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忠的故事
24忠故事
龍逢極諫 比干死爭 蘇武牧羊 張良復仇 紀信代死 日憚篤慎
丙吉護儲 朱云折檻 李善乳主 嵇紹衛帝 敬德瘢痍 元方舉知
金藏剖心 真卿勁節 李絳善諫 孟容制強 李沆不阿 王旦薦賢
岳飛報國 洪皓就鼎 守仁求心 孝孺斬衰 鐵鉉背立 于謙勤王
一、【龍逢極諫】
龍逢諫君。深謀遠慮。冀其少悛。立而不去。
夏朝的末代皇帝。單名叫做癸的。因為他最喜歡多殺人。所以人家把他一個謚法。叫做桀的。他的做人是非常的暴虐。并且滅除了道德。專憑著一己的主意作威作福。對著上天說出種種的妄言妄語來誣蔑。對著自己所屬的諸侯國里。流毒橫行到極點。倘然有人去勸阻他的。他必定拿來處死。那時候有一個大忠臣。叫關龍逢。進了一番勸諫的話。說道。古來的皇帝。愛惜百姓。節省自己用度。所以能夠長久做著國里的君主。現在你君王的用度沒有限制。殺人不眨眼。天下的人心已經不向你了。那天命自然也不保佑你。這國家的滅亡是很容易的了。你何不稍稍改過一些呢。桀王不肯聽他。關龍逢立著不肯出去。桀王大大的生了氣。就把他殺死了。
二、【比干死爭】
比干強諫。盡其忠誠。紂王淫泆。遂以死爭。
殷朝的末代皇帝。名字叫受辛。因為他十分殘忍。除滅正理。所以大家送他一個謚法。把他叫做紂了。那時候紂王的叔父名叫比干的。在紂王的身邊做著少師官。看見紂王這樣的荒淫游佚。嘆氣著說。皇上暴虐得這個樣子。不去勸諫。那就是不忠了。為了怕死。不敢說話。那就是不勇敢了。皇上有了過失。就去勸諫。不用我勸諫的話。那末就死。這才是忠到極點的。皇上有了過失。做臣子的不用死去力爭。那末這一班百姓。究竟有什么罪呢。于是比干就到紂王那兒去強諫。紂王生氣著說。吾聽說圣人的心上有七個竅。就把比干的肚子剖開來看。后來周武王帶領了諸侯討伐紂王。滅了殷朝。就造了比干的墳墓。
三、【張良復仇】
張良狙擊。為韓復仇。滅秦假手。從漢依劉。
漢朝起初的時候。有個張良。因為他家里。有五代在韓國里做宰相。所以當時秦國滅韓國的時候。張良就把家里的財產都散去了。打算著報仇的計劃。后來得到了一個大力士。用了一個大鐵錐。學猿狙般暗暗里擊秦始皇于博浪沙地方。可是錯擊中了一乘侍從的車子里。秦始皇下了命令。很嚴緊的去搜捕。可是捉不到他。后來張良跟了漢高祖名叫劉邦的滅了秦朝。韓國的舊地方。就立了一個名叫韓成的做了韓王。張良就回到韓國去做韓國里的宰相。等到韓成給楚霸王名叫項羽的殺死了。張良再回到漢朝。幫漢高祖滅了楚霸王。定了天下。因為他的功勞很大。所以封做留侯。
其他參見下面鏈接
2.關于忠的小故事
責任 :一位挑水夫,有兩個水桶,分別吊在扁擔的兩頭,其中一個桶子有裂縫,另一個則完好無缺。
在每趟長途的挑運之后,完好無缺的桶子,總是能將滿滿一桶水從溪邊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縫的桶子到達主人家時,卻只剩下半桶水。 兩年來,挑水夫就這樣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
當然,好桶子對自己能夠送滿整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桶子呢?對于自己的缺陷則非常羞愧,它為只能負起一半的責任,感到非常難過。
飽嘗了兩年失敗的苦楚,破桶子終于忍不住,在小溪旁對挑水夫說:“我很慚愧,必須向你道歉。”“為什么呢?”挑水夫問道:“你為什么覺得慚愧?”“過去兩年,因為從我這邊一路的漏水,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作了全部的工作,卻只收到一半的成果。”
破桶子說。挑水夫為破桶子感到難過,他充滿愛心地說:“我們回到主人家的路上,我要你留意路旁盛開的花朵。”
果真,他們走在山坡上,破桶子眼前一亮,看到繽紛的花朵,開滿路的一旁,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這景象使它開心了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盡頭,它又難受了,因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子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溫和地說:“你有沒有注意到小路兩旁,只有你的那一邊有花,。
責任 :一位挑水夫,有兩個水桶,分別吊在扁擔的兩頭,其中一個桶子有裂縫,另一個則完好無缺。在每趟長途的挑運之后,完好無缺的桶子,總是能將滿滿一桶水從溪邊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縫的桶子到達主人家時,卻只剩下半桶水。
兩年來,挑水夫就這樣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當然,好桶子對自己能夠送滿整桶水感到很自豪。
破桶子呢?對于自己的缺陷則非常羞愧,它為只能負起一半的責任,感到非常難過。 飽嘗了兩年失敗的苦楚,破桶子終于忍不住,在小溪旁對挑水夫說:“我很慚愧,必須向你道歉。”
“為什么呢?”挑水夫問道:“你為什么覺得慚愧?”“過去兩年,因為從我這邊一路的漏水,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作了全部的工作,卻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子說。
挑水夫為破桶子感到難過,他充滿愛心地說:“我們回到主人家的路上,我要你留意路旁盛開的花朵。” 果真,他們走在山坡上,破桶子眼前一亮,看到繽紛的花朵,開滿路的一旁,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這景象使它開心了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盡頭,它又難受了,因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子再次向挑水夫道歉。
挑水夫溫和地說:“你有沒有注意到小路兩旁,只有你的那一邊有花,好桶子的那一邊卻沒有開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邊的路旁撒了花種,每當我從溪邊挑水過來,你就替我一路澆了花!兩年來,這些美麗的花朵裝飾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這個樣子,主人的桌上也沒有這么好看的花朵了!” 點睛: 每個人都有缺點,要看你如何運用。
這位農夫真的很厲害,他善于利用破桶子的缺點,就跟人做事情一樣,其實也可以善于利用自己的缺點。當缺點可以利用時,你反道不認為它是缺點了,所以人與人在一起,不能完全只看別人的優點,在意別人的缺點,應該去包容他人缺點。
忠誠 :一只白色長毛狗阿毛,一個偶然的機會被主人撿回家。在主人家,阿毛過上了優越的生活,用香波洗澡,還要梳頭剪指甲,吃飯有鴨肝和豬骨頭,拉屎要上廁所。
但阿毛的天性一點兒沒有喪失,特別是對主人忠誠,見到老鼠就怒不可遏,惹得老鼠罵它多管閑事,咒它是人類話語中的“狼心狗肺、蠅營狗茍、雞鳴狗盜、狗盜鼠竊、狗尾續貂、狗屁不通、豬狗不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最后還要被人類的狗肉館吃掉。人類諸多的不完美的確讓阿毛傷心,但阿毛對主人的忠誠仍然不變。
他聽到動物們要用瘋牛病、禽流感、口蹄疫之類騷擾人類,迫不急待地警告主人慎食肉類,然而主人卻聽不懂它的狂吠,不能容忍它在動物中骯臟的聚會,鄰居、警察、周圍的人也聽不懂它的忠誠狂吠,結果它被當作瘋狗拋棄,最終變成了一只狼。 這里第一個令人思索的是,對于一種熱愛人的忠誠,為什么敵我雙方(鼠與人)都不能容,最終被敵我雙方所殺傷。
老鼠的攻擊可以理解,因為它本來就是人類的敵人,它還以同是動物所屬的類緣關系,千方百計離間阿毛與人的關系,對阿毛的被拋棄幸災樂禍。而主人對阿毛的厭惡卻起源于阿毛參與動物聚會中帶來的骯臟,他只把阿毛當作家庭的成員,不容忍阿毛的動物天性,哪怕這種個性的本質是對主人的忠心耿耿,他也不了解家里發生的事情,不懂得阿毛洞察一切的語言,卻被這種洞若觀火的憂患攪得心煩意亂,在憤怒中扼殺了一個有個性的忠誠。
形象帶來的思考有很多方面:如何判斷現象與本質,如何看待個性與原則,如何利用積極性而不是扼制積極性,如何尊重個性保護個性以利解放生產力,總之,如何在用人中正確對待人的個性因素,事關興衰成敗。
3.跪求12篇關于忠孝的故事~忠6個 孝6個,字數不限
滎陽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游樂。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上官再三挽留。他說:“我若是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那算什么兒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動,便允他辭官。回到家鄉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之后再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喂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理下,母親安度晚年。詩曰:
棄官從母孝誠虔,歸里牧羊兼種田;
藉以承歡滋養母,復元歡樂事天年。(孝)
孝心搶撈
1898年5月1日,美國在馬尼拉灣大戰開始的時候,當一個艦艇上的指揮員命令大家脫去衣服,準備行動的時候,其中一位彈藥手匆匆脫下了上衣。可是這件上衣又從他手中滑了出去,飄進大海中去了。當這件上衣飛出船外的時候,他轉身走到艦長跟前,請求允許他跳進大海里,把衣服撈上來。艦長沒有答應他。于是這個彈藥手就走到這艘船的另一邊,徑自沿著梯子爬下去,跳進海里,游過去抓住了衣服。當他回到船上以后,因為違反了軍令而被戴上了鐐銬。
戰斗結束后,海軍準將杜威對這個案子很感興趣。因為他很想知道,為什么一個彈藥搬運工為了一件上衣,竟敢冒著生命危險去違犯軍規。
當杜威將軍和顏悅色地找他談話時,他忍不住哭了。原來在脫掉上衣之前,那個士兵還在看他母親的照片,他還吻了吻這張照片,然后把它放進了上衣的里兜。未想到,一不小心,衣服飄落到了海里。將軍噙著眼淚聽完了他的話,然后將他從椅子上扶起來,擁抱了他。隨即將軍下達了命令,立即釋放并赦免這位小戰士。
“一個冒著生命危險去搶撈自己母親照片的孝子,在這艘艦艇上是不能戴上鐐銬的。”將軍感慨地說。
鄭成功,是我國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和侵占我國領土臺灣的荷蘭殖民者展開長期的斗爭。荷蘭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啟四年)侵占了我國的臺灣,對臺灣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并不斷騷擾福建、廣東沿海地區,激起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慨。1652年(清順治九年),臺灣爆發了以郭懷一領導的抗荷武裝起義。1655年,鄭成功為了抗議荷蘭殖民者在海上的擄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臺灣貿易,在經濟上給荷蘭殖民者以有力的打擊。1661年4月,鄭成功令長子鄭經防守廈門,新率戰艦120艘,將士25000余人,在金門料羅灣誓師東進收復臺灣。經過激烈的海戰,鄭軍擊沉荷 軍主力艦"赫克托"號,收復了"赤嵌樓"。在近一年的爭奪中,荷軍傷亡近2000人,損失慘重。1662年2月1日,荷蘭侵略軍被迫投降,被侵占達38年之久的臺灣終于重歸祖國懷抱。
花木蘭:姓魏,名木蘭。隋代人,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莊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后,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獵人看到了他以為是麋鹿,想射殺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免除了 被誤殺的危險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岳母刺字:岳飛的母親在他的脊梁上刺下過“精忠報國”四個字。
三國關羽為了忠義過五關斬六將。
4.關于忠的故事
24忠故事 龍逢極諫 比干死爭 蘇武牧羊 張良復仇 紀信代死 日憚篤慎 丙吉護儲 朱云折檻 李善乳主 嵇紹衛帝 敬德瘢痍 元方舉知 金藏剖心 真卿勁節 李絳善諫 孟容制強 李沆不阿 王旦薦賢 岳飛報國 洪皓就鼎 守仁求心 孝孺斬衰 鐵鉉背立 于謙勤王一、【龍逢極諫】龍逢諫君。
深謀遠慮。冀其少悛。
立而不去。夏朝的末代皇帝。
單名叫做癸的。因為他最喜歡多殺人。
所以人家把他一個謚法。叫做桀的。
他的做人是非常的暴虐。并且滅除了道德。
專憑著一己的主意作威作福。對著上天說出種種的妄言妄語來誣蔑。
對著自己所屬的諸侯國里。流毒橫行到極點。
倘然有人去勸阻他的。他必定拿來處死。
那時候有一個大忠臣。叫關龍逢。
進了一番勸諫的話。說道。
古來的皇帝。愛惜百姓。
節省自己用度。所以能夠長久做著國里的君主。
現在你君王的用度沒有限制。殺人不眨眼。
天下的人心已經不向你了。那天命自然也不保佑你。
這國家的滅亡是很容易的了。你何不稍稍改過一些呢。
桀王不肯聽他。關龍逢立著不肯出去。
桀王大大的生了氣。就把他殺死了。
二、【比干死爭】比干強諫。盡其忠誠。
紂王淫泆。遂以死爭。
殷朝的末代皇帝。名字叫受辛。
因為他十分殘忍。除滅正理。
所以大家送他一個謚法。把他叫做紂了。
那時候紂王的叔父名叫比干的。在紂王的身邊做著少師官。
看見紂王這樣的荒淫游佚。嘆氣著說。
皇上暴虐得這個樣子。不去勸諫。
那就是不忠了。為了怕死。
不敢說話。那就是不勇敢了。
皇上有了過失。就去勸諫。
不用我勸諫的話。那末就死。
這才是忠到極點的。皇上有了過失。
做臣子的不用死去力爭。那末這一班百姓。
究竟有什么罪呢。于是比干就到紂王那兒去強諫。
紂王生氣著說。吾聽說圣人的心上有七個竅。
就把比干的肚子剖開來看。后來周武王帶領了諸侯討伐紂王。
滅了殷朝。就造了比干的墳墓。
三、【張良復仇】張良狙擊。為韓復仇。
滅秦假手。從漢依劉。
漢朝起初的時候。有個張良。
因為他家里。有五代在韓國里做宰相。
所以當時秦國滅韓國的時候。張良就把家里的財產都散去了。
打算著報仇的計劃。后來得到了一個大力士。
用了一個大鐵錐。學猿狙般暗暗里擊秦始皇于博浪沙地方。
可是錯擊中了一乘侍從的車子里。秦始皇下了命令。
很嚴緊的去搜捕。可是捉不到他。
后來張良跟了漢高祖名叫劉邦的滅了秦朝。韓國的舊地方。
就立了一個名叫韓成的做了韓王。張良就回到韓國去做韓國里的宰相。
等到韓成給楚霸王名叫項羽的殺死了。張良再回到漢朝。
幫漢高祖滅了楚霸王。定了天下。
因為他的功勞很大。所以封做留侯。
其他參見下面鏈接。
5.有關于“忠”的故事嗎
忠這個字很有意思,。自古君子忠于君,小人忠于利,英雄忠于民族與理念,現在黨員忠于黨。顧名思義,人有中心思想和堅定不移的理念就是忠。
至于民族氣節的忠誠故事那就太多了,幾乎每個朝代都有,比較有名的是文天祥、岳飛、陸秀夫、袁崇煥、關天培等抗擊外民族侵略的英雄們的故事。不一一舉例了。
忠于朋友的自然只有管鮑之交能夠上得了臺面。
忠于團體的肯定是**這種的戰斗英雄了。
忠貞不渝的更多,古代哪個女的有牌坊都有故事(除了潘金蓮)。
狗狗忠于主人的以忠犬八公的故事比較出名。
還有殺自己老婆烹之,給忠于的主公吃的。
還有煮自己孩子給國王吃的。
忠不是要忠于誰,而是要忠于自己內心的理念和自己內心的原則為基礎。
6.關于忠、孝的小故事
忠 龍逢極諫 夏朝的末代皇帝。
單名叫做癸的。因為他最喜歡多殺人。
所以人家把他一個謚法。叫做桀的。
他的做人是非常的暴虐。并且滅除了道德。
專憑著一己的主意作威作福。對著上天說出種種的妄言妄語來誣蔑。
對著自己所屬的諸侯國里。流毒橫行到極點。
倘然有人去勸阻他的。他必定拿來處死。
那時候有一個大忠臣。叫關龍逢。
進了一番勸諫的話。說道。
古來的皇帝。愛惜百姓。
節省自己用度。所以能夠長久做著國里的君主。
現在你君王的用度沒有限制。殺人不眨眼。
天下的人心已經不向你了。那天命自然也不保佑你。
這國家的滅亡是很容易的了。你何不稍稍改過一些呢。
桀王不肯聽他。關龍逢立著不肯出去。
桀王大大的生了氣。就把他殺死了。
比干死爭 殷朝的末代皇帝。名字叫受辛。
因為他十分殘忍。除滅正理。
所以大家送他一個謚法。把他叫做紂了。
那時候紂王的叔父名叫比干的。在紂王的身邊做著少師官。
看見紂王這樣的荒淫游佚。嘆氣著說。
皇上暴虐得這個樣子。不去勸諫。
那就是不忠了。為了怕死。
不敢說話。那就是不勇敢了。
皇上有了過失。就去勸諫。
不用我勸諫的話。那末就死。
這才是忠到極點的。皇上有了過失。
做臣子的不用死去力爭。那末這一班百姓。
究竟有什么罪呢。于是比干就到紂王那兒去強諫。
紂王生氣著說。吾聽說圣人的心上有七個竅。
就把比干的肚子剖開來看。后來周武王帶領了諸侯討伐紂王。
滅了殷朝。就造了比干的墳墓。
張良復仇 漢朝起初的時候。有個張良。
因為他家里。有五代在韓國里做宰相。
所以當時秦國滅韓國的時候。張良就把家里的財產都散去了。
打算著報仇的計劃。后來得到了一個大力士。
用了一個大鐵錐。學猿狙般暗暗里擊秦始皇于博浪沙地方。
可是錯擊中了一乘侍從的車子里。秦始皇下了命令。
很嚴緊的去搜捕。可是捉不到他。
后來張良跟了漢高祖名叫劉邦的滅了秦朝。韓國的舊地方。
就立了一個名叫韓成的做了韓王。張良就回到韓國去做韓國里的宰相。
等到韓成給楚霸王名叫項羽的殺死了。張良再回到漢朝。
幫漢高祖滅了楚霸王。定了天下。
因為他的功勞很大。所以封做留侯。
紀信代死 漢朝起初的時候。有一個姓紀單名叫做信的。
服事漢王劉邦。做將軍的官。
住在滎陽城里的時候。有個楚霸王姓項名羽的。
攻打滎陽城很是厲害。到了極危急的時候。
漢王逃不脫身了。紀信就自己請求和漢王換了衣服。
坐了漢王的車子。車子里面都是用黃色的繒綢做里子的。
左邊豎起了牦牛尾子做的大纛旗。堂堂皇皇出東城門去誑騙楚國。
一方面漢王就乘了這個當兒。扮了一個普通的人。
打從西城門逃走了。紀信因為這一回事。
竟被楚國里的人用火燒死。后來漢王打定了天下。
做了漢高祖皇帝以后。就在順慶的地方。
替紀信造了一座廟。叫做忠佑廟。
漢高祖下來的誥詞里面說。以忠殉國。
代君任患。實開漢業。
蘇武牧羊 漢朝時候。有個著名的大忠臣。
姓蘇。單名叫做武。
拿了做使臣的節旄。送匈奴國差來的使臣回國。
到了匈奴國里。匈奴國的單于要他投降。
蘇武不肯。就自己拿了刀來自殺。
已經斷了氣的。再過了半日。
才有了呼吸。仍舊活轉來。
匈奴的單于把蘇武幽囚在大地洞里面。沒有給他吃的東西。
蘇武便吃著雪和節上的氈毛。吞下肚里去充饑。
后來單于又把蘇武搬到北海邊上。沒有人的地方。
叫他牧養著雄羊。要等到雄羊有了奶乳。
才放他回到漢朝。蘇武便掘了野老鼠和收藏的草實吃著。
這樣的住了十九年。才得回到漢朝來。
漢宣帝賜他封爵。叫做關內侯。
孝 孝感動天 五帝之一的舜帝(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是瞽瞍老漢的兒子(瞽瞍,盲人也)。天生就懂得大孝。
他父親脾氣古怪,繼母性情變化無常,同父異母的弟弟名字叫象,非常不懂事(他們多次設詭計陷害舜,但舜毫無嫉恨,總是以德報怨)。舜每天去歷山耕田種地,干活時有大象跑來替他拉犁,小鳥飛來如他播種,是他的孝行感動了上天才會有這樣的景象啊。
堯帝聽說舜的事跡后,讓自己的九個兒子拜舜為師(在舜手下做事、學習),把自己的二個心愛的女兒同時嫁給舜為妻子,最后把天下禪讓給了舜。戲采娛親 周朝時有個老人叫萊子,非常孝順。
他伺候二老雙親,總是極盡所能地做可口的甘美的食物。他的年齡馬上就七十了(古稀之年,在當時是極其少見的),從來不在父母面前說老子。
他經常身穿色彩鮮艷的嬰兒裝,象嬰兒一樣在雙親身邊戲昵。有一次曾經在為老人端洗腳水時,故意假裝跌倒,趴在地上,學小嬰兒的哇哇哭聲,逗老人開心。
鹿乳奉親 周朝時有個人叫剡子,天性非常孝順。他的父母年紀大了,倆人的眼睛都患上了眼病,想吃野鹿的乳汁。
剡子于是穿上鹿皮做的衣服,進到深山密林里,混到鹿群當中,擠母鹿的乳汁拿回家供養雙親。一次,獵人發現了他,以為是只失群的小鹿,便用弓箭瞄準準備射他,嚇的他趕緊大喊說自己是為得到鹿乳而裝扮成鹿的人,才逃過了一場大難。
為親負米 周朝的仲由,表字子路。(他是孔子的學生,他年輕時家里很窮)經常吃嫩藜葉和野藿葉等野菜做的飯,他把自己的俸米從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家給雙親吃。
后來,雙親死了,子路當了大官,他到南方的楚地游學時,護衛車隊達到一百。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忠的簡短故事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