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學作品類型
文學作品的類型
現實型文學
現實型文學是一種側重以寫實的方式再現客觀現實的文學形態。它的基本特征是:
1.再現性
現實型文學的最基本特征是再現性。再現,指對外在客觀現實狀況作如實刻畫或模擬。它要求文學立足于客觀現實,面對現實,正視現實,并忠實于現實生活,而不是繞開現實,躲避現實。
文學作為反映,是再現與表現的統一。一方面,它應在其話語系統中,真實地再現現實矛盾與規律;另一方面,文學應在認識基礎上,顯示出對現實矛盾和規律的情感評價。
2.逼真性
現實型文學立足于客觀現實,再現現實矛盾和本質規律,在藝術表現手段上的基本特點便是逼真性。
逼真,是指以寫實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本來面目進行精細逼真的描繪。客觀事物感性狀貌和細節的真實,是它的特色。
理想型文學
理想型文學是一種側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現主觀理想的文學形態。它的基本特征是:
1.表現性
表現,指把內在主觀世界狀況(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現出來。顯然,在理想型文學中,主觀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
理想型文學的主觀理想精神,在文學反映方面體現為對現實矛盾的情感評價的側重。理想型文學與注重客觀再現的現實型文學不同,它極大地突出了文學的抒情表現功能。理想型文學的情感態度常常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達出來的,而不像現實型文學那樣不動聲色地將情感隱藏在對事物的描繪之中。這也正是現實型文學與理想型文學作家之間論爭的一個焦點。
2.虛幻性
現實型文學以寫實的方法達到對客觀事物的真實描寫,理想型文學則充分運用夸張、變形、虛構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實,而遵循情感的邏輯,追求情感的真實。理想型文學并非完全不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素材,但這種素材一經作家的處理,便具有了獨特的夸張、變形的色彩。
象征型文學
象征型文學是一種側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審美意蘊的文學形態。它的基本特征是:
1.暗示性
現實型文學重在再現現實,理想型文學重在表現情感,象征型文學則重在寄寓某種意念、意蘊。暗示是象征型文學寄寓意蘊的方式。暗示指詞語寄寓某種超出本義的內涵。這表明,現實型與理想型文學的意義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學突出文學形象的意義的超越性。
2.朦朧性
象征型文學的間接表現的暗示方式使它具有一定的朦朧性。朦朧,指詞語含有多層不確定的意義。象征是抽象之物與具體之物之間的比較,其中的意義是純粹暗示出來的。并且由于象征經常是單獨存在的,讀者又很少得到何物被象征化的暗示,因此,象征主義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種內在的朦朧性。象征型文學的暗示不能用單一的確定的意義去概括,因為它具有超出個別現象的更寬泛的意義。象征型文學為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的空間,要求讀者去積極地思考、探尋豐富的“象外之象”、“象外之意”、“言外之意”。
2.文學作品可分為哪四類
文學作品分為小說、散文、詩歌、戲劇四類。介紹如下:
1、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
2、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和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
3、詩歌。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4、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
擴展資料:
詩歌簡介:詩是歷史最悠久的文學形式。中國是世界上詩歌最發達的國度之一。
散文由來:中國的散文從先秦諸子散文發展而來,代有散文名家名作。其中歷史散文和賦體以及奏議文告等應用文體,對后代產生了深遠影響。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四大文學體裁
3.常見的文學作品可以分為哪四大類
常見的文學作品可以分為四大類分別是:詩歌 小說 散文 戲劇。
詩歌:在高度濃縮的語言中,意象表達作者豐富的情感,側重于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具有一定的節奏和韻律。
小說:以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
散文: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的寫作風格。散文分為敘事性散文和抒情詩。這篇散文揭示了一種表達方式的中心思想,抒情詩的使用,等等;散文的線索:通常有一條線索將這些材料連接成一個有機整體。它可以作為一個線索,給人,事物,感覺,風景,時間和地點。
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它把文學、表演、雕塑、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綜合成一種獨立的藝術樣式。文學中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而創作的劇本,即劇本。有戲劇、戲劇、舞蹈戲劇、音樂劇、木偶戲等多種形式的戲劇。戲劇是演員在舞臺上表演一個故事的綜合藝術。
4.簡愛是什么類型的文學作品
《簡·愛》創作于英國謝菲爾德,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它闡釋了這樣一個主題:人的價值=尊嚴+愛。《簡·愛》中的簡愛人生追求有兩個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這本小說的主題是通過對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經歷,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不安于現狀、不甘受辱、敢于抗爭的女性形象,反映一個平凡心靈的坦誠傾訴的呼號和責難,一個小寫的人成為一個大寫的人的渴望。
《簡愛》這本書我也很喜歡,看后很勵志,很喜歡,推薦樓主看一下。
最后,如果我的答案令您滿意,請選為最佳答案。
————蛋攻天下——蟲蟲
5.文學的類型
1、分類
不同語言或國家的文學: 亞洲文學:中國文學、馬新文學、日本文學
歐洲文學:英國文學、德國文學、希臘文學、俄羅斯文學
美洲文學:美國文學、拉丁文學
(文學同樣是分民族的)
比較文學: 比較文學指的是跨文化與跨學科的文學研究。
比較文學是一種文學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學科中人與人通過文學進行溝通的種種歷史、現狀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懷有真誠的尊重和寬容。
按載體分為:口頭文學、書面文學、網絡文學三大類。
按地域分為:外國文學,中國文學等。
按讀者年齡分為:兒童文學,成人文學等。
按讀者群體及內容分為: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或大眾文學、民間文學、少數民族文學、宗教文學等。
按內容分為:史傳文學、紀實文學、奇幻文學、報道文學等。
按表達體裁分為: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新韻文、戲劇、歌劇、劇本、民間傳說、寓言、筆記小說、野史、童話、對聯和笑話等;其他如史傳、哲理、賦、駢文、小品文、文學批評、有文字劇情架構的電腦游戲(含游戲主機)與動漫等。
按創作理念分為: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等。
2、概念簡析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3、地位
文學除了擁有外在的、實用的、功利的價值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擁有內在的、看似無用的、超越功利的價值,即精神價值。
關于精神,可以有諸多不同的定義。我們一般是在這樣的意義上界定精神這一概念的:它是人內在的一種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與感性諸多心理因素的有機統一,是人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種心理活動過程。因而,精神的價值不同于物質的價值,精神價值是內在的、本體的、不斷超越自身的。文學藝術的創造活動是文學藝術家的精神活動,文學作品屬于人類的精神產品,文學藝術的接受鑒賞也屬于人們的精神領域的活動,所以,文學藝術的精神性價值應當是其自身最為內在的、基本的價值所在。正如早期的德國現象學學家Moriz Geiger指出的,“在藝術作品中,存在著一些構成其價值的確定的特性,那就是藝術的精神性價值的特性,即它并不為實現某種目的而服務的手段。這些價值是作為存在于作品之中,作為被包含在藝術作品之中的特性而被人們體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