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怨詩意 簡短
《春怨》是唐代詩人劉方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全詩的詩意:紗窗之外,夕陽西下,黃昏漸漸來臨。華麗宮室,一人獨處,只見她滿面掛著淚痕。寂寞幽深,庭院春天將盡,梨花滿地,院門緊閉。
附全詩賞析:
這是一首宮怨詩。點破主題的是詩的第二句“金屋無人見淚痕”。句中的“金屋”,用漢武帝幼小時愿以金屋藏阿嬌(陳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寫之地是與人世隔絕的深宮,所寫之人是幽閉在宮內的少女。下面“無人見淚痕”五字,可能有兩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處一室、無人作伴而不禁下淚;二是其人身在極端孤寂的環境之中,縱然落淚也無人得見,無人同情。這正是宮人命運之最可悲處。句中的“淚痕”兩字,也大可玩味。淚而留痕,可見其垂淚已有多時。這里,總共只用了七個字,就把詩中人的身份、處境和怨情都寫出了。這一句是全詩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則都是環繞這一句、烘托這一句的。
起句“紗窗日落漸黃昏”,是使無人的“金屋”顯得更加凄涼。屋內環顧無人,固然已經很凄涼,但在陽光照射下,也許還可以減少幾分凄涼。現在,屋內的光線隨著紗窗日落、黃昏降臨而越來越昏暗。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為無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覺。屋內無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聲喧鬧,春色濃艷,呈現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減少幾分孤寂。現在,院中竟也寂無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時節,,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難堪了。
末句“梨花滿地不開門”,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補充和引伸;也遙應第二句,對詩中之人起陪襯作用。
2.送友人的詩意,簡短
青山橫北郭①,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②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③去,蕭蕭班馬鳴。
名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譯文:
蒼山翠嶺橫臥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環繞東城流。此地一為別,你將如蓬草孤獨行萬里。游子的行蹤似天上浮云,落日難留,縱有深深情誼。揮手告別,你我各奔東西。蕭蕭長嗚,馬匹也怨別離。 提交回答
注釋:
①郭:外城。
②一:助詞,加強語氣。孤蓬:蓬草遇風吹散,飛轉無定,詩人常用來比喻游子。征:征途。
③茲:此,現在。蕭蕭:馬鳴聲。班馬:離群的馬。
寫作背景:作者送友人,送客地點多在城東堯祠一帶,此地是水陸通衢,交通要沖,又多酒肆,便于宴飲餞別,加之景色宜人,易發詩興。《送友人》亦寫在堯祠前泗水邊的石門路上。北望二十公里處九仙山嶂列,合“青山橫北郭”。泗水從曲阜向西流來,入兗州境即轉向南,又朝西南流,是謂“白水繞東城。”
3.春怨詩意 簡短
《春怨》是唐代詩人劉方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全詩的詩意:紗窗之外,夕陽西下,黃昏漸漸來臨。華麗宮室,一人獨處,只見她滿面掛著淚痕。
寂寞幽深,庭院春天將盡,梨花滿地,院門緊閉。附全詩賞析:這是一首宮怨詩。
點破主題的是詩的第二句“金屋無人見淚痕”。句中的“金屋”,用漢武帝幼小時愿以金屋藏阿嬌(陳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寫之地是與人世隔絕的深宮,所寫之人是幽閉在宮內的少女。
下面“無人見淚痕”五字,可能有兩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處一室、無人作伴而不禁下淚;二是其人身在極端孤寂的環境之中,縱然落淚也無人得見,無人同情。這正是宮人命運之最可悲處。
句中的“淚痕”兩字,也大可玩味。淚而留痕,可見其垂淚已有多時。
這里,總共只用了七個字,就把詩中人的身份、處境和怨情都寫出了。這一句是全詩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則都是環繞這一句、烘托這一句的。
起句“紗窗日落漸黃昏”,是使無人的“金屋”顯得更加凄涼。屋內環顧無人,固然已經很凄涼,但在陽光照射下,也許還可以減少幾分凄涼。
現在,屋內的光線隨著紗窗日落、黃昏降臨而越來越昏暗。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為無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覺。
屋內無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聲喧鬧,春色濃艷,呈現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減少幾分孤寂。現在,院中竟也寂無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時節,,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難堪了。
末句“梨花滿地不開門”,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補充和引伸;也遙應第二句,對詩中之人起陪襯作用。
4.誰知道《怨情》整個詩詞
作品原文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作品解析
【注解】
1、深坐句:寫失望時的表情。
蹙蛾眉:皺眉。
【韻譯】
美人兒卷起珠簾等待等待,
一直坐著把雙眉緊緊鎖閉。
只看見她淚痕濕滿了兩腮,
不知道她是恨人還是恨己。
【評析】
這是寫棄婦怨情的詩。若說它有所寄托,亦無不可。詩以簡潔的語言,刻畫了閨人幽怨的情態。著重于“怨”字落筆。“怨”而坐待,“怨”而皺眉,“怨”而落淚,“怨”而生恨,層層深化主題。至于怨誰?恨誰?作者鋪下了無限的空地,解詩人可以自解。
先寫美人盼望的動作,后寫美人失望的神情。此作寫一位美人由于殷殷盼望的情侶不至而引起的幽怨之情。她那暗自蹙眉垂淚的神情,寫得惟妙惟肖,楚楚動人。
這首詩字面上是寫怨婦被棄,描寫了她靜坐于珠簾前惆悵悲傷的樣子,卻不知道去怨恨誰。其實作者意在表達自己潦倒不得志的感情。
眾所周知,李白的一生大起大落,惆悵失落之情固然不可少,而且唐詩經常是以此寫彼,看是在寫閨怨,實是在慨嘆自己的身世。
5.推薦《怨情》這首詩的理由
推薦理由:
《怨情》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小詩抒寫一位美人的幽怨,不直截了當地寫怨,而只作美人神態的描繪:含顰獨坐,淚痕滿面,卻表現出了她心中深深的愁恨。
這首詩的前三句用賦,末尾用問句歸結“怨情”。這里的賦是個動態的過程,首先是“卷珠簾”,然后“深坐”,再“顰蛾眉”,最后“淚痕濕”,行動可見,情態逼人。李白的這首詩寫的就是一個意境,一個孤獨的女子的思念之情。這樣一個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幾個點,由這幾個點勾出一幅簡單的畫面,同時又留下無限的遐想。隨意的一個小細節,就可以泄露整個主題,可見詩人的洞察力。
6.李白的怨情主要寫什么意思
1、譯文美人卷起珠簾,深閨獨坐還皺著蛾百眉。
只見玉顏上淚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誰。2、原文怨情度李白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3、簡析詩的前三句用賦,末尾用問句歸結“怨情”。
這里知的賦是個動態的過程,首先是“卷珠簾”,道然后“深坐”,再“顰蛾眉”,最后“淚痕濕”,行動可見,情態逼人。李白的這首詩寫的就是一個意境,一個孤獨的女子的思念之情。
這樣一個很平凡的回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幾個點,由這幾個點勾出一幅簡單的畫面,同時又留下無限的遐想。隨意答的一個小細節,就可以泄露整個主題,可見詩人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