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國演義中有關歇后語的簡短故事
1.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徐庶因為母親被曹操挾持,不得不離開劉備,后來在曹操手下終生不獻一策,出一計。
2.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北伐曹魏是蜀漢政權藉以守存的重大戰略,為此進行了長期的準備。第一次北伐,本來先攻取隴右三郡取得了重要戰績,但接著在街亭與魏軍交兵這一戰役中,卻因用人不當,馬謖舉措失誤,戰術上完全陷于被動,被魏軍大敗,喪師失地,諸葛亮不得不撤軍退回漢中,蜀漢的第一次北伐遭到了重大的挫折。而招致這次重大失敗的主將不是別人,正是他昔日十分賞識的馬謖,先主劉備雖曾告誡過對馬謖“不可大用”,但被諸葛亮選任,在街亭之役中擅自武斷違背主帥調度,招致損兵折將、丟失要地,誤了蜀漢的興復大計。為重振蜀漢北伐取勝興復漢室的士氣,為嚴肅軍法重振軍威,諸葛亮認為對馬謖不得不斬。出師未捷智將受斬之舉,是老臣諸葛亮極為痛心之事。
3. 周瑜打黃蓋 ——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講的是火燒赤壁的時候,周瑜使用苦肉計,打黃蓋,假裝讓黃蓋投降曹操。黃蓋從而獻計給曹操做連環船,促成后來火燒赤壁的成功。
2.《三國演義》的歇后語以及歇后語的故事梗概
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司馬懿之心,路人皆知劉備報仇→因小失大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劉備賣草鞋→有貨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劉備見孔明→如魚得水劉備上黃鶴樓→膽顫心驚劉玄德得了趙子龍→甭說多高興劉皇叔哭荊州→拿眼淚嚇人劉備殺人→心慈手軟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生死之交劉禪小阿斗→扶不起孔明彈琴退仲達→好沉著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孔明斬馬謖→明正軍紀隔著門縫看諸葛亮→瞧扁了英雄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草船借箭→滿載而歸關羽放屁→不知臉紅關云長敗走麥城→吃虧全在大意關公斗李逵→大刀闊斧關云長不殺張文遠→念起舊情關云長守嫂嫂→情義為重關云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關帝廟求子→拜錯了神關公吃酒→看不出來關公保劉備→赤膽忠心關公當木匠→大刀闊斧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關公開刀鋪→貨真價實關公賣豆腐→貨軟人硬關公開鳳眼→要殺人關公走麥城→最后一招關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關羽賣肉→沒人敢要關羽放曹操→念舊情關羽降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關云長流鼻血→紅上加紅關云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關云長說三國→光說過五關斬六將,不說敗走麥城單刀赴會→聲勢壓人過五關斬六將→所向無敵張飛賣刺猬→人強貨扎手張飛賣豆腐→貨不硬人硬張飛戰馬超→不相上下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張飛燒火→猛灶張飛討債→氣勢洶洶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張飛的胡子→滿臉對張飛罵劉備→找氣惹黃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黃忠射箭→百發百中黃忠出陣→不服老曹操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曹操殺人→亂來一氣曹操吃雞肋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操諸葛亮→心思不一樣曹操做事→乾乾凈凈曹操用人→唯才是舉擊鼓罵曹→現開銷〔當場指責〕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董卓進京→不懷好意蔣干盜書→只知歡喜,忘了中計蔣干盜書→上了大當蔣干訪周瑜→自找麻煩周瑜打黃蓋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兩廂情愿〕許褚戰馬超→赤膊上陣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曹操作事--干干凈凈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張飛賣肉--光說不割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曹操用計--又奸又滑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諸葛亮要丑妻--為事業著想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諸葛亮招親--才重于貌曹操敗走華客道--不出所料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 生非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張飛繡花--粗中有細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張飛穿針--粗中有細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關公開鳳眼--要殺人草船借箭--滿載而歸貂蟬唱歌--有聲有色關羽賣肉--沒人敢來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關云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蔣干盜書--上了大當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魯肅宴請關云長--暗藏殺機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呂布見貂蟬--迷上了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東吳招親--弄假成真關公喝酒--不怕臉紅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關云長走麥城--大難臨頭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關帝廟夫人--慌了神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 --人在心不在關帝廟里掛觀音像--名不符實關勝戰李遣--大刀闊斧董卓進京--來者不善關云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劉備三上臥龍崗--就請你這個 諸葛亮董卓進京--不懷好意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周喻打黃蓋--裝樣子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周瑜打黃蓋--兩相情愿關公赴會--單刀直入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生死之交: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愿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后一桃園。
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
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但歷史上沒有桃園結義的事情,是后人杜撰的。
3.《三國演義》的歇后語及其故事情節
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曹操作事--干干凈凈 ·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諸葛亮要丑妻--為事業著想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諸葛亮招親--才重于貌
·曹操敗走華客道--不出所料 ·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張飛繡花--粗中有細 ·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關云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諸葛亮吊孝--裝模作樣
·魯肅宴請關云長--暗藏殺機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關云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關帝廟夫人--慌了神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關帝廟里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辦法來)
·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
--人在心不在 ·關勝戰李遣--大刀闊斧
·關云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關云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劉備三上臥龍崗--就請你這個
諸葛亮(比喻請的就是你)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關云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比喻來之不易)
·周喻打黃蓋--裝樣子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愿
4.《三國演義》歇后語及其故事情節 把故事情節簡單描述一下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老徐本來化名單福,是劉備的參謀,而且君臣相得甚歡,劉在徐的幫助下,打敗了曹軍,曹操手下人出主意,以老母相挾,把徐庶硬叫到了曹這邊。徐臨走時,一是推薦了孔明,二是表態決不為曹設一謀,后果如此,所以叫一言不發。
諸葛亮大擺空城計——不得已而為之
老孔出漢中,打曹操,被司馬懿襲破內線孟達,遂派馬謖守街亭,結果馬謖紙上談兵,街亭被破。老孔在西城,而兵全在外,只有一班文官,五千軍隊也剩一半,諸葛亮只得使出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險著,退了司馬。事后,計諸葛說:實乃不得已而為之也。
周瑜打黃蓋——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赤壁之戰,老周想用火攻,卻無靠近之法,黃遂出主意,可來個假投降,怎么弄呢,打吧,打得屁股開花,曹操就信了,后來,孔明借了東風,龐統施了連環,老黃一把火,破了曹軍。由于是兩相情愿,所以叫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5.三國演義中的歇后語,以及故事情節
劉備摔孩子 收買人心 赤壁之戰前夕 曹操率領大軍追趕劉備 當時劉備將領 親人都走散了 趙云拼死救下阿斗 劉備當著趙云的面把阿斗摔在地上
劉備借荊州 一去無回頭 赤壁之戰之后 劉備因為靠孫權軍的大部分兵力 才打敗曹操 但因為沒有屯兵之地 所以向孫權軍“借”荊州 其實沒打算換
周瑜打黃蓋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赤壁之戰中 孫權手下有兩個曹操的 假降將 蔡中蔡和 周瑜打黃蓋是做給他們看得 讓曹操誤以為周瑜和黃蓋不和
我看了別人的答案 其他的沒有歷史意義或實在不出名 望采納
6.三國演義15個歇后語及故事情節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曹操作事--干干凈凈 ·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諸葛亮要丑妻--為事業著想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諸葛亮招親--才重于貌 ·曹操敗走華客道--不出所料 ·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張飛繡花--粗中有細 ·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關云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諸葛亮吊孝--裝模作樣 ·魯肅宴請關云長--暗藏殺機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關云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關帝廟夫人--慌了神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關帝廟里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辦法來) ·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 --人在心不在 ·關勝戰李遣--大刀闊斧 ·關云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關云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劉備三上臥龍崗--就請你這個 諸葛亮(比喻請的就是你)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關云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比喻來之不易) ·周喻打黃蓋--裝樣子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愿·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三顧茅廬: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豫州長社人,為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豫洲陽翟人,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
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
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愿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
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
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
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
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草船借箭: 周瑜提出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趕制10萬枝箭的要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說:“操軍即日將至,若候10日,必誤大事。”
他表示:“只須3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復命。周瑜一聽大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
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內造出10萬枝箭,因此,諸葛亮必死無疑。表明:周瑜并不相信諸葛亮在三天內會造出10萬枝箭。
諸葛亮告辭以后,周瑜就讓魯肅到諸葛亮處查看動靜,打探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說:“3日之內如何能造出10萬枝箭?還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魯肅回答說:“你自取其禍,叫我如何救你?”諸葛亮說:“只望你借給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軍卒,船只全用青布為幔,各束草把千余個,分別豎在船的兩舷。
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會有10萬枝箭。但有一條,你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
如果他知道了,必定從中作梗,我的計劃就很難實現了。”魯肅雖然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但并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
他見到周瑜后,不談借船之事,只說諸葛亮并不準備造箭用的竹、翎毛、膠漆等物品。周瑜聽罷也大惑不解。
諸葛亮向魯肅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計劃準備停當。可是一連兩天諸葛亮卻毫無動靜,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時。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三國歇后語及其背后的故事簡短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