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鵝的形態特征
企鵝共有18個獨立物種,體型最大的的物種是帝企鵝,平均約1.1米高,體重35千克以上。最小的企鵝物種是小藍企鵝(又稱神仙企鵝),體高40厘米,重1千克。本身有其獨特的結構, 企鵝羽毛密度比同一體型的鳥類大三至四倍,這些羽毛的作用是調節體溫。 雖然企鵝雙腳基本上與其它飛行鳥類差不多,但它們的骨骼堅硬,并且腳比較短且平。這種特征配合有如二只槳的短翼,使企鵝可以在水底“飛行”。南極雖然酷寒難當,但企鵝經過數千萬年暴風雪的磨煉,全身的羽毛已變成重疊、密接的鱗片狀。這種特殊的羽衣,不但海水難以浸透,就是氣溫在零下近百攝氏度,也休想攻破它保溫的防線。南極陸地多,海面寬,豐富的海洋浮游生物成了企鵝充沛的食物來源。
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它很可能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南極陸地多,海面寬,豐富的海洋浮游鹽腺可以排泄多余的鹽份。 企鵝雙眼由于有平坦的眼角膜,所以可在水底及水面看東西。雙眼可以把影像傳至腦部作作望遠集成使之產生望遠作用。企鵝是一種鳥類,因此企鵝沒有牙齒。企鵝的舌頭以及上顎有倒刺,以適應吞食魚蝦等食物,但是這并不是他們的牙齒。
2.企鵝外形特點
腳生于身體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勢;趾間有蹼;前肢成鰭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
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是用來隔熱的。背部黑色,腹部白色。稱其為"有羽毛的魚"。
企鵝(學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屬于企鵝目,企鵝科。特征為不能飛翔;各個種的主要區別在于頭部色型和個體大小。
企鵝能在-6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在陸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紳士,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遇到危險,連跌帶爬,狼狽不堪。可是在水里,企鵝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雙強有力的“劃槳”,游速可達每小時25-30千米。一天可游160千米。 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
生活習性
捕食
企鵝以海洋浮游動物,主要是南極磷蝦為食,有時也捕食一些腕足類、烏賊和小魚。企鵝的胃口不錯,每只企鵝每天平均能吃0.75公斤食物,主要是南極磷蝦。因此,企鵝作為捕食者在南大洋食物鏈中起著重要作用。企鵝在南極捕食的磷蝦約3317萬噸,占南極鳥類總消耗量的90%,相當于鯨捕食磷蝦的一半。
性情
企鵝的性情憨厚、大方,十分逗人。盡管企鵝的外表氣度不凡,顯得有點高傲,甚至盛氣凌人,但是,當人們靠近它們時,它們并不望人而逃,有時好像若無其事,有時好像羞羞答答,不知所措,有時又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唧唧喳喳。那種憨厚并帶有幾分傻勁的神態,真是惹人發笑,也許,它們很少見到人,是一種好奇的心理使然吧。
企鵝能在水中靈活而又輕松地游動,但是這種能力或許抵消了它們飛行的能力。
游泳
企鵝是典型的海鳥,它雖然不會飛,但是游泳的本領在鳥類中是超級選手。許多水鳥游泳是靠長有蹼的雙腳在水中劃動而前進,企鵝的腳雖然也長有蹼,卻只用來當做控制方向的舵,前進的力量全靠那雙船槳般的翅膀,在水中振翅飛翔。
3.企鵝的外形特征是什么
那些可愛企鵝的主要特征為不會飛翔;腳生于身體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勢;2113趾間有蹼;前肢成鰭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用以絕熱。企鵝的背部為黑色,腹部為白色。頭5261部的顏色和個體的大小是區別各個種類企鵝的主要標志。
早在1620年在非洲第一次見到企鵝的一位法國船長,4102驚奇的稱它們是為“有羽毛的魚”。企鵝常過著極大集體的族群1653生活,它們的數量大約占南極地區海鳥數量的85%。
企鵝和鴕鳥一樣,是一群不會飛的鳥類。但根據考古發現企鵝的祖先們是能夠飛的!后來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它們的翅膀開始慢慢演化,成了現在內能夠下水游泳的鰭肢。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能看到樣子。企鵝們食物主要是一些小魚和磷蝦,容企鵝們的年齡在鳥類中也算的是長壽的,一般帝王企鵝可活到20~30歲。
4.企鵝外形特征是什么
腳生于身體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勢;趾間有蹼;前肢成鰭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
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是用來隔熱的。背部黑色,腹部白色。
稱其為"有羽毛的魚"。 企鵝(學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
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屬于企鵝目,企鵝科。
特征為不能飛翔;各個種的主要區別在于頭部色型和個體大小。 企鵝能在-6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
在陸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紳士,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遇到危險,連跌帶爬,狼狽不堪。可是在水里,企鵝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雙強有力的“劃槳”,游速可達每小時25-30千米。
一天可游160千米。 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
生活習性 捕食 企鵝以海洋浮游動物,主要是南極磷蝦為食,有時也捕食一些腕足類、烏賊和小魚。企鵝的胃口不錯,每只企鵝每天平均能吃0.75公斤食物,主要是南極磷蝦。
因此,企鵝作為捕食者在南大洋食物鏈中起著重要作用。企鵝在南極捕食的磷蝦約3317萬噸,占南極鳥類總消耗量的90%,相當于鯨捕食磷蝦的一半。
性情 企鵝的性情憨厚、大方,十分逗人。盡管企鵝的外表氣度不凡,顯得有點高傲,甚至盛氣凌人,但是,當人們靠近它們時,它們并不望人而逃,有時好像若無其事,有時好像羞羞答答,不知所措,有時又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唧唧喳喳。
那種憨厚并帶有幾分傻勁的神態,真是惹人發笑,也許,它們很少見到人,是一種好奇的心理使然吧。 企鵝能在水中靈活而又輕松地游動,但是這種能力或許抵消了它們飛行的能力。
游泳 企鵝是典型的海鳥,它雖然不會飛,但是游泳的本領在鳥類中是超級選手。許多水鳥游泳是靠長有蹼的雙腳在水中劃動而前進,企鵝的腳雖然也長有蹼,卻只用來當做控制方向的舵,前進的力量全靠那雙船槳般的翅膀,在水中振翅飛翔。
5.企鵝外形特點10句
1、小企鵝特可愛,胖胖的小臉上,一張嫩黃色的小嘴巴顯得十分漂亮。
2、它背上的羽毛烏黑發亮,像擦過油一樣。雪白的肚子大大的,向前挺著。
3、小企鵝昂首挺胸站在雪地里,真像一位小紳士。更有趣的是,小企鵝走起路來像個不倒翁一樣,一搖一擺的。
4、小企鵝長著又圓又大的腦袋,圓鼓鼓的大白肚皮,白白凈凈的胖臉上有一個黃黃的大扁嘴巴,眼珠漆黑漆黑的圓溜溜的,腳掌很小,有一對可愛的小翅膀。4、我們看到了紳士又可愛的企鵝,這里的小企鵝在水里互相追逐嬉戲,它們像魚兒一樣游來游去,揮舞著兩個像翅膀一樣的前肢,又好像鳥兒一樣在展翅飛翔,企鵝寶寶們在水里盡情的暢游,好像在向我們展示它們優美的泳姿,我和小企鵝們隔著玻璃玩耍著,還學著它們的樣子在水池前跑來跑去。
5、走出隧道,來到了企鵝館,小企鵝們好像看見了我們,一個個挺著碩大的肚皮,昂首挺胸的向我們招手,威風極了。6、這種小企鵝的名字叫藍眼睛企鵝。
它只生長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它長得太小了,4只小企鵝剛跟我——一個7歲的兒童一樣高。
寶寶企鵝就更小了,毛絨絨的,走路一搖一擺,有時還摔個跟頭,可好玩了。7、我們又到了企鵝館。
企鵝的樣子很可笑,頭上長長的羽毛招搖著,活像一個個小丑。它們快樂地生活在寒冷的地帶,美滿幸福的樣子叫人羨慕。
有趣的是爸爸給兩只恩愛的企鵝照下親吻的瞬間呢!8、接著我們來到了企鵝居住的地方,它們真是一個大家庭啊!有的在冰上玩耍,有的在水中嬉戲,還有的在一旁發呆,它走起路來的姿勢像我家樓下的小弟弟。9、在冰天雪地的南極企鵝常常雙雙對歌鳴唱,伴隨著滑稽可笑的動作,一會兒相互扇動著翅膀,一會兒把細長扁平的嘴一起指向天空。
10、小企鵝頭戴一頂小紅帽,兩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炯炯有神;黑黑的鼻子,黃黃的小嘴;短短的脖子上系著一個紅色的蝴蝶結,真夠神氣的。瞧,它一只手舉著,另一只手放在胸前,好像在同別人招手致意呢。
6.帝企鵝的形態特征
成年帝企鵝高達100-130厘米,重達20-45千克,是體型最大的企鵝。帝企鵝身披黑白分明的大禮服,喙赤橙色,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黃色羽毛,向下逐漸變淡,耳朵后部最深,全身色澤協調。 頸部為淡黃色,耳朵的羽毛為鮮黃桔色,腹部乳白色,背部及鰭狀肢則是黑色,鳥喙的下方是鮮桔色。雄皇帝企鵝雙腿和腹部下方之間有一塊布滿血管的紫色皮膚的育兒袋,能讓蛋在環境溫度低達零下40℃的低溫中保持在舒適的36℃。小帝企鵝身上的淺灰白色絨羽可御寒防風,但不防水,防水的陵羽要等到它們快成年時才會長出,慢慢替換身上的絨羽,身體下方的絨羽會先掉。
從外觀看,各種企鵝都很可愛,形態差不多。但事實上它們之間還是存在差異。帝企鵝與皇企鵝常被混為一談,它們實際是不同的兩類。帝企鵝和皇企鵝很相象,它們都身披黑白分明的大禮服,喙部赤橙色,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黃色羽毛,向下逐漸變淡。不同之處在于,帝企鵝身材比皇企鵝小,耳部是黃色的。
它們身體表面覆蓋厚厚羽毛的部分比周圍的空氣溫度要低,酷似穿了一件“冷外套”。紅外熱成像儀顯示,企鵝身體表面平均比周圍的溫度要低4至6攝氏度。由于企鵝身體覆蓋多層隔熱的脂肪和羽毛,可以在外圍空氣溫度低至零下40攝氏度的情況下,保持39攝氏度的體內溫度。雖然南極的氣溫可以低至零下40攝氏度,但是生活在那里的帝企鵝的身體外表面甚至比周圍的氣溫還低。唯一比周圍空氣溫度高的身體部分是眼睛、嘴巴和腳掌,其中只有眼睛部分的溫度在冰點之上。
7.求高手指點企鵝的生活習性,生活環境,形態特征,運動方式..
企鵝是海洋鳥類,雖然它們有時也在陸地、冰原和海冰上棲息。
在企鵝的一生中,生活在海里和陸上的時間約各占一半。 企鵝不會飛,善游泳。
在陸上行走時,行動笨拙,腳掌著地,身體直立,依靠尾巴和翅膀維持平衡。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迅速臥倒,舒展兩翅,在冰雪上匍匐前進;有時還可在冰雪的懸崖、斜坡上,以尾和翅掌握方向,迅速滑行。
企鵝游泳的速度十分驚人,成體企鵝的游泳時速為20~30公里,比萬噸巨輪的速度還要快,甚至可以超過速度最快的捕鯨船。企鵝跳水的本領可與世界跳水冠軍相媲美,它能跳出水面2米多高,并能從冰山或冰上騰空而起,躍入水中,潛入水底。
因此,企鵝稱得起游泳健將、跳水和潛水能手。 企鵝以海洋浮游動物,主要是南極磷蝦為食,有時也捕食一些腕族類、烏賊和小魚。
企鵝的胃口不錯,每只企鵝每天平均能吃0.75公斤食物,主要是南極磷蝦。因此,企鵝作為捕食者在南大洋食物鏈中起著重要作用。
企鵝在南極捕食的磷蝦約3317萬噸,占南極鳥類總消耗量的90%,相當于鯨捕食磷蝦的一半。 企鵝的棲息地因種類和分布區域的不同而異:帝企鵝喜歡在冰架和海冰上棲息;阿德利企鵝和金圖企鵝既可以在海冰上,又可以在無冰區的露巖上生活;在亞南極的企鵝,大都喜歡在無冰區的巖石上棲息,并常用石塊筑巢。
企鵝喜歡群棲,一群有幾百只,幾千只,上萬只,最多者甚至達10~20多萬只。在南極大陸的冰架上,或在南大洋的冰山和浮冰上,人們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企鵝聚集的盛況。
有時,它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面朝一個方向,好像一支訓練有素的儀仗隊,在等待和歡迎遠方來客;有時它們排成距離、間隔相等的方隊,如同團體操表演的運動員,陣勢十分整齊壯觀。 企鵝的性情憨厚、大方,十分逗人。
盡管企鵝的外表道貌岸然,顯得有點高傲,甚至盛氣凌人,但是,當人們靠近它們時,它們并不望人而逃,有時好像若無其事,有時好像羞羞答答,不知所措,有時又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唧唧喳喳。那種憨厚并帶有幾分傻勁的神態,真是惹人發笑,也許,它們很少見到人,是一種好奇的心理使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