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寧德霞浦的歷史
查過霞浦縣志,發現霞浦的歷史是比較悠久的:晉太康三年(282)始為溫麻縣城(縣治在今沙江鎮古村),屬晉安郡:隋開皇九年(589)并入原豐縣,唐武德六年(623)置長溪縣(縣治在今嶺尾庵,后遷連江),屬泉州(州治今福州)。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為福寧府。明洪武二年(1369)州改縣,屬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復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福寧府,增設附郭縣霞浦。民國初屬閩海道,1949年6月17日解放,歷屬福安專區(地區)、寧德地區、寧德市。
走在霞浦街上,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霞浦歷史的沉淀。
2.寧德霞浦的歷史
查過霞浦縣志,發2113現霞浦的歷史是比較悠久的:晉太康三年(282)始為溫麻縣城(縣治在今沙江鎮古村),屬晉安郡:隋開皇5261九年(589)并入原豐縣,唐武德六年(623)置長溪縣(縣治在今嶺尾庵,后遷連江)4102,屬泉州(州治今福州)。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為福寧府。明洪武二1653年(1369)州改縣,屬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復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福寧府,增設附郭縣霞浦。民國初屬閩海道版,1949年6月17日解放,歷屬福安專區(地區)、寧德地區、寧德市。
走在霞浦街上,仔細權觀察,你會發現霞浦歷史的沉淀。
3.寧德霞浦的歷史
查過霞浦縣志,發2113現霞浦的歷史是比較悠久的:晉太康三年(282)始為溫麻縣城(縣治在今沙江鎮古村),屬晉安郡:隋開皇5261九年(589)并入原豐縣,唐武德六年(623)置長溪縣(縣治在今嶺尾庵,后遷連江)4102,屬泉州(州治今福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為福寧府。明洪武二1653年(1369)州改縣,屬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復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福寧府,增設附郭縣霞浦。民國初屬閩海道版,1949年6月17日解放,歷屬福安專區(地區)、寧德地區、寧德市。
走在霞浦街上,仔細權觀察,你會發現霞浦歷史的沉淀。
4.霞浦的風俗習慣民間傳說歷史人物故事的
霞浦的“霞”字,老一輩的人都將它解讀為“蝦”(同音);而“蝦”這種動物一輩子只能紅極一時,當它大紅之日,就是大悲之時。因此古代人認為;在霞浦為人處事,要盡量低調,一旦名氣太大,就會遭遇蝦一樣的不幸。如今想想,這種說法似乎很滑稽;但,卻符合古代人所說的“人怕出門,豬怕壯”的道理。“名”這個東西;小了有福享受,大了心不靜,再大定不幸。
洪江出美女的原因是美人鏡?
很久以前,在霞浦東沖半島中部的葛洪山麓,有一塊奇石,終日海風拂拭,光亮無比,酷似鏡子,女子在它跟前一照,就會亮麗無比,附近村莊的女子,經常上山照一照,果真越照越美。“美人鏡”一說不脛而走,十里八鄉的女子蜂擁而至,長此以往,“美女”就像種子一樣在海邊播撒,生生不息~
5.霞浦的地名來歷地名所包含的歷史文化典故等
霞浦是閩東最古老的縣份。
晉太康三年(282年)建溫麻縣,隋開皇九年(589年)撤并于原豐縣。唐武德六年(623年)復縣,改名長溪,不久遷治連江,改稱連江縣。
長安二年(702年),與連江分治,復置長溪縣。唐開成年間分設感德場(后升為寧德縣),宋淳祜五年(1245年)分置福安縣。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為福寧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為福寧縣,成化九年(1473年)復為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為福寧府,以原福寧州地置霞浦附郭縣。
乾隆四年(1739年),分置福鼎縣。至清末,素為閩東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民國2年(1913年)廢府留縣,民國24年,以第四區分設柘洋特種區(后改為柘榮縣)。新中國成立后,霞浦縣建制不變,今隸屬寧德市。
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建縣歷史,素有“閩浙要沖”、“魚米之鄉”、“海濱鄒魯”的美謄,曾是閩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6.霞浦縣的歷史沿革
據《霞浦縣志》,“清置霞浦縣,縣境西南有霞浦江,東流入海。
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黃四嶼,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這是山以江名,縣以江名。”晉太康三年(282年),劃侯官縣東北部置溫麻縣,隸屬晉安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溫麻縣并入原豐縣(后稱閩縣)。唐武德六年(623年),以原溫麻縣地改置長溪縣(一說復置溫麻縣,詳見《附錄·唐溫麻縣建置考略》),隸屬泉州(今福州,下同)。
同年,長溪縣移治連江,改稱連江縣。武周長安二年(702年),與連江縣以白鶴嶺為界,復置長溪縣,仍屬泉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長溪縣升為福寧州,轄福安、寧德縣,隸屬福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福寧州,以州本部境域置福寧縣,屬福州府。
成化九年(1473年),福寧縣復為福寧州,直屬福建布政使司。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寧州升為福寧府,同時置霞浦縣為附郭縣,霞浦縣屬福寧府。
民國2年(1913年),廢福寧府,霞浦縣屬福建省東路道(翌年改稱閩海道)。民國14年,廢除道制,霞浦縣直屬省轄。
民國22年11月至次年1月,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福建劃分4省、2特別市,霞浦縣屬閩海省。民國23年7月,全省設10個行政督察區,民國24年10月,改為7個行政督察區,霞浦縣先后屬第二、第一行政督察區。
民國32年9月,增設第八行政督察區(專署駐福安),霞浦縣屬之。民國36年4月,第八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一行政督察區,霞浦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直至霞浦解放前夕。
民國23年4~12月,在中共閩東特委和閩東蘇維埃政府領導下,在霞浦、福安、福鼎等縣的邊界地區,先后建立福霞、霞鼎、安福、霞鼎泰4個縣蘇維埃政府及其所屬蘇區,實行紅色割據。1949年10月,全省設立8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簡稱專區),霞浦縣屬第三專區(專署駐福安)。
1950年3月,第三專區改稱福安專區,霞浦縣屬之。1970年7月起,福安專區專員公署移駐寧德,改稱寧德地區,到1990年底,霞浦縣屬寧德地區。
21世紀,屬寧德市。
7.霞浦的民間故事有什么
1 Ⅰ—1 苗族古歌 貴州省臺江縣、黃平縣 2 Ⅰ—2 布洛陀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縣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貴州省施秉縣 6 Ⅰ—6 白蛇傳傳說 江蘇省鎮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傳說 浙江省寧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蘇省宜興市 山東省濟寧市 河南省汝南縣 8 Ⅰ—8 孟姜女傳說 山東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傳說 山西省萬榮縣 江蘇省東臺市 河南省武陟縣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傳說 浙江省諸暨市 11 Ⅰ—11 濟公傳說 浙江省天臺縣 12 Ⅰ—12 滿族說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寶卷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酒泉市肅州區 14 Ⅰ—14 耿村民間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溝民間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間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17 Ⅰ—17 走馬鎮民間故事 重慶市九龍坡區 18 Ⅰ—18 古漁雁民間故事 遼寧省大洼縣 19 Ⅰ—19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20 Ⅰ—20 譚振山民間故事 遼寧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間歌詩 河北省河間市 22 Ⅰ—22 吳歌 江蘇省蘇州市 23 Ⅰ—23 劉三姐歌謠 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產調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瑪納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 26 Ⅰ—26 江格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 27 Ⅰ—27 格薩(斯)爾 西藏自治區 青海省 甘肅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內蒙古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格薩(斯)爾》辦公室 28 Ⅰ—28 阿詩瑪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 29 Ⅰ—29 拉仁布與吉門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 30 Ⅰ—30 畬族小說歌 福建省霞浦縣 31 Ⅰ—31 青林寺謎語 湖北省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