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吒之魔童降世》告訴我們哪些值得反思的人生道理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在劇中李靖是一個嚴父的形象,但是內心溫和喜愛著哪吒,甚至為了不讓哪吒在三年后死去,選擇了換命的方式。而殷夫人不再是之前印象中的唯唯諾諾的婦人,而是為陳塘關斬妖除魔的女英雄,在這樣的父母的教導下,盡管有著魔丸的力量,哪吒并沒有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
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同樣也是在父母的教導下,哪吒從來就沒有害怕過什么。沒有因為別人的排斥、厭惡就變的懦弱、膽小,經過父親的再次點撥,小哪吒終于明白,是神是魔全在自己一念之間。別人的看法固然重要,但是當別人是非不分且用有色眼鏡看待自己時,哪吒的逆天改命的行為,恰恰是對這些人的諷刺。
三、打破成見,突破自我限制
如果哪吒不打破成見,就不會在危急之時未陳塘關百姓對抗敖丙;如果敖丙沒有打破成見去與所謂的天定對抗,哪吒就會被天雷劈死,連魂也不剩。兩人即使朋友,但也被所謂命運捉弄站在彼此的對立面,最終兩人攜手共同對抗天命!
擴展資料:
劇情簡介
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
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后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托生于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
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這調皮搗蛋頑劣不堪的哪吒卻徒有一顆做英雄的心。然而面對眾人對哪吒的誤解和即將來臨的天雷的降臨,哪吒是否命中注定會立地成魔,他將何去何從。
2.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三百字
看過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哪吒顛覆傳統的形象,哪吒的大眼大嘴,濃厚的“黑眼圈”,不齊整的牙。
還有那插在褲子里的手(不是口袋)以及沙啞的聲音。與片中“魔丸轉世”的形象十分符合,且別有一番趣味。
那濃重的“黑眼圈”還讓我想起了《刺客伍六七》里的伍六七。 除了哪吒之外,母親的堅毅的性格也讓我十分的佩服,片中的母親懷胎三年還跳過門檻入府。
丈夫去往仙界求助,孩子頑劣搗亂,世上妖魔橫行。而她披甲上陣殺妖,回來后卻仍有為母的柔軟。
剛柔并濟,確實得我喜歡。 父親也是我覺得蠻有意思的設定。
在我記憶中李靖是一個國比家大的人,但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卻表現出了濃濃的父愛,不得不說那一句“他是我兒”讓人十分的感動。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也有十分經典的臺詞,雖然有很多煽情的話,不過也有十分實在卻又感人的話,比如:在哪吒將受天雷的時候,他沒有說“爹娘孩兒舍不得你們……”或是“孩兒這一世幸成爹娘的孩子……”“爹娘莫想孩兒,孩兒會在天上看著你們的……”諸如此類的常見煽情臺詞。
而是選擇了一句孩子氣的話“今天是我的生日宴,都不準哭哦。” 《哪吒傳奇》對80后、90后觀眾的影響太深了,對于哪吒的形象也是根深蒂固的,但是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 。
3.求《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
前幾天看了這部叫哪吒的電影,感慨萬千。
我我真的很喜歡這個叫做餃子的導演拍的電影,這部哪吒是他的第二部當紅影片。故事很簡單,講的是一次陰差陽錯,把原本是靈珠的哪吒變成了魔王。一個丑丑的、不受人待見的哪吒,從出身背負必死的命運,連同周圍人的偏見。最終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扭轉了陳塘關百姓對他的偏見。他也感化了敖丙(壞人),兩人一起扭轉了一個原本無解、必死的結局。
真的是一部勵志的電影,因為哪吒是我們每個人的真實寫照,即便被塌下來的天壓歪了頭,也能掙扎著生出三頭六臂把天扛起來!
而電影中哪吒和爸爸媽媽,正如無數中國的家庭。有點小小溺愛的媽媽和表面上嚴厲的爸爸。他們都是愛著孩子的。在生與死面前,這種愛顯得更加感人。
我就是我,我命由我,我命不由天。我愛這個主題,它給正奔跑在自己理想道路的人鼓勵、希望、溫暖、力量。
望采納
(復制滴:-)
4.《哪吒之魔童降世》告訴我們什么哲理
1、小哪吒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他太堅強,太痛苦了。他的身體反映了許多人類的榮耀。
2、生活就是世界,你必須勇敢地做自己。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算,不要過分在意別人的意見,活在自己,活在自己,也許時代創造了我們,或者毀滅了我們。我們需要做的是發揮我們的作用,為我們自己綻放。
3、還有話劇曾經說過:“如果命運不公,它會把它打到底。”人們的心靈是座山,無論你怎么努力都要動起來。“這條熱血的血脈,真是說到了人們的心,現在走進社會,大多數人都會被迫失去本性,現在是公眾輿論。
4、可怕的理論可以成就一個人,也會輕易毀滅一個人,我們輸不起,所以我們要奮斗,要證明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總是要求別人給你機會,去爭取,你閃耀,有無數的機會送給你。
5、另一個溫馨點是李靜的父愛。像大多數父親一樣,他默默地站在你身后支持你。他不善于在表面上表達自己,但他真的很關心你,想保護你。相信這會引起很多人的同情,因為父愛總是這樣,愛是沉默的。
擴展資料:
影片評價
1、該片在前作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既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加入了流行元素,讓所要展現的文化更易于被受眾接受。
2、它打破成見,強調自我的獨立性,更兼顧有隱喻的現實。片中有不少世俗丑惡的一面,比起真相,很多人更愿意去相信道聽途說,然后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人。
3、反叛型超級英雄,雖看起來反叛傳統卻依然保留著最中正的熱血和感動,依然有著奉獻和擔當的著中華文化的價值取向。(東南網評)
4、該片的逆襲,并不是打雞血或者煲雞湯。電影對哪吒的心路歷程有著非常細膩且具有說服力的刻畫。并且,編劇巧妙地將敖丙作為哪吒的對照,凸顯了是人是魔都是自主選擇,而不是天注定的主題。(荔枝娛評)
5、該片對經典的“哪吒鬧海”進行了顛覆式改編,但影片以完成度極高、可觀性極強的方式,講好了一個熟悉又新鮮、熱血又感人的“中國故事”。各個年齡層的觀眾愛看且買賬,不單為那驚艷絕倫的中國風視效,更為角色命運與自身生命經驗產生的共鳴而感動。(中國紀檢監察報評)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哪吒之魔童降世
5.哪吒之魔童降世解析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結局中,為救陳塘關,哪吒在在僅保留自己神志的情況下再次催動乾坤圈,解開封印釋放力量奮力阻擋敖丙。雖然最后哪吒打敗敖丙,但卻選擇不傷害自己唯一的朋友。雷劫來臨前,哪吒用混天綾束縛了父母,自己獨自面對雷劫。幡然醒悟的敖丙也奮不顧身的跳進雷池想幫助哪吒渡過雷劫,太乙真人用七色寶蓮幫助二人共抗天雷,雖然未能護住二人的肉身,但卻能保住二人靈魂不滅,只要靈魂不滅那就還有一絲希望。
影片中哪吒和敖丙就是命運的共同體,他們代表陰陽兩極,代表事物的對立面,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十足的惡。同時影片也告訴我們親情,友情對我們的重要性,關鍵時刻,親人不會放棄你,友人也能原諒你的錯誤。
6.如何評價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這部影視巨作當中完全顛覆了我們對哪吒的傳統印象,在老版《哪吒傳奇》當中,哪吒是一部人見人愛的萌娃形象,而在此部作品當中則完全反了過來,雖然哪吒的設定依舊是小孩形象,但卻變得猙獰恐怖,單看形象,或許大多數觀眾會接受不了。
在影片的設定當中,哪吒是一個從出生就承受著世界的誤解,受著世人偏見的形象。
新版哪吒中的李靖夫婦,堪稱新時代父母的典范,他們會嚴厲地對待哪吒的頑劣,但不是變態狂般地去控制哪吒的人生,不會因為哪吒還小就從來不聽他解釋。
全世界都認為哪吒是妖魔時,哪吒母親不顧自身安危也要把他抱在懷中;得知哪吒注定要被天劫毀滅時,哪吒父親寧愿犧牲自己去換取哪吒的性命。
哪吒的父母從始至終都是站在哪吒這邊,作為哪吒的父母,他們堅信哪吒能夠變為更好的人。因此本部影片最為成功的一點就是將李靖夫婦塑造的完美無缺,一家人的親情成為了全片最為催淚的一幕
老版哪吒反抗父權是一種深度,新版哪吒歌頌親情也是一種感動,而且新版哪吒將主題從反抗父權變成了反抗天命、反抗偏見,同樣講得透徹、熱血和催淚,完全不輸老版的經典之處。
新版哪吒和敖丙的設定完全相反。
哪吒是陳塘關總兵李靖之子,本應受盡百姓愛戴,卻成了魔丸轉世的魔童,人人敬而遠之;敖丙是妖獸龍王的三太子,本應隨龍族一起被囚禁在海底,卻成了靈珠轉世的正義代表,可即便天賜靈性,他還是因為妖獸出身不被世人接納。
正如電影里所說,偏見是一座無法移除的大山,哪吒和敖丙看似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其實都承受著世人完全相同的偏見。
這就是他們的命。
最后靈珠敖丙為了復興龍族不惜活埋陳塘關的無辜老百姓,魔童哪吒反而成了拯救陳塘關的救世主,誰又能說善惡是天注定?亦正亦邪、正邪交織,正是新版哪吒的高超之處。
7.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三百字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盛顏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5篇《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1看過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哪吒顛覆傳統的形象,哪吒的大眼大嘴,濃厚的“黑眼圈”,不齊整的牙。
還有那插在褲子里的手(不是口袋)以及沙啞的聲音。與片中“魔丸轉世”的形象十分符合,且別有一番趣味。
那濃重的“黑眼圈”還讓我想起了《刺客伍六七》里的伍六七。除了哪吒之外,母親的堅毅的性格也讓我十分的佩服,片中的母親懷胎三年還跳過門檻入府。
丈夫去往仙界求助,孩子頑劣搗亂,世上妖魔橫行。而她披甲上陣殺妖,回來后卻仍有為母的柔軟。
剛柔并濟,確實得我喜歡。父親也是我覺得蠻有意思的設定。
在我記憶中李靖是一個國比家大的人,但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卻表現出了濃濃的父愛,不得不說那一句“他是我兒”讓人十分的感動。《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也有十分經典的臺詞,雖然有很多煽情的話,不過也有十分實在卻又感人的話,比如:在哪吒將受天雷的時候,他沒有說“爹娘孩兒舍不得你們……”或是“孩兒這一世幸成爹娘的孩子……”“爹娘莫想孩兒,孩兒會在天上看著你們的……”諸如此類的常見煽情臺詞。
而是選擇了一句孩子氣的話“今天是我的生日宴,都不準哭哦。”《哪吒傳奇》對80后、90后觀眾的影響太深了,對于哪吒的形象也是根深蒂固的,但是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敢顛覆傳統,就一定有其魅力所在。
《哪吒》確實足夠好看,而且并沒有脫離《封神演義》中哪吒故事的框架,只是在幾個。
8.為什么對《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有如此高的評價
電影院里,我看到身邊大人孩子一起哈哈大笑起來,也一起哭過。有父母帶著孩子來看的,有電影播放中聽到了孩子抑制的哭泣,也有成年人偷偷抹去臉上的眼淚。《哪吒》為什么被這么多人喜歡,為什么成年人也會哭?或許,是因為孩子在哪吒身上看到了自由,而成年人在哪吒身上看到了打破偏見的可能性。
打破偏見的哪吒做了太多成年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被這部電影感動并不僅僅因為它是國漫,而是因為它講了一個打動我的故事。其實哪吒的故事,國人都再熟悉不過了。但是這一個哪吒,卻格外招人疼。“為什么哪吒明明在幫別人,做英雄,大家卻要打他?”電影院里的小朋友抹著眼淚問爸爸。爸爸說:因為他們早就認定了他是壞人。哪吒出生那天,本來全城百姓都來慶賀。但沒想到,本來應該是靈丸的他,被申公豹換成了魔丸降生。天生神力,一出生就砸墻毀屋還差點傷了人。于是村民們都開始恨他們了。
于是,他的父親李靖向百姓承諾,將他關起來好好教育。可是孩子的天性不是一個屋子,一個結界能困住的。孤獨的哪吒偷偷溜出門,想要去尋找朋友。此時的他,除了天生神力外,不過是個走路都打晃的小屁孩。他想和男孩子們一起玩耍,想和小姑娘一起踢毽子,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伸出手想接近這個世界,卻被人狠狠打落。大人看到他尖叫逃竄,躲得遠遠的。孩子們聽大人說了他出生時的事,叫他妖怪,拿臭雞蛋、爛菜葉扔他。可怕的不是哪吒,是人們心中的偏見妖魔化的他。他一直孤獨成長,一直背負著誤解和世人的厭惡。
我哪吒也是如此,只是哪吒有愛他的爸爸媽媽。直到他看到父親李靖為了他所做的一切,他才明白:強大不是能和所有人為敵,而是能保護自己愛的人。他懂了,于是他不再說:這是我的命。他說:“去他的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
9.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劇情解析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主要講述的是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
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后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托生于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
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
調皮搗蛋頑劣不堪的哪吒卻徒有一顆做英雄的心。《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由餃子執導兼編劇,呂艷婷、囧森瑟夫、瀚墨、陳浩、綠綺、張珈銘、楊衛擔任主要配音。
該片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長經歷的故事。
10.《哪吒之魔童降世》詮釋了怎樣的主題
我覺得看完這部電影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無論我們的命是什么命,都是由我們自己來做主的。哪吒從小被視為魔童降世,除了父母,所有人都把他當做是一個妖孽來看待。而哪吒在小的時候也是很聽話的認了命。
他乖乖的待在家,就算自己在想出去玩也不會出去玩。因為在他看來他就是一個魔頭,他只要出去就會給鎮上的人帶來麻煩。但是這樣的認命卻帶來什么后果呢?鎮子上的人對他們家越來越過分,甚至想要哪吒用命來換取他們的安全,最終還綁架了哪吒的父母。
所有的人都讓哪吒任命哪吒也認命啊,但是任命的后果卻是換來父母被綁架,所有人都欺負他的局面。所以他不認命了,為了救父母他不顧天劫硬是將自己由魔轉成了仙。記得劇中最震撼人心的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是啊,每個人的命雖然是定的,但是怎樣精彩的活卻取決于我們自己。哪吒的這個故事就已經告訴我們,如果你只是一如既往的認命而不去改變命運,那你永遠都是一個失敗者。如果你不認命,積極的努力的向上迸發,去改變自己原有的命盤,那么你就有可能成功的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且這部劇中最讓我動容的就是父母對他的愛。即使父母從一開始就知道他是一個魔頭,但也并沒有減少對他的疼愛。而是想盡一切辦法來消除他的魔性。世界上的每一位父母都真的很偉大!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哪吒之魔童降世簡短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