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格列佛游記4個故事的簡短概述
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國)游記。敘述格列佛在小人國的游歷見聞。這里的人,身長不滿六英寸,他置身其中,就象巍巍的大山一般。小朝廷里充斥陰謀詭計、傾軋紛爭。穿高跟鞋的一派與穿低跟鞋的一派互相攻擊,勢不兩立。
第二卷: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游記。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個寵然大物,但一到布羅卜丁奈格,他就象田間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被當作小玩藝裝入手提箱里,帶到各城鎮表演展覽。后來,國王召見他,他慷慨陳辭,夸耀自己的祖國的偉大,政治的賢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國王的抨擊與駁斥。
第三卷:勒皮他、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游記。主要描述格列佛在勒皮他(飛島)和格勒大錐(巫人島)的游歷。飛島上的人長得畸形怪狀,整天擔憂天體會發生突變,地球會被彗星撞擊得粉碎,因而惶惶不可終日。在科學院里,設計家們正在從事研究如何從黃瓜中提取陽光取暖,把糞便還原為食物,繁殖無毛的綿羊,軟化大理石等課題。在巫人島上,島主精通巫術,擅長招魂,他們博覽古今,發現歷史真相被權貴歪曲,娼妓般的作家在哄騙人世。
第四卷:慧駰國游記。敘述格列佛在智馬國的游歷。在這個國度里,居主宰地位的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誠實的智馬,供智馬驅使的是一種類似人形的畜類耶胡,后者生性淫蕩、貪婪、好斗,好吃懶做、喜歡在田間尋找、爭奪一種發亮的石頭!
2.格列佛游記讀書筆記 簡短的
當我翻開了《格列佛游記》時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錄所吸引了:小人國歷險、大人國歷險、會飛的國家……這些字眼似乎被作者施加了魔力,我一看到這些就想快點往下看,想快點了解怎么會有小人國和大人國,國家又怎么會飛。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地讀起了第一章。
這本書講的是格列佛以海上醫生的身份隨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遭遇風暴孤身一人涉險了一些神奇的國家,最后終于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的事情。情節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歷險寫的栩栩如生,有趣極了。與其說是“格列佛游記”倒不如說成是“我與格列佛的游記”呢,因為我在閱讀這本書時幾乎入迷了,好像就是我和他一起歷險一樣。但是我又從心里佩服他的機智勇敢,他總是給我一中“逆境叢生”的感覺,這點就是他歷盡艱險后從新踏上自己的國土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堅決要向他學習這種精神,否則的話,若我以后遇到這種事情的話說不定早已經一命嗚呼了呢!
這本書實在是太好看了,使得我讀了幾遍了還是覺的沒看夠,它實在太有趣了,我十分喜歡《格列佛游記》的這本書。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有心動的呢?那就快讀一讀這本書吧!記住噢,它的名字叫做《格列佛游記》!
3.求格列佛游記好詞.好句.體會(要簡短的)
《格列佛游記》中的好詞好句:
1、國王向格列佛詢問歐洲的風俗、宗教、法律、政府和學術的情形。格列佛便向他講述了英國近百年來發生的大事。但他聽完卻說:“這些大事只不過是一大堆陰謀、反叛、暗殺、屠戮、革命和流放”,并指責說:“你的同胞中大多數人都屬于自然界中爬行地面的可憎的小毒蟲中最有害的一類。”
2、國王要以理智和仁慈來治理國家。他對人的評價是:“誰要能使本來只生產一串谷穗、一片草葉的土地上長出兩串谷穗、兩片草葉來,誰就比所有的政客更有功于人類,對國家的貢獻就更大。”
3、格列佛認為,“這位君主具有種種令人尊敬、愛戴和敬仰的品質:他具有卓越的才能,無窮的智慧,高深的學問,治理國家的雄才,也受到人民的擁戴。”
4、這里科學家們正興致勃勃地在進行各種可笑的研究:有的在埋頭設計如何從黃瓜里提取陽光;有的想把糞便還原為食物;用豬耕地;還有的想利用蜘蛛織網,用風箱打氣法治病等等。在學校教育中,這里的人,準備取消詞匯,認為這樣有益于健康。
5、一位教授正在寫一本關于如何偵破反政府陰謀的書。于是格列佛向他介紹了蘭敦(暗指倫敦)關于這方面的做法。格列佛說:“那里的居民差不多都是偵探、見證人、告密者、上訴人、起訴人、證明人、發誓控告人和他們手下的爪牙……在這個王國里制造陰謀的人大都是企圖抬高自己的政客身份,使一個軟弱無能的政府恢復元氣,鎮壓或者緩和群眾的不滿情緒,竊取沒收來的財物填滿自己的口袋,左右輿論使它能符合于個人利益。”
6、他還將羅馬的議會和現代議會作了一番比較,認為:“羅馬的議會好象是英雄和半神人的聚會,而現代的議會卻象是一群小販、扒手、強盜和暴徒。”
7、格列佛說:“有時是因為君主野心勃勃,總認為統治的地面不夠大,人口不夠多;有時也因為大臣貪污腐化,唆使他們的主子進行戰爭,才好壓制或者轉移人民對于國內行政事務的不滿情緒。”
8、格列佛還談起法律和金錢的用處。他說歐洲的耶胡們認為:“不管是用錢還是攢錢,錢總是越多越好,沒有個夠的時候,因為他們天性就是這樣,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婪無厭。富人享受著窮人的成果,而窮人和富人在數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
9、格列佛感到“這些杰出的四足動物有許多美德,跟人類的腐化墮落對比一下,使我睜開了眼睛,擴大了眼界”。
10、他把這些親身的見聞記載下來,“唯一目的是為了大眾的利益,所以不管怎樣我也決不可能感到失望”。
《格列佛游記》閱讀感想:
《格列佛游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歷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里,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官員不惜小丑似地做著可笑的表演。這個小朝廷是當時英國的縮影,連利立浦特的朝政風習和典章制度也同當時的英國政局一模一樣;在第二卷里,作者更是指名道姓地批抨英國。格列佛長篇大論地向大人國國王介紹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狀,以及種種為國家為自己辨解的事,可是從大人國的眼光看來,英國的歷史充斥著“貪婪、競爭、殘暴、偽善、淫欲、陰險和野心”產生的惡果。作者借國王的話,“那樣一個卑微無能的小蟲”是“自然界中爬行于地面的小毒蟲最有害的一類”,諷刺了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在第三卷里,通過對拉格多科學院人士所從事的無聊而荒唐的科學研究,諷刺了英國當時的偽科學;有關勒皮他島的描繪則批評了英國對愛爾蘭的剝削壓迫。
小說不但抨擊了社會現狀,還在更深的層面上,直接諷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關于“錢”的那段議論就是如此。格列佛來到沒有金錢,沒有軍隊警察的慧駰(馬)國,向他的馬主人解釋說:“我們那里的野胡認為,不管是用還是攢,錢都是越多越好,沒有個夠的時候。因為他們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富人享受著窮人的勞動成果,而窮人和富人在數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們的人民大多數被迫過著悲慘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純粹的金錢關系。并由此對人性產生了疑問。
這本書雖然看似是大白話一般的游記,卻從四個角度反映了人性的特點,讀后能深深體會到其中蘊含著的對社會,對人性入木三分的剖析。
4.格列佛游記簡短片段
《格列佛游記》以主角格列佛的角度描述在四個國度歷險的奇遇: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駰國。
格列佛遇海難,來到小人國。這里居民身高僅六英寸,君臣貪婪、國家戰禍連綿。作者以居高臨下的角度,用巨人的眼光俯視人類的荒唐渺小。
格列佛好奇心起,誤闖大人國。這里居民身高如尖塔,武器精良、國威赫赫。作者以小矮人的角度,仰視人類的粗俗和鐵石心腸。
格列佛逢海盜,造訪飛島國。這里屬地被籠罩控制,城市和鄉間頹敗、荒蕪。作者以平常的心態,平視人類的瘋狂和邪惡本性。
格列佛被叛變,遍歷慧駰國。這里統治者高度理性,人形動物邪惡、低劣。作者以理性動物的角度,審視人類的本質。
《格列佛游記》深刻反諷時政的腐敗,以離奇、甚至令人作嘔的情節,諷刺學究的愚蠢可笑,并且省思人性的不同面向。是冒險故事,是奇幻小說,是游記,是政論,是諷喻文學,它是值得覽讀的經典之作。
5.格列佛游記故事梗概,簡短一點
小說以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險的經歷為線索,一共由四部分組成。
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國)游記。敘述格列佛在小人國的游歷見聞。這里的人,身長不滿六英寸,他置身其中,就象巍巍的大山一般。小朝廷里充斥陰謀詭計、傾軋紛爭。穿高跟鞋的一派與穿低跟鞋的一派互相攻擊,勢不兩立。
第二卷: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游記。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個寵然大物,但一到布羅卜丁奈格,他就象田間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被當作小玩藝裝入手提箱里,帶到各城鎮表演展覽。后來,國王召見他,他慷慨陳辭,夸耀自己的祖國的偉大,政治的賢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國王的抨擊與駁斥。
第三卷:勒皮他、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游記。主要描述格列佛在勒皮他(飛島)和格勒大錐(巫人島)的游歷。飛島上的人長得畸形怪狀,整天擔憂天體會發生突變,地球會被彗星撞擊得粉碎,因而惶惶不可終日。在科學院里,設計家們正在從事研究如何從黃瓜中提取陽光取暖,把糞便還原為食物,繁殖無毛的綿羊,軟化大理石等課題。在巫人島上,島主精通巫術,擅長招魂,他們博覽古今,發現歷史真相被權貴歪曲,娼妓般的作家在哄騙人世。
第四卷:慧駰國游記。敘述格列佛在智馬國的游歷。在這個國度里,居主宰地位的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誠實的智馬,供智馬驅使的是一種類似人形的畜類耶胡,后者生性淫蕩、貪婪、好斗,好吃懶做、喜歡在田間尋找、爭奪一種發亮的石頭。
6.格列佛游記概括
第一卷 利立浦特(小人國) 外科醫生格列佛隨航程途遇險,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國),被小人捆住獻給國王。
格列佛溫順的表現逐漸贏得了國王和人民對他的好感,他也漸漸熟悉了小人國的風俗習慣。在格列佛的幫助下,利立浦特國打敗了同樣是小人國的“不來夫斯古”帝國,但是格列佛不愿滅掉不來夫斯古帝國,使皇帝很不高興。
這時,皇后寢宮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撲滅,誰知卻讓皇后大為惱火。于是,小人國君臣沆瀣一氣準備除掉格列佛。
格列佛聽到風聲,趕快逃出利立浦特,后來來到不來夫斯古帝國,最后平安回到英國。 第二卷: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作者原稿中為布羅卜丁賴格)游記 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個龐然大物,但一到布羅卜丁奈格,他就像田間的鼬鼠一般小了。
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時,遭遇風暴,被刮到了一個陌生的陸地,那里的居民身高猶如鐵塔,他被大人國的一位農夫當做玩物帶回。為了賺錢,農夫把格列佛當作小玩藝裝入手提箱里,帶到各城鎮表演展覽,讓他耍把戲,供人觀賞。
后來,他被皇后買去,得以與國王相助。國王召見他,他慷慨陳詞,夸耀自己的祖國的偉大,政治的賢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國王的抨擊與駁斥。
格列佛在該國的第三年,陪同國王巡視邊疆.由于思鄉心切,他假裝生病,來到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天空中的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烏龜叼了起來。
幾只鷹在空中爭奪,箱子掉進海里,被路過的一艘船發現,格列佛獲救后,乘船回到英國。 第三卷:勒皮他、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飛島國)游記。
在家呆了一段時間,格列佛又隨“好望號”出海。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賊船劫持,格列佛僥幸逃脫,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飛島救起.這些人的相貌異常,衣飾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國王和貴族都住在飛島上,老百姓則住在巴爾尼巴比等三座海島上.格列佛離開飛島后,來到巴爾尼巴比進行訪問,并參觀了島上的"拉格多科學院".這所科學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誕不經的課題,結果造成全國遍地荒涼,房屋坍塌,人民無衣無食. 接著,格列佛來到巫人島.島上的總督精通魔法,能隨意召喚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會見了古代的許多名人,結果發現史書上的記載很多不符合史實,甚至是非顛倒.而后,格列佛又游覽了拉格耐格王國,見到一種長生不老人"斯特魯布魯格".離開該國后,格列佛來到日本,然后乘船回到英國。
第四卷:慧骃國游記。(馬國) 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骃國"。
這兒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而"列胡"(雅胡、野胡、耶胡、野猢等多種名稱是翻譯的問題)則是馬所豢養和役使的畜生。
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骃國"的馬民看來是一只有理性的"列胡"。 在"慧骃"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國.然而"慧骃"國決議要消滅那里的列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無法實現。
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格列佛懷著對"慧骃國"的向往,一輩子與馬為友.并且厭棄了世俗,決心不與他人同流合污。
將慧骃與列胡作對比,凸顯了理智、仁慈、友誼的人性的可貴和貪婪、無信,嫉妒的丑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格列佛游記的簡短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