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的名歌名謠
一、蒲岐山歌 丁丁當,羅來,丁丁當,羅來 煙墩山上羅來,羅羅羅來,南門外。
東海崔頭潮水漲,羅來。獅子山介,龍尾洞,嗬咋 二、蒲岐山歌 問:介姆頭戴四角盔?介咽大船三條桅? 介姆大佛三只眼?介咽羅漢十八個? 答:風車頭戴四角盔。
外江大船三條桅。 黃塘大佛三只眼。
蒲岐羅漢十八個。 三、蒲岐打秋千 蒲岐打千秋,米桶打介光溜溜 前門叫多謝,后門流眼淚。
四、你講稀奇不稀奇 (倒話) 你講稀奇不稀奇?老鼠背貓上樓梯, 狗桔樹上生肖梨,雞背刀鷹半天飛, 雄雞生個軟虎卵,外甥孫生個外公爺。 五、老鼠經 老鼠經,老鼠經,老鼠實在無良心, 菜油經你偷去當茶唱,饅頭給你偷去當點心, 啃介樟樹佛,打碎琉璃燈,你講冤深不冤深? 浙江漢族民歌 /zt/minge/* 1 號子 是勞動人民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創作演唱的,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勞動內容。
音律、節奏與勞動節奏緊密配合,既服務于生產勞動,又具有解除疲勞、調劑情緒等娛樂作用的民歌。有搬運、工程、農事、船漁和作坊等種類。
浙江的勞動號子品種多樣。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舟山群島一帶的《舟山漁民號子》。
自古以來,漁業就是浙江人民借以謀生的方式之一,從浙東的河姆渡、浙北的馬家浜、良渚等石器時期遺址出土的陶制網墜、骨制魚鏢等捕魚工具來看,可知我們祖先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在這塊土地上以捕魚為生。 《舟山漁民號子》 /zt/minge/mp3/*3 /zt/minge/mp3/*3 2 山歌 是勞動號子之外各種山野民歌的統稱。
主要指廣大農村人們在山野湖河勞作行舟,或在屋前棚下休憩時為舒心解悶自娛時演唱的一種民歌山歌。旋律比較高亢、舒展,節奏比較自由,帶有即興性。
浙江山歌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風格區,即“杭嘉湖平原風格區”和“丘陵山地區風格區”。 錢塘江以北,太湖以南的浙北杭嘉湖平原地區的山歌,古今文人學者稱之為“吳歌”。
在諸多“吳歌”曲調中,有一種流行范圍最廣,涵蓋面遍及整個杭嘉湖平原的基本曲調,當地稱之為“滴落生”。其特點是羽調式,四句體結構,第四名落音有“尾飾”(即從主音羽下滑到徵音)。
[嘉善《五姑娘》] 嘉善《五姑娘》 /zt/minge/mp3/*3 3 小調 是流傳最為廣泛的一類民歌。通常將其與粗獷質樸的“山野”之歌相區別,具有細致流暢藝術特點的“里巷小曲”。
宋元以來史籍資料中常有所謂“村坊小曲”、“市井小調”、“俚曲歌謠”等記載,有時也稱之為“時調”、“小令”、“俗曲”、“俚曲”等,大致都是指小調一類民歌。 浙江素以小調著稱于海內,所謂“江南小調”、“江浙小調”,就是指以蘇州和杭州為中心的吳語地區城鎮民間時調俗曲。
浙江現代流行的小調歸納起來共有約二十余種基本曲調(不包括燈調·蓮花等其他小調體裁的民歌)。所謂“基本曲調”,指的是一首小調在民間流傳的若干變體的原型,如在浙江廣泛流傳的《孟姜女》,經與《梳妝臺》、《手扶欄桿》、《哭七七》、《春調》等等雖是不同的各自獨立的民歌,但他們的曲調卻明顯同屬一源。
4 燈調:浙江民間年節燈會,燈的品類繁多,有龍燈、獅子燈、茶燈、花燈、魚燈、鳥燈、馬燈、抬閣等等。燈調有的是載歌載舞,有的只有器樂伴奏而不歌。
全省沒有統一的燈調,各地大都采用自己的土調。 浙江流行范圍較廣,影響較大的燈調有《采茶燈》龍游《報花名》。
這種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丘陵山地茶區。它的典型表演形式是十二個女童,身穿彩衣,手執花籃,花籃中分別裝著十二種不同的紙花,點著臘燭,邊唱十二月采茶,邊變換隊形,載歌載舞。
有的還另加一、兩個男童扮丑角在舞隊前后插科打諢。《采茶》又有《順采茶》、《側采茶》、《花采茶》、以及《大采茶》、《小采茶》等名目。
燈調的題材以唱花名、古人為最多,其次是一些短小風趣、即興編唱的古詞、彩話之類。 《報花名》 /zt/minge/mp3/*3 《順采茶》 /zt/minge/mp3/*3 《側采茶》 /zt/minge/mp3/*3 《花采茶》 /zt/minge/mp3/*3 5“蓮花”,是由于這種調子樂句的后半段有“蓮花蓮花荷”的程式性襯腔而得名。
在浙江全省流行的有“大蓮花”和“小蓮花”等兩種表演形式。“大蓮花”的表演形式,是在燈節或廟會時,由一群藝丐組成舞隊,手執銅鐵鞭,載歌載舞,領唱者叫“蓮花頭”,走在舞隊之首,衣飾襤褸奇異,舞姿怪誕以引人側目。
“小蓮花”則是由一個藝丐在節日、喜慶或平日沿戶叫唱乞討。 浙江“大蓮花”的曲調大都是一二首蓮花調 在各地的不同變體。
“小蓮花”的曲調和襯腔則各不相同,主要有杭嘉湖一帶的“蓮花落” [湖州《叫聲阿二》];溫州一帶的“蓮花” [瑞安《太陽出來》];紹興一帶的“蓮子行” [新昌《立春節》];臺州一帶的“灑尺” [溫嶺《重陽糕調》]、“銅錢鞭” [仙居《大腳姑娘》]等等。 湖州《叫聲阿二》 /zt/minge/mp3/*3 瑞安《太陽出來》 /zt/minge/mp3/*3 新昌《立春節》 /zt/。
2.浙江有哪些民謠
1、
浙江民歌 — 采茶舞曲
演唱:陶慧敏
溪水清清溪水長,
溪水兩岸好呀么好風光。
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
妹妹呀,東山西山采茶忙。
插秧插的喜洋洋,
采茶采的心花放。
插秧插的勻又快,
采的茶來滿山香。
你追我趕不怕累呀,
敢與老天爭春光,
爭呀么爭春光。
溪水清清溪水長,
溪水兩岸好呀么好風光。
姐姐呀,你采茶好比鳳點頭,
妹妹呀,采茶好比魚躍網。
一行一行又一行,
摘下的青葉往簍里裝。
千簍萬簍千萬簍呀,
簍簍新茶放清香。
多快好省來采茶呀,
青青新茶送城鄉,
送呀么送城鄉。
左采茶來右采茶,
采茶姑娘齊采茶,
一手先來一手后,
好比那兩只公雞爭米上又下。
兩個茶籃兩旁掛,
兩手采茶要分家,
采了一回又一箱,
頭不昏來眼不花,
多又多來快又快,
年年豐收龍井茶。
2、馬燈調
3.浙江的民謠,民歌有哪些
采茶舞曲歌詞
采茶舞曲歌詞
溪水清清溪水長
溪水兩岸好呀么好風光
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
妹妹呀,你東山西山采茶忙
插秧插得喜洋洋
采茶采得心花放
插得秧來勻又快呀
采得茶來滿山香
你追我趕不怕累呀
敢與老天爭春光
爭春光
哎呀爭呀么爭春光
左采茶來右采茶
雙手兩眼一齊下
一手先來一手后
好比那兩只公雞爭米上又下
溪水清清溪水長
溪水兩岸好呀么好風光
姐姐呀,你采茶好比鳳點頭
妹妹呀,采茶好比魚躍網
一行一行又一行
摘下的青葉簍里裝
千縷萬縷千萬縷呀
縷縷新茶放清香
姐姐妹妹來采茶呀
青青新茶送城鄉
送城鄉
哎呀送呀么送城鄉
4.浙江的民歌童謠
大山止步的地方,浙北平原
以只許你見一次的美打開,向東
向大海和大海那邊的世界
風雨經過,寒來暑往
接住飛鳥銜來的種子
種植稻香,麥浪,詩歌
種植愛情的消息樹和關于未來的
朦朧而遙遠的想象
**舅舅舅舅,湖里游游 冷飯頭偷偷,咸鴨子摟摟---
**舅舅舅舅,湖里游游 馬桶角落頭茍茍 砰個一腳頭 踢到湖港頭 還道是只大黃狗原來是伢大娘舅---
**浪浪浪,馬來哉 ,小擰大擰走的開,馬腳彈開自吃虧
**瑯瑯瑯 馬來哉 轎來哉 轎馬一齊來 大人小人走縮開 點心搬出來---
**天落哉,馬來哉 癩子豆腐騰翻哉 句去姆媽要拷哉 ----
**走到茅坑頭 撿了顆芋艿頭 刨刨一上晝 煮煮一下晝 男男女女吃了一筷頭 ---
**稀奇稀奇塞稀奇 墻壁洞里會做戲---
**鐵腳斑斑,斑過南山。南山里曲,里曲彎彎。新官上任,舊官請出。
**一籮麥,二籮麥,三籮開始打蕎麥,噼噼拍,噼噼拍,噼拍噼拍噼噼拍** 搖啊搖,
搖到外婆家,
外婆留我吃碗茶,
茶水茶缸別人家。
水缸里頭結蓮花,
蓮花謝,妹妹賣,
賣到山里山,灣里灣,
蘿卜開花接牡丹** 油菜開花黃似金,蘿卜開花白似銀,草籽開花滿天星,大豆開花黑良心,蠶豆開花齊頭形,小麥開花搖鈴鈴,蒲子開花夜新鮮,扁豆開花九蓮燈** 叫撲隊,油炒菜,炒了3碗蘿卜菜,爹一碗,娘一碗,叫撲隊自己吃一碗** 鋼筆別一支,
大學剛畢業。
攢得三分洋鈿一日,
還勿如老太平念佛。**一垅芝麻兩垅豆,
鞋個小鬼渣屁臭,
臭來臭去臭到牛圈頭,
牛稀當老酒,
牛污當饅頭,
吃得渣煞爛胴頭,
拔出剪刀鏤胴頭,
胴頭鏤得汰汰流。
備注:小時候常用來賭咒老愛在人群堆里放臭屁而又不愿意承認的壞家伙。不知始作俑者是誰,別說還編得挺押韻的。讀來朗朗上口,小的時候聽過一邊就能成誦了** 一息哭一息笑,兩只黃狗來抬轎,走了太和橋,乓當跌了較,還有只黃狗來取笑.**一籮麥,二籮麥,三籮開始打蕎麥,噼哩拍,噼哩拍,外婆厄(叫)我買豆腐,買勒三塊爛豆腐,外婆告訴同學,同學告訴老師,老師告訴鄉長,鄉長告訴首長,首長告訴手槍,手槍打勒三聲,砰砰、、、、、、**二角辯子翹翹,明儂老公要要** 大大學,明明德,
先生叫我背舀勺,
舀勺里頭有支蛇,
先生嚇得勒勒背。
5.浙江東陽的民歌民謠有哪些 要有詞的
東陽江兩岸,素來是“看云山何須圖畫,聽鳥歌不用笙簧”的歌山畫水之地。
在這歷史悠久、傳統深厚的文化樂土中,不知萌生了多少五音相喧、七彩紛呈的民間文藝之花。就說東陽民歌的數量之多,質量之佳,流傳之廣,實可謂“奇葩朵朵放光華,香飄尋常百姓家”。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我們去農村采風時,有位民歌手為了顯示東陽民歌的絢麗多姿,他隨口用數字加以開列:《一匹綢》、《二姑娘相思》、《三番十二郎》、《四季調》、《五更歌》、《六勿親》、《七朵花》、《八洞神仙》、《九連環》、《十杯酒》等,足以說明民歌之多。在洋洋大觀的民歌當中,經過樂家的慧眼識珠,加工提高,光在省級以上專刊發表的有《韭菜歌》、《盼姑娘》、《親家母》、《鳳仙花》、《牧牛山歌》、《探親洞房》、《什么東西送小妹》、《養豬娘》、《姑嫂觀燈》、《豐收蓮花》等二十幾首。
其中曾參加省匯演獲獎的有《牧牛山歌》、《探親洞房》、《十二月花名》等。特別是《韭菜歌》、《盼姑娘》、《親家母》三首歌,1956年由浙江民間歌舞團合唱隊排練后參加全國第一屆音樂周演出,這土色土味、獨具芬馨的東陽民歌在京城轟然打響。
其中《韭菜歌》得到中國音協主席的首肯和贊揚,說它“質撲、真情而含蓄”。《盼姑娘》由天津音樂學院院長王莘在會刊上撰文美評:“改編者加上第二聲部挑擔時那‘咯吱咯吱’的聲音襯托,顯得格外生動活潑,妙趣橫生。”
用方言演唱的《親家母》,雖然外地人聽不懂,但通過形象生動的表演動作,兩個親家母的一番矛盾沖突后重歸于好的戲劇性情節,觀眾卻全然意會,拍手稱好。
6.童謠大全100首
童謠大全:《找朋友》、《丟手絹》、《拍手歌》、《一閃一閃小星星》、《兩只老虎》等。
1、《找朋友》
《找朋友》是一首傳唱很廣的兒歌,也是伴隨很多人一起成長的經典兒歌,更是一首非常適合小朋友的啟蒙歌曲。
歌詞: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
敬個禮呀握握手,笑嘻嘻呀點點頭
你是我的好朋友
2、《丟手絹》
《丟手絹》由著名音樂家關鶴巖譜曲,鮑侃填詞,深受少兒喜愛,至今流傳不衰,可謂是兒歌的經典。這首陪伴了無數人童年時光的歌曲,旋律優美依然,朗朗上口。
3、《拍手歌》
拍手歌是傳唱很廣的兒歌,也是伴隨很多人一起成長的經典兒歌,更是一首非常適合小朋友的啟蒙歌曲。
4、《一閃一閃小星星》
《一閃一閃小星星》是英國經典兒歌,歌曲原名為“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在全球廣泛流傳2個世紀。
5、《兩只老虎》
《兩只老虎》是根據一首在法國叫做《雅克兄弟》(另譯《雅克教士》、在德國叫做《馬克兄弟》、在英國叫做《約翰兄弟》)的歌曲重新填詞改編成的兒歌。
在中國,將第一二句的“雅克弟兄”改為“兩只老虎”,歌詞大意也改為這只老虎沒有眼睛(或沒有耳朵),又或沒有尾巴而驚嘆其“奇怪”。
7.浙江杭州余杭民有哪些民謠
【浙江民俗】樂清蒲岐民歌民謠(選) 一、蒲岐山歌 丁丁當,羅來,丁丁當,羅來 煙墩山上羅來,羅羅羅來,南門外。
東海崔頭潮水漲,羅來。獅子山介,龍尾洞,嗬咋 二、蒲岐山歌 問:介姆頭戴四角盔?介咽大船三條桅? 介姆大佛三只眼?介咽羅漢十八個? 答:風車頭戴四角盔。
外江大船三條桅。 黃塘大佛三只眼。
蒲岐羅漢十八個。 三、蒲岐打秋千 蒲岐打千秋,米桶打介光溜溜 前門叫多謝,后門流眼淚。
四、你講稀奇不稀奇 (倒話) 你講稀奇不稀奇?老鼠背貓上樓梯, 狗桔樹上生肖梨,雞背刀鷹半天飛, 雄雞生個軟虎卵,外甥孫生個外公爺。 五、老鼠經 老鼠經,老鼠經,老鼠實在無良心, 菜油經你偷去當茶唱,饅頭給你偷去當點心, 啃介樟樹佛,打碎琉璃燈,你講冤深不冤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簡短浙江本地民謠100首