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篇經典現代詩和賞析
王曉維
鄉色酒
舒蘭
三十年前
你從柳樹梢頭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圓
人也圓
三十年后
我從椰樹梢頭望你
你是一杯鄉色酒
你滿
鄉愁也滿
【賞析】
這是一首有色有味、又淡又濃的現代小詩。說它淡,淡在詩景,淡淡的酒香,淡淡的月色;說它濃,濃在詩情,濃濃的相思,濃濃的鄉愁。仔細品嘗這杯《鄉色酒》真是又甜又苦,又醉又醒。
詩句的行列布局完全是對宋詞小令的發揚與創新,對稱均勻,簡約精純。自然地想到了《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鄉色酒》是從民族文化的優秀遺產中汲取了精華,用傳統的審美形式釀出的當代人的民族情思。這種遠近時間的跨越、空間距離的跳躍、“你”“我”位置的變換,雖是幾字之別,卻能景象遷移、情緒突變,其情由甜而苦,其思由醉而醒,其地由故園而他鄉,油然而生濃濃的相思,無限的鄉愁。
鄉愁
席慕蓉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后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賞析】
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恒的情感。遠離故鄉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漢,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葉落歸根。
席慕蓉將這份鄉愁用簡短的七行三節詩進行概括:第一節寫鄉音的清新繚繞,笛聲“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試想一年四季又有幾個晚上沒有月光啊,這就隱隱喻出游子無時無刻不在懷戀故鄉。第二節寫鄉情的悵惘,對故鄉的懷念漸漸遙遠,時間的推移搖落了故鄉的輪廊,僅剩一種模糊不清的悵惘,如霧里別離,濃似血卻又隔著一層迷蒙的云霧。用霧里的揮手別離來比喻對故鄉的模糊而悵惘的印記,是用一種可觀可感的具象來描述抽象的主觀感受,可謂生動形象、貼切自然。第三層寫鄉愁的永恒。是從上兩層的鄉音繚繞和鄉情纏綿過渡而來,這在形式上極具新穎意味。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詩人用沒有車輪的樹永駐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發了深似海洋的愁緒和懷戀、悵惘的情感。
情感抒發與意象選擇的融合,使整首詩的意境深邃悠遠。比喻的貼切自然、語言的樸素優美更使整首詩具有牧歌式的情調。(王曉維)
2.簡潔的現代詩附加賞析的
1卞之琳《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賞析:這首詩格外別致,也許是因為它夠短小,所以也就給了我們足夠的空間去想象,去思考。越短的詩,留白越多,余味愈加無窮。《斷章》這首詩就是如此,讀完只覺滿是疑問:誰是看風景的人呢?你裝飾了誰的夢呢。但是這些問題其實不需要答案,我們只需要感受詩歌這份濃濃的抒情意境就可以了。這首詩可以當作哲理詩解讀,比如說做事情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看;也可以當做抒情詩解讀,比如說這詩中的憂傷和思戀。
《斷章》一詩,以其簡短純樸的手法,淡淡地描寫出一段感情,一份傾戀。短段四行字中,沒有一個“愛”字,幽幽的情思仿佛在半空中悠悠地飄蕩,畫出一道讓人心醉的彩虹。
《斷章》一詩細細品來,有無限意味,令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定會被那單純真摯的感情打動,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2顧城:《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賞析:
這是一首非常短小的詩歌,僅僅兩行,卻余味無窮,讓人回味不已。我第一次讀到這兩句詩的時候就震撼了,覺得全身都充滿了訝異與戰栗。我像所有開始喜歡顧城的詩的人一樣,一遍遍得品讀著這詩句。我想我讀懂了,可是又有的時候,我覺得我還沒懂。可是這有什么關系呢,只要這首詩歌給我帶來啟迪,讓我反思就可以了。希望大家也喜歡這首詩歌。
參考資料:
1影響:
這首只有兩行的小詩,1980年在《星星》第3期發表后震動了整個詩壇,不管是對朦朧詩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態度的人,對這首詩卻是一致的稱贊。
2賞析
在審美原則上是全新的。它避開了情感的直抒,棄置了景象的實敘,它沒有著意建構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想、用隱喻,在濃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現了一雙不同尋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覺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從烏云的縫隙中射出一束白光。整首詩,宛如一幅有立體感的版畫。
“黑夜”與“光明”形成暗色與亮色的鮮明反差,“黑色的眼睛”是經過變形的意想,滲透出強烈的感情色彩。這種藝術表現觸發了讀者的想象,于是,在想象的屏幕上出現了那個令人窒息的年代,那在荒謬現實中扭曲著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潛能所爆發出的頑強求索的精神……。這是整整“一代人”的雕像。
“黑夜——眼睛——光明”一個簡單的意向群構成了一個開放時空…………歷史轉折關頭特有的社會景象和人的心理結構。有限中表現出無限,單純中包孕著深厚,這是詩的特有規律。新詩潮的先行者在追尋人性復歸的同時,也在追尋詩向本體的復歸。
這首小詩體現了一種現代美的風格。它打破了傳統的和諧構圖,以不和諧的意象組合造成觸目驚心的藝術效果,迫使人對歷史進行反思。
3.現代詩短的帶賞析
1、《留住童年》摘下這片樹葉珍藏起一個不老的春天詩會從此常綠直到永遠永遠童年沒有遺憾失落的往事是繽紛的花瓣風中飄來風中飄去芳香在生命中彌漫擋在前面的是山踏在腳下的也是山迷路的只是眼睛清醒的總是腳板留住童年留住一份勇氣和果敢如果前面是一片海那就做一條乘風破浪的船2、《我召喚青青的小樹林》我召喚青青的小樹林同我一起到原野上飛奔搖一簇早春的新葉那是綠色的旗幟拽一片細碎的繁花桃色的、白色的云送一支新條作教鞭給年輕的女教師送一支新條當馬騎給沒有上學的孩子跟我一起越過山脊化為奔馬脖頸上的馬鬃跟我一起踱過河邊一串串身影落入春水中春風輕淺地掠過林梢我們一路吹著柳哨春風猛揚起我們的頭發我們狂喜地向前快跑跑累了,就攙扶著站定在月光下悄悄地閉上眼睛如果地面被春雨打濕那是我們的熱汗淋淋來吧,青青的小樹林同我一起到原野上飛奔3、《我想》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
帶著一串花苞,牽著萬縷陽光,悠呀,悠——悠出聲聲春的歌唱。我想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
伸進濕軟的土地,汲取甜美的營養,長呀,長——長成一座綠色的篷帳。我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
看白云多柔軟,瞧太陽多明亮,望呀,望——藍天是我的課堂。我想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
變小草,綠得生輝,變小花,開得漂亮。成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會飛呀,飛——飛到遙遠的地方。不過,飛向遙遠的地方,要和爸爸媽媽商量商量……4、《天鵝》仙境中你展開輕盈的雙翅,妙曼地舞著迷人的夢幻。
飄飛的身影,勾畫出眩目的字符,讓情思在藍天綻放。你的歌聲如洪鐘高亢,卻帶著縷縷哀傷。
當湖水與你擁抱的時候,你把高貴和靜美,在湖面上疊放。于是不知道是白云穿行于湖底,還是你的倩影暢游于天上。
你可是英俊的王子,不屈服于魔法的猖狂。一顆頑強的心,充滿對自由的向往。
從春到秋,從冬到夏,你優雅地閑庭信步,讓豪情驅走心中的悲涼。年復一年的南北奔波,可是在尋找情花的芬芳?只有那美麗公主的傾心一吻,才能讓你在毒咒中解放。
你躲避百花的溫柔,你謝絕高山的豪放。你只將潔白的身軀,伴著那耀眼的水光。
因為那純潔的水,有天地為你流下的凄傷。于是那千古神話,伴隨你的舞姿,展現不絕的滄桑。
望采納。
4.現代短詩+賞析
鄉愁 席慕蓉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后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賞析】 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遠離故鄉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漢,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葉落歸根。 席慕蓉將這份鄉愁用簡短的七行三節詩進行概括:第一節寫鄉音的清新繚繞,笛聲“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試想一年四季又有幾個晚上沒有月光啊,這就隱隱喻出游子無時無刻不在懷戀故鄉。
第二節寫鄉情的悵惘,對故鄉的懷念漸漸遙遠,時間的推移搖落了故鄉的輪廊,僅剩一種模糊不清的悵惘,如霧里別離,濃似血卻又隔著一層迷蒙的云霧。用霧里的揮手別離來比喻對故鄉的模糊而悵惘的印記,是用一種可觀可感的具象來描述抽象的主觀感受,可謂生動形象、貼切自然。
第三層寫鄉愁的永恒。是從上兩層的鄉音繚繞和鄉情纏綿過渡而來,這在形式上極具新穎意味。
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詩人用沒有車輪的樹永駐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發了深似海洋的愁緒和懷戀、悵惘的情感。
情感抒發與意象選擇的融合,使整首詩的意境深邃悠遠。比喻的貼切自然、語言的樸素優美更使整首詩具有牧歌式的情調。
5.現代短詩及賞析
現代短詩浩如煙海,其中很有名的代表作就是顧城的《一代人》,關于這首短詩的賞析如下: 一、原文: 《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二、賞析: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此中的兩個“黑”無疑是“文眼”,頗值玩味。
我們知道,“黑”其實不是色彩,所謂的色彩均是物體對各種光波反射的結果,如果不反射,便成了黑。當然,沒有光的世界只能是一片漆黑。
因此,“黑”是扼殺光明的結果,黑夜便是光的墳墓,是一種令人窒息的特定時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睛”卻無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給”的,是黑夜阻斷光明的結果。
此外眼睛的黑并不象征著背棄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黑色既然對光不反射也就具備了對光全盤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這種隨時準備吸收光明的“一代人”的眼睛。
換一個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著批判精神,它以黑對黑,對黑夜的龐大淫威報以深沉的否定。相對色彩繽紛的光明世界來說,黑色是一個終極,它與光明構成了對立。
然而物極必反,從黑夜中叛逆出來的黑色眼睛,對于光明的接受力是絕對超過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說:由特定的黑色時代中走來的“一代人”,他們偉大的覺醒是其他無緣于“黑夜”的人們所難以企及的。 短短的兩句詩,冠以一個博大的題目,揭示一個龐大的主題,在對立統一中,充分顯示了象征的魅力。
從作者的生活歷程看,詩中的黑夜似乎是“十年浩劫”,“一代人”當然是指在這個特定歷史階段中成長起來的當代中國人。然而,詩畢竟不是歷史,詩的容量常能憑借藝術的魔力而無限擴大。
如果超越時空的話,我們便很容易在屈原、杜甫、魯迅等等不同時代的人物身上,看到“一代人”的形象,他們都在“黑夜”中生存,他們都具有特別敏銳的“黑色的眼睛”。 《一代人》干脆的語言,執著的追求意向同樣顯示了一種性格,可以說,這也是一首“性格詩”。
它匯集了思維與表現、形式和內容、標題與詩體之間在大小、深淺、形象抽象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最終熔入18個字中,深沉而瀟灑地突出了當代人的精神意象。果然引爆了同代人的情感!《一代人》真是一枚神奇的“雷管”。
6.名人的較簡短的現代詩 加賞析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詩的上節以寫實的筆法曲曲傳出了那隱抑未露的橋上人對風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樓上人對橋上人的無限厚意,構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戲劇性場景。但多情總被無情惱,那無情的風景,那忘情于景的橋上人能否會以同樣的深情厚意,來回報那鐘情于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對著生活中這司空見慣的、往往是以無可奈何的遺憾惋惜和不盡的悵惘回憶而告終的一幕,詩人在下節詩里以別開生面的浪漫之筆給我們作了一個充溢奇幻色彩、蕩漾溫馨情調的美妙回答。
時間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橋上人和樓上人都帶著各自的滿足與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
可誰又能想到,在這一片靜謐之中,白日里人們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資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回報。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這不就是自然之景對橋上人白日里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熱情回報嗎?從“你”的那扇被“明月裝飾了”的窗口上,我們可以想見到,此刻展現于橋上人眼際的會是一幅多么美麗迷人的月夜風光圖啊!那橋、那水、那樓、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這一片淡雅、輕柔、迷朦、縹緲的如織月色之中,與白日艷陽照耀下的一切相比,顯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愜意。
面對這月光下的美景,怎能讓人相信自然之景是冷漠無情、不解人意的呢?怎能不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強烈鐘愛呢?你愛自然,自然也會同樣地愛你--這就是詩的理趣所在吧。
7.短篇經典現代詩和賞析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戴望舒《雨巷》循環、跌宕的旋律和復沓、回旋的音節,再加上極具古典氛圍的意象,使得《雨巷》這首詩“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意境清新悠遠、哀怨又徘徊,充滿著難以言說的美感。戴望舒也因此而獲“雨巷詩人”的美譽。
???我們仿佛看見,江南的雨巷如在眼前,丁香一樣的女郎慢慢地走盡這雨巷,令人銷魂令人嘆惋。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別康橋》這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和《雨巷》一樣,堪稱是新詩史上不朽的杰作。單看這開頭,就充滿著詩意。
輕輕輕輕輕輕,多么細膩的反復!仿佛正和一位熟睡的姑娘告別!“輕輕的我走了”,為什么不說“我輕輕的走了”?這樣一換,詩意立見。此詩音節之美,不亞于《雨巷》。
如果朗讀起來,則更具有韻味——由緩到急再到緩,由輕到重再到輕。.。
8.找一首簡短的現代詩(帶有賞析個作者簡介)
:為什么 為什么 我可以鎖住我的筆 為什么 卻鎖不住愛和憂傷 快樂寶貝 快樂寶貝在長長的一生里 為什么Sle 歡樂總是乍現就凋落 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 ======詩人提出了兩個“為什么”,沒有去回答,留給讀者去思考。
讀者是會思考出來的。o 愛和憂傷總是存在,愛,常常也是人煩惱:歡樂和“最美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人生就是這樣。詩人的這種感受,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感受。
' 這首詩,用詞準確、生動,很值得欣賞。第一行“鎖”字,流露出強制的情緒,第二行的“鎖不住”,隱含著無可奈何的嘆息。
寫歡樂的到來用“乍現”,顯示了歡樂的短暫:寫它逝去用“凋落”,暗暗將抽象、無形的歡樂喻為可觀可觸的美麗的花朵,把抽象化為具體。以“走的最急”來形容“最美的時光”消逝的迅速,著一擬人手法的運用,也是全詩 增添了風韻。
^ 蒙古族女詩人。原籍內蒙古查哈爾盟明安旗。
蒙古名字全稱穆倫席連勃, 意為浩蕩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
在父親的軍旅生活 中,席慕容出生于四川。十三歲起在日記中寫詩,十四歲入臺北師范藝術科, 后又入臺灣師范大學藝術系。
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 畫。畢業后任臺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
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 集,多次獲多種繪畫獎。1981年,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詩集 《七里香》,一年之內再版七次。
其他詩集也是一版再版。 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清新、易懂、好讀也是她擁 有大量讀者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