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一些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故事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南宋廬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國勢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結束了內部爭奪皇位的自相殘殺局面,建立了元朝,接著把侵略矛頭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顏統20萬大軍攻下襄、樊,以此為突破口,順江而下,兩年不到,便后臨南宋首都臨安的近郊。蒙古兵所過之處,尸橫遍野,血流成河,農田荒廢,百業凋敝,這是一場空前殘暴的野蠻的侵略戰爭,南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嚴重威脅,文天祥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英雄。
鄧世昌
鄧世昌:“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鄧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番禺人。1867入馬尾船政后學堂駕駛班第一期學習,18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獎以五品軍功任命為“琛航”運船幫帶。次年任“海東云”炮艦管帶,時值日本派兵侵犯臺灣,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獲升千總。后調任“振威”炮艦管帶,代理“揚武”快船管駕,獲薦保守備,加都司銜。
關天培
關天培(1781~1841.2.26),鴉片戰爭中抗英名將。字仲因,號滋圃。江蘇山陽(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慶八年)中武秀才,授把總。后累升至參將。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辦漕糧海運,關天培押糧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將。次年,擢總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勢,將虎門口的沙角、大角炮臺改為信炮臺;在上橫檔島一線,重建南山炮臺(改名威遠),改建橫檔、鎮遠炮臺,增建永安、鞏固炮臺,控制東西水道;在虎門底,改建大虎山炮臺。
陳露,中國第一位世界女單滑冰冠軍[真冰]
讓世界知道中國的滑冰界開始出現強人
李四光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
鄧亞萍小球(乒乓球)為國家賺來無數榮譽;
徐悲鴻.(1895-1953),是兼采中西藝術之長的現代繪畫大師,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出身農村,家境清貧。父親徐達章是個村塾教師,擅長花鳥,人物畫。徐悲鴻4歲開始在家塾中讀書,耳濡目染,自幼對繪畫發生興趣。9歲隨父學畫,10歲已能作父親的助手。農忙時,兼做耕作,貧苦的勞動生活,使他從小養成了勤勞,簡樸的作風和誠實正直的性格。他13歲時遇上大荒之年,隨父走江湖,依靠鬻字賣畫為生。17歲時,父親染上重病,家境每況愈下。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擔,從此落到徐悲鴻的肩上。他在小學,中學任圖畫教師,也到上海等地靠賣畫為生。19歲時父親去世,家境愈加貧困。
2.歷史上有哪些人物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事跡要簡短,20~30個字就行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南宋廬陵(今吉安)人.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國勢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結束了內部爭奪皇位的自相殘殺局面,建立了元朝,接著把侵略矛頭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顏統20萬大軍攻下襄、樊,以此為突破口,順江而下,兩年不到,便后臨南宋首都臨安的近郊.蒙古兵所過之處,尸橫遍野,血流成河,農田荒廢,百業凋敝,這是一場空前殘暴的野蠻的侵略戰爭,南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嚴重威脅,文天祥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英雄.關天培 關天培(1781~1841.2.26),鴉片戰爭中抗英名將.字仲因,號滋圃.江蘇山陽(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慶八年)中武秀才,授把總.后累升至參將.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辦漕糧海運,關天培押糧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將.次年,擢總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勢,將虎門口的沙角、大角炮臺改為信炮臺;在上橫檔島一線,重建南山炮臺(改名威遠),改建橫檔、鎮遠炮臺,增建永安、鞏固炮臺,控制東西水道;在虎門底,改建大虎山炮臺.陳露,中國第一位世界女單滑冰冠軍[真冰] 讓世界知道中國的滑冰界開始出現強人 李四光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 錢學森毅然回國歷經艱辛終于研制出國產導彈;。
3.一些為國爭光的小例子
不知道你要的是歷史人物還是奧運人物!1、歷史人物故事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南宋廬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國勢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結束了內部爭奪皇位的自相殘殺局面,建立了元朝,接著把侵略矛頭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顏統20萬大軍攻下襄、樊,以此為突破口,順江而下,兩年不到,便后臨南宋首都臨安的近郊。
蒙古兵所過之處,尸橫遍野,血流成河,農田荒廢,百業凋敝,這是一場空前殘暴的野蠻的侵略戰爭,南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嚴重威脅,文天祥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英雄。 鄧世昌 鄧世昌:“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鄧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
廣東番禺人。1867入馬尾船政后學堂駕駛班第一期學習,18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獎以五品軍功任命為“琛航”運船幫帶。
次年任“海東云”炮艦管帶,時值日本派兵侵犯臺灣,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獲升千總。后調任“振威”炮艦管帶,代理“揚武”快船管駕,獲薦保守備,加都司銜。
關天培 關天培(1781~1841.2.26),鴉片戰爭中抗英名將。字仲因,號滋圃。
江蘇山陽(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慶八年)中武秀才,授把總。
后累升至參將。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辦漕糧海運,關天培押糧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將。
次年,擢總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
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勢,將虎門口的沙角、大角炮臺改為信炮臺;在上橫檔島一線,重建南山炮臺(改名威遠),改建橫檔、鎮遠炮臺,增建永安、鞏固炮臺,控制東西水道;在虎門底,改建大虎山炮臺。
2、當代奧運健兒 劉翔,上海人 ,1983.7.13生于 他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由英國名將科林-杰克遜保持的世界紀錄。這枚金牌是中國男選手在奧運會上奪得的第一枚田徑金牌,書寫了中國田徑新的歷史! 劉翔的一跑,說明黃人也能飛。
“人種論”就像麻醉劑,當日本足球、韓國足球、日本的男子游泳、馬拉松等項目悄悄地大踏步地向前邁進的時候,中國足球、田徑、男子游泳等很多項目還在這麻醉劑的安慰下渾渾噩噩地虛度光陰。劉翔對中國體育的貢獻是田徑短距離徑賽項目的突破;對于世界體育界,他的貢獻在于突破了“人種論”的偏見,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誰說中國人不能進入世界前8名,我,是世界冠軍!” 而且針對劉翔平了世界紀錄這一點,還說黃人不僅能飛且飛的一樣快。
而且劉翔因為年輕有著不可限量的未來,特別是2008,我們期待劉翔再突破0.01秒——看來這是很快很容易的事情——那么就是黃人不僅能飛且飛的更快了。 王義夫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帶病酬壯志 他像是一名耗盡了體力和精力的馬拉松選手,中國射手王義夫在沖線一剎那突然跌倒。
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拖著重病之軀上演了奧運會射擊史上悲壯的一幕 王義夫內耳道發炎引起頭痛頭暈,一段時間以來身體疲憊虛弱。抵達亞特蘭大時,他是被擔架抬下飛機的。
這幾天在奧運村中他也是邊訓練邊治療。 今天出發去狼溪賽場前他還發著燒。
這位出名的“快槍手”,今天射出每一發子彈幾乎都是慎之又慎,多次舉槍瞄準又放下重來,直到有把握才擊發。他在比賽中領先了對手3.8環,卻在最后一槍時眼前突然一片漆黑,時間又所剩不多,只得憑著感覺打了最后不走運的一槍。
“6.5環”,這成績一下子令在場的中國記者目瞪口呆,王義夫以0.1環之差失去蟬聯冠軍的機會。國際奧委會執委何振梁以及教練張恒很快走上去安慰他:“你已經盡了全力,大家認為你是好樣的。”
王義夫臉色蒼白,喃喃自語:“我沒有打好,最后一槍我什么都看不見了。”幾分鐘后,他休克倒在場地上。
雖然王義夫這次比賽沒有獲得金牌,但他是我們中國人民心中的英雄,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19歲的李寧被世人譽為"體操王子" 那是一個燦爛的李寧時代。1988年前的李寧意氣風發,享盡榮光,他是全國人民心中的明星偶像,鮮 花、掌聲、鎂光燈,還有五星紅旗、國歌,當然還有訓練的汗水與傷病。
但是,在1988年,李寧的體操之路被改寫。那一年的漢城奧運會,李寧在最后一次比賽中意外失利,從吊環上摔了下來。
盡管當時他是像慣常一樣帶著笑容走下賽場的,但回到首都機場,失掉金牌的李寧禁不住 黯然神傷,孤獨地走過一條偏僻通道…… 隨后,李寧宣布退役,那一年,他26歲。 死也要死在舉重臺上的唐功紅奪冠背后的故事 雅典奧運會女子舉重比賽場上 當韓國人張美蘭舉起172.5公斤時,很多中國觀眾都絕望了,因為唐功紅挺舉只有超過180公斤才有奪金希望。
“拼了,舉起舉不起都是英雄,死也要死在舉重臺上.” 182.5公斤!唐功紅把杠鈴穩穩地舉在頭頂!她成功了,同時打破了女子舉重75公斤以上級挺舉 和總成績兩項世界紀錄!雅典奧運會上奪得75公斤以上級金牌,并打破挺舉和總成績兩項世界紀錄(挺舉182.5公斤,總成績305斤)。 李婷孫甜甜奪得網球女雙金牌! 中國代表團對網球隊的要求就是要勝一場,因為與其他中國參賽項目相比,網球還。
4.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資料,故事,要簡短,不要太長
江竹筠(1920-1949)女,四川自貢人,1939年加入中國**,1940年任中共重慶新市區區委委員,負責學運工作,后經組織安排考入四川大學。
1947 年,與丈夫彭詠梧一起到萬縣組織下川武裝起義。 1948年1月,彭詠梧不幸犧牲,她謝絕了黨組織的照顧,堅持到“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戰斗。
1948年 6月14日,因挺進報事件被叛徒出賣,在萬縣被捕,后與李青林、李承林、石文鈞、唐篡陶、黃紹輝、李明輝、黃玉清、陳繼賢、雷震一起轉押渣滓洞看守所。徐遠舉和張界多次對她進行拷問,使用竹筷子夾手指酷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被獄中難友稱贊為“中華兒女革命的典型”。
陳丹墀、何雪松、蔡夢慰等組織了對江姐的慰問活動,為了鼓舞獄中戰友斗志,提出“堅持學習,鍛煉身體,迎接解放”的口號,與李青林、春其芬、曾紫霞等憑著對**《新民主主義論》等文章的記憶,組織女牢難友學習,討論,并積極進行獄中策反工作,參加獄中追悼會和春節聯歡會。 1949年11月14日與李青林,楊虞裳等三十人犧牲于電臺嵐埡。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南宋廬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國勢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結束了內部爭奪皇位的自相殘殺局面,建立了元朝,接著把侵略矛頭直指南宋。
1273年,丞相伯顏統20萬大軍攻下襄、樊,以此為突破口,順江而下,兩年不到,便后臨南宋首都臨安的近郊。蒙古兵所過之處,尸橫遍野,血流成河,農田荒廢,百業凋敝,這是一場空前殘暴的野蠻的侵略戰爭,南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嚴重威脅,文天祥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英雄。
鄧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番禺人。
1867入馬尾船政后學堂駕駛班第一期學習,18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獎以五品軍功任命為“琛航”運船幫帶。次年任“海東云”炮艦管帶,時值日本派兵侵犯臺灣,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獲升千總。
后調任“振威”炮艦管帶,代理“揚武”快船管駕,獲薦保守備,加都司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