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代書法的理念和特點是什么
現代書法因其內涵不明確、外延不周延以及人們認識上的分歧,尚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書法種類。稍微準確的提法是,現代書法泛指七十年代以后,在用筆、表現手法、創作思路、藝術風格逆反于傳統書法和傳統書法觀念的書法作品總稱。
書法意境的美感有著五個基本的特征,這就是所謂的筆之外的境界。書法講求的不止是寫出來的字體形態,書法的藝術美感更能從字體的形態上看出一種虛幻的美,一種意境的美。
從漢字的書法發展歷程中探究,從一開始的象形甲骨文,到后來的金文再到減少文字圖畫的小篆,小篆的進化到隸書以及隸草的出現,楷書的出現以及從行書的草化而出現的草書,整個書法發展的過程是社會在進步,人們審美眼光的進步。書法一路下來的歷程是一個“求簡”“求美”的過程,在現代的設計理念中“簡約”是人們所追崇的。簡化對于藝術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藝術就是源于生活的東西。藝術是如何誕生的呢?就是從生活中細小的事物當中,把無意味的東西簡化掉,提取出來有意味的東西,最后成為一種從寫實到寫意的過程,于是成為了藝術。在現代的設計中,要體現出其藝術所在,美感所在,不能脫離這個“求簡”“求美”的理念。
設計是需要不斷創造、不斷去發現新事物,在整個創造的過程中。
2.適合書法創作的短文集錦
書法創作常用詩詞對聯
——榜書常用詞句
博雅達觀、筆歌墨舞,寵辱不驚、道法自然、登山臨水、
淡泊明志、典雅清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氣若蘭
放下便是、浮生若夢、觀海聽濤、甘苦自知、和風朗月、
和氣致祥、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厚積薄發,惠風和暢、
惠風祥云、和風細雨、海納百川、景氣和暢、江山入畫、
積健為美、積健為雄、君子不器、兼聽則明、境由心造、
境隨心轉、漸入佳境、開卷有益、寄情山水、虛懷若竹,
臨海聽濤、蘭氣隨風、樂天知命、樂此不疲、敏事慎言、
妙造自然、明月清風、明月入懷、寧靜致遠、耐住清貧、
品茗撫琴、品茗聽琴、清風朗月、氣若幽蘭、曲徑通幽、
人淡如菊、仁者不憂、如風過耳、素心若雪、室雅蘭香、
室雅人和、隨心所欲、石瘦花嬌,天道酬勤、天朗氣清、
踏雪尋梅、溫故知新、物華天寶、萬事隨緣,唯善是寶、
唯樂直言、虛懷若谷、心靜夢舒、心曠神怡、閑心逸趣、
仁者不憂、云鶴游天、云淡風輕、一謙四益、韻雅趣幽、
游目騁懷、逸致閑情、煙云供養,悠然雅靜、怡然自得、
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
竹影清風、篤行致遠、珠聯璧合、中庸和諧、紫氣東來。
書法用語
二、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鑒、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
、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鑒可、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鑒、尊
鑒、法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請正、指正、教之、
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三、下款客套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囑書、醉書、醉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
寫、臨、篆
篆刻邊款用:
刻作、記、制、治石、篆刻
四、干支(歲陽、歲陰)
甲子(閼逢困敦)乙丑(旃蒙赤奮若)丙寅(柔兆攝提格)丁卯(強圉單閼)戊辰(箸
雍執徐)已巳(屠維大荒落)庚午(上章敦戕)辛未(重光協洽)壬申(玄難)癸酉(
昭陽作噩)申戌(閼逢閹茂)乙亥(旃蒙大淵獻)丙子(柔兆因敦)丁丑(強圉赤奮若
)戌寅(箸雍攝提格)己卯(屠維單閼)庚辰(上章執徐)辛巳(重光大荒落)壬午(
玄敦戕)癸未(昭陽協洽)甲申(閼逢君灘)乙酉(旃蒙作疆)丙戌(柔兆閹茂)丁亥
(強圉大淵獻)戊子(箸雍困敦)己丑(屠維赤奮若)庚寅(上章攝提格)辛卯(重光
單閼)壬辰(玄執徐)癸巳(昭陽大荒落)甲午(閼逢敦戕)乙未(旃蒙協洽)丙申(
柔兆君灘)丁酉(強圉作噩)戊戌(箸雍閹茂)已亥(屠維大淵獻)庚子(上章困敦)
辛丑(重莊赤奮若)壬寅(玄攝提格)
3.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
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
擴展資料: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需要人的豐富而高尚的情感與之平衡。因為情感性是美術的一個基本品質,也是美術學習活動的一個基本特征,所以美術課程能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并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
(二)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圖像作為一種有效而生動的信息載體,越來越廣泛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并對文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感知覺是思維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在學校體系中,大多數課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號的基礎上,而美術課程則更多地讓學生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從而向思維提供豐富的營養。美術課程能逐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水平。
(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精神是社會成員最重要的心理品質之一。美術教學過程的情趣性、表現活動的自由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提供了創造活動最適宜的環境。通過美術課程培養的創造精神,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技術性活動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最基本的實踐活動,而美術課程向學生提供了技術性活動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勇于實踐和善于實踐的心理品質。
(五)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尊重和保護人的個性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對美術學習內容和方式的選擇,必然受到學生個性的影響,所以美術課程是最尊重學生個性的課程之一。美術課程在引導學生形成社會共同的價值觀的同時,也努力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個性。
人的全面發展是人類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術課程不僅作為美育的一個重要門類促進這一理想的實現,而且,美術課程本身就包含情感與理性的因素、腦力與體力的因素,所以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其作用是獨特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美術課程標準
4.美術和書法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怎樣的
一、轉變觀念,樹立全面的科學育人觀
多年來,農村學校的美術教育受傳統觀念的禁錮,一方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識落后;另一方面,師資隊伍力量不足,相應的教學設施欠缺或沒有充分發揮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功效。中小學美術教育是我國普及義務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啟蒙教育,它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美術教育實踐證明,學習美術對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維能力,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審美能力,促進智力發展,有著獨特的教育功效。因此,重視美術教育,教育者要有長遠的眼光和全面科學的育人觀點。
二、穩定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善辦學條件
農村中學師資力量薄弱,而且多是兼職,對此學校應加強美術教師隊伍建設,抓好教師的培訓工作。對有美術愛好和有興趣而又能基本擔任美術課的教師,要定期進行素描、色彩、水墨畫、美術史等方面的知識培訓,不斷提高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培訓中要充分發揮業務能力較強的教師的帶動作用,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渠道提高教師美術素質修養。此外,要鼓勵教師不斷總結經驗,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挖掘鄉土文化,自制鄉土教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科學的態度和創業精神去研究美術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全面開展各種特色的鄉土教學。
三、重視美術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改革
美術課必須走改革創新之路,教師對教材的運用,要從傳統型向分析型、理解型、動用型和研究型轉變。教學方法上要充分發揮教師特長,尊重學生愛好,利用學生喜歡的、易接受的,因勢利導。教學內容也要從單純的繪畫教學轉變到對學生進行書法、剪紙、水彩、版畫、水墨畫、美術史等方面的知識培養。
課堂美術教學形式是對學生實施美育的重要方面,而課外美術教學則是對課堂美術教學的有益補充和提高。學校可按學生的興趣和學校的條件開展一些專業側重點的學習,如水彩、剪紙、素描、篆刻等或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請一些有造詣的專家來指導;組織學生參觀有關美術展覽;也可借助錄像、網絡、投影等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可以開展有關課題的知識講座,如中學生應有的儀表、如何看待西方現代美術?等來培養學生正確的、健康的審美觀;參加校內外各種實踐活動,如出墻報、定期舉辦畫廊等社會性美術工作,讓學生看到自己的美術創作才能,提高學習興趣。
四、克服兩種傾向,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由于美術課在中學教育中的實際比重和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克服兩種傾向。一方面,不能因為它課時少,對升學率無多大直接影響,或得不到某些學校領導的重視,就采取放任自游,馬馬虎虎的態度;另一方面,不能因為強調了美術課的重要作用,就把它放到不恰當的位置,擠占其他課時或過分地占用課外時間。不能把美術課當作是為了培養專門人材而設立的課題,對學生進行過多的美術技能訓練或提出過高的要求。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書法教學理念集錦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