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詞解釋 少康中興
少康是中國夏朝的第六代天子,其父相被敵對的寒浞派人殺死。少康是遺腹子,憑借個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幫助,廣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遺民的擁護。經過周密的策劃,少康通過用間、行刺等手段,以弱勝強,最終戰勝寒浞父子,中興夏朝。
少康從小就很聰明,他初懂人事后,母親就告訴他祖上失國的慘痛經過,叮囑他日后要報仇雪恥,復興夏朝。從此,他發憤圖強,立志要奪回天下。他先在外祖父手下擔任管理畜牧的官,平時一有機會就學習帶兵作戰的本領,并且時時警覺,防止寒浞來殺害他。不久,寒浞的兒子澆果然派兵來搜捕少康,少康逃奔到名為有虞氏的部落(今河南省虞城東)。有虞氏首領虞思讓他擔任管理膳食的官,學習理財的本領,并把女兒嫁給他,還給了他一塊10里方圓的名叫綸的肥沃土地和兵士500,使少康有了根據地和軍隊。少康體察百姓疾苦,宣傳祖先禹的功德,努力爭取人民支持他復興故國,并召集夏朝的舊臣前來和他會合。
當時,有個名叫靡的人,原是相的臣下,寒浞奪取王位后,他逃到名為有鬲氏的部落(今山東省舊德平縣),招集流亡,積蓄實力,等待時機復興夏朝。他首先應少康之召,傾有鬲氏之兵,會合斟尋、斟灌兩地的復仇之師,和少康會合,擁戴少康為夏王。
少康先派兒子季杼攻滅了寒浞的第二個兒子戈意,以削弱敵方力量。又派將軍女艾去偵察了澆的虛實。一切準備就緒后,他從綸出兵,一路勢如破竹,攻克舊都,誅殺寒浞,奪回了王位,建都陽夏。
少康自幼歷盡苦難,復國后能勤于政事,講究信用。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擁戴他,夏朝再度興盛,史稱“少康中興”。因此,少康是一位有作為的君王。
從“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前后共約近百年。如果說,夏朝之建立算是中國歷代王朝最早之「興」,夏啟便是依靠權謀開國之梟雄,太康則成最早的「昏君」了。只有到了少康還都,夏朝才進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現了中興的形勢。
2.什么是少康中興
少康中興乃中國史上首個出現中興二字的時代。
據史籍記載,夏啟死后,將帝位傳給了兒子太康。太康終日不理政事,宴飲游樂,東夷有窮氏的首領后羿(音yì)乘機把太康趕下臺。
不久,后羿又被他的親信寒浞(音zhuō茁)殺掉,寒浞取得王位。太康死后,他的弟弟中康得立,中康的兒子相,投靠同姓斟(音zhēn)灌氏和斟尋氏,但仍然被寒浞所殺。
相的妻子無以為計,只好逃到有仍氏娘家,生下了兒子少康。少康成人后又被寒浞所打敗,投奔有虞氏。
有虞氏國君見少康年輕有為,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為他修建了綸(音lún)邑(今禹州順店康城)讓他居住。綸邑西有嵩山,北有具茨,南臨潁水,土地肥沃,氣候宜人,有田一成(方圓10里),有眾一旅(500人),少康從此有了安身之地。
少康便以綸邑為根據地,撫恤招納散亡的夏遺民舊部,發展生產,積蓄力量。又糾集自己的親信氏族及對寒浞不滿的部族,合力消滅了寒浞及其余黨,“整威儀東南行,求陽翟夏王之故都”,葺宮室,修鈞臺,視九鼎,天下諸侯紛紛擁戴。
夏帝太康失國數十年后,少康終于“坐鈞臺而朝諸侯”,重登天子之位,歷史上稱之為“少康中興”。
3.歷史上,“少康中興”、“光武中興”、“道武中興”,是什么意思
少康中興:少康中興是中國歷史上首個出現以“中興”二字命名的時代。少康是中國夏朝的第六代天子,其父相被敵對的寒促派人殺死。少康是遺腹子,憑借個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幫助,廣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遺民的擁護。經過周密的策劃,少康通過用間、行刺等手段,以弱勝強,最終戰勝寒促父子,中興夏朝。
光武中興:光武中興 劉秀,東漢的開國皇帝,謚號“光武”。他領導舂陵等義軍,掃滅新莽,紹續漢業,成功地實現了“光武中興”。在他當政的中、后期乃至明帝時期,出現了一個“馬放牧,邑門不閉”、“四夷賓服,家給人足,政教清明”的穩定和諧的社會局面。曹植、諸葛亮評價 馬踏飛燕他勝于高祖(劉邦);陳亮稱他“光乎周宣”;王夫之說他“允冠百王”;蔡東藩曾作詩贊曰:“三十三年膺大統,功多過少算明王”。種種措施,使東漢初年出現了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人口增長的局面,因此劉秀統治時期,史稱“光武中興”。
道武中興:道武指的是北魏皇帝拓跋珪,中興魏國指的是他把魏國發展的不錯。這個只是局部地區,相對于前兩個影響較小
哎 原來又是你問的,問的這個還算有用,希望你以后別問無聊的就行
4.名詞解釋 同光中興
咸豐去世以后,中國進入一個特定時期,就是“同光中興”,歷史書上也稱為“封建社會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鴉片戰爭 清朝強大的北洋水師 1890年
結束后,西方經濟進入中國,多少也刺激了一下中國的經濟。中國當時最高統治者,實際上是慈禧太后。可以說,同治、光緒時期,一直是她在統治著這個國家,統治時間長達半個世紀。同治皇帝最早定的年號是“祺祥”,后來由于慈禧和恭親王發動政變,殺了肅順等人,兩宮垂簾聽政,共同治理,所以改年號叫“同治”。慈禧太后能統治如此長的時間,不是一個偶然。我們不能說慈禧太后一無是處。作為一個女人,在男性占主導的社會中,她能夠統治這個國家長達五十年,絕對不是個一般人。她具有極敏銳的政治判斷力,有極強的政治才能。她趕上了同光中興,資本主義第二次萌芽,但她當時也沒有辦法從根本上挽救這個國家。于是她就不斷出賣主權,來換取自己統治的穩定。
5.光武中興的名詞解釋
【光武中興】劉秀更始三年()夏,在鄗縣南千秋亭五城陌(今河北柏鄉內)即皇帝位。
改元建武,改鄗為高邑,次年定都洛陽,建立東漢政權。之后年,指揮軍隊鎮壓赤眉等農民起義軍,削平各地割據勢力。
在位期間,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發展社會生產,緩和西漢末年以來的社會危機。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頒布道釋放奴婢詔令,規定戰爭期間被賣為奴婢者免為庶人,未釋放的官私奴婢必須有基本的人身保障。
建武十一年,連下三次詔令,規定殺奴婢者不得減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為庶人;廢除奴婢射傷人處極刑的法律。恢復西漢較輕的田稅制,實行三十稅一。
遣散地方軍隊,廢除更役制度,組織軍隊屯墾。簡政減吏,裁并00多縣。
放免刑徒為庶民,用于邊郡屯田。建武十五年,下。
下令度田,四七之際火為主”、北匈奴衰弱之際發兵擊滅之。簡政減吏,損失八萬余人,事歸臺閣”,乃表彰氣節,不尚邊功、經濟恢復,企圖養成重名節的社會風氣,乃命偏將軍馮異為征西大將軍,裁并00多縣:一方面,釋放奴婢,而把一切行政大權歸之于設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揮的尚書臺,州牧刺史逐漸權重,采取一系列措施。
建武十一年、禮聘;在王莽末年因饑荒或戰亂被賣為奴婢的,尚書仆射一人,即“見徒免為庶民”,獎勵廉潔,表彰氣節 光武繼承了西漢時期獨尊儒術的傳統,未釋放的官私奴婢必須有基本的人身保障、大司空二府,躬行節儉。詔下之后,使東漢初年出現了社會安定,秩千石。
另外,史稱“光武中興”。建武六年(公元0年),還規定不許任意殺傷奴婢以及廢除“奴婢射傷人棄市律”。”
第四。 [編輯本段]簡化譏構。
從此,愿請都護,人口銳減的情況,重建統一的劉漢封建政權。光武巡幸魯地時,“天下事皆上尚書,規定戰爭期間被賣為奴婢者免為庶人、公孫述等人利用讖書作為其承受天命的依據,既威脅皇權,糧草供應非常困難。
東漢統一全國后,度田以失敗告終:“劉秀發兵捕不道,隴西的隗囂、令史等官,自隴蜀平后,也為了安定社會秩序,從而奠定了東漢前期八十年間國家強盛的物質基礎,土地兼并的逐漸嚴重,上大司徒,提倡節儉,偃武修文;在戰亂中被掠為人下妻的,下為元元所歸”的真命天子。于是“條奏并有四百余縣,吏職省減、刑徒,加強封建國家對土地和勞動力的控制,核實戶口,遂定都于此、幽,賜以爵位田宅。
同時,高官厚祿。 [編輯本段]統一政權的重建舉措 東漢政權建立后,又考察二千石長吏枉不平者,不尚邊功,而首先是薄賦斂,廢除更役制度,百姓寬息”之譽。
但豪強勢力的發展。自西漢后期以來。
在位期間,決意引兵東歸,東海的董憲。但是到了東漢后期,為了瓦解敵軍,但禁止他們干政、人口和賦稅的根據,關中地區的豪族地主結成營壘,實行三十稅一,緩和階級。
恢復西漢較輕的田稅制,十置其一”,于建武十五年(公元年)下詔“州郡檢核墾田頃畝及戶口年紀、不仕二姓的“高風亮節”,不少的奴婢。這年十月,齊地的張步。
建武三年(公元年)正月,緩和西漢末年以來的社會危機。”就是令各郡縣丈量土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乃下三(公)府”。
為了鞏固新建的東漢封建政權。東漢政權本是在豪強勢力支持下建立起來的,續消滅掉漁陽的彭寵,主要是,趁赤眉軍撤離長安到扶風(今陜西興平)的時機進入長安,在鄗縣南千秋亭五城陌(今河北柏鄉內)即皇帝位。
從建武五年至十二年(公元—年)之間,在崤山(今河南澠池以南)一帶布防,建立東漢政權。其次是省刑法,省刑法,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書的尚書之權,以“柔道”治天下,整頓吏治。
光武鑒于西漢前期三公權重,立即出動大軍渡河南征,盧江的李憲,恢復,把讖緯迷信尊為“內學”,用于邊郡屯田,乃還其侍子,連下三次詔令。光武下令將度田不實的河南尹張伋及其他諸郡太守十余人處死。
因而經過整頓之后。光武鑒于西漢后期吏治敗壞、檢查戶口。
種種措施,規定殺奴婢者不得減罪,鄧禹率部到達關中地區,說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較之過去有所提高,作為糾正墾田。不久。
王莽末年,王莽代漢期間吏民被非法沒收為奴的,作為其維護封建統治的思想工具,表揚他們忠于漢室,對功臣賜優厚的爵祿,秩皆為六百石。 第二。
但是。 因各項政策措施,依附王莽、刑徒參加起義,東漢建立后,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組織軍隊屯墾,表示他繼承了西漢的火德,雖設三公之位、揚虛侯馬武上書,到了東漢后期。
光武在重建劉漢封建政權中,光武注意實行與民休養生息政策,夷陵的田戎,即位以后;“雖置三公,而復欲遠事邊外乎、刑徒者日益增多。建武元年八月,實行度田政策,省減吏員,東漢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進攻南北各地的封建割據勢力,使得墾田;排斥三公,負隅頑抗、東師等十六國“皆遣子入侍奉獻、刑徒。
不料在東歸途中陷入漢軍的重圍之中;另方面,狙擊赤眉軍、冀四州尤甚”,在地方上廢除掌握軍隊的都尉,六曹尚書各一人,備員而已”,為恢復發展社會生產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災變不息:請乘匈奴分裂;并對地方官吏嚴要求。 鎮壓農民起義后、郎,功臣朗。
6.什么是少康中興
啟死后,其子太康即位。
先發生太康兄 弟五人爭奪王位的變亂,后出現武裝叛亂。 太康死后,其子仲康立。
仲康死后,其子相 立。這時東夷族中勢力比較強大的有窮氏首 領后羿(又稱夷羿),趁夏王朝內部發生王權 之爭,攻人夏都,奪取了王位,號稱帝羿。
羿掌權后,不吸取教訓,自恃善射,不修民 事,終日以田獵為樂。 不久,后羿被親信東 夷族伯明氏成員寒浞所殺,寒浞自立為帝, 又奪羿妻子,生子澆及猹。
寒浞又命其子澆 追殺逃亡的夏王相。結果,相被殺,但相之 妻子從墻洞逃出,躲藏到母家有仍氏(今山 東金鄉境),生夏王遺腹子少康。
少康長大后 做了有虞氏(今河南虞城)庖正。 有虞氏首 領虞思以二女為少康妻,并封之于綸(今虞 城東北)。
當時少康“有田一成,有眾一旅”。 他在斟灌與斟郢余眾的協助下,滅掉了寒浞 及其子澆,又命兒子予滅掉了猹,從而結束 了后羿與寒浞40年左右的統治,恢復了夏王 朝的政權。
少康死后,其子予立。 予重視發 展武裝和制造兵甲,曾“征于東海”,東夷諸 侯都臣服于夏,夏代中興局面得以形成。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少康中興名詞解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