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話故事一年級最短片
《匹諾曹》又稱《木偶奇遇記》(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是18世紀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Carlo Collodi)留給世人的經典童話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老木偶匠蓋比特(Geppetto)親手所雕刻的一個小木偶,他的名字就叫做匹諾曹.在魔法為匹諾曹注入了神奇的生命力之后,匹諾曹便一心渴望成為一個活生生的男孩.為了實現這個愿望,匹諾曹找到善良的藍仙女.藍仙女答應了他的要求,但卻有一個附加條件:匹諾曹必須學會誠實、勇敢、不自私自利.而且同時作為懲罰,每當匹諾曹說謊時,他的鼻子便會不斷地變長.的確,誠實并不是一件可以輕松擁有的美德,還沒有認真意識到誠實的重要的匹諾曹,鼻子很快就越變越長,并且麻煩的事情也接踵而至!……終于,經過無數艱辛的磨難和考驗,匹諾曹總算了解到了誠實的含義.而作為仙子的獎賞,匹諾曹也實現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夢想——變成一個真正活生生的"人"。
2.一年級繪本故事《我爸爸》怎么寫
在看完這本繪本之后,感動的暖流在心里久久散不去,繪本《我爸爸》讀后感.腦海里反復出現繪本里的這句話: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一邊看我一邊想到自己的爸爸,爸爸不是大官,也沒有大權不是富人,更別說什么家財萬貫,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爸爸,足以讓我驕傲很久,因為他真的很棒!
跌倒了,撲進爸爸的懷抱里,爸爸寬大的手掌會拍拍你,然后覺得很安心.累了,趴在爸爸的肩膀上,足以美美的睡一覺,踏實的睜開眼睛,發現爸爸也在慈愛的看著自己,這就是最真實的爸爸.安東尼·布朗在圖畫中運用了許多太陽的圖樣來呼應爸爸陽光般的特質,不論是墻上、門上,襪子和鈕扣上的圖畫,盤子里的荷包蛋,或是爸爸頭上不時出現的“光環”,都有著同樣的作用.爸爸就像是陽光,無處不在,不是嗎?
我在博客上更新話題,也想學著作者一樣聽聽孩子們眼里的爸爸是什么樣的?我發起了話題“我爸爸”我讓孩子們用一種動物來形容爸爸,收到的回復真是豐富極了.卓卓說,爸爸是只大獅子,是因為爸爸是男生,覺得獅子是勇敢的、有力氣的,爸爸也比較勇敢,爸爸是個大力士.嘟嘟說,爸爸像獅子,說爸爸跑的快,經常跑來跑去的.康康說,自己是小豬,爸爸是大豬.這就是孩子們的答案,從孩子們的角度來看爸爸,勇敢,大力氣,有安全感,更加欣賞作者對孩子們世界的了解.
這本書可以說是作者對所有父親的獻禮,然而就安東尼·布朗的生平看來,這本圖畫書也有著紀念自己父親的意味,讀后感《繪本《我爸爸》讀后感》.安東尼·布朗曾說:“我的父親是很特別的人,外表強壯、有自信,不過卻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有一點像我愛畫的大猩猩.除了教我畫圖外,他還鼓勵我做各種運動,像是橄欖球、足球和板球……”我想,正是因為對父愛深厚的了解,作者才能用畫圖和簡單的語言,借助孩子的角度來表述對父親的愛和崇敬.也許,在安東尼·布朗的眼里,父親的身影無所不在吧!
講述父子親情的書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這樣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動心靈地描繪了孩子對于父親的熱愛和崇拜.
在震撼的同時,每個看過的人都忍不住去想擁抱我們越來越年邁的爸爸,也許他已經白發蒼蒼,也許他已經有些許的駝背,也許他的步伐越來越沉重,也許他再也離不開拐杖……這些都是因為歲月讓我們的爸爸將最深厚的愛給予了我們,而留給他們的都是時光最無情的變遷.像爸爸一樣,我們應該給年邁的他們最大的依靠和臂膀.
愛《我爸爸》他的故事簡單.他的畫面溫馨.爸爸也可以是這樣做的!給孩子們做個可愛的鬼臉吧,就像《我爸爸》做的一樣.讓可愛的爸爸形象給孩子們的童年溫暖的記憶……
我想,在某個陽光的午后,我們孩子們一跑一跳的來到爸爸身旁,微笑的嘴角上揚,看著爸爸大聲地說:“爸爸你真的很棒,我愛你!”我們可愛的爸爸們一定會有些淚花的微笑,擁抱住自己的寶貝們
3.兒童故事繪本《魚兒游呀游》
繪本故事是小朋友最喜歡,最容易接受的故事書,自然界的魚類有各種各樣的形狀,色彩也是五顏六色。
在西方,魚作為美術作品的內容大多出現在靜物畫中。而在中國畫里,魚總是以鮮活靈動的姿態出現。
對一年級學生來說,畫好一條魚也許不算難,但是畫好一群魚且都能生動,就比較困難了,我們可以借助拼貼的方式,將自己或一組同學在不同畫面畫出的魚兒,組合成為一幅生動的畫面。另一方面,如果在細致表現時,有不滿意的地方,可以采用靈活的方式補救,比如:利用水來暈化畫面,產生魚兒在水中的感覺。
《魚兒游啊游》其目的就是讓同學們通過觀察、感受、認識去表現活生生的畫面。這么多美麗的魚兒,我們不但不能隨便捕撈,還要勸別人不要捕撈魚類,要愛護魚類,做它們的朋友;不破壞生態平衡,讓魚兒更加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呀游,游呀游!(滲透環保教育)。
《魚兒游啊游》兒童繪本故事插圖欣賞 。
4.繪本,一年級小松鼠和小白兔的故事怎么寫
版本1:
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忙忙地向他走來。
小兔問:“小松鼠,你這么著急,有什么事嗎?”小松鼠說:“小兔,松樹爺爺生病了,怎么辦呀?”小兔連忙和小松鼠跑到松樹爺爺家。松樹爺爺的皮一塊塊掉下來,他非常疼。“快打120,請啄木鳥醫生吧!”小兔說。
不一會兒,啄木鳥醫生來了。他用自己的嘴巴把松樹爺爺身上的小蟲子一條一條地夾了出來,松樹爺爺病好了。
小兔和小松鼠都很開心。
版本2:
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忙忙地向他走來。
小松鼠說:“不好了,不好了!菜園里又來了一條大蛇正轉來轉去呢,我可不想再被蛇咬一次!”小兔一聽飛快地跑到了菜園里。他一看哪里有什么蛇呀,明明是他掛在樹上的一條床單,被風吹得卷起來了,就像一條五彩的繩子一樣倒掛在樹上,風吹來時,還會輕輕抖動,遠遠望去還真有點像蛇呢。
小兔一邊看,一邊哈哈大笑起來:“小松鼠,你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呀!”小松鼠害羞地把頭藏到了尾巴下面,很久都不肯出來。
版本3:
小兔正在路上悠閑地散著步,這時,小松鼠忙忙地向她走來了。
“小白兔,森林里來了一個大機器人,咱們趕快去看看吧!”小松鼠說。小白兔說:“好吧,我和你一起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小松鼠和小白兔跑到有機器人的地方,看到一個機器人正在破壞森林。
小白兔眼珠子骨碌碌一轉,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它偷偷地在小松鼠的耳朵邊說:只要找來大象哥哥,讓它的鼻子吸足了水,噴到機器人身上,機器人就不能行動了。“是啊,機器人最怕水了,你看我這腦子,怎么就沒想到呢?”就這樣,這兩位好朋友解決了這個大麻煩。
從此以后,小動物們就一直安全地住在大森林里。
版本4:
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忙忙地向她走來。
小兔看見了問:“小松鼠,有什么急事嗎?”小松鼠說:“我媽媽病了,小兔姐姐你知道啄木鳥醫生住在哪兒嗎?”小兔說:“我帶你一起去找他吧。”小兔帶著小松鼠一陣小跑,找到了啄木鳥的家。
聽說小松鼠把媽媽生病了,啄木鳥醫生背上了他的出診箱,很快就來到了小松鼠的家。啄木鳥醫生拿出聽筒給松鼠媽媽做了一個檢查,他告訴小松鼠說:“你媽媽沒事,就是感冒了。”小松鼠這才放心了,連聲說:“謝謝您!”
版本5:
小白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忙忙向她走來。
小白兔問:“你這么著急有事嗎?”小松鼠說:“剛才,我看見一只小鳥躺在路上,好像受傷了,我們去看一下吧!”小白兔一聽馬上說:“好的,好的,我們快去。”
不一會兒,他們就到了那只小鳥躺著的地方,一檢查發現她的腳骨折了,躺在地上痛苦地叫著,旁邊還散落著幾根羽毛。 小松鼠和小白兔齊心合力,一口氣把小鳥抬到森林醫院。小鹿護士馬上把小鳥送進手術室,小猴醫生連忙給小鳥動手術,手術非常成功。 小鳥躺在病床上說:“謝謝你們,等我的身體全好了,我們一起去森林里玩吧。”
從此,他們三人成了最好的朋友。
版本6:
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忙忙地向他走來。
小松鼠氣喘吁吁地說:“;小兔,趕快逃呀,大灰狼來啦!”可是小兔并沒有馬上和小松鼠一起逃。他對小松鼠說:“別著急,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對付大灰狼。”
過了一會兒.小兔一拍腦袋說:“;對了,前面路上有個坑,我們在上面蓋點草做陷阱,讓大灰狼上當。”于是他們找了許多樹枝和草,把它們都蓋在了那個坑上,陷阱做好了,小兔和小松鼠就故意在陷阱旁邊玩游戲,大灰狼來了,剛想向前吃他們,就一下子掉進陷阱里。
小兔和小松鼠勝利了,可恨的大灰狼只能等獵人來收拾它了。
5.誰有一些簡短的小故事,要適合一年級學生講的
1. 有一位父親跟兒子在戶外玩。
兒子爬到墻上想往下跳,讓父親在下面接住他。在他準備跳下來之前,父親跟他講了一個故事,故事中也有一位父親跟兒子。
故事中的父親是美國的一個富翁。這個富翁的兒子有一天爬到一面墻上往下跳,富翁張開雙臂在下面等著接住他的兒子。
可是當他的兒子跳下去的時候,這個富翁卻閃身躲開了。富翁的兒子摔在地上,一面哭一面很困惑地看著父親,不知道父親為什么要這樣做。
這時候,富翁跟兒子說:“我讓你摔這一跤,是為了讓你學到一課:這個世界上就連父親有時也未必信得過,何況是其他陌生人!” 講完了富翁與兒子的故事,這位講故事的父親也伸出雙臂,對兒子說:“來,跳下來吧,我會接住你。”這時兒子的心里已經不安起來,這個故事使他對人性產生了懷疑與恐懼。
可是在父親地連聲催促之下,兒子還是咬咬牙閉上眼睛跳了下去。他以為自己會重重地摔在地上,但當他睜開眼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躺在父親的懷抱里。
父親對他說道:“我也想讓你學到一課——有時連陌生人你也可以相信,何況是你的父親。2. 碎罐 過去,有一個人提著一個非常精美的罐子趕路,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啪”的一聲,罐子摔在路邊一塊大石頭上,頓時成了碎片。
路人見了,唏噓不已,都為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個摔破罐子的人,卻像沒這么回事一樣,頭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舊趕他的路。
這時過路的人都很吃驚,為什么此人如此灑脫,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呀!甚至有人還懷疑此人的神經是否正常。事后,有人問這個人為什么要這樣?這人說:“已經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戀呢?” 大道理:灑脫是一種擺脫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級享受。
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還要空留戀呢?如果留戀有用,還要繼續努力干什么?3.路上的石頭 國王費迪南決定從他的十位王子中選一位做繼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條兩旁臨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塊“巨石”,任何人想要通過這條路,都得面臨這塊“巨石”,要么把它推開,要么爬過去,要么繞過去。
然后,國王吩咐王子先后通過那條大路,分別把一封密信盡快送到一位大臣手里。王子們很快完成了任務。
費迪南開始詢問王子們:“你們是怎么把信送到的?”一個說:“我是爬過那塊巨石的。”一個說:“我是劃船過去的。”
也有的說:“我是從水里游過去的。”只有小王子說:“我是從大路上跑過去的。”
難道巨石沒有攔你的路?”費迪南問。“我用手使勁一推,它就滾到河里去了。”
“這么大的石頭,你怎么想用手去推呢?”我不過試了試,”小王子說,“誰知我一推,它就動了。” 原來,那塊“巨石”是費迪南和大臣用很輕的材料仿造的。
自然,這位善于嘗試的王子繼承了王位。大道理: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甚至交給某一個人,自己一點兒也不動腦筋,只是相信別人那太危險了。
自己要學會掌握自己的命運。4.一面鏡子 一個年輕人正值人生巔峰時卻被查出患了白血病,無邊無際的絕望一下子籠罩了他的心,他覺得生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拒絕接受任何治療。
一個深秋的午后,他從醫院里逃出來,漫無目的地在街上游蕩。忽然,一陣略帶嘶啞又異常豪邁的樂曲吸引了他。
不遠處,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著一件磨得發亮的樂器,向著寥落的人流動情地彈奏著。還有一點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懷中掛著一面鏡子!年輕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彈奏完畢時問道:“對不起,打擾了,請問這鏡子是你的嗎?” “是的,我的樂器和鏡子是我的兩件寶貝!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我常常靠這個自娛自樂,可以感到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可這面鏡子對你有什么意義呢?”他迫不及待地問。
盲人微微一笑,說:“我希望有一天出現奇跡,并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用這面鏡子看見自己的臉,因此不管到哪兒,不管什么時候我都帶著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個盲人尚且如此熱愛生活,而我……他突然徹悟了,又坦然地回到醫院接受治療,盡管每次化療他都會感受到死去活來的痛楚,但從那以后他再也沒有逃跑過。
他堅強地忍受痛苦的治療,終于出現了奇跡,他恢復了健康。從此,他也擁有了人生彌足珍貴的兩件寶貝: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屹立不倒的信念。
大道理:想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命運的人,一定要有樂觀和堅強的品質,因為樂觀和堅強是掌管人生航向的舵手,是把握命運之船的動力槳。5.一天,一條毒蛇爬到一戶農夫家,趁著家夫的妻子在廚房`做飯的時候,將農夫的孩子咬死了。
農夫回到家,看到這種凄慘的景象,心里很難受。他下定決心,為孩子報仇。
農夫終于找到了蛇洞,就耐心地在洞口等待,終于看到了這個自己尋覓已久的敵人,農夫恨不得馬上就劈死這條害人的毒蛇。農夫卻又被毒蛇的氣勢所震懾,有些不敢下手,農夫主動提出和解,我們做好鄰居,毒蛇不同意。
農夫和蛇糾纏在一起,打了起來,最后雙方都死在蛇洞口。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毒蛇是一條劇毒無比的野獸,它會主動攻擊人類。
所以人類和蛇是不可能成為鄰居的。故事里的農夫很愚蠢,居然主動要求和蛇和解做好鄰居。
6.小學一年級的簡短小故事
公園里的花
公園里有朵花,真好看,看見小天天,總是笑瞇瞇的。 天天問花兒:"你叫什么名字?" 花兒只是笑,不說話。
天天伸出小手,要采這朵花。
外公擺擺手說:"天天別采!你不采她,花兒總是對你笑,你一采下來,花兒就哭了。"天天不想看到小花對他哭,天天沒有采。
這時,小花笑得更可愛了。她成了天天的好朋友。
天天回家以后,告訴外婆:"公園里有一朵花,很乖很乖,對他一直笑,一直笑。" 外婆說:"天天也很乖,你也是一朵愛笑的小花。" 故事目標:
1.知道微笑是一種美。
2.懂得要愛護花。(周末帶孩子去公園看花) 可設置一些問題讓幼兒討論:
1.小天天和花兒都有一個什么特點讓人喜歡? 2.小天天為什么一直沒有摘公園里的那朵花? 3.外婆為什么說:"天天也是一朵愛笑的小花?"
讓幼兒明白:微笑會讓大家喜歡,愛護花的孩子更讓人喜歡。
7.一年級我讀了很多繪本故事我最喜歡的一本是什么
有人說,《野獸出沒的地方》就這本一本幾十頁的圖畫書,就扭轉了百年來美國社會對于兒童的看法,是美國第一本承認兒童具有強烈情感的圖畫書;也有人說,因為這本書,圖畫書成年了;還有人說,假如只允許推薦一本圖書,那么就是非它莫屬,而且迄今為止,它處于不可超越的地位!當然啦,能說這樣的話的人肯定不是我,但是我相信,既然它能引起那么高的評價,并且這些評價還能夠寫進書為人所知,肯定有著它的驚人之處!懷著這樣的心情,在某月月底選購睿丁館內圖書的時候毫不猶豫勾了它。今天我把這本被捧上天的繪本分享給大家,希望看到這本繪本的家長以及孩子,都能從繪本中獲得快樂的源泉,或許還能產生一些親子間心靈上的共鳴~
從表面上來看,這是一個小男孩和媽媽鬧別扭,賭氣幻想自己離家出走、來到野獸王國的故事,像是一場胡思亂想、毫無意義的虛構故事,但是從深層面來分析的話,更是在描述一個真實孩子麥克斯的一趟心靈之旅,一趟潛在的自我意識之旅。說到這里,請大家先往上拉,看看封面:一個看上去陰森怪異充滿靈氣的森林里,坐著一只正在睡大覺的巨型野獸,這也沒什么,只是映襯了書名——《野獸出沒的地方》,請大家仔細看看這只巨型怪獸,發現了嗎?它居然長著一雙人腳!據我對不同孩子的了解,有的孩子看到可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有的孩子可能覺得這只巨型怪獸就是一只半獸人,沒啥大驚小怪的;有的孩子可能會覺得很可怕,甚至不敢往下翻…。那究竟真相是什么呢?這個問題就等讀者們自己去挖掘了!
現實生活中,與麥克斯有著相似經歷的孩子比比皆是,通常在大人眼里,當孩子的一些行為被視為無理取鬧、搞破壞后,接下來就應該接受懲罰,被鎖在屋子里,甚至不許吃飯等。作為自我意識剛建立不久的孩子來說,內心的憤怒也有可能達到頂點。當然,這是一種狂野的、無法控制的負面情緒,那孩子們面對這種情況的通常的排泄方式有哪些呢?
A:大聲哭喊,但是堅持不認錯 B:大聲哭喊,并跟媽媽認錯,求得原諒
C:選擇逃避,不求饒,采取一些折騰自己的方式來懲罰媽媽。
D:其他(這個問題歡迎家長們回帖說明哦)
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屬于他自己的方式來應對,但是,通常難受的還有世上最偉大的家長!故事中的麥克斯的應對方式是:沒有哭鬧,沒有逃避,而是勇敢地選擇與他們正面交鋒,但是這種正面交鋒并沒有體現在現實中,而在他強大的內心。他把那種可怕的東西想象成孩子們普遍害怕的野獸,這還不夠,他還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之王,并讓那些看上去張牙舞爪的怕人怪物一個個都俯首稱臣。他還騎在它們的脖子上。就這樣,他在征服了野獸的同時,也征服了自己內心的狂躁、憤怒和不安。當他的憤怒發泄干凈后,迅速地想家了,不顧野獸們的熱情挽留,毅然決然地回到家。結局也非常的溫馨,世界上最愛孩子的還是自己的爸爸媽媽,這些麥克斯也知道。當然,這只是一個故事,可現實的孩子們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內心經歷呢?相信做媽媽的應該會有一些了解哦~
整個故事的情節發展還算是比較溫暖,但是我個人更喜歡里面有趣的小細節,比如:整個故事,麥克斯離開家用了六個跨頁,而回家只用了兩個跨頁;與野獸的狂歡中,被興奮的麥克斯騎在頭上的那個怪獸正是那個長著一雙人腳的封面怪獸…… 這些小細節究竟想告訴我們什么?為什么離家比回家長?因為家是孩子永遠的避風港嗎?為什么麥克斯去了野獸王國還要騎在長人腳的怪獸肩膀上?現實生活中,孩子不是都喜歡騎在爸爸肩上嗎?難道因為麥克斯是一個小孩,他也會害怕,他也需要大人的保護,于是他把爸爸想象成一只野獸,來陪伴他走完整個野獸國之旅嗎?…
彭懿先生說過:童書,特別是圖畫書,有一個基本上不變的法則,就是結尾都是“回家”。不論主人公走多遠,也不論征途多么坎坷,他最后都一定要安全地回到家里。這本書也不例外,我相信這也是為什么說繪本可以推開一扇窗,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認知他不曾經歷過的世界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每本繪本都會給不同的讀者留下一些不同的疑惑,而這些疑惑解決的唯一辦法就是親自翻一翻每一個跨頁,觀察每一個細節~總有一天,你會豁然開朗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一年級看的簡短的繪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