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子郵件的發送原理是什么
電子郵件的工作過程遵循客戶-服務器模式。每份電子郵件的發送都要涉及到發送方與接收方,發送方式構成客戶端,而接收方構成服務器,服務器含有眾多用戶的電子信箱。發送方通過郵件客戶程序,將編輯好的電子郵件向郵局服務器(SMTP服務器)發送。郵局服務器識別接收者的地址,并向管理該地址的郵件服務器(POP3服務器)發送消息。郵件服務器識將消息存放在接收者的電子信箱內,并告知接收者有新郵件到來。接收者通過郵件客戶程序連接到服務器后,就會看到服務器的通知,進而打開自己的電子信箱來查收郵件。
記得采納啊
2.電子郵件的收發原理
電子郵件通過SMTP、POP以及IMAP三種協議實現郵件的收發。
郵件客戶端程序與MTP服務器建立網絡連接,并以lisi的用戶名和密碼進行登錄后,使用SMTP協議把郵件發送給SMTP服務器。
SMTP服務器收到提交的電子郵件后,根據收件人的地址后綴判斷接收者的郵件地址是否屬于該SMTP服務器的管轄范圍,如果是的話就直接把郵件存儲到收件人的郵箱中。
否則,SMTP服務器向DNS服務器查詢收件人的郵件地址后綴所表示的域名的MX記錄,從而得到SMTP服務器信息,然后與新的SMTP服務器建立連接并采用SMTP協議把郵件發送給新的SMTP服務器。
擴展資料
SMTP是維護傳輸秩序、規定郵件服務器之間進行哪些工作的協議,它的目標是可靠、高效地傳送電子郵件。SMTP獨立于傳送子系統,并且能夠接力傳送郵件。
SMTP根據用戶的郵件請求,發送方SMTP建立與接收方SMTP之間的雙向通道。接收方SMTP可以是最終接收者,也可以是中間傳送者。發送方SMTP產生并發送SMTP命令,接收方SMTP向發送方SMTP返回響應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電子郵件
3.簡述電子郵件的工作原理
電子郵件系統以是存儲與轉發的模型為基礎。郵件服務器接受、轉發、提交及存儲郵件。寄信人、收信人及他們的計算機都不用同時在線。寄信人和收信人只需在寄信或收信時簡短的連線到郵件服務器即可。
電子郵件通過互聯網或其他計算機網絡進行書寫、發送和接收信件,目的是達成發信人和收信人之間的信息交互。一些早期的電子郵件需要寄件人和收件人同時在線,類似即時通信。
擴展資料
電子郵件的優點
1、發送信息方便:商業世界中許多溝通的雙方可能不在同一棟大樓,甚至不在同一個城市或是國家,因此聚集雙方舉行傳統會議,打電話或是電話會議可能不方便、耗時間或是花錢。電子郵件提供一個二個人或多個人可以交換信息的方式,或其成本遠低于傳統會議或電話會議。
2、不需同步進行:不論是會議或是電話會議,參與者需有相同的時程表,而且每毎會為電話會議花一様多的時間,電子郵件允許異步,因此每位參與者可以自行決定要花多少時間在電子郵件上。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電子郵件
4.電子郵件的收發原理
1.電子郵件系統是一種新型的信息系統,是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結合的產物。
電子郵件的傳輸是通過電子郵件簡單傳輸協議(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稱SMTP)這一系統軟件來完成的,它是Internet下的一種電子郵件通信協議。 2.電子郵件的基本原理,是在通信網上設立“電子信箱系統”,它實際上是一個計算機系統。
系統的硬件是一個高性能、大容量的計算機。硬盤作為信箱的存儲介質,在硬盤上為用戶分一定的存儲空間作為用戶的“信箱”,每位用戶都有屬于自己的—個電子信箱。
并確定—個用戶名和用戶可以自己隨意修改的口令。存儲空間包含存放所收信件、編輯信件以及信件存檔三部分空間,用戶使用口令開啟自己的信箱,并進行發信、讀信、編輯、轉發、存檔等各種操作。
系統功能主要由軟件實現。 3.電子郵件的通信是在信箱之間進行的。
用戶首先開啟自己的信箱,然后通過鍵入命令的方式將需要發送的郵件發到對方的信箱中。郵件在信箱之間進行傳遞和交換,也可以與另—個郵件系統進行傳遞和交換。
收方在取信時,使用特定帳號從信箱提取。 電子郵件的工作過程遵循客戶-服務器模式。
每份電子郵件的發送都要涉及到發送方與接收方,發送方式構成客戶端,而接收方構成服務器,服務器含有眾多用戶的電子信箱。發送方通過郵件客戶程序,將編輯好的電子郵件向郵局服務器(SMTP服務器)發送。
郵局服務器識別接收者的地址,并向管理該地址的郵件服務器(POP3服務器)發送消息。郵件服務器識將消息存放在接收者的電子信箱內,并告知接收者有新郵件到來。
接收者通過郵件客戶程序連接到服務器后,就會看到服務器的通知,進而打開自己的電子信箱來查收郵件。 通常Internet上的個人用戶不能直接接收電子郵件,而是通過申請ISP主機的一個電子信箱,由ISP主機負責電子郵件的接收。
一旦有用戶的電子郵件到來,ISP主機就將郵件移到用戶的電子信箱內,并通知用戶有新郵件。因此,當發送一條電子郵件給一另一個客戶時,電子郵件首先從用戶計算機發送到ISP主機,再到Internet,再到收件人的ISP主機,最后到收件人的個人計算機。
ISP主機起著“郵局”的作用,管理著眾多用戶的電子信箱。每個用戶的電子信箱實際上就是用戶所申請的帳號名。
每個用戶的電子郵件信箱都要占用ISP主機一定容量的硬盤空間,由于這一空間是有限的,因此用戶要定期查收和閱讀電子信箱中的郵件,以便騰出空間來接收新的郵件。
5.電子郵件的工作原理
在Internet上將一段文本信息從一臺計算機傳送到另一臺計算機上,郵件群發可通過兩種協議來完成,即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件傳輸協議)和POP3(Post Office Protocol,郵局協議3)。
SMTP是Internet協議集中的郵件標準。在Internet上能夠接收電子郵件的服務器都有SMTP。
電子郵件在發送前,發件方的SMTP服務器與接收方的SMTP服務器聯系,確認接收方準備好了,則開始郵件傳遞;若沒有準備好,發送服務器便會等待,并在一段時間后繼續與接收方郵件服務器聯系。這種方式在Internet上稱為“存儲——轉發”方式。
POP3可允許E-mail客戶向某一SMTP服務器發送電子郵件,另外,也可以接收來自SMTP服務器的電子郵件。換句話說,電子郵件在客戶PC機與服務提供商之間的傳遞是通過P0P3來完成的,而電子郵件在Internet上的傳遞則是通過SMTP來實現。
6.郵件發送的原理
這個很簡單,我們在申請一個郵箱帳號后,比如在搜狐網,搜狐有一個郵件服務器,這個服務器會給我們分配一個空間。
那么我們在郵件服務器上就會有自己的一個空間(很像網絡硬盤)。就像是我們的郵箱一樣,我們可以存放我們的信件。
因為郵件服務器是24小時不停工作哦,所以我們的郵件可以永久保存在郵箱里,不會丟失。當你要發送郵件時,你首先只要將你的待發郵件寫好放在搜狐的服務器上(你的主機和搜狐服務器遵循smtp發送協議),然后你點發送,搜狐服務器將會完成這個任務,它會和對方帳號所在的郵件服務器(比如sina郵件服務器24小時不停工作)建立連接然后發送,搜狐和新浪之間也遵循SMTP或MIMI發送協議),對方要收看你發的信件的話,他只要上新浪網,打開他的郵箱即可,(其實這是他的主機和新浪之間遵循pop3接受協議)。
7.電子郵件的原理
電子郵件在Internet上發送和接收的原理可以很形象地用我們日常生活中郵寄包裹來形容:當我們要寄一個包裹時,我們首先要找到任何一個有這項業務的郵局,在填寫完收件人姓名、地址等等之后包裹就寄出而到了收件人所在地的郵局,那么對方取包裹的時候就必須去這個郵局才能取出。同樣的,當我們發送電子郵件時,這封郵件是由郵件發送服務器(任何一個都可以)發出,并根據收信人的地址判斷對方的郵件接收服務器而將這封信發送到該服務器上,收信人要收取郵件也只能訪問這個服務器才能完成。
1. 電子郵件的發送
SMTP是維護傳輸秩序、規定郵件服務器之間進行哪些工作的協議,它的目標是可靠、高效地傳送電子郵件。SMTP獨立于傳送子系統,并且能夠接力傳送郵件。
SMTP基于以下的通信模型:根據用戶的郵件請求,發送方SMTP建立與接收方SMTP之間的雙向通道。接收方SMTP可以是最終接收者,也可以是中間傳送者。發送方SMTP產生并發送SMTP命令,接收方SMTP向發送方SMTP返回響應信息。
連接建立后,發送方SMTP發送MAIL命令指明發信人,如果接收方SMTP認可,則返回OK應答。發送方SMTP再發送RCPT命令指明收信人,如果接收方SMTP也認可,則再次返回OK應答;否則將給予拒絕應答(但不中止整個郵件的發送操作)。當有多個收信人時,雙方將如此重復多次。這一過程結束后,發送方SMTP開始發送郵件內容,并以一個特別序列作為終止。如果接收方SMTP成功處理了郵件,則返回OK應答。
對于需要接力轉發的情況,如果一個SMTP服務器接受了轉發任務,但后來卻發現由于轉發路徑不正確或者其他原因無法發送該郵件,那么它必須發送一個“郵件無法遞送”的消息給最初發送該信的SMTP服務器。為防止因該消息可能發送失敗而導致報錯消息在兩臺SMTP服務器之間循環發送的情況,可以將該消息的回退路徑置空。
2. 電子郵件的接收
電子郵件協議第3版本(POP3)
要在因特網的一個比較小的節點上維護一個消息傳輸系統(MTS,Message Transport System)是不現實的。例如,一臺工作站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允許SMTP服務器及相關的本地郵件傳送系統駐留且持續運行。同樣的,要求一臺個人計算機長時間連接在IP網絡上的開銷也是巨大的,有時甚至是做不到的。盡管如此,允許在這樣小的節點上管理郵件常常是很有用的,并且它們通常能夠支持一個可以用來管理郵件的用戶代理。為滿足這一需要,可以讓那些能夠支持MTS的節點為這些小節點提供郵件存儲功能。POP3就是用于提供這樣一種實用的方式來動態訪問存儲在郵件服務器上的電子郵件的。一般來說,就是指允許用戶主機連接到服務器上,以取回那些服務器為它暫存的郵件。POP3不提供對郵件更強大的管理功能,通常在郵件被下載后就被刪除。更多的管理功能則由IMAP4來實現。
郵件服務器通過偵聽TCP的110端口開始POP3服務。當用戶主機需要使用POP3服務時,就與服務器主機建立TCP連接。當連接建立后,服務器發送一個表示已準備好的確認消息,然后雙方交替發送命令和響應,以取得郵件,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連接終止。一條POP3指令由一個與大小寫無關的命令和一些參數組成。命令和參數都使用可打印的ASCII字符,中間用空格隔開。命令一般為3~4個字母,而參數卻可以長達40個字符。
因特網報文訪問協議第4版本(IMAP4)
IMAP4提供了在遠程郵件服務器上管理郵件的手段,它能為用戶提供有選擇地從郵件服務器接收郵件、基于服務器的信息處理和共享信箱等功能。IMAP4使用戶可以在郵件服務器上建立任意層次結構的保存郵件的文件夾,并且可以靈活地在文件夾之間移動郵件,隨心所欲地組織自己的信箱,而POP3只能在本地依靠用戶代理的支持來實現這些功能。如果用戶代理支持,那么IMAP4甚至還可以實現選擇性下載附件的功能,假設一封電子郵件中含有5個附件,用戶可以選擇下載其中的2個,而不是所有。
與POP3類似,IMAP4僅提供面向用戶的郵件收發服務。郵件在因特網上的收發還是依靠SMTP服務器來完成。 電子郵件地址的格式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USER”代表用戶信箱的賬號,對于同一個郵件接收服務器來說,這個賬號必須是唯一的;第二部分“@”是分隔符;第三部分是用戶信箱的郵件接收服務器域名,用以標志其所在的位置。
8.電子郵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兩個協議 SMTP(發郵件) 和POP3(收郵件)
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簡單郵件傳輸協議,它是一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傳送郵件的規則,由它來控制信件的中轉方式。SMTP協議屬于TCP/IP協議族,它幫助每臺計算機在發送或中轉信件時找到下一個目的地。通過SMTP協議所指定的服務器,我們就可以把E-mail寄到收信人的服務器上了,整個過程只要幾分鐘。SMTP服務器則是遵循SMTP協議的發送郵件服務器,用來發送或中轉你發出的電子郵件。
SMTP 是一種提供可靠且有效電子郵件傳輸的協議。 SMTP 是建模在 FTP 文件傳輸服務上的一種郵件服務,主要用于傳輸系統之間的郵件信息并提供來信有關的通知。
SMTP 獨立于特定的傳輸子系統,且只需要可靠有序的數據流信道支持。 SMTP 重要特性之一是其能跨越網絡傳輸郵件,即“ SMTP 郵件中繼”。通常,一個網絡可以由公用互聯網上 TCP 可相互訪問的主機、防火墻分隔的 TCP/IP 網絡上 TCP 可相互訪問的主機,及其它 LAN/WAN 中的主機利用非 TCP 傳輸層協議組成。使用 SMTP ,可實現相同網絡上處理機之間的郵件傳輸,也可通過中繼器或網關實現某處理機與其它網絡之間的郵件傳輸。
在這種方式下,郵件的發送可能經過從發送端到接收端路徑上的大量中間中繼器或網關主機。域名服務系統(DNS)的郵件交換服務器可以用來識別出傳輸郵件的下一跳 IP 地址。
在傳輸文件過程中使用25號端口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郵局協議的第3個版本,它規定怎樣將個人計算機連接到Internet的郵件服務器和下載電子郵件的電子協議。它是因特網電子郵件的第一個離線協議標準,POP3允許用戶從服務器上把郵件存儲到本地主機(即自己的計算機)上,同時刪除保存在郵件服務器上的郵件,而POP3服務器則是遵循POP3協議的接收郵件服務器,用來接收電子郵件的。
9.試述電子郵件的特點及其工作原理
E-mail與傳統的通信方式相比有著巨大的優勢,它所體現的信息傳輸方式與傳統的信件有較大的區別: 1、發送速度快。
電子郵件通常在數秒鐘內即可送達至全球任意位置的收件人信箱中,其速度比電話通信更為高效快捷。如果接收者在收到電子郵件后的短時間內作出回復,往往發送者仍在計算機旁工作的時候就可以收到回復的電子郵件,接收雙方交換一系列簡短的電子郵件就像一次次簡短的會話。
2、信息多樣化。電子郵件發送的信件內容除普通文字內容外,還可以是軟件、數據,甚至是錄音、動畫、電視或各類多媒體信息。
3、收發方便。與電話通信或郵政信件發送不同,E-mail采取的是異步工作方式,它在高速傳輸的同時允許收信人自由決定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接收和回復,發送電子郵件時不會因“占線”或接收方不在而耽誤時間,收件人無需固定守候在線路另一端,可以在用戶方便的任意時間、任意地點,甚至是在旅途中收取E-mail,從而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4、成本低廉。E-mail最大的優點還在于其低廉的通信價格,用戶花費極少的市內電話費用即可將重要的信息發送到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用戶手中。
5、更為廣泛的交流對象。同一個信件可以通過網絡極快地發送給網上指定的一個或多個成員,甚至召開網上會議進行互相討論,這些成員可以分布在世界各地,但發送速度則與地域無關。
與任何一種其他的Internet服務相比,使用電子郵件可以與更多的人進行通信。 6、安全。
E-mail軟件是高效可靠的,如果目的地的計算機正好關機或暫時從Internet斷開,E-mail軟件會每隔一段時間自動重發;如果電子郵件在一段時間之內無法遞交,電子郵件會自動通知發信人。作為一種高質量的服務,電子郵件是安全可靠的高速信件遞送機制,Internet用戶一般只通過E-mail方式發送信件。
電子郵件的工作原理? 電子郵件的工作過程遵循客戶-服務器模式。每份電子郵件的發送都要涉及到發送方與接收方,發送方式構成客戶端,而接收方構成服務器,服務器含有眾多用戶的電子信箱。
發送方通過郵件客戶程序,將編輯好的電子郵件向郵局服務器(SMTP服務器)發送。郵局服務器識別接收者的地址,并向管理該地址的郵件服務器(POP3服務器)發送消息。
郵件服務器識將消息存放在接收者的電子信箱內,并告知接收者有新郵件到來。接收者通過郵件客戶程序連接到服務器后,就會看到服務器的通知,進而打開自己的電子信箱來查收郵件。
通常Internet上的個人用戶不能直接接收電子郵件,而是通過申請ISP主機的一個電子信箱,由ISP主機負責電子郵件的接收。一旦有用戶的電子郵件到來,ISP主機就將郵件移到用戶的電子信箱內,并通知用戶有新郵件。
因此,當發送一條電子郵件給一另一個客戶時,電子郵件首先從用戶計算機發送到ISP主機,再到Internet,再到收件人的ISP主機,最后到收件人的個人計算機。 ISP主機起著“郵局”的作用,管理著眾多用戶的電子信箱。
每個用戶的電子信箱實際上就是用戶所申請的帳號名。每個用戶的電子郵件信箱都要占用ISP主機一定容量的硬盤空間,由于這一空間是有限的,因此用戶要定期查收和閱讀電子信箱中的郵件,以便騰出空間來接收新的郵件。
電子郵件在發送與接收過程中都要遵循SMTP、POP3等協議,這些協議確保了電子郵件在各種不同系統之間的傳輸。其中,SMTP負責電子郵件的發送,而POP3則用于接收Internet上的電子郵件。
.cn/csc/helpcenter/Show_*?SerialNo=000103 電子郵件工作原理 在Internet上將一段文本信息從一臺計算機傳送到另一臺計算機上,可通過兩種協議來完成,即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件傳輸協議)和POP3(Post Office Protocol,郵局協議3)。SMTP是Internet協議集中的郵件標準。
在Internet上能夠接收電子郵件的服務器都有SMTP。電子郵件在發送前,發件方的SMTP服務器與接收方的SMTP服務器聯系,確認接收方準備好了,則開始郵件傳遞;若沒有準備好,發送服務器便會等待,并在一段時間后繼續與接收方郵件服務器聯系。
這種方式在Internet上稱為“存儲——轉發”方式。POP3可允許E-mail客戶向某一SMTP服務器發送電子郵件,另外,也可以接收來自SMTP服務器的電子郵件。
換句話說,電子郵件在客戶PC機與服務提供商之間的傳遞是通過P0P3來完成的,而電子郵件在Internet上的傳遞則是通過SMTP來實現。 http://202.119.2.197/courses/%E4%B8%93%E5%8D%87%E6%9C%AC/%E7%94%B5%E5%AD%90%E5%95%86%E5%8A%A1/%E7%94%B5%E5%AD%90%E5%95%86%E5%8A%A1%E6%A6%82%E8%AE%BA/WebCourse/CH5/*。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電子郵件發送原理簡短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