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弘揚民族精神簡短故事
偉大的抗日戰爭是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一場全民族抗戰。面對民族危亡,面對裝備精良、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有著強烈愛國心的中華兒女,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衛國戰爭的英雄詩篇。是偉大的民族精神喚起了全民族的覺醒,是中國**的抗日主張激發了全國人民抗日救亡的愛國熱情,凝聚了中國人民空前的團結和戰斗力。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被日軍占領了20多個省、市,死傷人數達3800萬。面對外敵入侵,中國各階級、各階層在中國**的領導和推動下結成了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這是任何入侵者都為之膽寒的不可戰勝的力量。中國**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全國的抗日隊伍,義無反顧地開赴抗日前線,同敵人浴血奮戰。著名的平型關大捷、臺兒莊大戰,給不可一世的日軍以沉重的打擊,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民族精神是無敵的衛國長城。抗日戰爭期間,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成為中華民族的大義。在中國**的領導下,這種民族大義得到了充分的發揚光大,團結和爭取了友黨友軍及一切愛國力量,為追求獨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國,視死如歸,英勇奮斗。舍身抗日成為中華民族的整體意識和群體行為。日本侵略者可以殺死我們幾千萬民眾,但摧不垮舍生取義的民族精神;日本侵略者可以暫時占領大片中國土地,但征服不了中國人的愛國心。日寇越殘暴,抗戰的斗志越堅強;環境越艱苦,對敵斗爭的辦法越多越靈活。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這就是人民戰爭的力量。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歷史證明,中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同樣需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弘揚民族精神,這是時代和歷史賦予我們的莊嚴而神圣的使命。弘揚民族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應貴在實踐,重在行動。要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貫徹到各行各業,化為每個公民報效祖國的精神支柱,使之成為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巨大動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中,我們要大力堅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根據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鑄造新時代的民族之魂,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2.關于弘揚抗戰精神,共筑復興夢想的內容
今年是抗日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在這樣一個重要的重大紀念日面前,我國將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屆時不但會首次有外國首腦出席,閱兵隊伍中首次出現外國軍隊方陣。
按照慣例,除了建國初期因為國際政治軍事形勢緊張比較頻繁的時行閱兵式外,通常10年才舉行舉行一次。而上一次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閱兵式還是2009年,此次閱兵式,我們不僅僅是紀念抗戰勝利,最主要還是宣示了我國現在的軍事實力以及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心。
如今想想,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有由衷的感動和自豪。2015年是一個極為特殊且注定將充滿偉大意義的年份,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又值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
因而今年的閱兵式其意義更為特殊。此次中國的閱兵式,勢必會出現令公眾極為期待的諸多具有世界頂尖水平的戰略戰術級武器,中央對此次閱兵式勢必也將極為重視,會投入很大,其規模和氣勢必能極大鼓舞和振奮全體國人,令世界為之驚嘆,令境內外的敵對勢力膽寒,令腐敗勢力心驚。
其實,世界各國都會在某個特殊日子舉行閱兵式,對于中國人來說,歷次閱兵式旨在讓身為國家主人的人民檢閱,既彰顯國威,又激勵國人斗志奮進。對于飛速發展,快速崛起的中國來說,每一次閱兵式都有新的含義,都彰顯著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蓬勃朝氣。
今年的閱兵式最大的意義在于紀念反法西斯既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既為了緬懷在戰爭中死難的同胞和為了和平英勇犧牲的人們,又旨在震懾不肯放棄軍國主義和否認、美化侵略歷史的某些國家和勢力,同時也是在警醒國人,國雖大,忘戰必危。如今的經濟形勢,雖然看著世界和平,但是外有歐美的**實力,內存國家的領導腐敗。
無論內外,我們都沒有休息的時間。在紀念抗戰勝利犧牲的人們的精神的同時,我們還要發揮這樣的精神來進一步建設我們的國家,只有這樣抗戰勝利70周年的檢閱式才有意義。
3.弘揚民族精神簡短故事
偉大的抗日戰爭是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一場全民族抗戰。
面對民族危亡,面對裝備精良、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有著強烈愛國心的中華兒女,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衛國戰爭的英雄詩篇。是偉大的民族精神喚起了全民族的覺醒,是中國**的抗日主張激發了全國人民抗日救亡的愛國熱情,凝聚了中國人民空前的團結和戰斗力。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被日軍占領了20多個省、市,死傷人數達3800萬。面對外敵入侵,中國各階級、各階層在中國**的領導和推動下結成了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這是任何入侵者都為之膽寒的不可戰勝的力量。
中國**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全國的抗日隊伍,義無反顧地開赴抗日前線,同敵人浴血奮戰。著名的平型關大捷、臺兒莊大戰,給不可一世的日軍以沉重的打擊,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民族精神是無敵的衛國長城。抗日戰爭期間,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成為中華民族的大義。
在中國**的領導下,這種民族大義得到了充分的發揚光大,團結和爭取了友黨友軍及一切愛國力量,為追求獨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國,視死如歸,英勇奮斗。舍身抗日成為中華民族的整體意識和群體行為。
日本侵略者可以殺死我們幾千萬民眾,但摧不垮舍生取義的民族精神;日本侵略者可以暫時占領大片中國土地,但征服不了中國人的愛國心。日寇越殘暴,抗戰的斗志越堅強;環境越艱苦,對敵斗爭的辦法越多越靈活。
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這就是人民戰爭的力量。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歷史證明,中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
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同樣需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弘揚民族精神,這是時代和歷史賦予我們的莊嚴而神圣的使命。弘揚民族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應貴在實踐,重在行動。
要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貫徹到各行各業,化為每個公民報效祖國的精神支柱,使之成為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巨大動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中,我們要大力堅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根據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鑄造新時代的民族之魂,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4.弘揚抗戰精神2500字論文范文
2015年9月3日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銘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做出的重要的歷史貢獻和巨大犧牲,以史為鑒,弘揚愛國主義,發揚抗戰精神,走和平強國之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奮斗。
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和巨大犧牲。我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抗日戰爭牽制了日軍的大部分主力。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余次,大小戰斗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余萬人、偽軍118萬人。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余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余人。
在八年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700余億美元。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和巨大犧牲。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為中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對世界各國人民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沒有中國**領導的統一戰線和全面抗戰,就不會有抗日戰爭的勝利。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下令“絕對不抵抗”,短短的4個多月東北三省全部淪陷。
是中國**面對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率先捐棄前嫌,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中國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從此開始。
同年8月中共中央就通過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作為領導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根本方針。在中國**的倡議和督促下,同年9月國共兩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宣告成立。
在戰略防御階段,******官兵在正面戰場英勇抗日,先后進行了平津會戰等重要戰役,并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阻滯了日軍的推進,但先后丟失了華北、華中的大片領土,國民政府逼迫遷都重慶。而中國**代表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條依靠人民群眾的全面抗戰的路線,改編了八路軍和新四軍,深入敵后,開辟敵后戰場,從戰略上配合了******軍作戰。
在戰略相持階段,中國**堅持了獨立自主的原則,在《論持久戰》指引下,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了艱苦卓絕的反“掃蕩”、反“蠶食”斗爭,敵后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同時打退了******的三次****高潮,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根據地。 戰略反攻階段,1944年**領導的敵后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
與此同時,******正面戰場卻出現了大潰敗的局面。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春、夏季攻勢。
同年8月9日,**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后一戰》的命令,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進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這場戰爭在中國**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戰,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抗戰歷史告訴我們,中國**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沒有中國**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全面抗戰,就不會有抗日戰爭的勝利。
只有中國**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勝利。 以史為鑒、珍惜和平環境、發揚抗戰精神、走和平強國之路。
今天我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就要以史為鑒,珍惜和平環境,發揚抗戰精神,走和平強國之路。以史為鑒,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更加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強國家實力。
以史為鑒,有戰爭就有傷亡,我們要牢記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傷害,要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奉行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史為鑒,斗爭才能勝利,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不會改變,面對帝國主義的挑釁,我們絕對不能退讓,只有針鋒相對,才能保證國家安全,才能維護世界和平。
抗戰精神是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所鑄就的前仆后繼、不屈不撓、團結奮斗、反抗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愛國主義精神,今天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珍貴的精神財富。
發揚抗戰精神,可以進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讓我們發揚抗戰精神,萬眾一心,奮發圖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
5.弘揚抗戰精神肩負時代使命600字
在這個世界上,一星隕落,黯淡不了星空燦爛;一花凋零,荒蕪不掉整個春天;一時屈辱,埋沒不了民族正氣;一刻沉睡,等待的是勃然怒放的時機!
是的,六十五年前戰場上的硝煙早已散去,這場倚強凌弱的侵略,這次以弱勝強的的奇跡,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戰爭帶來的悲痛欲絕的哀傷、洗刷不盡的血淚、永志追思的英烈,和偉岸壯闊的史詩,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戰的期盼、富國強民的決心!也正是這場令人發指的侵略,才喚醒了沉睡百年的雄獅,凝固了分散多年的河山,在戰爭中的血與火中洗掉自身的污垢,像鳳凰涅盤一樣獲得了新生。
“泱泱大國豈可喪區區三島倭奴之手”,臨戰前義士們發出的吶喊聲,像一把把利劍闖過日寇的層層包圍,驚懾惡鬼豺狼之心。以滿腔殺敵的怒火,焚燒日寇兇殘侵略的野心。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義士們在戰場上走到生命風景的極致,刀風箭雨,沒有使他們萎靡不前;兇如惡鬼的敵人,卻使他們越戰越勇。他們選擇了一個男人保家衛國的壯志與不破不還的悲憤。鮮紅的旗幟在硝煙中飄舞,他們拔出背后背的大刀,沖鋒肉搏,身上滿是鮮血,天邊的云壓得很沉很沉,斜陽依舊茍延殘喘的掛在天邊。最后一次突圍時,身邊的弟兄又少了許多,當日寇再一次潮涌過來時,他們拖著滿是瘡痍的身軀,回頭望著殘陽下支離破碎的家園,斷枝殘垣在黯淡的柔光下顯得蒼白無力,斜暉灑在他們的臉上,映出滿臉的堅毅,折射出民族抗戰之大義,須眉奮起之英風。然后不約而同的拉響了手雷,在狂笑和怒吼中沖向倭寇,鮮血染紅了天邊,英魂在空中化作硝煙,但絕不會像硝煙那樣風過無痕,因為血火淬煉的民族抗戰精神會在歷史的星空中定格成永恒,死亡并不代表毀滅,也許代表著一種精神、一個民族的復蘇……
“妻子送郎上戰場,阿娘叫兒打東洋”。在英烈中無一人愧對民族,辱我華夏:楊靖宇驍勇善戰,使日寇聞風喪膽,敵人以高官相許,他寧死不屈,不為死亡所懼和名利所動,終英勇犧牲。顯現了中國人寧死不屈、淡泊生死名利的大義精神;彭德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彰顯了機智靈敏的優秀品質;許世友身經百戰,戰必勝,攻必克,弘揚了我中華民族驍勇善戰、忠心報國的英勇精神;抗戰勝利后,日本投降道歉,我華夏民族為大局所想,為了世界和平、民族大義,開始與其友好往來,重筆寫下了中日團結友好,堅持和平、不計前嫌、寬容大度等高風亮節……民族精神豈可幾筆概括?民族大義自在人心,浩然正氣聚滿天盈!
“要解滿腔心頭恨,劍斬倭奴祭亡靈”。在民族危亡之際就是這些錚錚硬漢,弘揚了華夏人民團結奮進、英勇不撓的民族精神,波瀾壯闊,刻骨銘心。整整六十五年了,這段屈辱的血淚史沒有壓垮中國人的脊梁,從七七事變開始,中華史詩每走一步都在泥潭中立下堅毅的腳印,雖然身上滿目瘡痍,但始終邁著奮勇的步伐,朝著富國強民、永盼和平的信念,勇往直前,在歷史上流下了濃墨重彩的的畫筆,詮釋了民族精神的內涵。 奮勇直前,弘揚我愛國情懷,彰顯我中華雄風!
6.抗戰歷史手抄報弘揚抗戰精神手抄報300字
想起一九三七年,心如刀絞淚漣漣,當年倭寇幾兇狠,害我中華家不全。
七七不是情人節,更甚六月飛天雪,盧溝狼煙惡戰起,祖國山河遭洗劫。
七七事件大戰發,血洗山河九一八,烈士紅潮平地滾,多少革命英雄花。
倭寇侵略罪滔天,長江黃河長悲咽,國破哪有家存在,地下閻王都喊冤。
哭罷江山無淚流,亡國慘禍已臨頭,拔劍寒光誓不返,將士熱血灑神州。
南京屠殺幾十萬,街頭橫尸魂難安,婦孺齊心抗倭寇,抗戰何懼肢體殘。
狂轟濫炸無人性,殘害無辜更寒心,無惡不作是強盜,欺我中華無神兵。
國仇家恨怒火燒,幾多先烈熱血拋,全國工農大旗舉,掄起鐵錘和大刀。
大海能容百川水,國共合作第二回,百團大戰鼓士氣,臺兒莊上揚神威。
任憑日寇幾張狂,中國處處是戰場,縱有飛機和大炮,照樣來把日本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日寇就是癩蛤蟆,喪盡天良必然敗,繳槍投降滾回家。
現在有國又有家,要給先烈送束花,祭奠抗日的烈士,勿忘國恥勿忘他。
八年仇帳能清算,百萬生靈還不回,如今賊心又想起,前倭雖死未同灰。
難忘七七九一八,豈容賊心再起發,中華兒女團結緊,若再侵犯把寇殺。
勿忘國恥恨不消,豈容再度鬼狼嚎,心如東海滔天浪,捍我江山永世牢。
泱泱我國大中華,華夏兒女成千萬,同齊舉手天撐起,同心跺腳地抖顫。
全國協力驅倭鬼,萬眾同心鑄鐵城,警惕覬覦吾領土,江山永固躍龍神。
玉女長發高盤起,紅妝換下穿武衣,英姿顯赫沙場見,雪恥為任等召集。
7.弘揚民族精神的短故事,急
偉大的抗日戰爭是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一場全民族抗戰。
面對民族危亡,面對裝備精良、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有著強烈愛國心的中華兒女,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衛國戰爭的英雄詩篇。是偉大的民族精神喚起了全民族的覺醒,是中國**的抗日主張激發了全國人民抗日救亡的愛國熱情,凝聚了中國人民空前的團結和戰斗力。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被日軍占領了20多個省、市,死傷人數達3800萬。面對外敵入侵,中國各階級、各階層在中國**的領導和推動下結成了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這是任何入侵者都為之膽寒的不可戰勝的力量。
中國**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全國的抗日隊伍,義無反顧地開赴抗日前線,同敵人浴血奮戰。著名的平型關大捷、臺兒莊大戰,給不可一世的日軍以沉重的打擊,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8.關于抗日戰爭的資料 50字左右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擴展資料: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第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國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跡,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并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
參考資料:抗日戰爭 (中華民族全面抗日戰爭)_百度百科。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弘揚抗戰精神文字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