次被槍擊中,身負重傷,子彈穿入了**,情況危急。
在生死攸關的時刻,里根面對趕來探視的太太所說的第一句話竟是:
“親愛的,我忘記躲開了。”
美國民眾得知總統在身受重傷時仍能保持幽默本色,康復應該指日可待。他的幽默穩定了因受傷而可能產生的動蕩局勢。
發生事情的好壞不重要,重要的是從哪個角度去切入。
英國首相威爾遜,在一次演講中,在剛剛進行到一半時,臺下突然有個搗蛋分子高聲打斷了他:“狗屎!垃圾!”
威爾遜雖然受到了干擾,但他情急生智,不慌不忙地說:“這位先生,請稍安勿躁,我馬上就會講到你所提出的關于環保的問題。”
全場人不禁為他的機智的反應鼓掌喝彩。
掌握自己的情緒,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
一次,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公開場合演講,從臺下遞上一張紙條,上面只寫了兩個字“笨蛋”。
丘吉爾知道臺下有反對他的人等著看他出丑,便神色從容地對大家說:
“剛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寫信人只記得署名,忘了寫內容。”
丘吉爾不但沒有受到不快情緒的控制,反而用幽默將了對方一軍,實在是高!
一張口開蓮花香;一雙手勤做善事;一顆心有情有意;一輩子歡喜自在。
有一次,蕭伯納在街上行走,被一個冒失鬼騎車撞倒在地,幸好沒有大礙。肇事者急忙扶起他,連聲抱歉,蕭伯納拍拍屁股詼諧地說:
“你的運氣真不好,先生,如果你把我撞死了,就可以名揚四海了。”
有幽默感的人,凡事健康思考,保持正面態度,在遇到困難時,容易化險為夷。
在馬克·吐溫小的時候,有一天因為逃學,被媽媽罰去刷圍墻。圍墻有3米高30米長,比他的頭頂還高出許多。
他把刷子蘸上灰漿,刷了幾下。刷過的部分和沒刷的相比,就像一滴墨水掉在一個球場上。他灰心喪氣地坐下來。
他的一個伙伴桑迪,提了只桶跑過來。“桑迪,你來給我刷墻,我去給你提水。”馬克·吐溫建議。
桑迪有點動搖了。“還有呢,你要答應,我就把我那只腫了的腳趾頭給你看。”馬克·吐溫說。
桑迪經不住誘惑了,好奇地看著馬克·吐溫解開腳上包的布。可是,桑迪到底還是提著水桶拼命跑開了他媽媽在瞧著呢。
馬克·吐溫又一個伙伴羅伯特走來,還啃著一只松脆多汁的大蘋果,引得馬克·吐溫直流口水。
突然,他十分認真地刷起墻來,每刷一下都要打量一下效果,活像大畫家在修改作品。
“我要去游泳。”羅伯特說,“不過我知道你去不了。你得干活,是吧?”
“什么?你說這叫干活?”馬克·吐溫叫起來。“要說這叫干活,那它正合我的胃口,哪個小孩能天天刷墻玩呀?”馬克·吐溫賣力地刷著,一舉一動都顯得特別快樂。
羅伯特看得入了迷,連蘋果也不那么有味道了。“嘿,讓我來刷刷看。”“我不能把活兒交給別人。”馬克·吐溫拒絕了。“我把蘋果核兒給你。”羅伯特開始懇求。“我倒愿意,不過……”馬克·吐溫猶豫道。
“我把這蘋果給你!”
小馬克·吐溫終于把刷子交給了羅伯特,坐到陰涼處吃起蘋果來,看羅伯特為這得來不易的權利刷著。一個又一個男孩子從這里經過,高高興興想去度周末,但他們個個都想留下來試試刷墻。
馬克·吐溫為此收到了不少交換物:一只獨眼的貓,一只死老鼠,一個石頭子,還有四塊桔子皮。
還要再說
7.外國的名人事跡
1法國科學幻想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為了寫作《月球探險記》,就認真閱讀了500多種圖書資料。他一生之中共創作了104部科幻小說。讀書筆記達二萬五千本。 2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隨“貝格爾”號考察船環球考察,他環游海外,研究生物遺骸、記錄了50萬字的珍貴資料,最后寫出了轟動世界的《物種起源》一書,創立了進化論。
3俄國偉大作家契訶夫十分注意積累生活素材,隨時把聽到、看到或想到的一些事情記在一個本子上,稱之為“生活手冊”。有一次,契訶夫聽一位朋友講了一個笑話,他笑出了眼淚。他一邊笑著,一邊拿出“生活手冊”,懇求說:“你再講一遍吧,讓我把它記下來。” 4史蒂芬·霍金他無法書寫,他的著作卻十分暢銷;他的身子瘦弱,他的光輝卻耀眼異常;他從未離開過輪椅,他的思維卻飛向了宇宙.他就是史蒂芬·霍金.他專注于《時間簡史》,穿梭于《果殼中的宇宙》,相對論被他輕易玩轉,黑洞成了他的伙伴,他使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層.5居里夫人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力;而她,站在實驗室里,甘愿讓嗆人的煙氣吹皺她秀美的額頭,一雙深邃的眼中流露的是對科學殿堂的向往。大音希聲,大道無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她所追求的是永葆理性的美麗。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
8.外國名人事例
1980年秋,美國佛羅里達州17歲的優秀中學生丹尼爾·洛文在有83萬考生參加的全國考試中,數學成績優異:50道題答對了48道。但聽到考分后,他并不像別的孩子在取得好成績時那樣興高采烈,相反,他很不滿意。因為他所做的第44題被判為錯題,而他確信,他的答案是正確的。為此,他甚至還做了一個模型,向他的父親、航天飛機環境系統工程師道格拉斯·洛文來證明自己的正確。丹尼爾后來回憶說:我爸爸想證明出是我錯了,可他證明不出來。” 不僅是丹尼爾的父親,就連在專業數學家協助下準備這次考試的新澤西州普林斯頓教育考試部門,也無法證明出丹尼爾的答案是錯誤的。聽從了道格拉斯·洛文的告誡,考試出題人后來研究了丹尼爾的論證,不得不承認,丹尼爾的答案至少是和他們自己的答案一樣正確,并且可能還要好些。結果,考試部門不僅給丹尼爾、還給選擇了相同答案的其他25萬考生增加了考分,雖然有的學生在選擇這一答案時的想法并不一定正確。
這位年輕人是怎樣以其才智勝過考試界大人物的呢?這道引起爭論的題是這樣的(見圖):這是兩個棱錐的圖形。一個棱錐由4個三角形構成,另一個由4個三角形和一個矩形底面構成。所有的三角形都是大小相同的等邊三角形。提問:如將兩個棱錐的兩個三角形重合,以此來連結這兩個棱錐,那么,新的立體將有幾個面?測試者期望的是通過簡單的推理得出答案:兩個棱錐共有9個面,由于在連結這兩個棱錐時消去了兩個三角形面,所以新的立體的面共有7個。
對嗎?對了。復審這道題的大學數學教授小組這樣認為。但丹尼爾卻說,不對。他認識到,如果將兩個棱錐的兩個三角形面重合在一起,實際出現的情況是:一個棱錐的另外兩個面將同另一個棱錐的兩個面分別重合,因而還要多減掉兩個面,所以新的立體總共只有5個面(見下圖)。數學專家們在親自動手做了模型之后,認輸了。佐治亞大學的杰洛米·吉爾帕特里克承認:“我們臉紅了。”考試部門的副主任亞瑟·科若附言道:“我們原來想這是個邏輯和推理的測試,可結果弄清楚了卻是個立體幾何方面的問題。”由于這大容易使人產生誤解,他說:“這道題根本就不該出。”
事后,丹尼爾盡管非常高興,卻并未打算借此機會在數學或自然科學界尋求發展。他說:“數學固然不錯,可我還是喜歡文學。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外國簡短的名人故事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