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積極進取的名人事例
伽利略17歲那年,考進了比薩大學醫科專業。他喜歡提問題,不問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
有一次上課,比羅教授講胚胎學。他講道:“母親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是由父親的強弱決定的。父親身體強壯,母親就生男孩;父親身體衰弱,母親就生女孩。”
比羅教授的話音剛落,伽利略就舉手說道:“老師,我有疑問。”
比羅教授不高興地說:“你提的問題太多了!你是個學生,上課時應該認真聽老師講,多記筆記,不要胡思亂想,動不動就提問題,影響同學們學習!”“這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動不動就提問題。我的鄰居,男的身體非常強壯,可他的妻子一連生了5個女兒。這與老師講的正好相反,這該怎么解釋?”伽利略沒有被比羅教授嚇倒,繼續反問。
“我是根據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講的,不會錯!”比羅教授搬出了理論根據,想壓服他。
伽利略繼續說:“難道亞里士多德講的不符合事實,也要硬說是對的嗎?科學一定要與事實符合,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科學。”比羅教授被問倒了,下不了臺。
后來,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評,但是,他勇于堅持、好學善問、追求真理的精神卻絲毫沒有改變。正因為這樣,他才最終成為一代科學巨匠。
2.積極向上的短故事
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呀!告訴你這幾個,我覺得簡單還富有哲理,也積極向上!1:生命里的“碗”有一個年輕人去買碗,來到店里他順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與其它碗輕輕碰擊,碗與碗之間相碰時立即發出沉悶、渾濁的聲響,他失望地搖搖頭。
然后去試下一只碗……他幾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沒有一只滿意的,就連老板捧出的自認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搖著頭失望地放回去了。老板很是納悶,問他老是拿手中的這只碗去碰別的碗是什么意思?他得意地告訴老板,這是一位長者告訴他的挑碗的訣竅,當一只碗與另一只碗輕輕碰撞時,發出清脆、悅耳聲響的,一定是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遞給他,笑著說:“小伙子,你拿這只碗去試試,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儀的碗”。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
奇怪!他手里拿著的每一只碗都在輕輕地碰撞下發出清脆的聲響,他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驚問其詳。老板笑著說,道理很簡單,你剛才拿來試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試碗那聲音必然渾濁,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證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就像一只碗與另一只碗的碰撞一樣,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誠才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
自己帶著猜忌、懷疑甚至戒備之心與人相處,就難免得到別人的猜忌與懷疑。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貴人”,前提條件是你應該與人為善。
你付出了真誠就會得到相應的信任,你獻出愛心就會得到尊重。反之,你對別人虛偽、猜忌甚至嫉恨,別人給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墻和一顆冷漠的心。
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碗,碗里盛著善良、信任、寬容、真誠,也盛著虛偽、狹隘、猜忌、自私……請剔除碗里的雜質,然后微笑著迎接另一只碗的碰撞,并發出你們清脆、爽朗的笑聲吧!2:一個心理學教授到瘋人院參觀,了解瘋子的生活狀態。一天下來,覺得這些人瘋瘋癲癲,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開眼界。
想不到準備返回時,發現自己的車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個瘋子干的!”教授這樣憤憤地想道,動手拿備胎準備裝上。
事情嚴重了。下車胎的人居然將螺絲也都下掉。
沒有螺絲有備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籌莫展。在他著急萬分的時候,一個瘋子蹦蹦跳跳地過來了,嘴里唱著不知名的歡樂歌曲。
他發現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來問發生了什么事。教授懶得理他,但出于禮貌還是告訴了他。
瘋子哈哈大笑說:“我有辦法!”他從每個輪胎上面下了一個螺絲,這樣就拿到三個螺絲將備胎裝了上去。教授驚奇感激之余,大為好奇:“請問你是怎么想到這個辦法的?”瘋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瘋子,可我不是呆子啊!”其實,世上有許多的人,由于他們發現了工作中的樂趣,總會表現出與常人不一 樣的狂熱,讓人難以理解。
許多人在笑話他們是瘋子的時候,別人說不定還在笑他呆 子呢。做人呆呆,處事聰明,在中國尤其不失為一種上佳做人姿態。
3:意大利洞穴專家毛里奇·蒙塔爾曾只身到意大利中部內洛山的一個地下溶洞里,親身經歷一個長達一年的命名為“先鋒地下實驗室”的實驗。“先鋒地下實驗室”設在溶洞內一個68平方米的帳篷內,里面除配備有科學實驗用的儀器外,還設有起居室、衛生間、工作間和一個小小的植物園。
在洞外山頂上的控制室里,研究員通過閉路電視系統觀察蒙塔爾一個人在長期孤獨生活的情況下,生理方面會產生哪些變化。在兩千多米深的溶洞里,死一般的寂靜,剛開始二十天左右,由于寂寞與孤獨,蒙塔爾曾經感到害怕,懷疑能否堅持到底,但是后來還是頂住了。
他給果樹和蔬菜澆水,看書,寫作或看錄像片,實驗室內還備有一輛健身自行車,他共騎了一千六百多公里。度過了一年多暗無天日的地下生活后,蒙塔爾重見天日。
這時,他的體重下降了21公斤,臉色蒼白瘦削,人也顯得憔悴,免疫系統功能降到最低點;如果兩人同時向他提問,他的大腦就會亂;他變得情緒低落,不善與人交談。雖然他渴望與人相處。
蒙塔爾說:過了一年我才知道,人只有與人在一起時,才能享受到作為一個人的全部快樂。過去,我喜歡安靜,常傾向于獨處;現在,我寧可選擇熱鬧,而不要孤寂。
這場實驗使我明白了一個人生的奧秘:生活的美好在于與人相處。這讓我們忽然想起了一種小動物蜒在深海底層中小小的扇貝,它們終日緊閉著自己的殼,讓人以為它們都是無情而堅硬的石塊;可是,它們的內心明明是柔軟如緞,而且有著美麗珍珠,卻那樣不被周圍的人熟識。
所以,如果想要得到快樂,就把自己展示出來吧。快樂與美好應如風中的花粉,帶給了別人一縷愉悅,你自己也暗香盈袖。
3.積極上進的小故事
一、讓失去變得可愛
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只,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只鞋無論多么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二、請不要開錯窗
一個小女孩趴在窗臺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愛的小狗,不禁淚流滿面,悲慟不已。她的外祖父見狀,連忙引她到另一個窗口,讓她欣賞他的玫瑰花園。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頓時明朗。老人托起外孫女的下巴說:“孩子,你開錯了窗戶。”
三、人生的秘訣
30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他動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正在練字,他聽說本族有位后輩開始踏上人生 的旅途,就寫了3個字:不要怕。
然后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
他到了族長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 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游子這才想起來,30年前他在這里聽到人生的一半秘訣,拆 開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個大字:不要悔。
四、小壁虎斷尾巴
一只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它拼命地掙扎,尾巴斷了,小壁虎得以逃命。一位農夫見了,對小壁虎說:“你這可憐的小東西,剛斷了尾巴,是不是很痛啊!”小壁虎含淚點了點頭。“來,我給你包扎上,這草藥是止痛的。”農夫拿出一包草藥說。
“不,我很感謝這疼痛,因為是痛讓我知道自己還活著,而且,你包扎了我的傷口,它怎么能長出新的尾巴來呢?”說完,小壁虎帶著鉆心的疼痛爬走了。
痛苦帶給人們的不一定是負面效應,有時痛苦也孕育著希望,能感覺到痛苦,就說明還有知覺,還有活下去的希望,這個時候,能夠痛苦豈不是一件很令人開心的事情?
五、難解的結
古羅馬時代,一位預言家在一座城市內設下了一個奇特難解的結,并且預言,將來解開這個結的人必定是亞細亞的統治者。長久以來,雖然許多人勇敢嘗試,但是依然無人能解開這個結。
當時身為馬其頓將軍的亞歷山大,也聽說了關于這個結的預言,于是趁著駐兵這個城市之時,試著去打開這個結。亞歷山大連續嘗試了好幾個月,用盡了各種方法都無法打開這個結,真是又急又氣。
有一天,他試著解開這個結又失敗后,恨恨地說:“我再也不要看到這個結了。”當他強迫自己轉移注意力,不再去想這個結時,忽然腦筋一轉,他抽出了身上的佩劍,一劍將結砍成了兩半兒--結打開了。
勇敢地跳出思想的繩索,打開心結。過后會發現,事情實際上沒有看到的和想象中的那么困難。積極一點,什么都會給你讓路。
4.積極進取的名人事例
伽利略、張海迪、李政道、維克多·格林尼亞、匡衡等。
1、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意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及哲學家,科學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進望遠鏡和其所帶來的天文觀測,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
2、張海迪 張海迪,1955年9月16日出生,山東文登人,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 3、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 生于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恒、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
4、維克多·格林尼亞 維克多·格林尼亞,全稱弗朗索瓦·奧古斯特·維克多·格林尼亞(法語:Francois Auguste Victor Grignard,1871年5月6日-1935年12月13日),法國化學家,因發明了格氏試劑與他的同事保羅·薩巴捷一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5、匡衡 匡衡,字稚圭,東海郡承縣 人,西漢經學家,官至丞相,曾以"鑿壁偷光"的苦讀事跡名世。
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于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
5.積極向上的短故事
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呀!告訴你這幾個,我覺得簡單還富有哲理,也積極向上!1:生命里的“碗”有一個年輕人去買碗,來到店里他順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與其它碗輕輕碰擊,碗與碗之間相碰時立即發出沉悶、渾濁的聲響,他失望地搖搖頭。
然后去試下一只碗……他幾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沒有一只滿意的,就連老板捧出的自認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搖著頭失望地放回去了。老板很是納悶,問他老是拿手中的這只碗去碰別的碗是什么意思?他得意地告訴老板,這是一位長者告訴他的挑碗的訣竅,當一只碗與另一只碗輕輕碰撞時,發出清脆、悅耳聲響的,一定是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遞給他,笑著說:“小伙子,你拿這只碗去試試,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儀的碗”。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
奇怪!他手里拿著的每一只碗都在輕輕地碰撞下發出清脆的聲響,他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驚問其詳。老板笑著說,道理很簡單,你剛才拿來試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試碗那聲音必然渾濁,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證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就像一只碗與另一只碗的碰撞一樣,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誠才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
自己帶著猜忌、懷疑甚至戒備之心與人相處,就難免得到別人的猜忌與懷疑。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貴人”,前提條件是你應該與人為善。
你付出了真誠就會得到相應的信任,你獻出愛心就會得到尊重。反之,你對別人虛偽、猜忌甚至嫉恨,別人給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墻和一顆冷漠的心。
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碗,碗里盛著善良、信任、寬容、真誠,也盛著虛偽、狹隘、猜忌、自私……請剔除碗里的雜質,然后微笑著迎接另一只碗的碰撞,并發出你們清脆、爽朗的笑聲吧!2:一個心理學教授到瘋人院參觀,了解瘋子的生活狀態。一天下來,覺得這些人瘋瘋癲癲,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開眼界。
想不到準備返回時,發現自己的車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個瘋子干的!”教授這樣憤憤地想道,動手拿備胎準備裝上。
事情嚴重了。下車胎的人居然將螺絲也都下掉。
沒有螺絲有備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籌莫展。在他著急萬分的時候,一個瘋子蹦蹦跳跳地過來了,嘴里唱著不知名的歡樂歌曲。
他發現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來問發生了什么事。教授懶得理他,但出于禮貌還是告訴了他。
瘋子哈哈大笑說:“我有辦法!”他從每個輪胎上面下了一個螺絲,這樣就拿到三個螺絲將備胎裝了上去。教授驚奇感激之余,大為好奇:“請問你是怎么想到這個辦法的?”瘋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瘋子,可我不是呆子啊!”其實,世上有許多的人,由于他們發現了工作中的樂趣,總會表現出與常人不一 樣的狂熱,讓人難以理解。
許多人在笑話他們是瘋子的時候,別人說不定還在笑他呆 子呢。做人呆呆,處事聰明,在中國尤其不失為一種上佳做人姿態。
3:意大利洞穴專家毛里奇·蒙塔爾曾只身到意大利中部內洛山的一個地下溶洞里,親身經歷一個長達一年的命名為“先鋒地下實驗室”的實驗。“先鋒地下實驗室”設在溶洞內一個68平方米的帳篷內,里面除配備有科學實驗用的儀器外,還設有起居室、衛生間、工作間和一個小小的植物園。
在洞外山頂上的控制室里,研究員通過閉路電視系統觀察蒙塔爾一個人在長期孤獨生活的情況下,生理方面會產生哪些變化。在兩千多米深的溶洞里,死一般的寂靜,剛開始二十天左右,由于寂寞與孤獨,蒙塔爾曾經感到害怕,懷疑能否堅持到底,但是后來還是頂住了。
他給果樹和蔬菜澆水,看書,寫作或看錄像片,實驗室內還備有一輛健身自行車,他共騎了一千六百多公里。度過了一年多暗無天日的地下生活后,蒙塔爾重見天日。
這時,他的體重下降了21公斤,臉色蒼白瘦削,人也顯得憔悴,免疫系統功能降到最低點;如果兩人同時向他提問,他的大腦就會亂;他變得情緒低落,不善與人交談。雖然他渴望與人相處。
蒙塔爾說:過了一年我才知道,人只有與人在一起時,才能享受到作為一個人的全部快樂。過去,我喜歡安靜,常傾向于獨處;現在,我寧可選擇熱鬧,而不要孤寂。
這場實驗使我明白了一個人生的奧秘:生活的美好在于與人相處。這讓我們忽然想起了一種小動物蜒在深海底層中小小的扇貝,它們終日緊閉著自己的殼,讓人以為它們都是無情而堅硬的石塊;可是,它們的內心明明是柔軟如緞,而且有著美麗珍珠,卻那樣不被周圍的人熟識。
所以,如果想要得到快樂,就把自己展示出來吧。快樂與美好應如風中的花粉,帶給了別人一縷愉悅,你自己也暗香盈袖。
6.中外名人積極上進的事例
1、鄧稼先、錢學森等科學家及廣大科技工作者團結奮進,使“兩彈一星”成為上世紀中華民族最輝煌的偉業之一。
2、老一代中國女排隊員們團結拼搏,上世紀八十年代榮獲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賽“五連冠”。郎平、孫晉芳、張蓉芳、梁窢腸促段詎燈存犬擔華艷、楊錫蘭等已成為當時中國體育的標志性人物。
3、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廣大解放軍、武警官兵與醫療救護人員及無數志愿者團結一心,全力戰斗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有的還獻出了寶貴生命。而抗震小英雄陳浩的事跡更令國人感動。
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在大災大難面前,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團結的民族、永遠不可戰勝的民族。 4.唐玄宗時,郭子儀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的屬下部將。
兩人之間有矛盾,平時互不講話。后來安祿山叛亂,郭子儀升任朔方節度使,統兵抵御。
李光弼就成了郭子儀的部將。皇帝命令郭子儀率部出征,李光弼擔心郭子儀會利用手中權力尋機報復。
李光弼硬著頭皮對郭子儀說:“我過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后不管處置我,我無怨言,只希望高抬貴手放過我妻兒 ……”沒等李光弼說完,郭子儀緊緊抱住李光弼,滿眼流淚地說:“國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我們同心協力,眼下正需要你這樣人才,此時,怎能計較個人恩怨?”從此,郭李同心,將帥協力,在平息安史叛亂中,戰功卓越顯著。 5.維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紀德國杰出化學家。
他們兩人的性格迥異,李比希激烈,爽朗,風風火,像一團烈火;維勒平和、沉穩 、文文靜靜,像一盆冷水。但兩個感情很好,親密無間。
他們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學研究。共同對無機化學、有機化學作出了貢獻,同是有機化學的創始者。
李比希在自傳中寫道:“我的最好運氣,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來我和這位朋友真誠合作,毫無隔閡……手攜手地向前,這一位行動時,那一位已經準備好。”
由于兩人的真誠合作,因此,才創造出科學研究上的輝煌。
7.名人積極進取的故事
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舍地刻苦練習,終于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 "書圣"。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后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于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 "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贊許。傳說,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鑒是好朋友,稀鑒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眾的女兒。一日,稀鑒對王導說,他想在他的兒子和侄兒中為女兒選一位滿意的女婿。王導當即表示同意,并同意由他挑選。王導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來人選婿時,諸侄兒都忙著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襄之不問此事,仍躺在東廂房床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后,回去向稀鑒回票說:"王家諸兒郎都不錯,只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東廂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么。"郡鑒聽后,高興地說:“東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內含不露,潛心學業,正是我意中的女婿。”于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素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羨慕,稱他為“東床快婿”,從此 "東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
8.積極進取的小故事
啄木鳥的故事
啄木鳥從小就是一個孤兒,從小就開始流浪。 小啄木鳥長大了,它自言自語地說:“我已經長大了。我該去找些工作了!” 就這樣,啄木鳥走向森林。 走啊走,啄木鳥遇到了一只小兔子,還在采蘑菇呢!小兔子看見啄木鳥就問:“你叫什么名字?” 啄木鳥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沒名字,我從小是個孤兒。”“如果這樣,那就叫你迪迪吧!”小兔子奇怪地問:“你在干什么,迪迪?”“我想找個工作。”“好!我跟你一起找!”“好吧!” 走在半路上,迪迪回過頭來問:“你叫什么名字?”小兔子笑嘻嘻地回答:“我叫愛愛!” 走啊走,它們看見了一只小刺猬:“唉呀!小刺猬背上怎么叉進去了那么多蘋果呀!”迪迪奇怪地問。小刺猬許許回答:“我是運工專家,我把蘋果叉在我的背上,運到蘋果工廠去加工,你行嗎?”迪迪害羞地離開了。 走啊走,它們看見了一只小蚯蚓,“怎么小蚯蚓鉆進了土里呀?”迪迪不解地問。小蚯蚓多多探出頭來回答:“迪迪,我是松土專家,我鉆土里,把土弄松,花兒才長得好,你行嗎?”迪迪又一次害羞地離開了。 迪迪找不到工作,以為自己沒有一項長處,哇哇大哭了起來。愛愛安慰它說:“迪迪,別哭了,你一定找得到工作的。”就在這時,從附近傳來“救命呀!救命呀!”的喊救聲。愛愛對迪迪說:“走,我們看看去!”它們向呼叫救命的地方走去。哦!原來是一棵大樹在叫呀!它身上有許多蟲子在咬呢!愛愛說:“對了,啄木鳥一向是吃蟲長大的,所以,迪迪你去吧!”“我?”“對呀,你!”“我試試!”迪迪兩腳緊貼在樹干上,一個接一個地把蟲子吃掉了!“太棒了!迪迪!你真是樹醫生!”迪迪突然臉像西紅柿一樣紅了。為了感謝迪迪和愛愛,大樹把蘋果送給了它們。 從此,迪迪就成了樹醫生。聽,“嘟—嘟—”那是迪迪在工作時發出的動聽的聲音!
9.積極進取的事例兩個,名言7個
假設,什么事都不做,狀態為“0”,
假設努力進取并成功,狀態為“1”
假設努力進取但不成功,狀態為“0”
假設努力防守,并成功,狀態為“0”
假設努力防守,但不成功,狀態為“-1”
在這種假設條件下,如果你不積極進取的話,你只能停留在“0”的狀態。
如果你積極進取了,但沒成功,也只是停留在“0”的狀態
如果你積極進取,但成功了,那你就提升到了“1”的狀態
如果你只是積極防守,不管成不成功,你都是不能達到“+1”的狀態
綜上所述。。。。。。。。。
10.求有關積極向上的小故事
1、畢加索的畫
畢加索剛出道的時候非常窮困潦倒,畫出來的畫好不容易托人代售,卻被閑置在畫廊一角,無人問津。
畫商肯定了他的畫潛力雄厚,親自跑遍巴黎的畫廊,故意裝作很急的樣子,對畫廊展售人員說:“我有好幾位顧客在找畢加索的畫,你這里有沒有?”畫商一而再,再而三地用這種手法為畢加索的畫造勢。于是,畢加索的畫漸漸地由滯銷品變得奇貨可居起來。
感悟:如果有一天,你在事業或是工作上遇到了麻煩和障礙,光是坐在那里唉聲嘆氣是沒有用的,有誰會去關懷一個懷才不遇,卻又光說不練的人呢?其實只要動動腦筋,就有很多機會可以突破,其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抓住關鍵人物的眼光。
2、一年的經驗
“我在這兒已經工作了30年,”一位工人抱怨他沒有升級,“我比你提拔的許多人多了20年的經驗。”“不對,”老板說,“你只有一年的經驗,你從自己的錯誤中,沒有學到任何教訓,你仍然在犯你第一年犯過的錯誤。”
感悟:你會遇到很多次失敗,這是你生活的必修課,但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卻沒有任何長進。
3、釣大魚的工具
杰瑞米與一些朋友去加拿大旅行,在一次釣魚的準備中,他堅持要買一根重型的釣魚竿和線軸。當一些人看見他的新釣具時,跟他開玩笑:“你打算捉一條鯨魚吧?”杰瑞米毫不理會這些聽起來打消他信心的言辭。
有一個人的魚線被掙斷了,那人抱怨說他應該準備重一些的釣具。之后,杰瑞米的線突然被拉緊了,是一條大魚!45分鐘以后他把戰利品拖上了船,一條32磅重的大家伙!人們都肅然起敬,因為杰瑞米教給他們一個道理:如果你想釣一條大魚,那你要先準備好釣大魚的工具。
感悟:如果你志在釣一條大魚,你就必須像杰瑞米那樣為那條可能出現的大魚準備好一切。否則,機會就會成為一條溜走的大魚。
4、死后成名
有位不務實干的年輕人非常佩服大發明家愛迪生。有一次,他問愛迪生:“先生,為什么你能夠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呢?你看你現在多出名啊!”愛迪生猜出了他的心思,故意反問:“看來,你很想出名吧?”
年輕人一聽,以為愛迪生要教授他成名的絕招,他非常高興地說:“我做夢都想出名,我什么時候能像你一樣名揚天下呢?”愛迪生笑著說道:“你死后就會很快出名。”“為什么要等到死后呢?”年輕人驚異問。
“因為你不去動手建造這座高樓,而只想著怎樣才能占有它。那么,你的理想就會存在于想像的空間里。可是如果在空想中度過一生,你死后就會成為那些只圖空想而不務實干者的一面鏡子,人們為了教育后人,就會經常提到你的名字,你不就能很快出名了嗎?!”
愛迪生一番訓誡的話,使年輕人的心里受到了很大的震蕩。
感悟:自身的努力是成功的前提,成功沒有捷徑可走。
5、誠實做人
一家公司招聘職員,面試時主考官問了這樣一道算術題:10減1等于多少?一些應試者神神秘秘地趴在主考官的耳邊說:“你想讓它等于幾,它就等于幾。”
還有的人自作聰明地說:“10減1等于9,就是消費;10減1等于12,那是經營;10減1等于15,那是貿易;10減1等于20,那是金融;10減1等于100,那就是賄賂。”
只有一個應試者回答等于9,還有點猶猶豫豫。主考官問他為什么,這位應試者說:“我怕照實說,會顯得自己很愚蠢,智商低。”然后,他又小聲地補充了一句:“對獲得一份好工作來說,誠實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沒用的武器。”
這個誠實人最后被錄用了。事后有人問主考官為什么會出這道題。主考官說,我們公司的宗旨就是“不要把復雜的問題看得過于簡單,也不要把簡單的問題看得過于復雜”。
感悟:始終讓自己保持清醒而客觀地看待問題,就不要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也不要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