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短新聞50字以內
答:2019短新聞50字以內
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視覺中國 圖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
我國將于2019年底前建成18顆衛星的基本系統,優先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
2.2017年我國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1、C919首次試飛
2017年5月5日,中國首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干線民用飛機C919的首飛完滿結束。
這標志著大型民用客機的壟斷市場在A(Airbus空中客車)和B(Boeing波音)之外,正式迎來了新的參與者C(C919)。
2、可燃冰穩定試采成功
2017年5月18日,我國在南海北部海域的可燃冰試采成功。可燃冰作為一種儲量驚人的清潔能源,其儲量幾乎可以達到煤、石油、天然氣總和的兩倍。
可燃冰是公認的下一代清潔替代能源。此次試采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第一名的國家。
3、北斗導航第三階段組網
2017年5月23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宣布,我國將全面啟動北斗系統第三步建設,即北斗三號系統,2017年下半年發射6~8顆全球組網衛星。
正式標志著北斗系統第三階段任務:全球組網正式開始。接下來的2018年將前后發射18顆北斗衛星。北斗衛星系統將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直到2020年我國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終形成全球服務能力。
4、全球首列無軌列車
2017年6月2日,中車株洲所成功研制的一款名為“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的全新交通產品在株洲驚艷亮相,這款產品昵稱“智軌”。
這是一款融合現代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各自優勢的跨界之作。既保持軌道列車載人多的優勢,又不需要建造專有鋼軌,還能像公交車一樣靈活穿行的城市交通工具。
5、量子通訊試驗階段性成功
2017年8月10日,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完成了三大科學實驗任務:量子糾纏分發、量子密鑰分發、量子隱形傳態。使得我國在量子通訊領域達到新高度。
作為安全等級最高的加密技術,量子加密早已成為各大國爭相追逐的目標。早在10年前,IBM、微軟等知名外企就率先開展研發,國內僅用于個別科學實驗。誰能想到呢,只用了10年,中國在這個領域已經變成了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3.17年十大科技事件都有哪些
2017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里,有些科技企業形象崩塌、也有些企業無奈放棄部分業務退出競爭激烈的市場,科技的發展為商業帶來更多發展的機會,同時也讓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在2017年,互聯網、手機、人工智能(AI)等科技領域迎來了蓬勃的發展,但同樣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決策上走錯一步棋,結果可能就是慘淡離場。
小米澎湃芯片發布。2017年2月28日,小米正式發布自主研發的「澎湃處理器」澎湃S1,該CPU系64位八核處理器,主頻高達 2.2 GHz,由 4 個主頻為 2.2 GHz的A53核心和4個主頻為1.4GHz的A53核心構成,28納米HPC工藝制程,搭載 Mali-T860 四核圖形處理器,同時加入了圖像壓縮技術,支持 VoLTE。澎湃S1最大的特點是可以自主升級基帶,自帶安全機制,芯片級安全保護。
三大運營商全民取消長途、漫游費。2017年3月6日,國新辦舉行網絡降費提速發布會,宣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將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同時大幅降低中小企業專線接入資費,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費,推動互聯網+深度發展。但在7月27日后,三大運營商相繼宣布,9月1日起全面取消國內長途、漫游費,比工信部要求的限期提前了一個月。
柯潔對戰AlphaGo,敗北。2017年5月27日,柯潔與AlphaGo在烏鎮的棋盤對弈劃上句號,阿爾法狗三局三勝完虐人類棋手,柯潔敗北。在此戰之后,谷歌宣布,AlphaGo 不再參與任何賽事。事實上,2016年AlphaGo 就曾以 4:1 的成績戰勝韓國棋手李世石,自此,AlphaGo 開始踏上了圍棋界的橫掃之路。
4.2017年我國的科技成就以及科技人物有哪些
一、2016年8月16日,中國發**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這顆衛星被起名為“墨子”,將在太空向地面發送不可破解的密碼以建立最安全保密的量子通信,并將對微觀量子世界最離奇詭異的現象開展科學實驗研究。
二、2016年11月1日,殲-20身披割裂迷彩涂裝參加珠海航展并首次對外進行展示。意味著,殲20各方面性能技術已經成熟,可能已經小批量裝備部隊。
三、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升空。神舟十一號飛船2016年10月19日3時31分,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并進行一系列的空間實驗。
四、2016年9月25日,直徑500米、全球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也被稱為“天眼”,在貴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啟用。
5.新中國科技成就大事年表
1、兩彈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制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2、神州五號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
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
這個飛船標志著中國成為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它標志著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3、神舟七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神七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
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
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飛船于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于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4、量子通訊衛星
2016年8月,中國科學家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這有朝一日或許有助于建立一個極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網絡。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正式命名為“墨子號”。
2016年8月16日,中國造量子衛星發射成功!
2016年8月16日01時40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導研制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墨子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中首批確定立項研制的4顆科學實驗衛星之一,它的成功發射和在軌運行,不僅將助力于我國廣域量子通信網絡的構建,服務于國家信息安全,還將開展對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空間尺度實驗檢驗,加深人類對量子力學自身的理解。
5、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2017年11月5日,中國第三代導航衛星順利升空,它標志著中國正式開始建造“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2018年8月25日7時52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京時間19日晚22時0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37、38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中國北斗三號全球系統第13、14顆組網衛星。
在這兩顆北斗導航衛星上,還首次裝載了國際搜救組織標準設備,將為全球用戶提供遇險報警及定位服務。
2019年5月17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四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兩彈一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量子通訊衛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神舟五號飛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神舟七號
6.2017短篇小新聞40字左右(摘抄)
1)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最高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過了懸崖峭壁,沖倒了層沙積土,挾卷著滾滾的沙石,快樂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時候他遇到巉巖前阻,他憤激地奔騰了起來,怒吼著,回旋著,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他過了,沖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有時候他經過了細細的平沙,斜陽芳草里,看見了夾岸紅艷的桃花,他快樂而又羞怯,靜靜地流著,低低地吟唱著,輕輕地渡過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時候他遇到暴風雨,這激電,這迅雷,使他心魂驚駭,疾風吹卷起他,大雨擊打著他,他暫時渾濁了,擾亂了,而雨過天晴,只加給他許多新生的力量;有時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帶些幽幽的溫暖: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進的力量,仍催逼著他向前走…… (冰心《談生命》)
(2)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有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3)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里,有太多的冷漠與無助,然而,從小便穿梭在鋼筋水泥筑成的石頭森林的你,是否曾將自己扔進那片奇妙無窮的大自然,拋開所有的世俗與功利,去真切地體會一下生命最原始的精彩?
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爭艷。朋友,你是否因為早春的寒冷,把春天緊緊地鎖在了門外?不,你需要為自己打開一扇窗,去呼吸大自然蘇醒時的氣息!撥開枝條上覆蓋的春雪,去尋找那一絲新綠!撩開心頭的愁云,去享受那一縷縷明媚的陽光!你盡可以讓那一片片綠養養你的眼睛,讓那一陣陣泥土的芳香熏染你的鼻子,讓一顆顆野果塞滿你的嘴巴,讓那一聲聲鳥鳴充滿你的耳鼓。你可以拋開一切讓你煩心的事,拽著風箏的線,在草地上盡情地奔跑;你可以避開一切讓你不開心的人,蹬上運動鞋,在野外采摘一朵朵美麗的野花;你可以……
4)夏天,大自然開始昌盛起來。朋友,你是否因為夏日的酷暑,而遺忘了那一輪明亮的圓月?不,你需要走出房門,抬起頭,去觀賞眨眼的星星!靠近墻角,去聆聽那不知名的蟲兒的歌聲!赤著腳走進歡快的小溪,去感受那淙淙的流水從你指尖滑過!當然,你還可以折一枝柳條編成環,再插上幾朵花兒,把自己幻想成一個花仙子。
秋天,對許多人來說,是傷感而哀愁的。朋友,你是否因為害怕哪一片凋零的樹葉觸及你不堪回首的往事,而拒絕感受那金燦燦的秋天?不,你需要為自己珍藏一片火紅的楓葉,紀念那燃燒的青春,哪怕是痛苦也好沉淪也罷,青春終歸無悔!對了,我們可不能忘了那些沉甸甸的果實,它們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里笑得正歡呢!你看,它們那胖胖的身體已壓彎了枝條,迫不及待地要跌落下來!還有那“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秋天,正是文人墨客吟詩作賦的季節……是的,朋友,秋風吹來的不再是傷心的往事,而是那沉沉的希望與無盡的豪情!
5)冬天,冰雪裹住了世界。朋友,你是否因為冬日的嚴寒,而收起了那個銀色的夢?不,你需要解開大衣,在自家小院里,做一個紅鼻子的雪人,讓它打開你記憶的門,回到天真爛漫的童年,你可以觀賞那一棵棵挺拔的勁松在大雪中昂首挺立,你可以走近那一株株不畏寒冷的臘梅,看它靜靜地在寒風中微笑……
7.2017年中國在科技上獲國家取得的成就
1、C919首次試飛
2017年5月5日,中國首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干線民用飛機C919的首飛完滿結束。
這標志著大型民用客機的壟斷市場在A(Airbus空中客車)和B(Boeing波音)之外,正式迎來了新的參與者C(C919)。
2、可燃冰穩定試采成功
2017年5月18日,我國在南海北部海域的可燃冰試采成功。可燃冰作為一種儲量驚人的清潔能源,其儲量幾乎可以達到煤、石油、天然氣總和的兩倍。
可燃冰是公認的下一代清潔替代能源。此次試采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第一名的國家。
3、北斗導航第三階段組網
2017年5月23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宣布,我國將全面啟動北斗系統第三步建設,即北斗三號系統,2017年下半年發射6~8顆全球組網衛星。
正式標志著北斗系統第三階段任務:全球組網正式開始。接下來的2018年將前后發射18顆北斗衛星。北斗衛星系統將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直到2020年我國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終形成全球服務能力。
4、全球首列無軌列車
2017年6月2日,中車株洲所成功研制的一款名為“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的全新交通產品在株洲驚艷亮相,這款產品昵稱“智軌”。
這是一款融合現代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各自優勢的跨界之作。既保持軌道列車載人多的優勢,又不需要建造專有鋼軌,還能像公交車一樣靈活穿行的城市交通工具。
5、量子通訊試驗階段性成功
2017年8月10日,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完成了三大科學實驗任務:量子糾纏分發、量子密鑰分發、量子隱形傳態。使得我國在量子通訊領域達到新高度。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2017年的科技簡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