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協委員大會發言稿
2003年,梁曉聲第一次參加全國政協會議,委員們逐一發言,許多委員都表達了任職的光榮感。
輪到梁發言,他把委員證取下放在桌上說,“如果僅僅是光榮,我現在可以交出,也可以收回,作為一個小說家,我已經光榮了;作為大學教師,我很認真的教課,愛護學生,我也已經光榮;作為一個個人,我比較和諧地處理鄰里關系和同事關系,有這些基本光榮,我已經夠了。”梁曉聲說,“如果把這個太看成光榮了,就是一種欲望,就會害怕失去,最后就會怕到不敢言說。”
幾天前的政協分組討論中,他不客氣地指出,“現在網站的一些網友質量水準非常高,點問題像點穴一樣痛快。但我們政協委員的一些發言質量水準和思想深度還不如網文。”
他的話引得大家紛紛打開話匣,河北省文化廳副廳長邊發吉首先點炮。他說,我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今年的大會發言質量比往年都差,發言稿沒有熱點、難點、疑點、焦點,沒有以前的銳氣,選題選點也小。
“有些發言干脆就是為自己所在的單位謀利益”,“雷同無個性,像中小學生演講……” 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經歷改變了梁曉聲。“當我純粹作為一個小說家時,我一直強調批判現實主義,你批判它是很容易的。
但你是個政協委員,你要求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才發現,我提出的N種解決方法哪一種都不能有效。
如果說這些年有一點點進步的話,那就是由過去感覺某些族群,人群、變為必須對中國有感覺。” 在北影制片廠附近的一所老房子里,梁曉聲穿著暗紅色的棉衣、拖鞋,慢條斯理地點燃一支煙,吸了一口,張開嘴巴,任由煙圈自由流出。
“坦白說,這兩年,我的提案少了,但不意味著不發言。”他試圖在批判性和建設性之間達成一種平衡。
“比如我可能作這樣的發言,談到三農問題,我可能會提出理念上的問題。我們一談到‘農’字,有些人就只想到糧食,農約等于糧食,約等于糧食安全,但農民首先是公民,因此首先要把2/3的農民當成公民來看。”
任玉嶺剛進入政協時,也覺得政協是外人所說的花瓶——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進入角色以后,我發現我的工作是在黨的領導下,讓決策更正確。”
3月13日,在北京天通北苑的一家咖啡廳里,午后的陽光照射進來,任玉嶺講述著他任政協委員的故事。一次,他妻子在昆明上醫院,看一個感冒花了817元,回來后他寫了一份提案反映看病貴,新華社的記者告訴他,這個提案被200多家媒體報道了。
有一次,他去云南邊境考察,發現連緬甸的義務教育都是免費的,而中國卻不是。回來后,他寫了一份建議農村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的提案。
有時候,他還會把打字員、清潔工請到家里吃飯,與他們聊這些人家鄉的事。 這些關注社會底層的提案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2005年《人民日報》將這一現象稱為“任玉嶺現象”。
與記者見面時,他帶來了許多報道過他的報紙雜志。他特別喜歡兩篇報道的標題:一個為“為三農建言,敢為天下先”;另一個為“建言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者”。
“你看到了嗎,這個用了‘天下先’三個字,這個用了‘先行者’。”他一邊鋪開報紙一邊說。
他覺得記者不用怎么采訪,有這些資料就夠了。 任玉嶺雖為政協常委,但他的提案反映的問題也并非都能解決。
他舉了一個例子。他的鄰居是溫州人,開了一家縫衣店。
有一年,他告訴任,溫州瑞安跳脫衣舞現象很嚴重,大庭廣眾之下跳。任玉嶺聽說后開始收集資料,發現確實如此,于是提交了一份提案,他收到了一個格式化的答復:“謝謝您關注我們的工作。”
可次年央視的記者去那里調查,發現這一現象根本沒有改變。 對于這些,他不愿意細談。
真正令他憤怒的是“來自部門利益和既得利益集團的阻礙”,他曾在政協會上提交一份關于醫療的提案,“老百姓的菜缽有限和醫療方面的欲望無窮……”這句話還沒有拿到大會上講,第二日,廣東某報即刊出一位著名醫生(也是當任全國人大代表)在報紙上引用他的話,“任玉嶺說廣大醫務人員欲望無窮。” 這件事,至今讓他憤憤不平。
梁曉聲擔任了6年全國政協委員后,出版了一本小說《政協委員》,小說主人公李一鴻一身正氣,看不慣社會上的腐敗污濁之氣,以政協委員的身份與各種惡勢力斗智斗勇。梁曉聲說小說主人公李一鴻是他對政協委員的理想化形象。
雖然擔任政協委員讓梁曉聲反思自己作為小說家的純粹批判風格,但在今年的政協會上他還是憤怒了,他對一些沒有水平的發言感到失望。“現在一些政協委員的發言,如果以學者們的學者文章比,沒有學者的全面深刻,如果與草根比,沒有那樣的犀利和一針見血。
處于中端的政協話語,長此以往,可能被整個社會邊緣化。”。
2.怎樣做會議發言
原發布者:微力圖文 篇一:如何做好會議主持 如何做好會議主持 1.制會議的氣氛 召開一個會議,會議主持人應認真地肩負起最大的責任,他應能很好地掌控到全局,應能有效地觀察到所有參會者及其反應,決定整個會議氣氛的基調。
會議主持人也許有一些個人的偏好,但是無論如何不能把所有的會議都開成個人風格的會議。會議主持者應當按照會議的性質、傳達的內容來定位會議的風格。
會議主持者需要適時地區分參會者的不同風格,控制會議的氣氛。 2.控制會議時間、推動會議的進程 作為會議的主持人,如果能充分地準備,完全能有效地控制會議的時間。
會議過程中,盡量不要拖延;發現會議誤入歧途或有一些拖延時,會議主持者應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調整到正常的議程中。會議主持者給參會者提供一個討論某項問題的環境,或傳達信息,一定要按照會議的議程進行。
此外,有很多專家在場時,會議主持者一定要做到不卑不亢。 3.協調發言 協調參會者的發言是會議主持者的另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協調好參會者的發言,才能更好地將整個會議引向一個良好的進程。
這其中包括如何充分調動參會者的積極性,讓其主動、自覺地發言;或參會者積極性太高時,適當地把握會議的進程。 4.觀察參會者的反應并給予及時的反饋。
3.2019學習兩會演講稿
2019兩會演講稿:關注兩會,關注未來
大家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關注兩會,關注未來》。
隊員們,最近有沒有發現,在我們身邊總是有一個關鍵詞備受大家關注?沒錯,這個詞就是“兩會”。無論是在電視機、報紙中還是身邊父母等親戚朋友的談論中,一時間,全國“兩會”被媒體聚焦,民眾關注,社會熱點增溫……那么到底什么是“兩會”呢?全國“兩會”為什么會得到這么廣泛的關注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講一講全國“兩會”。
什么是全國“兩會”?從最淺顯的字面意思來看,全國“兩會”就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每屆任期五年,每年舉行一次會議。今年,在首都北京召開的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二次會議。
那么全國“兩會”為什么這么重要呢?因為“ 兩會”是一個匯集民智、反映民意、影響民生的重要政治舞臺,每年政府都要回顧一年來的工作,再報告下一年的重點政策,影響深遠。養老、醫療、教育、就業,全國“兩會”觀察的是中國當下的熱門關切。而且通過全國“兩會”,還會制定和修改一些重要的法律等。今年的“兩會”最受關注的有10大議題,分別是正風反腐、全面依法治國、社會保障、教育改革、健康中國、互聯網+政務服務、收入分配、脫貧攻堅、住房制度、生態環保等。因此,關注全國“兩會”就是在關注我們自己,關注我們的生活,關注我們的未來。
隊員們,作為新時代的好隊員,我們身在校園,還要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就讓我們和父母、和身邊的小伙伴一起來關注“兩會”吧!關注“兩會”,我們會看到上一輩人為祖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會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關注“兩會”,讓我們全面深刻地了解我國社會當前存在的各種現實問題,我們會更加明確自己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關注“兩會”,讓我們懷著對美好中國夢的憧憬,面對未來,更加充滿自信和豪邁。(范文網 https://*)
4.會議發言要怎么說,才能清晰準確地表達你的見解
首先你要明白會議就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討論、爭論或進行決策,而且它會引發各種問題。
那么在這之前你肯定需要進行構思,使之順利進行來加以引導。其次如何表達自己的見解,那么就需要使用清晰的路標:如我今天主要講三個方面的內容等。
而且要采用明細的結構,要有頭有尾。之后你要遵循邏輯順序,這是因為這樣你的發言引人入勝。
而且在其中你要發言可靠,可以利用統計數據,書面材料,實例等。最后就是抓住發言機會:這就需要你尋找最佳的切入點,認真考慮你的觀點與其他人觀點之間的關聯,盡可能的展示你的強項。
望采納。
5.會議上發言,求一篇簡短的發言稿主題:工作以來的感受,要正能量,
加入公司已經#年了,我感覺公司是個團結進取,銳意創新的有組織有紀律的企業,在這里,我更體會到知識與能力的重要性,也體會到個性與品質的重要性,更體會到團結互助的力量,感悟到真誠友善的必要,感受到大家庭般的溫暖。
在這里,我真的成長了,雖然累過,痛過,傷過,怨過,但我學會了太多,比如用發散性思維思考,學會了真誠交往,學會了欣賞與鼓勵,學會了發現與創新。感謝有這次發言的機會,很榮幸能分享我的工作感受,我會和大家一起,繼續為公司的勃興發光發熱,也展現我們的風采,謝謝大家是Q哈,加了?。
6.怎樣做會議發言
原發布者:微力圖文
篇一:如何做好會議主持 如何做好會議主持 1.制會議的氣氛 召開一個會議,會議主持人應認真地肩負起最大的責任,他應能很好地掌控到全局,應能有效地觀察到所有參會者及其反應,決定整個會議氣氛的基調。會議主持人也許有一些個人的偏好,但是無論如何不能把所有的會議都開成個人風格的會議。會議主持者應當按照會議的性質、傳達的內容來定位會議的風格。會議主持者需要適時地區分參會者的不同風格,控制會議的氣氛。 2.控制會議時間、推動會議的進程 作為會議的主持人,如果能充分地準備,完全能有效地控制會議的時間。會議過程中,盡量不要拖延;發現會議誤入歧途或有一些拖延時,會議主持者應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調整到正常的議程中。會議主持者給參會者提供一個討論某項問題的環境,或傳達信息,一定要按照會議的議程進行。此外,有很多專家在場時,會議主持者一定要做到不卑不亢。 3.協調發言 協調參會者的發言是會議主持者的另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協調好參會者的發言,才能更好地將整個會議引向一個良好的進程。這其中包括如何充分調動參會者的積極性,讓其主動、自覺地發言;或參會者積極性太高時,適當地把握會議的進程。 4.觀察參會者的反應并給予及時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