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要低碳生活,應該怎么做
我們的地球需要我們共同來愛護,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以前,我總是把電燈開上個徹夜到明,水從晚上滴到明早.
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細節上注重節能減耗。除了做作業必須開燈之外,其余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燈來相助。
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龍頭擰的緊緊地,不讓水“逃”出來,這樣,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爸爸媽媽會不會做好,每次看見爸爸媽媽進洗手間洗手并順其自然的把水龍頭關緊,我十分高興,我希望 “低碳家庭”會做的更好。
原來,電器開著,就連小小的手機電池在插座上插著時都會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電就應該將電池立刻取下。我本來以為,二氧化碳只有汽車尾氣、煤炭燃燒這些會排放,沒想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著我們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倡導低碳,呵護地球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家具,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柜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又舒適,還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盡量不使用冰箱、空調,熱時可用電扇或扇子。
經過手工制作的改造,你會發現原來廢物也是寶,這樣的家居環境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還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幾點:
1.每天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鐘,取代電子鬧鐘;
2.在午休和下班后關掉電腦電源;
3.一旦不用電燈、空調,隨手關掉;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充電插頭;
4.選擇晾曬衣物,避免使用滾筒式干衣機;用在附近公園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機上的45分鐘鍛煉;
5.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不開汽車改騎自行車,或步行。
6.在使用電腦時,盡量使用低亮度,開啟程序少些等,這樣可以節電。
2.為什么要走進低碳生活
低碳,英文為low carbon。
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我們為什么要低碳生活呢?過多的碳排放使地球變暖什么是導致全球變暖的直接原因呢? 簡單來說,就是溫室效應。
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非常特殊,它有一個“被子”,即大氣圈,里面有一定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和水汽。如果沒有這層被子,地球表面平均溫度是負18攝氏度;有了這層被子,大氣圈短波輻射的熱量通過長波輻射反射出去的時候,就會使溫室氣體產生增溫效應,使地表平均溫度成為正15攝氏度,非常適合人類生存。
如果“被子”變厚,也就是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會產生什么情況呢?根據大氣物理學家的計算,地球從太陽得到的熱量短波輻射是240瓦/平方米,長波輻射出去240瓦/平方米就保持熱量平衡,就是15攝氏度。如果我們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比如二氧化碳增加一倍,這時我們就會發現長波輻射使得排出的熱量只有236瓦/平方米,中間有一個輻射差,地面必須通過增溫1.2攝氏度,才能達到收支平衡。
這就是溫室氣體導致的增溫現象。地球溫度平均增長1.2攝氏度,是一個了不得的數字,這樣就會導致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對地球生態有何影響?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來減緩全球變暖嗎?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欲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世界氣候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二氧化碳排放量愈來愈大,全球災難性氣候變化屢屢出現,已經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類曾經引以為豪的高速增長或膨脹的GDP也因為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國呼喚“綠色GDP”的發展模式和統計方式)。根據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我們的地球在過去一百年間溫度升高了0.74攝氏度,這一升溫看起來并不起眼,然而它卻導致了地球生態系統一連串的反映。
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北極熊生活在浮冰上,在浮冰上捕食,而今因為氣候變暖,北極冰層的融化,它們可攀援的浮冰越來越少,從一塊浮冰到另外一塊浮冰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很多北極熊竟因體力不支,淹死在水里,還有一些北極熊由于無法在浮冰上捕捉海豹,活活餓死。海水溫度的升高和海洋酸化也威脅著珊瑚等海洋生物的安全,在高溫的海水中,珊瑚會由絢爛的顏色變成白色。
如果氣候變暖繼續持續下去,南太平洋上風景綺麗的島國圖瓦盧將可能由于海平面上升而變為新的海底古城。如果說這些仍離我們很遙遠,那么看看人類所直接面臨的氣候變暖的威脅吧。
降水的分布不均導致干旱和洪澇等災害更加頻繁發生,食物和飲用水的供給將可能出現嚴重問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和地面下沉,一些沿海低洼地區可能將會被淹沒,而這些地方又是經濟發達、人口密度很大、大城市比較集中的地區;熱浪也許會在更多的地方出現;氣候變化加劇瘧疾、血吸蟲病和登革熱的蔓延;臺風的強度和破壞力也許會超過現有的防臺抗臺建筑標準。人類只擁有一個地球,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任何人都無法逃避。
應對氣候變化,人人有責。每個人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
我們在購買熱帶雨林的古樹制成的地板、家具時,不知不覺中,我們也制造了氣候變暖。熱帶雨林是一個天然巨大碳庫,大面積森林砍伐減弱了地球之“肺”的作用,大氣中會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正是全球變暖的“罪魁”。
所以說,不用一次性筷子就是保護森林,就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表現。日常生活中如何讓做到低碳生活?低碳生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相當的難。
尤其是改變一些人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習慣那就難上加難。其實,只要你想做,低碳生活,對普通人來說,也是可以實現的。
比如時時注意節電、節油、節氣,點點滴滴的小事,就能實現低碳生活,從而造福子孫后代。1、能走路就不要開車乘車: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步行上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很多時候我們還真的沒有必要開車乘車呢?比如外出不遠的超市購物,再比如單位就在家門口附近。
其實,步行30分鐘的距離都不應該開車或乘車。但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有的人竟然將把開車作為一種炫耀,無時不開車,無處不開車,殊不知,這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多大的變化。
2、能步行就不要乘電梯:現在很多大商場都安裝了電梯,而電梯的奢華程度也成了商場豪華與否的關鍵。其實大可不必,一般商場也就五六層,五六層還要爬電梯,還真把人養壞了。
還有就是地鐵、車站這樣的地方,竟然也有很多電梯。電梯,每天會浪費多少電力能源呢。
3、冬天不使用冰箱一樣可以冷凍:尤其是北方,其實南方也是比較冷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冰箱的使用率就可以大大降低,因為把食物用保鮮袋儲存在室外一樣可以起到應有的效果,而且這樣做還可以大大保護環境。
4、能手洗的衣物就不必勞洗衣機大駕了:諸如內衣內褲、襪子或者是襯衣這類的東西,其實完全可以手洗,但很多人卻偏偏還要使用洗衣機。這不僅浪費電,也浪費水。
還有就是,很多衣物其實根本沒有必要干洗的,但我們卻看到干洗店卻越來越多。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干洗的衣物很容易讓人患上皮膚病的。
3.為什么提倡低碳生活
所謂“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中所耗用的能量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同時
低碳生活宣傳海報
也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它給我們提出的是一個“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電、節氣、熄燈一小時…從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可以理解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節能減排”,不僅是當今社會的流行語,更是關系到人類未來的戰略選擇。提升“節能減排”意識,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費習慣進行簡單易行的改變,一起減少全球溫室氣體(主要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意義十分重大。“低碳生活”節能環保,有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的速度,勢在必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選擇“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
4.人們為什么說低碳生活
低碳,英文為low carbon。
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我們為什么要低碳生活呢?過多的碳排放使地球變暖什么是導致全球變暖的直接原因呢? 簡單來說,就是溫室效應。
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非常特殊,它有一個“被子”,即大氣圈,里面有一定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和水汽。如果沒有這層被子,地球表面平均溫度是負18攝氏度;有了這層被子,大氣圈短波輻射的熱量通過長波輻射反射出去的時候,就會使溫室氣體產生增溫效應,使地表平均溫度成為正15攝氏度,非常適合人類生存。
如果“被子”變厚,也就是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會產生什么情況呢?根據大氣物理學家的計算,地球從太陽得到的熱量短波輻射是240瓦/平方米,長波輻射出去240瓦/平方米就保持熱量平衡,就是15攝氏度。如果我們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比如二氧化碳增加一倍,這時我們就會發現長波輻射使得排出的熱量只有236瓦/平方米,中間有一個輻射差,地面必須通過增溫1.2攝氏度,才能達到收支平衡。
這就是溫室氣體導致的增溫現象。地球溫度平均增長1.2攝氏度,是一個了不得的數字,這樣就會導致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對地球生態有何影響?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來減緩全球變暖嗎?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欲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世界氣候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二氧化碳排放量愈來愈大,全球災難性氣候變化屢屢出現,已經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類曾經引以為豪的高速增長或膨脹的GDP也因為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國呼喚“綠色GDP”的發展模式和統計方式)。 根據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我們的地球在過去一百年間溫度升高了攝氏度,這一升溫看起來并不起眼,然而它卻導致了地球生態系統一連串的反映。
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北極熊生活在浮冰上,在浮冰上捕食,而今因為氣候變暖,北極冰層的融化,它們可攀援的浮冰越來越少,從一塊浮冰到另外一塊浮冰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很多北極熊竟因體力不支,淹死在水里,還有一些北極熊由于無法在浮冰上捕捉海豹,活活餓死。海水溫度的升高和海洋酸化也威脅著珊瑚等海洋生物的安全,在高溫的海水中,珊瑚會由絢爛的顏色變成白色。
如果氣候變暖繼續持續下去,南太平洋上風景綺麗的島國圖瓦盧將可能由于海平面上升而變為新的海底古城。如果說這些仍離我們很遙遠,那么看看人類所直接面臨的氣候變暖的威脅吧。
降水的分布不均導致干旱和洪澇等災害更加頻繁發生,食物和飲用水的供給將可能出現嚴重問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和地面下沉,一些沿海低洼地區可能將會被淹沒,而這些地方又是經濟發達、人口密度很大、大城市比較集中的地區;熱浪也許會在更多的地方出現;氣候變化加劇瘧疾、血吸蟲病和登革熱的蔓延;臺風的強度和破壞力也許會超過現有的防臺抗臺建筑標準。人類只擁有一個地球,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任何人都無法逃避。
應對氣候變化,人人有責。每個人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
我們在購買熱帶雨林的古樹制成的地板、家具時,不知不覺中,我們也制造了氣候變暖。熱帶雨林是一個天然巨大碳庫,大面積森林砍伐減弱了地球之“肺”的作用,大氣中會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正是全球變暖的“罪魁”。
所以說,不用一次性筷子就是保護森林,就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表現。日常生活中如何讓做到低碳生活?低碳生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相當的難。
尤其是改變一些人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習慣那就難上加難。其實,只要你想做,低碳生活,對普通人來說,也是可以實現的。
比如時時注意節電、節油、節氣,點點滴滴的小事,就能實現低碳生活,從而造福子孫后代。1、能走路就不要開車乘車: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步行上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很多時候我們還真的沒有必要開車乘車呢?比如外出不遠的超市購物,再比如單位就在家門口附近。
其實,步行30分鐘的距離都不應該開車或乘車。但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有的人竟然將把開車作為一種炫耀,無時不開車,無處不開車,殊不知,這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多大的變化。
2、能步行就不要乘電梯:現在很多大商場都安裝了電梯,而電梯的奢華程度也成了商場豪華與否的關鍵。其實大可不必,一般商場也就五六層,五六層還要爬電梯,還真把人養壞了。
還有就是地鐵、車站這樣的地方,竟然也有很多電梯。電梯,每天會浪費多少電力能源呢。
3、冬天不使用冰箱一樣可以冷凍:尤其是北方,其實南方也是比較冷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冰箱的使用率就可以大大降低,因為把食物用保鮮袋儲存在室外一樣可以起到應有的效果,而且這樣做還可以大大保護環境。
4、能手洗的衣物就不必勞洗衣機大駕了:諸如內衣內褲、襪子或者是襯衣這類的東西,其實完全可以手洗,但很多人卻偏偏還要使用洗衣機。這不僅浪費電,也浪費水。
還有就是,很多衣物其實根本沒有必要干洗的,但我們卻看到干洗店卻越來越多。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干洗的衣物很容易讓人患上皮膚病的。
過。
5.低碳環保小知識簡短
環保聯盟低碳生活:“綠色1小時”的十種方法: 少開空調一小時,減少碳排放621克;
少看一個小時電視,減少碳排放96克;
少用一個小時洗衣機,減少碳排放180克;
少用一個小時電腦,減少碳排放190克;
少開一小時車,減少碳排放22000克;
拔掉電視機插座一小時不待機,減少碳排放86克;
外出散步一小時,減少碳排放2254克;
熄燈一小時,少用一度電減少碳排放785克;
一小時不坐電梯,少座一層減少碳排放218克;
一小時不飲酒,少喝一瓶啤酒減少碳排放200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為什么要低碳生活(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