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節日的諺語
1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2 冬至大白霜,來年谷滿倉.
3 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4 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
意思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么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
5 下面是一首流傳于北方的節氣歌:
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正割地,秋分無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嚴;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2.關于節日的諺語
元宵節:正月十五雪打燈 春節:爆竹聲聲辭舊歲,歡聲笑語迎新春 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 清明節: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清明節:三月里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 端午節: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端午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端午節: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端午節: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植樹節:一分山地萬回栽,笑有年年捷報來!歸鳥猶棲荒野里,敢期綠樹蔭陽臺? 植樹節:植樹造林,千秋萬代 五四青年節:我要用吶喊, 抖掉那附著在大好河山上的污泥腐瓦;我要用熱血, 融化那將要凝凍的江河湖川. 五四青年節:因為那束精神的火炬穿云破霧,燃盡蒼茫;因為那面思想的旗幟摧枯拉朽,迎風飄揚 五四青年節:用堅強與自信去駕馭驚濤駭浪;用勤勞與智慧去開創美好航程 五四青年節:在構建和諧韶冶的征途上,我們快馬加鞭,無私奉獻,讓人生的價值在崗位上升華 五四青年節:我們用熱情去驅逐陰翳,我們用雙手去開創未來,沐浴著新世紀的陽光雨露,奔馳在建設小康社會的大道上 中秋節: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中秋節: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中秋節: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中秋節:明月高掛天正中.團團圓圓把今朝 中秋節:八月十五云遮月 重陽節:拄杖登山,老夫聊發少年狂。
3.跪求有關節日的詩句 諺語 習俗 (短點的 簡練點)
諺語:三星正南,就要過年
詩句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僅供參考
4.關于節日諺語有哪些
以下是為您收集的節日諺語 中國傳統節日諺語 清明節諺語精選 清明節氣的陰晴雨雪與對未來天氣及年景有一定預示的諺語有: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桂) 清明難得晴,谷雨難得陰(魯)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種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贛)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云貴高原) 清明斷雪不斷雪,谷雨斷霜不斷霜(冀、晉)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蘇、鄂)。
5.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諺語成語
正月正,耍龍燈。
正月正,跳花燈。
三十的焰火,十五的燈。
春節大晴天,年年人安寧。
正月逢三卯,于死巖邊草。
過新年,臘肉加湯圓。
二月二,祭龍頭。
三月三,蛇上山,螃蟹起串串。
清明節,墳山一片白。
四月八,大水發,
掏溝理水祭旱魃。
四月八,嫁毛蟲。
端午節,劃龍船。
掛蒲掛艾在屋檐。
六月六,曬衣服。
七月七,銀河會。
七月半,鬼節飯,吃飽鬼飯栽大蒜。
七月犁田一碗油,八月犁田半碗油,九月犁田啃骨頭。
6.關于節日氣氛的諺語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
一年一度的春節就要到了,每年的春節是民間最熱鬧最受百姓重視的節日。除夕之夜,忙碌了一年的人們,滿懷喜悅從四面八方奔進心里的溫馨港灣———家。這時家里家外都已裝飾一新,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豐盛的年夜飯,聊著永遠也說不完的家常,呈現出一派安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
按老北京的風俗,在這繁花似錦的除夕夜到來之前,人們要經過一個非常繁忙的準備期。民間流傳著一段諺語就反映了這個忙碌而有序的過程:“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
過去,社會的物質供應很匱乏,人們的精神生活很單調,所以大人孩子都盼著過年好好地享受一番。
過年的籌備工作一般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二十三當天算個小年。這一天,大人都會給孩子買糖吃,但不是平常的糖果,而是粘牙的關東糖和圓形的樣子像南瓜的糖瓜。
二十四要打掃房間,特別是犄角旮旯兒平時清理不到的地方都要徹底清掃,同時還要拆洗被褥、床單、窗簾等。
二十五去碾谷,在農村,人們要把家中存放的稻谷脫皮,麥粒碾成面粉;城市的人們要買糧,也就是要為過年準備充足的糧食。
二十六去買肉,要多買一些回來,基本整個過年就夠用了。而且買來以后,要把肉按不同用途分開放,有些食用方法比較復雜的,需要提前做的,這一天也開始著手準備了。那時沒有冰箱,就把肉包好后放在院子里貓找不到的地方,靠著大自然的溫度保存。
二十七去宰雞,過去沒有現在這樣的大型養雞場和屠宰加工廠,更沒有清理干凈的整雞和分割雞賣。所以,人們都是買活雞現場宰殺,帶回來自己清洗再做菜。
二十八把面發,發面就是為做主食準備的。那時沒有現在用的方便快捷的發酵劑,要發的面又很多,所以要提前準備充足。過年的時候,家里人聚得很齊,還有很多親戚朋友要來,人會很多。家里人都很忙碌,吃飯時一般只做菜,不做大量的主食了。
二十九這天主要是制作這些主食,前一天已經把面發好了,直接做就可以了。主食的品種主要是饅頭,除此以外,再蒸些花卷、豆包。有些巧手的主婦還會做出些新花樣,比如,長著紅眼睛的小兔子、可愛的小刺猬、憨態可掬的小熊等等,從主食的種類上可以看出主婦的聰慧和勤勞。
三十晚上扭一扭,這天就是人們盼望已久的除夕了。到了晚上,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品嘗美酒佳肴,用自己認為最快樂的方式慶賀新一年的到來。這里用“扭一扭”來形容人們高興的樣子。
大年初一拱拱手,民間把春節又稱為過大年,“拱拱手”是對拜年動作的描述。初一早晨,不只是家里人互相拜年,鄰里之間也要拜年,特別是晚輩要主動給長輩拜年。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簡短的節日諺語地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